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yè)轉移人口市民化微觀決策機制研究*
徐愛東a,吳國鋒b
(重慶工商大學 a.經濟學院;b.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重慶 400067)
摘要:借鑒成本收益理論,基于農業(yè)轉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和經濟理性的微觀視角,構建我國農業(yè)轉移人口市民化微觀決策機制理論模型,并根據在重慶進行的實地調查數據進行實證檢驗。研究表明:農業(yè)轉移人口在城市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收入及其社會網絡、文化程度以及農業(yè)生產成本和農村建房成本與轉戶遷移人數正相關,而城市勞動力素質、城市住房價格、城市日常生活開支與轉戶遷移人數負相關。農業(yè)轉移人口在城市穩(wěn)定就業(yè)后,根據轉戶遷移的收益與成本評估進行市民化決策,只有收益大于成本時才進行轉戶遷移;否則會繼續(xù)“流而不遷”或返回農村。因此,僅僅拆除城鄉(xiāng)戶籍制度的藩籬并不能促成農業(yè)轉移人口的快速市民化,還必須有效提高農民轉戶遷移的收益,并降低其成本。
關鍵詞:農業(yè)轉移人口;市民化決策;農民工;轉戶遷移;流而不遷;戶籍制度改革;城鄉(xiāng)差異;成本收益理論
一、引言
重慶市在2007年就建立了城鄉(xiāng)人口自由流動的戶籍、住房、社保、教育培訓等制度,但重慶的農業(yè)轉移人口(本文中“農業(yè)轉移人口”主要指在城市從事非農產業(yè)的農民,即通常所說的“農民工”)的市民化(為研究的方便,本文的“市民化”主要指農民將其戶籍從農村遷到城市,并放棄其在農村的土地權益,即成為“城市人”)意愿還是不高,很多進城農民還是處于“人來了、融不進”的無序狀態(tài),但“無序市民化”不能簡單歸罪于戶籍制度(徐愛東,2012)。國務院于2014年6月發(fā)布了《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標志著我國開始建立城鄉(xiāng)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戶籍制度藩籬將被拆除。然而,農業(yè)轉移人口的市民化進程是否就一定會遵循政府安排的路徑推進? “無序市民化”是否就會快速轉變?yōu)椤坝行蚴忻窕??事實上,農業(yè)轉移人口是經濟理性的,其外出就業(yè)、轉戶市民化等行為總是帶著各自的動機與愿望(單菁菁,2014);農業(yè)轉移人口市民化進程不僅受戶籍制度的約束,還受轉戶前后的收入、轉戶成本及其知識技能等條件的約束,因此,研究農業(yè)轉移人口市民化的微觀決策機制,對經濟新常態(tài)下政府推動農業(yè)轉移人口有序市民化、制定新型城鎮(zhèn)化戰(zhàn)略和配套政策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和指導意義。
國內外關于人口遷移決策行為的研究文獻較多。在國外,較早的研究是萊文斯坦的“人口遷移法則”,他認為人口遷移最重要的原因是經濟因素,人們追求生產和生活條件的改善而遷移。赫伯爾(1971)、Herbe(1938)、Mikell(1946)等人的“推—拉”模型是最具代表性的鄉(xiāng)—城人口遷移理論,認為人口從農村向城市的遷移行為是原住地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共同促成的;Lee(1965)進一步將影響推力和拉力的因素擴展到遷移量、遷移流向、遷移者的特征等,認為以往的遷移者把有關信息傳回農村,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遷移成本,為后來的遷移者提供方便。Lewis(1954)和Todaro(1969)等認為城鄉(xiāng)工資收入差距是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根本動因。Wolpert(1960)、Brown(1982)和Moore(1973)等的人口遷移決策模型認為人口遷移是對壓力(stress)做出的反應,遷移者并不是盲目追求地點效用最大化,而是根據實際可行性來調整自己的遷移行為。舒爾茨(1961)的成本—收益理論則把影響勞動力轉移的因素歸結為預期收入和遷移成本,認為只有當遷移收益大于成本時,勞動力遷移才會發(fā)生。
