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明 輝
關于康德《論永久和平》的若干思考*
李 明 輝
康德的“永久和平”理念一方面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理解人類史的觀點,因而具有解釋的功能;另一方面為人類指出他們必須履行的義務,因而具有規(guī)范的功能。這個理念并不是一個永遠無法實現(xiàn)的空想,因為一則其實現(xiàn)只要求行為的“合法性”,而不要求其“道德性”;再則其達成可以從非理性的力量得到某種保證。1995年“歐洲聯(lián)盟”的成立可被視為“永久和平”理念之具體實現(xiàn)。這個理念隱含超越民族主義與國家主權的可能性,若與中國傳統(tǒng)的“天下”概念相結(jié)合,可以為東亞地區(qū)的整合提供一個有參考價值的理論架構(gòu)。
康德; 永久和平; 歐洲聯(lián)盟; 天下
牧野英二教授的論文《日本的〈永久和平論〉研究及其課題》詳細介紹了日本學界對康德《論永久和平》的接受史,從中我們可以得知日本學界關于此書的主要爭議點。我的評論無法涵蓋所有的議題,而只能就若干議題提出我自己的思考。筆者曾在拙作《人類歷史是在進步中嗎?——康德論歷史的目的》中表達過這些思考,如今為了回應牧野教授的論文,不嫌辭費地將它們重述于下*參見彭鏡禧編:《解讀西洋經(jīng)典》,臺北:聯(lián)經(jīng)出版公司,2002年,第182—187頁。。
《論永久和平》最常受到的質(zhì)疑系針對“永久和平”概念的現(xiàn)實可行性:“永久和平”究竟是一個烏托邦,還是一個可以逐步實現(xiàn)的理想?因此,牧野教授在結(jié)語中提到:“《永久和平論》的最大論爭點就在于,永久和平的理想及其實現(xiàn)可能性的問題?!币赃@個問題為核心,我們可以涉及幾個重要的問題。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問:“永久和平”究竟是個解釋性的(inter-pretative)概念,還是規(guī)范性的(prescriptive)概念?依我的理解,康德的“永久和平”理念兼具這兩項功能:它一方面是人類史發(fā)展的目的,另一方面又是人類的義務。換言之,它一方面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理解人類史的觀點,因而具有解釋的功能;另一方面又為人類指出他們必須履行的義務,因而具有規(guī)范的功能。
就“永久和平”理念的規(guī)范功能而言,康德將追求永久和平視為人類的一項“義務”。他在《論永久和平》中說:“如果使公法底狀態(tài)實現(xiàn)(盡管是在無窮的進步中接近之)是一項義務,而且我們也有理由期望其實現(xiàn),那么隨著至今被誤稱的和約締結(jié)(其實是停火)而來的永久和平并非空洞的理念,而是一項任務——這項任務逐漸得到解決時,便不斷接近其目標,因為產(chǎn)生同等進步的時間可望會越來越短?!?[德]康德著,李明輝譯:《康德歷史哲學論文集》,臺北:聯(lián)經(jīng)出版公司,2013年,第227,188頁。在這個意義下,康德警告我們:如果我們?nèi)祟惒蛔非蟆坝谰煤推健倍鴮е麓笠?guī)模的戰(zhàn)爭,便會集體毀滅,而“在廣大的墳墓(它掩蓋暴行底一切恐怖連同其造因者)中找到永久和平”*[德]康德著,李明輝譯:《康德歷史哲學論文集》,臺北:聯(lián)經(jīng)出版公司,2013年,第227,188頁。。
就“永久和平”理念的解釋功能而言,康德在《重提的問題:人類是否不斷地趨向于更佳的境地?》中固然表示他所期望的人類史是關于未來的“預測的人類史”,但這種人類史并不是要提供客觀的法則、規(guī)律或趨向,藉以預測人類的未來。因此,這種人類史顯然不屬于波柏(Karl R. Popper)所批評的“歷史預定論”(historicism)。對康德而言,“永久和平”理念的解釋功能在于提供我們理解人類的自由行為之先天線索。因為只要人類是有理性的行動者,也就是說,能依其目的而行動,我們就有理由假定:在人類史中可以發(fā)現(xiàn)某種條理,人類的行為不盡是盲動。借助于這條線索之引導,我們可以理解人類過去的各種活動之意義,并且將它聯(lián)系到我們的未來,作為我們未來的行為之指引。
