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瑜萍
摘要:語言作為人類溝通交流的載體,是社會信息化發(fā)展的支架。伴隨著中西方社會信息的高度發(fā)展,我們對于語言翻譯的需求也越來越多。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是人們在中英翻譯過程中所遇到的一道鴻溝。為了跨越這條鴻溝,我們必須對西方的風俗習慣、民族文化、思維模式、價值取向進行一定的了解和學習。
關(guān)鍵詞:中英翻譯 差異 中西文化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1.216
語言源自人類社會文明的發(fā)展,是一種人們進行思想交流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表達符號。語言的傳遞和人類社會文明相互促進,為人類今后的發(fā)展帶來了難以想象的便捷與好處。早期,我們的祖先分居世界各個大陸。因為海洋的阻隔與通信的不便,地球各大板塊地區(qū)所使用的語言種類天差地別,因而構(gòu)成了當今人類文明中各種語系的總支架。
要想掌握好一門語言,則必須要對它的歷史發(fā)展和現(xiàn)今文化有所了解。英語起源于印歐語系,屬于日耳曼語族,又屬族下的西日耳曼語系。早期的日耳曼人移民到英格蘭,將這種古老而神秘的語言在不斷演化中傳承了下來。而漢語則屬漢藏語系,自成一族。對于自己熟悉的母語,這里就不多做說明了。
因為東西方發(fā)展史中差異的巨大性,主要表現(xiàn)在風俗習慣、民族文化、思維模式與價值取向這些方面中。所以在中英翻譯的過程中,切記不能生搬硬套,陷入自己固定的思維模式中,而曲解其原本的意味。
一、中英口語翻譯中表意的個性化差異
(一)問候與稱呼
每個國家都有其獨具個性的問候與稱呼的方式。在中國,有時我們的問候語對于西方的思維模式會顯得比較直白。比如我們在機場接機時會說:“歡迎來到中國,您旅途辛苦了?!比欢羰侵苯臃g成:“Welcome to China. You must be tired from the trip.”這并不符合西方思維模式中典型的問候方式。為了避免使西方客人陷入感覺被強加于人的不愉快的尷尬境地,我們應(yīng)當按照西方的習慣來翻譯成:“Welcome to China. Its a long trip.”又比如在中國,過年時我們喜歡互相寒暄:“新年好啊,又長福氣了不少!”而在西方,評價對方的體型是比較不禮貌的。尤其是“Fat”一詞,無論說得多直白或是多隱晦,對方都會認為這是一種巨大的冒犯。所以為了日后能與對方和睦相處,切記要三思而后行。另外,各種關(guān)于年齡、收入、家庭情況之類的私人問題,雖然在中國這些問題可能比較尋常普遍,但是在西方人會認為這是一種忌諱。
在中國,因為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我們在感情的表達上相對西方人會顯得較為含蓄內(nèi)斂。我們不習慣把“愛”掛在嘴邊,對家中親戚,我們也不習慣說出“愛”。而在西方,“Love”是可以說給任何人聽的。在這一點上,西方人要比中國人直白得多。另外,在稱呼上,我們中國人習慣對陌生人的稱呼為姓氏后加職業(yè)。在西方,一般不以職業(yè)作為稱呼,而用先生/女士(Mr./Ms.)后加姓氏。
(二)修辭格
英語口語中常見的修辭格有夸張、反語、對比等,和漢語有一定程度上的共性。而由于語系上的差別,有一些修辭方法沒有辦法做到完全翻譯。
以夸張的手法為例。夸張是英文表述時一種常見的修辭方式,可使語言顯得生動有趣,富有感染力。在表達過程中,人們從主觀出發(fā),有意識地夸大事物,表達自己的切身情感。一般的平鋪直敘很難表達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在電影《電視臺風云》中,主播比爾得知自己將被電視臺解雇,在直播中發(fā)泄道:“Im as mad as hell, and Im not going to make this anymore!”沒想到這樣強烈的情感表達引起了觀眾的注視,于是電臺又讓他重新開始主持節(jié)目。其中的“Mad as hell”若直譯為“像地獄一般瘋狂”,則對于漢語的使用習慣顯得有些不合理;但若是譯為“惱怒透頂”,則失去了英文原汁原味的感覺。不如采取如今的網(wǎng)絡(luò)流行詞匯,譯為“氣炸了”,既符合當今時代文化,又不失其原有的夸張意味。對于這種修辭格的翻譯,應(yīng)當盡量保留其原始的風格,以減少情感的損失為主要目的來進行翻譯。
(三)諺語/俗語
中西方歷史文化背景的差距使得我們對諺語的運用有著天壤之別。例如,在西方的諺語中,“It rains cats and dogs”是“大雨傾盆”的意思。如果直譯成“天上落下了貓和狗”,豈不是鬧了個大笑話。又例如,“Make my day”是“讓我開心”的意思,如果直譯成“做好我的一天”,不免感覺有些牛頭不對馬嘴。這些諺語是基于個人認知上的差異形成的。認知的差異又造成了對一些事物固態(tài)的思維模式。比如“龍”的形象在中國歷史源遠流長,是高貴、莊嚴的象征,深受國民喜愛。而在西方,“龍”是由恐龍演化而來的另一種可怕邪惡的生物,是人們恐懼的源頭。所以在翻譯時要靈活轉(zhuǎn)變,做適當?shù)恼{(diào)整。
二、詩詞曲翻譯時表意的獨到性差異
漢字中的語境是英文翻譯中的難點。比如說“荷花”和“菡萏”,在英文中都翻譯為“Lotus”,卻無法將其代入,翻譯出李璟《山花子》中“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的悲涼意境。相對的,一些英文的經(jīng)典詩歌,由于押韻的特殊性和語意的多重性,很難做到完全對等翻譯。例如Tagore的When day is gone,詩歌中多次運用以“If”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及以“Whose”引導的定語從句作為排比句,如果將它們翻譯成漢語就很可能流失這些排比句原本獨特的意味。
三、結(jié)論
語言作為一種信息載體,為人類社會的發(fā)展作出了極大貢獻。語言雖然總體上來說擁有相近的表達方式,但是若要細究,它們的種類則千差萬別。中西文化的差異性使人們在中英翻譯的過程中不得不以對方的角度來考慮句子的構(gòu)架與細節(jié)。因此,熟悉西方的風俗習慣、民族文化、思維模式、價值取向,是通往精準翻譯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奠基石。
參考文獻:
[1]甘麗紅.探析英語文學翻譯中的美學價值[N].鄂州大學學報,2015-03-22.
[2]連淑能.英漢對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35-37.
[3]劉建芳.淺談中西文化差異對英語翻譯的影響[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4(3):58-60.
[4]田曉麗.簡論英語國際化成因[J]英語廣場,2012(1):114-115.
[5]張璐.從文化角度看東西方英語翻譯的差異[J].英語廣場,2015(1):40.
(責編 張亞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