在國內,朱杰(2010)研究了長三角的省際人口遷移格局及影響因素,認為人口遷移過程中的“推力”作用大于“拉力”作用,空間可達性指標是影響遷移決策的首要因素。李斌(2008)認為我國城市住房價值結構化形成了人口遷移的一種篩選機制,在一線城市,房價過高,入住成本遞增,一定程度上阻止了人口的遷入。辜勝阻(2007)、盛亦男(2013,2014)、王春蕊(2012)、李強(2014)、周皓(2007)等也對我國的人口遷移機制做了實證分析。但以上研究多基于西方的有關理論對人口遷移決策行為進行實證分析,對我國人口遷移的預測有效性總體上較低。
《意見》中規(guī)定農民只要是城市常住人口,哪怕不轉戶,子女也能獲得城市優(yōu)質教育,因此,優(yōu)化子女教育將不再是農民轉戶市民化的主要動力。從我們的調查情況來看,隨著農村經濟的發(fā)展,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改善,城鄉(xiāng)一體化發(fā)展進一步深入,農民和市民身份差別逐漸縮小,融入城市的心理需求、獲得城市生活環(huán)境、對城市生活的認同等社會性訴求已不再是農民轉戶市民化的主要動力。95%以上的農民只要有土地就有生存保障,外出就業(yè)主要因為農村生產生活成本提高而農業(yè)收入增長有限,緩解經濟壓力是農民外出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的主要動力。因此,農業(yè)轉移人口進城打工的初忠就是為了掙錢,經濟因素決定了他們是否外出打工。農業(yè)轉移人口的市民化(即轉戶)行為是其在城市有穩(wěn)定的工作、適應城市生活后,對現實狀況進行理性評估后做出的決策,而這種市民化決策機制并不能完全用西方的人口遷移理論來分析,需要結合我國農業(yè)轉移人口的自身行為特征以及現實國情來進行分析。有鑒于此,本文將基于農業(yè)轉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和經濟理性的微觀視角,構建我國農業(yè)轉移人口市民化的微觀決策機制理論模型,并依據在重慶進行的實地調查數據進行驗證,以深化和拓展有關研究,并為經濟新常態(tài)下有序推進農業(yè)轉移人口的市民化進程提供政策參考。
二、理論假設與分析框架
1.市民化決策行為過程假設
從農業(yè)轉移人口的行為過程來看,農業(yè)轉移人口首先要對其原來所在的農村與目標遷入城市的經濟、環(huán)境、制度以及自身的特征進行評估,進而對市民化成本與收益做出比較,再決定是否進行轉戶遷移(即市民化)。假設市民化決策過程如下(如圖1所示):若沒有家庭、制度、自身等因素的阻礙,農業(yè)轉移人口因經濟壓力、從眾心理等,為實現自身知識技能的價值進城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但不遷戶口并保留土地;進城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后,如果認為其在城市的收益(扣除轉戶成本后的收益)比在農村的收益高,則決定轉戶市民化,即遷移戶口并放棄土地。值得注意的是 ,目前這種戶口遷移是不可逆的,農村遷往城市容易,而從城市遷回農村則很難。
圖1 農業(yè)轉移人口市民化決策過程假設
2.市民化決策模型
本文借鑒和發(fā)展Chiswick、Sjaastad、Becker等人的勞動力遷移人力資本投資模型,從經濟收益角度描述農業(yè)轉移人口的市民化決策過程。假設農業(yè)轉移人口在農村、城市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收入為:
Wa=A+αH
(1)
Wi=m(I+βH),m∈(0,1)
(2)
(1)式是對Chiswick模型的繼承,(2)式是本文對原始模型的擴展。其中,Wa、Wi分別為農業(yè)轉移人口在農村、城市的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收入;A、I分別為農村、城市的基礎性收入(I≥A);αH、βH分別為農村、城市的知識技能附加價值,α、β分別為農村、城市的知識技能附加價值系數(β≥α),H為知識技能水平(取決于文化程度、性別等個體特征);m為農業(yè)轉移人口對城市經濟、環(huán)境、制度等信息了解程度系數,m→1時信息完全。
農業(yè)轉移人口要市民化,還需要考慮轉戶成本的抵消作用,假設農業(yè)轉移人口轉戶成本為:
C=(Ci-Ca)+ξ,Ci≥Ca
(3)
ξ=θ(n-H),n≥H,θ≥0
(4)
其中,Ca、Ci分別為農業(yè)轉移人口在農村、城市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的生產生活成本。一般情況下,城市的生產生活成本高于農村,成本之差(Ci-Ca)為市民化的基本成本壁壘。ξ為農業(yè)轉移人口市民化的抬高成本壁壘,是農業(yè)轉移人口為適應城市生產生活而提高知識技能水平所付出的成本,抬高成本是農民原有知識技能水平H與遷入地城市市民平均知識技能水平n之差的函數,θ為知識技能水平提高的難度系數。