然而,我們很自然地會問:作為一個理念,“永久和平”難道不是如一般的道德理想一樣,永遠無法實現(xiàn),因而只是一種空想嗎?康德說:不然!他分別從兩方面來澄清這種疑慮。首先,他指出:“永久和平”之達成只要求行為的“合法性”,而不要求其“道德性”。換言之,人類只消在外表的行為上合乎“永久和平”之要求即可,而無需在內(nèi)心的動機中達到“為義務而義務”的純粹性。盧梭在《社會契約論》第3卷第4章《論民主制》中寫道:“如果有一個神明的民族,他們便可以用民主制來治理。但是這樣一種完美的政府并不適合于人類?!贬槍@句話,康德在《論永久和平》中寫道:“建國底問題不論聽起來是多么艱難,甚至對于一個魔鬼底民族(只要他們有理智)也是可解決的?!?②③ [德]康德著,李明輝譯:《康德歷史哲學論文集》,第201,201—202,203頁。對康德而言,共和制的憲法僅在于藉由法律來規(guī)范公民的外在行為,而不問其內(nèi)心的動機。因此,即使每個公民都心懷鬼胎,亦無礙于此種憲法之實現(xiàn)。故康德指出:為了實施共和制的憲法,并不需要每個人成為一個道德上的好人,而只需要成為一個好公民。進而言之,此種憲法之實施反倒可以提升公民的道德水平,故他說:“我們不能由道德去指望良好的國家憲法,而不如反過來,由良好的國家憲法才能指望一個民族之良好的道德教化?!雹诙趪H關系中,“永久和平”并不要求國家之消失(如馬克思所主張),亦不要求各國放棄追求其自身的利益,故它不是一個永遠無法實現(xiàn)的“烏托邦”。
其次,康德強調(diào):“永久和平”之達成并非完全依靠理性的力量,反倒是可以從非理性的力量得到某種保證。在《在世界公民底觀點下的普遍歷史之理念》一文中,他將這種非理性的力量稱為“非社會的社會性”(ungesellige Geselligkeit),亦即人的各種自然稟賦在社會中的對抗。康德在這種對抗中看出積極的意義,因為它可以激發(fā)人類的各種自然稟賦(尤其是理性),使之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黑格爾后來在《哲學百科全書》§209中提出“理性之詭詐”(List der Vernunft)之說,來說明歷史的動力:“理性是詭詐的,正如它是有力的……對于世界及其進程,神意(Vorsehung,日文譯為‘攝理’)表現(xiàn)為絕對的詭詐。上帝任由人類放縱其激情和興趣,其結(jié)果卻是實現(xiàn)了他自己的目標,而這些目標并非他所利用的人類原先所關心的?!边@正是脫胎于康德的“非社會的社會性”。在這個脈絡中,康德甚至強調(diào)“商業(yè)精神”對永久和平之達成所具有的作用。他在《論永久和平》中寫道:“這種精神與戰(zhàn)爭無法并存,而且遲早會席卷每個民族。蓋由于在受國家權力支配的所有力量(手段)當中,經(jīng)濟力量可能是最可靠的力量,所以各國不得不(當然未必就是出于道德底動機)促進這種崇高的和平,而且不論世界上何處瀕臨戰(zhàn)爭之爆發(fā),均靠斡旋來防止戰(zhàn)爭,仿佛它們?yōu)榇硕Y(jié)為長期的聯(lián)盟?!雹?/p>
康德的這種思考并不是詭辯,而是一種有別于道德思考的歷史思維。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的發(fā)展可以印證這種思維的合理性。我們通常將1215年英國的“大憲章”視為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的濫觴?!按髴椪隆敝炗喪怯捎谟鴩鯙榱舜蛘潭佣悾F族不接受,就聯(lián)合起來限制國王的權力;其后貴族階級又跟中產(chǎn)階級聯(lián)合起來去限制國王的權力。英國的民主制度是在階級斗爭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其實,中國人早就了解非理性的力量可以促成歷史的進步。宋儒朱熹在與陳亮辯論漢高祖、唐太宗的歷史評價時,說他們的統(tǒng)治是出于私欲,但結(jié)果卻是“與天理暗合”。明末的王船山在其《讀通鑒論》卷1論秦始皇說:“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罷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存乎神者之不測,有如是夫!”*[清]王夫之著,舒士彥點校:《讀通鑒論》,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2頁。這些說法都與康德的“非社會的社會性”之說屬于同一思維。
