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春蓉
摘要:現今我國的醫(yī)療衛(wèi)生制度發(fā)生了巨大的改革變化,相應的對于其財會工作質量所提出要求也越發(fā)提高。在醫(yī)院管理工作開展中,固定資產管理在其中占據著極為重要的位置,對于提升院方管理水準,增強經濟發(fā)展效益而言,均會造成極大影響。文章主要是對新會計制度下的醫(yī)院固定資產管理問題進行了較為全面化的分析探究,進而幫助增強醫(yī)院固定資產管理的工作效率及質量,更好地促進醫(yī)院在今后的良好發(fā)展。
關鍵詞:新會計制度下;醫(yī)院固定資產管理;探究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01-000-01
前言
固定資產對于醫(yī)院順利開展各項院內活動而言,極為重要。無論是臨床醫(yī)學診斷、治療還是發(fā)展研究均需借助院內固定資產的幫助。因此,院內固定資產可充分展現出醫(yī)院的運行發(fā)展規(guī)模及醫(yī)療救治能力,且是確保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服務的基礎。另外,由于在院內總資產中,固定資產占據極為重大的比例,因此相應的管理工作一直是醫(yī)院管理人員的關注重點。
在當前的醫(yī)院固定資產管理中,主要存在著幾點突出問題:1.資產購置不合理。醫(yī)院對于固定資產的購置缺乏全面化的統(tǒng)籌規(guī)化,未對購置方案實施可行性、效益等多方面評估,從而導致盲目購置狀況出現。2.管理思維淡薄落后。醫(yī)院對于固定資產的管理時長出現責任、權限不明的狀況。各院內部門之間缺乏有效溝通,出現問題時互相推脫,無法及時追償。3.在院內固定資產的管理中,相關管理團隊低是一大問題。在部分醫(yī)院資產管理人員的聘用中,選用一些臨時人員,未簽訂勞動合同,存在著極大的資產保障風險。4.管理手段的單一、陳舊化使得固定資產管理中時常出現管理資料遺漏、缺失的問題,進而對固定資產的后期購置造成不利影響。5.管理制度不完善。在固定資產的申購、領用、調撥、報廢處理中,缺乏了嚴格化的審批、核算制度,無法實現對固定資產的有效監(jiān)管,致使其過多閑置、損耗。
一、建立專屬化資產管理部門,加強資產購入控制
院方需在內部建立好專屬化的資產管理部門,對院內固定資產實施從論證至清理的全程管理。財務科室主要負責總的固定資產賬目,而專屬管理部門主要負責一級明細賬,資產應用部門建立好二級的明細賬,管理部門負責對全院資產分布及應用的全面管理,并經由資產專屬管理部門統(tǒng)一控制、管理。而院內的固定資產購置、入賬活動在開展前均需經專屬管理部門同意[1]。積極建立好院內固定資產的購置論證制度,加強對大型醫(yī)療設備購置的重視,先由具有需求部門提出申請,并組織人員對醫(yī)院所在地的醫(yī)療市場開展調研工作,寫出可行性報告,并將其報于資產管理部門審核,再由管理部門將報告上報給領導小組審核,組織相關專家學者對整個報告進行科學評定,并加強對設備先進性、實用性的重視,避免出現多次不必要設備購置的狀況。任何部門均不可私自購入設備,需由采購、設備應用及資產管理部門一同對購置設備質量、價格關予以嚴格把控,確保資產開支賬目的公開。
二、將新會計準則作為基礎創(chuàng)新院內固定資產管理思維
對于院內固定資產管理而言,全新的會計準則所帶來的影響波及范圍主要為:固定資產的折舊處理。固定資產折舊主要是指:依照固定資產可應用的時間長度,采用新會計制度要求具體方式對資產折舊額做計提處理,并對折舊數量實施合理化的分攤處理。在全新的會計制度之下,固定資產管理運營體系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主要體現于資產周轉率上。資產周轉率是資產管理的核心指標,是運營收入及平均資產凈值比例,此比例與資產應用效率之間呈現出正比例關系,即比例越大,資產應用效率越高,醫(yī)院運營效益越好。
三、構建優(yōu)秀固定資產管理隊伍
在醫(yī)院中,對于固定資產管理人員主要包括:財務會計、實物管理人員、設備使用部門負責人、保管員等。作為院方固定資產管理人員,需在日常工作中做到以身作則,增強責任心及管理意識[2]。首先需注意的是,管理人員需先明確院內固定資產管理崗位職責,做好固定資產賬目、調用、核對、督促等工作,確保其依照資產管理程序貫徹執(zhí)行,定期做好賬目核對工作,確保賬、卡、物的三者一致,實現賬賬、賬物相符。其次需做到的是,在管理工作中及一些閑暇時間,資產管理人員需注意提升自身的專業(yè)能力水平,加強對財務管理、會計核算等知識的學習,并保障學會資產管理系統(tǒng)及相關軟件的應用,實現管理工作的規(guī)范化。對于醫(yī)院工作管理,需增強院內資金對資產人員實施培訓,并將資產管理內容納入至資產管理及相關使用部門的績效考核范疇中。與此同時,也可應用設立專屬管理激勵基金的方式,激勵管理人員提升管理能力,改進工作效果,并達到提升資產管理效率的目的。
四、實現固定資產管理信息化
在院內固定資產的管理中,積極利用計算機及信息化技術管理軟件,對資產購置、入庫、應用及報廢等狀況實施及時、準確且全面的詳細化記錄,將其所有信息保存于云端內,進而幫助實現院內固定資產數據資源的全院共享、流通,避免出現資產閑置耗損的狀況,全面提升固定資產的利用率。與此同時,還需將與資產相關數據信息上傳至財政網上,采用專人專網的方式,實現二者的同步一致。對固定資產管理工作應用計算機網絡條碼系統(tǒng),從而實現財務及資產管理部門雙方賬目的實施核對,對院內固定資產實施全面監(jiān)控管理,動態(tài)掌握此資產。
五、建立科學完善化的資產管理制度
在固定資產管理中,首先需做到的是,建立起全面化的醫(yī)院資產核算制度,對院內各資產項目實施核算處理,以此反映出院內資產的價值,將其作為基礎對醫(yī)院發(fā)展資產預算予以科學控制,合理分配采購指標,避免出現資產設備浪費的狀況。其次,需制定實施合理化的資產成本分攤方案,增強院內各科室之間的交流溝通,增強院內內部控制效率。另外,還需在院內建立好一個嚴格化的資產考核指標,實現院內資產的優(yōu)化配置,提升其應用效率[3]。
六、結語
現今新會計準則的出臺使得醫(yī)院固定資產確認標準得以規(guī)范化,固定資產屬性得以明確。對資產管理工作的開展造成了較為明顯的影響。在本次研究中,主要是從建立專屬化資產管理部門,加強資產購入控制;將新會計準則作為基礎創(chuàng)新院內固定資產管理思維;構建優(yōu)秀固定資產管理隊伍;實現固定資產管理信息化;建立科學完善化的資產管理制度入手,全面科學化的開展固定資產管理工作,提升管理工作效率及質量,進一步推動醫(yī)院的良好運行及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芹.新會計制度下的醫(yī)院固定資產管理分析[J].現代商業(yè), 2013,(03):88-89.
[2]張雪青.新會計制度下的醫(yī)院固定資產管理[J].合作經濟與科技, 2012,(11):78-79.
[3]吳云生.新會計制度下醫(yī)院固定資產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J].經貿實踐,2015,(0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