綜上所述,農業(yè)轉移人口通過自己的社會網絡(如在城市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的親戚朋友)了解城市信息進行初步估計,預期進城收益大于0時,決定到城市生產生活;進城后,感覺收益確實比農村有所提高(即轉戶遷移收益V大于0)時,才決定轉戶遷移,即實現市民化。
V=Wi-Wa-C≥0
(5)
3.模型討論
對農業(yè)轉移人口市民化決策的收益分析如下:
將(1)(2)(3)(4)式代入(5)式:
V=[(mI-A)+(mβ-α)H]-[(Ci-Ca)+θ(n-H)]
(6)
市民化所帶來的收益差異(Wi-Wa)由農村與城市的基礎性收入差異(mI-A)和知識技能附加價值差異(mβ-α)H兩部分組成,這兩項對農業(yè)轉移人口的市民化決策既可能起正向作用,也可能起反向作用,取決于農業(yè)轉移人口的社會網絡(m)和城市與農村的收入差異。根據我國目前的城鄉(xiāng)差異實際,一般情況下,會起正向作用;但如果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帶來的非農權益收入以及農業(yè)生產和補貼收入較高,甚至高于城市工資收入時,市民化的收益可能為負;當社會網絡很小(m→0),農民無法知道城市信息,且在城市獲得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的機會很小時,市民化的收益也可能為負。
市民化的成本包含基本壁壘成本(Ci-Ca)和抬高壁壘成本θ(n-H)兩部分,都對市民化決策起反向作用。農業(yè)轉移人口市民化后,吃、穿、行、社保等將按照城市標準來開支,并付出提高自己的知識技能的成本;若在農村,則按照農村生活標準開支,付出農村生產所需的化肥、飼料、收割等農業(yè)生產成本。目前,我國城市購房成本與農村建房成本差距以及城市與農村生產需要的知識技能差距(如中關村的平均技能水平n很高,農民基本不可能進入就業(yè))較大,抬高了市民化成本。
只有當農業(yè)轉移人口市民化的收益大于所付出的成本時,轉戶遷移行為才能發(fā)生。(6)式可分解為(7)式和(8)式,即農業(yè)轉移人口市民化的收益曲線和成本曲線。
W=(mI-A)+(mβ-α)H
(7)
C=(Ci-Ca+θn)-θH
(8)
圖2 農業(yè)轉移人口市民化決策門檻
當W≥C時,市民化行為(轉戶遷移)發(fā)生。本文定義轉戶遷移收益與轉戶遷移成本相等的點E為農業(yè)轉移人口市民化決策的門檻點:
(9)
圖3 農業(yè)轉移人口市民化決策門檻變化
命題1:轉戶遷移的收益越大(即城鄉(xiāng)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收入差距越大)、轉戶遷移的成本增量越小,則市民化決策的門檻越低,轉戶遷移的農業(yè)轉移人口越多。
由圖3可知,市民化決策的門檻來源于轉戶遷移收益能不能抵消其成本。若轉戶遷移收益(mI-A)增大,轉戶遷移收益曲線截距增大,曲線向上移動,E向左移動,市民化決策門檻降低;若轉戶遷移成本(Ci-Ca+nθ)減小,轉戶遷移成本曲線截距減小,曲線向下移動,E向左移動,市民化決策門檻降低。在農業(yè)轉移人口總體知識技能水平一定的條件下,將有更多的農業(yè)轉移人口愿意轉戶遷移。
命題2:“流而不遷”比轉戶遷移門檻低,轉戶遷移收益不能抵消其成本時,農業(yè)轉移人口將選擇“流而不遷”。
由(9)式和圖3知:(mI-A)<(Ci-Ca+nθ)時,H*≥0,轉戶遷移開始有門檻,在農業(yè)轉移人口知識技能水平不能越過門檻時,其只能選擇不遷移戶口保留土地,只是在城市工作,掙取比農民更多的收入,避免轉戶遷移帶來的購房等重大遷移成本,同時還會選擇從事簡單體力勞動以避免提高勞動技能的成本。由(9)式知,選擇進城務工而不轉戶(“流而不遷”)的成本比轉戶遷移(市民化)的成本低,相應的門檻也比市民化的門檻低,農業(yè)轉移人口得以在城市務工生存。
命題3:農業(yè)轉移人口的個人社會網絡越大,其轉戶遷移的可能性越大。
命題4:遷入城市(遷入目的地)的勞動力平均素質越高,農業(yè)轉移人口市民化的可能性越小。
三、模型的驗證
1.檢驗方法
由于本文因變量和自變量為個體水平的調研數據,因變量是二項反應的定性變量,且水平之間不存在等級遞減或等級遞增的關系,因此采用二分類變量邏輯回歸模型(Binary logistic)來分析各種因素對農業(yè)轉移人口市民化決策的影響。采用stata12軟件作逐步回歸,根據變量的顯著水平值、回歸系數、Odds Ratio值分析影響程度,模型如下:
