徐藝嘉
若論及今年軍旅文學界的大事件,當屬軍隊作家馬曉麗的短篇小說《俄羅斯陸軍腰帶》、徐懷中的報告文學《底色》、黃傳會的報告文學《中國新生代農(nóng)民工》、賀捷生的長篇散文《父親的雪山母親的草地》、侯健飛的長篇散文《回鹿山》5部作品集體驚艷亮相,斬獲第六屆魯迅文學獎,是繼2010年魯獎之后軍旅文學的又一重大收獲。二來,今年《人民文學》8月號刊出了軍旅文學特輯,拿出一本刊物的容量供軍旅文學作家集中展示,這在《人民文學》創(chuàng)刊以來也屬罕見,對于軍隊作家來說,是一次難得的“露臉”契機。
這兩件事,一件是獲獎盛世,既昭示著已然過去時的軍旅文學榮光,也堪稱當下軍旅文學最高水平的標尺;而專號則是本年度軍旅文學精華的集成,當下的軍旅文學現(xiàn)狀從中可窺一二。兩相比較,確能從中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且通過簡要梳理各自的作品脈絡來談談其中差距吧。
首先來領略獲獎作品之風采。馬曉麗的短篇小說《俄羅斯陸軍腰帶》便是體現(xiàn)軍人精神氣質(zhì)的一篇佳作。這篇小說寫得很有“滋味”,深邃的文學價值與魅力在有限的篇幅中蓬勃生長。作品取材于一次中俄演習的故事:我軍特戰(zhàn)營的中校秦沖和俄軍上校鮑里斯意外相遇。兩人既是老朋友,亦是老對手,都曾任中俄邊防連連長。小說在當下和過去兩條線索中展開敘述,選取了“陸軍腰帶”這一物件作為牽引點,通過描寫雙方的幾件交集事件,在對比中表現(xiàn)中俄軍人之間思想、文化、情感的差異,也寫到了兩國軍人之間從對峙到和解、再到互相認同的過程。小說用簡潔而細膩的筆觸描繪了這樣兩個軍人,進而映射出一代軍人群體的生命狀態(tài)。
軍中文壇“常青樹”徐懷中足足經(jīng)過了半個世紀的沉淀、醞釀,如琢如磨,以84歲高齡摘得魯獎桂冠,實屬難能可貴。他的《底色》堪稱跨文體寫作,以“戰(zhàn)地日記”的形式激活了一段戰(zhàn)爭歷史,作品中融進了作家深切的戰(zhàn)爭體驗、心理感受和情感記憶,筆觸細膩而觸類旁通。
同樣以記憶書寫戰(zhàn)爭的是賀捷生。這位女將軍最初的記憶便和戰(zhàn)爭有關,馬背上顛簸的歲月成為童年最刻骨銘心的回憶。散文集《父親的雪山母親的草地》鐫刻著作家自身的生命印記,特殊的生命體驗給予作家特殊的創(chuàng)作資源,這是一般作家不可企及的。
黃傳會是首次斬獲魯獎,但此前他業(yè)已馳騁文壇多年,創(chuàng)作出一系列反映希望工程和鄉(xiāng)村教師的作品,而報告文學《中國新生代農(nóng)民工》又是一部融入了心血的實力之作。
另一位大器晚成者當屬侯健飛。他的作品并不在少數(shù),此前并未在文壇引起大的轟動,這部長篇散文《回鹿山》猶如橫空出世,終于為他贏得了榮譽。
細品這幾部魯獎獲獎作品,會發(fā)現(xiàn)它們共同的特性正與軍旅文學的核心品性兩相契合,且具有飽滿的內(nèi)在張力。好的作品需要具備語言魅力和精彩敘事等文學元素,文學修養(yǎng)和文學技能是前提和關鍵,也是作品能否“立住”的首要指標。而經(jīng)典之作更是需要作家自身的情懷作為底蘊。尤其是軍旅文學,它誕生于硝煙炮火之中,其內(nèi)核深深根植于民族血脈,與軍人的骨血融為一體,彰顯著軍人剛硬堅韌的精神品格。除去黃傳會的《中國新生代農(nóng)民工》,其余四部都是典型的軍旅之作,或追憶舊事,或描摹今朝之軍事變革,或以父子之情表達老軍人的堅韌與寬容,作家個人的文學修養(yǎng)與軍旅情結共同內(nèi)化為打動人心的文字,獲獎也絕非偶然。
