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弘
【摘要】語文課作為農村高中教學中主要的學科之一,在教學成果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它是農村學生學習的難點,也是教師教學的重點。當前素質教育的實施,促使了教育事業(yè)向著先進性的步伐邁進,與農村高中落后的教學模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農村高中教學現(xiàn)狀中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的語文功底很差,對于語法知識的了解程度更是相當匱乏,在教學中也逐步出現(xiàn)了許多困惑需要去解決。本文從農村高中教學出現(xiàn)的問題開始論述,繼而對面臨的困惑提出解決的對策。
【關鍵詞】語文教學;困惑;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當今社會,由于農村學校教學質量低、師資力量弱、教學設備不完善等條件導致了高中語文在教學中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此事件引起了教育部極大的重視,并根據(jù)語文的教學規(guī)律和特點,對教學過程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認為解決教學當中存在的問題是發(fā)展農村教育的關鍵,并且針對問題給出了合理的解決方案。
一、農村高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的教學理念落后
目前的農村高中由于經(jīng)濟水平低下,導致了信息溝通不暢,在素質教育實施的多年當中,農村學校的實行效果不顯著,無法及時更新先進的教學理念。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主要的教學目標就是教會學生學習書本知識,而不注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導致語文的教學方法、教學觀念和價值觀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另外,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運用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過于單一,不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了學習效率的降低。認為考試和取得好成績才是學習的目的,而無法從長遠的角度教會學生如何提高語文的文化素養(yǎng)。所以建議高中語文教師的思想應該跟上時代的步伐,從根本上提高教學理念的創(chuàng)新。
(二)學校教學資源較為匱乏
農村由于生產(chǎn)力水平和經(jīng)濟水平的限制,導致教學資源相對匱乏。近年來,隨著對農村教育事業(yè)的重視,逐步加大了對農村學校的建設工作。但仍然不能滿足農村教學的需要,大量的農村高中還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進行授課,很少有學校使用多媒體等先進的教學方式。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主要的學習工具也只限制于書本,沒有其他的課外讀物和網(wǎng)絡作為依托方式。教師講課形式的枯燥,直接削弱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教師的整體素質有待提高
教師的自身素質是教育發(fā)展的關鍵,也是教育成果的重要保障。對于當前的農村高中學校來說,教師的整體素質不高,大多數(shù)教師的學歷都是大專或本科,由于學歷的不高,導致知識文化水平有限,文化素養(yǎng)程度也較低。而且在教學的過程中,理解問題的能力差,掌握知識的水平有限。還有一些教師對教師職位的理解程度不夠,沒有把全身精力投入教育事業(yè)中來,對教學的理念以及教學方法不能夠明確理解,這些都導致了教師整體素質的發(fā)展[1]。
(四)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不高
由于傳統(tǒng)的教學思維模式根深蒂固,導致了學生普遍認為語文課是不重要的,所以大多數(shù)同學把學習時間花在了其他學科的學習當中。近年來,國家逐步開始重視語文課程,但是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依然存在,導致了高中生嚴重缺乏語言表達形式和日常溝通能力,所以應該從最根本的思想觀念上扭轉師生對語文的偏見,通過各種有趣的學習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解決農村高中教學中存在困惑的對策
(一)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
農村高中和城市高中在教學中存在著一定的差距,為了減少這個差距,要求高中語文教師應該從根本上改變教學觀念。根據(jù)社會的發(fā)展和學生自身的需要,通過日常工作總結出適合的教學方法,并應用到教學當中,做到教學理念的創(chuàng)新,為學生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廣闊的空間,使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得到全面的發(fā)展。
(二)不斷加強農村高中的教學資源
對于加強農村教育的建設,實施教學資源的建設是教育發(fā)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教育部需要對農村高中的教學資源予以重視。首先,應該在教師隊伍的設置上予以重視,嚴格把握教師的師資質量,提高教師的福利待遇。其次,政府應該根據(jù)教學情況給予教學物資的投入,從根本上改善農村學校的教學環(huán)境,在學校資金允許的情況下,引進現(xiàn)代化的教學設備,建立圖書館等教學輔助學習方式,使同學們加大對課外知識的閱讀量,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2]。
(三)提高農村教師的整體水平
教師的師資力量和教師的整體水平是語文教學的基礎,教師應該緊隨時代的步伐,對自身的文化素質不斷地進行提升,并與教學理念相適應。為了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首先,要求教師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應該不斷地進行自我學習和豐富自身專業(yè)知識,在教學的過程中,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其次,需要增加城鄉(xiāng)教師之間的交流,學習城市教師教學的先進思想觀念,提升教學技能。最后,應該定時對教師進行培訓,對其教學方法進行科學的指導,以便更好地傳遞給學生。
(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農村傳統(tǒng)教學方法根深蒂固,不能適應當前社會對教育的要求。傳統(tǒng)教學主要實行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這在一定程度上削減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學方法枯燥不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應該在課堂上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在課堂中應該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通過有趣的課堂互動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3]。
三、總結
綜上所述,本文根據(jù)農村高中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的對策,并開展了有效的實施,提高了教師的素質,也增強了教學的質量。這就要求語文教育工作者要不斷地學習和更新自身的教學方法,讓先進的教學方法為之所用,投身于高中語文教學當中。實現(xiàn)教學方式的改革并不是全部依靠教師來完成,也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相信,高中農村教學一定可以得到重大改善,我國農村教育事業(yè)也會得到長足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曉生. 農村高中語文教學的困惑與對策[J]. 文學教育(上),
2012(10).
[2]于金泉. 試論高中語文綜合活動教學的現(xiàn)狀與對策[J].中學語文,2011(36).
[3]于寶生. 農村高中語文教學在新課改后面臨的困惑與對策[J]. 讀書文摘,2014(20).
(編輯:鐘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