(10)
xm為農業(yè)轉移人口市民化決策的影響因素;P為農業(yè)轉移人口轉戶遷移的概率,P有“轉戶”和“不轉戶”兩種選擇,關鍵看農業(yè)轉移人口是否遷移戶口并放棄土地,即放棄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若“轉戶”,因變量取值為1;若“不轉戶” 因變量取值為0。采用5級李克特量表法對自變量進行測量,自變量有農村和城市生產生活收入和成本變量、農業(yè)轉移人口的社會網絡變量、農業(yè)轉移人口自身知識技能變量、城市勞動力技能知識變量等。各變量的設計與測量見表1。
表1 變量及描述性統計結果
2.數據來源與統計分析
本文采用課題組對重慶市渝北、萬盛、黔江、萬州等區(qū)縣的調研數據,對農業(yè)轉移人口市民化決策模型進行驗證。調查地點的確定主要考慮四地分別在重慶市的城市核心區(qū)域、城市發(fā)展新區(qū)和生態(tài)涵養(yǎng)保護區(qū)域,其農業(yè)轉移人口的流動狀況體現了重慶市的主要特征。共調查498人,其中男性316人,女性181人,剔除缺省值,共有可用樣本408份。
重慶市農業(yè)轉移人口收入、知識技能以及轉戶遷移成本表現出以下特征(見表1):一是農業(yè)轉移人口在城市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與在農村生產生活的年平均收入差別較大。在城市就業(yè)平均年收入達2萬左右,而在農村生產年收入在6 000元左右,收入差距形成農業(yè)轉移人口進城務工的主要動力。二是重慶市農業(yè)轉移人口和城市勞動力之間的知識技能差距大。農業(yè)轉移人口平均文化程度處于初中與高中之間,而城市勞動力平均文化程度處于高中與大學之間,形成農業(yè)轉移人口市民化的人力資本壁壘。三是重慶市農業(yè)轉移人口的轉戶遷移成本高。購買城市住房價格高出農村建房成本3 000元/平方米,大約是農村建房成本的1陪以上,高出的住房成本需要農民在城市至少奮斗15年以上;城市生活成本高出農村6 000元/年,大約是農村生活成本的2陪以上。轉戶遷移成本成為農業(yè)轉移人口市民化的主要障礙。
從以上數據可知,重慶農業(yè)轉移人口如果轉戶市民化,則平均年收入提高1萬左右,而生活成本高出6 000元左右,住房成本高出1萬~2萬。農民選擇“流而不遷”,進城能賺取一定的經濟收入,且不需要完全支付住房成本增量;而若選擇“轉戶遷移”則轉戶收入增量不能抵消轉戶成本。因此,83%的農民選擇“流而不遷”(見表1),驗證了命題2中“流而不遷”比“轉戶遷移”門檻低,轉戶遷移收益不能抵消轉戶遷移成本時,農業(yè)轉移人口將選擇“流而不遷”的假設。
3.檢驗結果分析
模型(10)估計結果顯示(見表2),重慶市農業(yè)轉移人口市民化決策的影響因素中,城市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收入、社會網絡、文化程度、城市勞動力素質、城市住房價格、城市日常生活開支、農業(yè)生產成本、農村建房成本8個變量的影響具有顯著性,是農業(yè)轉移人口市民化決策的關鍵影響因素,并且其對市民化決策的影響方向基本與本文的理論分析(命題1、2、3、4)一致。農村收入、農村日常生活開支對農業(yè)轉移人口市民化決策的影響不大。可見,重慶市農業(yè)轉移人口在進行市民化轉戶決策時,主要考慮的是城市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收入的提高、轉戶遷移成本以及自身的知識技能能否適應城市等因素。
在轉戶遷移收益變量中,農業(yè)轉移人口在城市平均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收入的Logistic回歸系數為2.14,比數比(Odds Ratio)為8.50(見表2),表明在城市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收入每增加一個等級,愿意轉戶市民化的農業(yè)轉移人口增加8.50倍。在城市勞動力日趨短缺的情況下,勞動力工資普遍上漲,農民在農村生產的收入非常低,被忽略了。驗證了命題1中“轉戶遷移收益越大,轉戶遷移的農業(yè)轉移人口越多”的假設。
在轉戶遷移成本變量中,城市住房價格、城市日常生活開支、農業(yè)生產成本、農村建房成本的Logistic回歸系數分別為-1.29、-1.47、0.91、1.20,比數比分別為0.28、0.22、2.48、3.32(見表2),表明在城市購房和生活的成本對轉戶遷移有負作用,每增加一個等級,愿意轉戶市民化的人數減少30%;農村的建房和生活成本對轉戶遷移有正作用,每增加一個等級,愿意轉戶遷移的人數增加3倍;而農村日常生活開支只有城市的1/3,被忽略了。驗證了命題1中“轉戶遷移成本越大,轉戶遷移的農業(yè)轉移人口越少”的假設。