再者,康德主張藉自由國家的“國際聯(lián)盟”,而非“世界共和國”來保證永久和平。牧野教授在文中提出質(zhì)疑:“康德在《論永久和平》中,為何提出‘國際聯(lián)盟’這種消極的概念來取代‘世界共和國’呢?此見解是否恰當呢?”的確,相較于“世界共和國”,“國際聯(lián)盟”似乎欠缺充分的強制力。但這反而使“永久和平”的理念較具有可實現(xiàn)性。就這點而言,康德與主張“國家萎謝”的馬克思有根本的不同。基本上,康德的國際觀并未脫離西方近代的國家主權觀,所以他承認國家具有道德人格。產(chǎn)生于近代西方的國家主權觀,以及由此而建立的民族國家,導致了民族主義、殖民主義與帝國主義,也引起了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尤其是兩次世界大戰(zhàn))。但是康德關于世界公民權的構(gòu)想?yún)s對殖民主義提出了直率的批評,因此隱含超越民族主義的可能性??档律踔练Q贊中國與日本對殖民國家的抗拒*[德]康德著,李明輝譯:《康德歷史哲學論文集》,第190—192頁。。
康德所倡議的“國際聯(lián)盟”已部分體現(xiàn)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成立的“國際聯(lián)盟”及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成立的“聯(lián)合國”。盡管這兩個國際組織的運作均不如人意,但后者相較于前者,已有不小的進步。在我看來,1995年“歐洲聯(lián)盟”的成立似乎更接近康德的“永久和平”理念。德國學者亨屈在其《在“通往永久和平”之路上的歐洲?——康德的和平論著與歐洲聯(lián)盟的現(xiàn)實性》(Frauke H?ntzsch,EuropaaufdemWeg,ZumewigenFrieden?KantsFriedensschriftunddieWirklichkeitderEurop?ischenUnion. München: Jerbert Utz, 2007)中便探討康德的《論永久和平》與歐洲聯(lián)盟的關系。
我于1982—1986年在德國求學時,正是東西方冷戰(zhàn)達到頂點之際。我曾經(jīng)從西柏林穿越警戒森嚴的柏林圍墻到東柏林作一日游,對當時東西方對峙的肅殺氣氛有強烈的感受。及至1995年夏天,我利用到德國訪問的機會前往法國旅游。當我開車通過撤去關卡的德法邊境時,遙想康德在整整兩百年前楬橥的“永久和平”理想,不禁百感交集,深深為人類理性在歷史中所發(fā)揮的力量所震懾。從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之后,歐洲各國只花了50年,就完成如此困難的整合,可說是人類歷史的奇跡。這種成果并非僥幸獲致的,而是源自歐洲人從圣皮耶教士以來花了兩百多年討論“永久和平”的思想遺產(chǎn)?!皻W洲聯(lián)盟”的統(tǒng)合是建立在“國家主權”概念的相對化與對民族主義的超越之上。
相形之下,亞洲國家的整合仍是遙遙無期。今日的亞洲國家無不堅持國家主權與民族主義,使得這種整合幾乎不可能。在中國與日本之間是如此,在臺灣與大陸之間也是如此。亞洲國家在近代接受了西方“國家主權”與“民族國家”的概念,導致日本與其他亞洲國家的沖突。如今“歐洲聯(lián)盟”的成立松動了“國家主權”的概念,也在某種程度上超越了民族主義,亞洲人實在沒有理由繼續(xù)死抱著國家主權與民族主義。當然,18世紀的康德不可能預見兩百多年后的世界是什么樣子,因此他的《論永久和平》勢必要做某些修正,才能適應今日的世界。然而即使在今日,以人類理性的發(fā)展為基礎的“永久和平”理念依然具有規(guī)范性的意義。
近年來在中文學術界出現(xiàn)關于中國傳統(tǒng)“天下”觀念的討論,可能隱含超越國家主權與民族主義的意圖與想像。在我看來,目前所見的“天下主義”論述具有兩面性:一方面,如葛兆光最近在其《對“天下”的想象:一個烏托邦想象背后的政治、思想與學術》(臺灣《思想》第29期,2015年10月)一文中所指出,這種論述是因應中國崛起而出現(xiàn)的一種偽裝的國家主義與民族主義;另一方面,我也注意到許紀霖提出的“新天下主義”論述。他指出:“中國的文明傳統(tǒng)不是民族主義,而是天下主義”,而“新天下主義”是“一種與民族國家意識對沖的思維”。相關的討論見許紀霖與劉擎所編的《新天下主義》(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一書。這顯示:中國的知識分子已意識到國家主權與民族國家的局限及其產(chǎn)生的弊端。在這個意義之下,東亞的知識分子在思考東亞的現(xiàn)實政治時,康德的《論永久和平》仍不失為一個有參考價值的理論架構(gòu)。
【責任編輯:楊海文;責任校對:楊海文,趙洪艷】
2016—05—23
李明輝,臺灣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臺北 115),中山大學長江學者講座教授(廣州 510275)。
10.13471/j.cnki.jsysusse.2016.06.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