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月峰
最近,上海市為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做出了三項制度安排,其中第三項“想方設法增進師生之間的交流”顯得相當不夠“制度”,這或許正說明當下人們所面臨的困局:雖已普遍感到高校師生交流過少的問題,但卻并沒有行之有效的解決之道。
其實,這并非近期的新問題,可說是隨西方教育制度的引進而來。當年張君勱便看到,歐美多數大學教育,“學生勒名學籍,自擇科目,按時登堂,為師者獨立演臺,口授所學,鐘鳴課罷,師生如路人,鮮有相識者”。自清末興學堂之后,這一問題也成為中國教育的痼疾。梁啟超認為在新式學堂中的一大缺點正是“教者與學者關系之淺薄”。在新式學校中,教學關系成了買賣,“學業(yè)之相授受,若以市道交”,師生“交易而退,不復相聞問”,教師視學校如亭舍,師生之間若陌路。這也是民國學生的切身感受,王鼎鈞曾回憶自己中學時,“師生幾乎只剩下課堂里五十分鐘的緣分,此外可說是陌路”。若此,則學校中真僅?!罢鞊u鈴上課,搖鈴下課”了,故梅貽琦認為當時的師生關系簡直是“奏技者與看客之關系耳”?!皫熒g的懸隔”幾乎成了時人的共識,故有人呼吁“加緊師生間的生活上的聯(lián)系,提高教職員的責任心,而打破學校當局與學生之間的懸隔”,這與上海市所規(guī)定“想方設法增進師生之間的交流”真可謂古今“同此涼熱”。
不過,師生的懸隔恐怕并非單純依靠“提高教職員的責任心”所能解決,除需要師生雙方觀念轉變之外,尤其需要辦學者理念與辦學制度的改變。蔡元培曾反復倡導大學“不可視為養(yǎng)成資格之所,亦不可視為販賣知識之所”,“不是販賣畢業(yè)文憑的機關,也不是灌輸固定知識的機關”,因“販賣”“灌輸”不那么正面,所以我們見到“販賣知識”或“灌輸固定知識”尚能有所保留,但如果換成“傳授知識”,或許多數大學生甚至大學教師均能認同。
如果大學僅僅著眼于傳授固定的知識,則教學的方式和學習的風氣基本已定——“各科皆懸一程準”,教師在課前準備“知識”,課堂上講授“知識”,學生記下“知識”,課后溫習“知識”,期末考核“知識”……這也正是現(xiàn)在不少大學的常態(tài)。這一理念延續(xù)了中小學教育,課堂成為教學的基本途徑,學生課堂之外的時間本就有限,更重要的,師生之間課堂之外的交流變得不再必要。
在蔡元培看來,這是把大學的性質看錯了,大學是“以專門研究為本位”。而專門研究并非僅靠課堂所能授受,分班授課只“不過指導研究的作用”,絕非教學之主體。所以他特別推重牛津、劍橋的導師制,在這兩所大學中,課堂“聽講的事,很隨便”,“學生全是自己用功”,之所以能如此,因為學生均有導師,“應讀什么書?應什么樣的研究?有什么疑義?研究的有什么結果?都是在師生談話間隨時指導,并不在講堂上”,事實上,這些問題也只能在課堂之外的相處中隨時指導?,F(xiàn)在有些大學分班授課,常常動輒數十上百人,教師要記全學生姓名尚且困難,又怎能寄希望于在課堂上分別指導?梁啟超也曾設想,大學中“講授時間不必太多,使學生于聽講以外,能得較多之自動的修習,常采教師學生共同研究的態(tài)度”。
如果能共同研究,這樣師生也就成了“共學之友”。正如蒙文通所說,“大學以上的學生,主要是學方法。在聽課時,應跟著先生的邏輯思維的發(fā)展而發(fā)展,體會先生是怎樣思考問題的”。如此,則院系在課程設計時不必顧及體系完整,應以教師為主,使各授其所長,不再是也不能是傳授“固定知識”,亦無需追求知識的全面與系統(tǒng),在其最擅長的領域體現(xiàn)其“研究精神及研究方法”;學生也不再是“記憶其講義以資一度之考試”,而是領會先生的方法與眼光,再以此方法與眼光從事課堂之外的讀書和研究。這樣,課堂僅僅成了全部教學的一個引子,更重要的是在課堂之外的“隨時指導”。這就像教人下棋,讓學生記住“車馬炮”的步法不是目的,課堂的講授也很難讓學生長進,只能讓學生多看高手對弈,為之講解,并在學生對弈時隨時指點。這也像刺繡,如果說“固定知識”是已經繡出的鴛鴦,課堂上所講授的精神及方法是刺繡的法度,那“共同研究”則是在刺繡中學習刺繡:一方面要求學生參與到教師繡鴛鴦的過程中去,臨摹教師的刺繡之法;另一方面教師也能看到學生刺繡的過程,“以先輩之資格為之指導”。正因為大學不再是為了傳授固定知識,而是讓學生在讀書中學會讀書,在研究中學會研究,所以課堂的授受退居其次,而讀書與研究中的“隨時指導”變得至關重要。
如此師生關系,正是梅貽琦所向往的“從游”——“學校猶水也,師生猶魚也,其行動猶游泳也。大魚前導,小魚尾隨,是從游也。從游既久,其濡染觀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為而成”。而這,才是大學應有的氣象。
(作者為華中師大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