農業(yè)轉移人口社會網絡變量的Logistic回歸系數為0.21,比數比為1.23(見表2),表明城市社會網絡每增加一個等級,愿意轉戶遷移的人數增加1.23倍。驗證了命題3中“農業(yè)轉移人口的個人社會網絡越大,其轉戶遷移的可能性越大”的假設。
農業(yè)轉移人口文化程度、城市勞動力素質變量的Logistic回歸系數為0.05、-0.04,比數比為1.05、0.96(見表2)。表明農業(yè)轉移人口文化程度每增加一個等級,愿意轉戶遷移的人數增加1.05倍;城市勞動力素質每增加一個等級,愿意轉戶市民化的人數減少96%;驗證了命題4中“遷入城市(遷入目的地)勞動力素質越高,轉戶遷移的可能性越小”的假設。
表2 模型檢驗結果
四、結論與政策建議
農民作為理性經濟人,必定選擇經濟效益最大化,選擇更美好的生活。隨著我國戶籍制度藩籬被拆除和市場經濟改革的深化,政府在推進新型城市化的進程中,政策的最終目的應當是吸引農業(yè)轉移人口自愿從農村走進城市,這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大勢所趨。但是,農民的轉戶遷移決策過程遵循經濟理性原則,農業(yè)轉移人口的市民化決策取決于其對在城市和農村的經濟和生活狀況的評估和比較,并非完全遵循政府政策的路徑安排。
本文通過對農業(yè)轉移人口市民化決策過程的分析,總結出農業(yè)轉移人口市民化微觀決策機制模型(圖4)。總體上看,農民的市民化一般分兩個階段:一是“流而不遷”階段,農民根據城市與農村的收入及生活成本差距以及自己擁有的社會網絡和知識技能,評估其進城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是否能使其經濟狀況得到改善,如果能改善就去城市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即成為農業(yè)轉移人口);否則留農村。二是轉戶遷移階段,農業(yè)轉移人口進城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穩(wěn)定后,開始評估轉為城市戶籍并放棄在農村的土地在城市長期生活是否會比在農村生活得更好,如果能改善生活就轉戶遷移;否則,還是不轉戶,只在城市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掙錢(即繼續(xù)“流而不遷”的狀態(tài)),或返回農村生產生活。
圖4 農業(yè)轉移人口市民化微觀決策機制
經濟新常態(tài)要求保增長、調結構、創(chuàng)新驅動,在效益質量和可持續(xù)上見實效。要適應經濟新常態(tài),就必須尊重市場規(guī)律,尊重市場中人、財、物的流動規(guī)律,農業(yè)轉移人口市民化的遷移規(guī)律就是一種人的流動規(guī)律。根據本文的研究結論,政府在制定相關政策制度時,應著力于滿足農業(yè)轉移人口在市民化過程中提高城市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收入、降低轉戶遷移成本、提高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知識技能以及獲取就業(yè)信息等需求:一是在城市做到“同工同酬”,消除對農民工的歧視;逐步有序提高城市最低工資標準,特別是建立保障藍領工人工資與GDP同步增長的機制;同時,應對進城農民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給予稅收優(yōu)惠政策等予以扶持,以增加農民在城市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的收入。二是大力發(fā)展職業(yè)教育和農民工就業(yè)培訓,加大投資和扶持力度,確保每個農民家庭至少掌握一門以上實用的專業(yè)技術。三是加大保障房建設力度,對進城農民工的住房實行“應保盡?!保档娃r業(yè)轉移人口轉戶遷移成本;嚴格落實中央有關農民經營性建設用地以及宅基地出讓政策,提高農民征地補償標準,以盡可能地對沖農民轉戶遷移成本。四是依托現有農村社保和就業(yè)服務平臺,加快形成“市—縣—鄉(xiāng)—社區(qū)”四級就業(yè)信息網,形成城鄉(xiāng)統一的就業(yè)服務體系,確保農民能夠快速、便捷地獲得城市就業(yè)信息。
參考文獻:
國務院辦公廳.2014.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Z].
