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
【摘要】新時期,隨著社會的高速發(fā)展,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小學階段的語文教育。然而,由于種種原因,小學語文教育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不高,老師只是在課堂上把知識灌輸給學生,學生的語文學習也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從而嚴重影響教學質量。為此,作為新時期的教師,對于語文優(yōu)質教學,我們責無旁貸。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優(yōu)質課堂;感悟;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眾所周知,隨著科學技術高速發(fā)展,人類社會進入到知識經濟爆炸時期,知識更新周期越來越短,在這樣的背景下,社會各界對學校、老師和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學語文是一個基礎學科,對小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和世界觀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更好面對未來競爭激烈的社會,是當今每一個語文老師都要研究的重點課題。作為瑤溝中心小學的一名語文教育工作者,經過多年的教學,以及參閱大量的文獻,對于新時期小學階段語文優(yōu)質教學的開展有著深刻的認識,在此表述,供同仁參考指正。
一、正確認識高效課堂構建的意義
隨著社會的高速發(fā)展,高效已經成為社會發(fā)展的代名詞,當然教育方面也不例外。為此,在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首先要重視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通過激發(fā)學生興趣,為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保駕護航。興趣是學好任何一門課程的關鍵。當然小學語文學習更是如此。因而要想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就必須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那么應該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我認為應該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只有和諧而又平等的師生關系,才能確保課堂的高效性和和諧性,只有在和諧的師生關系下才能更好的溝通和交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同時要不斷發(fā)揮創(chuàng)新意識,充分認識到構建高效小學語文課堂的重要性。要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就必須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因而作為教師就必須充分認識到構建高效小學語文課堂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始終堅持新課改理念和生本原則,著力改進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更新教育理念,同時著力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技術水平;并且不斷總結和反思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和經驗以及轉變角色,做好學生的引導者、領路人,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作用。為此,作為新時期的教育工作者,我們要明確高效課堂構建的意義,并且通過自身的努力,加大教學的投入,從而有助于優(yōu)質高效課堂的構建。
二、優(yōu)質課堂構建的合理開展
新時期,高效課堂的構建已經成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共同的話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應該發(fā)揮學生主體性,將課堂交給學生。傳統(tǒng)“滿堂灌”教學模式是不可能構建起高效課堂的,由于其忽視學生主體性,語文課堂上老師一個人唱主角,學生充當傾聽者角色,老師和學生缺乏互動交流,這對學生的學習和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是不利的。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老師只是一個引導者角色,把學生領進教室大門,就應該把知識的鑰匙交給學生,讓學生在知識的王國里去發(fā)現(xiàn),去探索。老師還可以通過小組討論等形式來引導學生獲得新知識,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老師發(fā)揮好引導作用,鼓勵學生發(fā)表意見和感想,從而樹立起學生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自信。其次,教師具備語文課堂創(chuàng)新意識,不斷提升自身綜合教學能力以及語文素養(yǎng)。小學語文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引路人,因此老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地位是第一的,其責任重大,如何在課堂上高效性的給學生傳授真理知識,需要語文老師具有大膽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勇氣,結合當今社會發(fā)展趨勢,與時俱進,更新教學理念,改革課堂教學模式,嘗試多樣化的教學。語文老師不僅只是給學生傳授知識,自身也應該不斷學習和積累,擴充自己的知識量,多思考,提升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語文老師豐富的知識量和活躍的思考是構建語文高效課堂的前提條件,只有老師具備淵博的學識和語文修養(yǎng),才能對語文教材有更深刻、更獨特、更全面的了解。最后,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豐富學生知識面。技術的發(fā)展推動了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多媒體技術也被應用于當今課堂教學中,增大語文課堂信息量,提高語文課堂高效教學具有十分重要意義。因此語文老師應當重視對多媒體的應用,利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與課堂教學相關的情境,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感覺,提高他們的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和參與性。為此,作為教師的我們要不斷提高自身能力,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促進優(yōu)質課堂的開展。
三、用心領悟語言的美
對于語文學科的教育教學,我們一定要抱著欣賞的角度去學習。語文教學不是花架子,要扎根于語言文字,學生要在理解、品味、運用語言的過程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語文教學要扒開言語內容的迷障,讓學生見識字詞的真面目,用語文的眼睛去看問題,用語文的耳朵聽聲音,用語文的嘴巴去交談,甚至用語文的心靈去感受、去思考、去體驗,總之,要用語文的方法解決語文的問題。如果要實現(xiàn)語文教學的終極目標,最主要的是一定要抓住語文教學的關鍵所在,把握中心思想。我們面對的是小學生,在深入語言的同時考慮得更多的是該如何淺出,才更符合、適合小學生的認知水平、認知情趣,所以給理性的知識披上感性的外衣,撩開其感性的面紗,讓學生見識的是言語的肌理。我們精致而精心地擦亮學生的句法之眼、感覺之眼、心靈之眼,直到學生洞開心扉,好奇而新鮮地盯著這看似熟悉、實則陌生的言語天地,讓語文有情、有意、有味。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語言是有靈魂的,語文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在教學過程中慢慢把學生帶進課文中去,讓學生融入課堂中,這樣才能達到學習的最高境界。
綜上所述,新時期,對于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科教育教學,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正確認識課堂教學開展的重要意義、優(yōu)質課堂的合理開展以及用心領悟語言的美,從而真正提高小學階段語文學科教學效果。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