再來看看另一件大事,即《人民文學》推出專輯這一“大動作”,企圖向讀者展現(xiàn)新軍事變革之中的軍人生活。周大新、周濤、朱秀海、徐貴祥、邢軍紀、廖建斌等軍旅名家的散文或真切陽剛,或深情雋永,而其中的中短篇小說主角便是以魏遠峰、王凱、裴指海、王甜、盧一萍、曾劍、李駿、董夏青青等為代表的“新生代”作家群體。這些中短篇小說,陸海空作者均有,題材涉及邊防、機關、日常生活、危機時刻和軍中情感方方面面。
然而,不可忽略的事實是,這些被精心挑選和組構的小說,大部分存在人物形象不夠豐盈、內(nèi)涵不夠深入等問題,流于蒼白的模式化寫作。有的小說其實并不缺乏上文提到的“情懷”,但顯然這種情懷或說情結還遠未內(nèi)化為作品的精髓,塑造的人物有趨同化、臉譜化,人和人之間沒有明顯的性格區(qū)分,說話風格高度一致;或是過于理想化,仿佛給一個小故事強行扣上了大帽子,顯然也不能達到作家提升作品內(nèi)涵的期許。
那么問題在哪里?我想最重要的原因是“文學性”的缺失。當作家失去精心營構故事、塑造人物的耐心,指望小說純粹以主題優(yōu)勢勝出,顯然是徒勞的。尤其是中短篇小說,更需要作家運用智慧經(jīng)營。對于宣揚主流核心價值觀的作品,讀者的閱讀期待就并不僅僅在于獵奇,還需要得到精神上的滋養(yǎng)和滿足,得到真正為軍人形象所感染的震撼。然而事實是,面對期許,作家們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文學的敘述是要超越日常經(jīng)驗,翻越生活藩籬,落腳在另一種思維的開闊之處。當素材僅僅圍繞作家的淺層研究,反而困囿于經(jīng)驗之內(nèi),或是建立起簡單的對壘模式識真辨?zhèn)危坏尾黄鹱髌窇械母窬?,只能逼迫讀者放棄閱讀,失去闡釋的興趣。
問題的形成并非朝夕之事,現(xiàn)象本身也應引起作家們的足夠重視。試想一下,若是當下軍旅文壇的青年主力軍尚且存在這樣嚴重的創(chuàng)作弊病,整個軍旅文壇的現(xiàn)狀也不難推論,軍旅文學的未來更是令人擔憂。盡管老作家們寶刀未老,老而彌堅,但畢竟年事已高,青年作家隊伍的接續(xù)對于當下軍旅文壇尤為重要。
透過這兩件軍旅文學大事件表達出來的信息是,當下的軍旅文學似乎正處在一個臨界點上,光榮與夢想并沒走遠,而新的曙光也遠未普照文壇,傳承并未接續(xù),斷裂已然出現(xiàn)。如果說魯獎得主是軍隊最有實力的創(chuàng)作隊伍,那么“新生代”則是未來軍旅文壇主力軍,而前者恰能為后者提供一個極好的學習樣板,提供幾點借鑒:
首先作家需要不斷提升文學修養(yǎng),這是最為基本也最為重要的課題,過不去文學的基本關,文學的深度與廣度更是無從談起;其次是耐下心來沉潛于生活。馬曉麗的《俄羅斯陸軍腰帶》同樣是切入當下軍事變革的作品,卻堪稱佳作。成果并非偶得,小說一以貫之的軍人精神和作家的執(zhí)念一脈相承,作家?guī)状稳埨t,才得以近距離全過程體驗中俄邊境的一次演習,它的出現(xiàn)恰能解答普通讀者的困惑:和平年代的軍人正在經(jīng)歷著怎樣的生活。相比之下,缺乏生命體驗又無細致深入的研究,一味憑借主題優(yōu)勢編織的小說并不能遮蔽作品本身的蒼白。最后,如同84歲的魯獎得主徐懷中與年近80的賀捷生那般,作家需要兢兢業(yè)業(yè)的不懈努力與付出,耐得住寂寞,也需要保持創(chuàng)作活性,保持對外界的好奇心。文學不是單純的表態(tài)工具,主題牽引顯然也覆蓋不了文學的豐富性,沒有多樣的嘗試和表達,沒有向文學領域不斷發(fā)起進攻的豪情與野心,文學魅力又從何體現(xiàn)呢?
責任編輯/劉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