李斌.2008.城市住房價值結構化:人口遷移的一種篩選機制[J].中國人口科學(2):53-60.
李克強.2004.關于勞動力遷移決策的模型分析[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6):46-51.
劉易斯.1989.二元經濟論[M].施煒,譯.北京: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
單菁菁.2014.農民工市民化研究綜述:回顧、評析與展望[J].城市發(fā)展研究(1):18-22.
托達羅.1991.第三世界的經濟發(fā)展[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托達羅.1994.鄉(xiāng)—城人口流動的經濟理論[M].朗曼出版公司.
王華.2009.城市化進程中郊區(qū)農民遷移意愿模型[J].地理科學(2):50-56.
徐愛東.2012.統籌城鄉(xiāng)背景下有序推進農業(yè)轉移人口市民化問題研究[R].重慶市民建課題報告.
徐愛東.2012.重慶市農民創(chuàng)業(yè)情況的研究報告[M].重慶市軟科學項目報告.
徐愛東,龍勇.2008.重慶非公有經濟創(chuàng)業(yè)與統籌城鄉(xiāng)發(fā)展[J].財經科學(8):117-124.
朱杰.2010.長江三角洲省際人口遷移格局及影響因素[J].城市發(fā)展研究(6):97-104.
BARRY R. 1999. Chiswick are immigrants favorably self-selected[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5:181-185.
FAN C,ZHENG S.2011. Migration and Split Households: A Comparison of Sole, Couple and Family Migrants in Beijing, China[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43(9):2164-2185.
CLC number:F241.22 Document code:AArticle ID:1674-8131(2015)03-0001-08
(編輯:南北)
SJAASTAD L. 1962. The costs and returns of human migration [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70:80-93.
A Study on Micro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 of Agricultural Population’s Citizenization
XU Ai-dong1,WU Guo-feng2
(1. School of Economics,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67, China;
2. School of Social and Public Management,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67, China)
Abstract:Borrowing cost-income theory, a micro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 model of agricultural population’s citizenization is designed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willingness of agricultural population’s citizenization and economic rationality, and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data of Chongqing, the empirical test is implemented.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re is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ncome of the migration population, social network, education level,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ost, rural house construction cost and the number of migration population; there is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urban labor force quality, urban housing price, urban daily cost and the number of migration population. After the migration population are employed stably, decision of citizenization is made according to the cost and income of migration. Only if the income excesses the cost, the migration is implemented; if not, the migration population will go back to countryside. Therefore, only removing the barrier of registration system of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cannot accelerate citizenization. In addition, the income of migration population should be added and the cost should be cut.
Key words:agricultural migration population;citizenization decision-making;peasant-worker;the transfer of registered permanent residence;migration without transfer;reform of the household register system;rural-urban differences;cost-income theory
中圖分類號:F241.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131(2015)03-0001-08
收稿日期:*2015-01-24;修回日期:2015-03-11基金項目:重慶市基礎與前沿研究計劃項目(cstc2013jcyjA0935)作者簡介:徐愛東(1972—),男,湖南岳陽人;講師,博士,在重慶工商大學經濟學院任教,主要從事區(qū)域經濟、數量經濟研究。
DOI:10.3969/j.issn.1674-8131.2015.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