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仙芹
摘要:隨著課改的日漸深入,閱讀教學可謂精彩紛呈。冷靜反思當前的語文課堂,重人文輕基礎,重理解輕運用,重讀說輕聽寫,重口頭輕書面的教學走向依然是失之偏頗的。因此,閱讀教學效果依然難盡人意,依然高耗低效。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過:一定要帶領學生深入到文本的語言中,讓學生感受語言,熟悉語言,理解語言,借鑒語言。先要讓學生“自己去跟作品打交道”,避免“把學生的思想趕到死路上去”;進而生與生、師與生在重點、難點、疑點上進行思維碰撞,互動交流,利用課文這個“例”,得意、得言、得法,努力實現(xiàn)“例”的增值,指導的方法、策略,要體現(xiàn)“以學定教,順學而導”,因文而異,百花齊放,使文本發(fā)揮最大的輻射和影響作用。
關鍵詞:智慧;課堂;得意;得言;得法
中圖分類號:G62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03-0281-02
閱讀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重頭戲,在課改大潮中,小學閱讀教學可謂精彩紛呈,變化喜人——瑯瑯書聲代替了枯燥的串講串問,感悟品讀代替了機械訓練。然而,冷靜反思,重人文輕基礎,重理解輕運用,重讀說輕聽寫,重口頭輕書面的教學走向依然是失之偏頗的。因此,閱讀教學效果依然難盡人意,依然高耗低效。怎樣才能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呢?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過:一定要帶領學生深入到文本的語言中,讓學生感受語言,熟悉語言,理解語言,借鑒語言。先要讓學生“自己去跟作品打交道”,避免“把學生的思想趕到死路上去”;進而生與生、師與生在重點、難點、疑點上進行思維碰撞,互動交流,利用課文這個“例”,得意、得言、得法,努力實現(xiàn)“例”的增值。指導的方法、策略,要體現(xiàn)“以學定教,順學而導”,因文而異,百花齊放,使文本發(fā)揮最大的輻射和影響作用。如何實現(xiàn)“例”的增值,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一個教師的智慧。一個充滿智慧的語文教師所執(zhí)教的語文課堂,應以“得趣、得意、得言、得法”為教學主旨,關注孩子打好基礎,培養(yǎng)小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受到人文的、文學的、美的熏陶。
一、預設生成 感悟語言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所以,新課標提出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精心設計教學。但“學”是活的,“教”也應該是活的。教的法子要源于學的法子,教的調(diào)整要跟上學情的變化。不顧學情一味地“走教案”,是目中無人的教學,教學效果必然會大打折扣。一個靈動的老師,善于為學生創(chuàng)設思維的沖突,及時捕捉思維的火花,動態(tài)把握課堂的“預設”與“生成”,讓孩子動起來、讓知識活起來、讓生命放光彩。當今的語文課堂應該是追求和諧、綠色、生態(tài)的課堂。那么扎實的語文課堂就需要智慧靈動的老師去“打造”、去“描繪”、去“創(chuàng)作”,從而達到心靈溝通、情境交融、思維碰撞的境界。如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節(jié)”一文,在除夕的描寫語段中,老舍先生對年菜的描述只言片語——“家家趕做年菜”,結合學生的生活,年夜飯應當是豐盛的,為什么卻如此一筆帶過,為什么不像上文所寫的雜拌兒詳盡描述到其配料——用花生、膠棗、榛子、栗子等干果和蜜餞摻和而成?通過創(chuàng)設思維的沖突,激發(fā)學思考的欲望,引導學生感受除夕活動之多,老舍先生就不展開寫,而用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給讀者留下更多想象的空間,并由此激發(fā)學生通過學習體會老舍先生對臘八蒜瓣色味雙美的描寫,嘗試動筆寫寫最喜歡的一道年菜,達到了學以致用、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此外,漢語言中的詞語是極其豐富的,而且有些詞語極具表現(xiàn)力。在教學中,我們不能將詞語從字典上生硬地搬下來灌輸給學生,尤其是那些生硬的、難理解的詞語。這不符合教學的規(guī)律,也破壞了詞語的美感。我們應多角度、多渠道教學詞語,激活學生的思維。如“跨越百年的美麗”一文,在描述居里夫人的偉大貢獻時使用了諸多稱呼:小姑娘、女學者、新名詞、計量單位、科學定律、里程碑。如何理解作者的用意?尤其那些抽象的詞語,新名詞、計量單位、科學定律、里程碑,涉及晦澀難懂的學術名詞,即使進行生硬解說也無法消除學生的疑惑,這時巧妙引讀卻不失為一種好辦法。通過教師創(chuàng)造性的“因為……”句式引讀和學生“所以……”接讀,這樣一來,學生很自然地理解了生僻的詞語,達到理解細無聲的地步。“我們的語文教學,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語言文字,才能使其變?yōu)樯挠縿??!边@是葉瀾老師對課堂教學感悟語言的深度闡述。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抓住重點的詞進行細致的咀嚼、推敲,體會句子的內(nèi)涵。同時采取整合的策略,把聽、說、讀、寫四種能力綜合訓練、有機交融,讓其煥發(fā)勃勃的生機,并在體驗感悟中理解詞語,最終達到積累運用的效果,從而引導學生從一個個詞語、一個個句子中開始構建自己的言語世界。
二、因文施教 靈動課堂
葉圣陶說過:凡是出色的文藝作品,語言文字必然是作者的旨趣的最貼合的符號。所以文字鑒賞還得從透切地了解語言文字入手。不同年段、不同題材、不同體裁、不同類型的課文,其目標要求、課文特點各有不同,所以教師要抓住重點、特點,設計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既要求實、從簡,又要改革、創(chuàng)新。教師要關注學生學習的需求、學習中的困惑以及獨特的感受,在能力、方法、習慣上有所收獲。讓語文課堂成為學生學習語文、享受成功的課堂,成為問題不斷、精彩迭出的課堂。每一位教師應牢記:優(yōu)質(zhì)、高效的教學,“彩”要出在學生身上,成功體現(xiàn)在“學”的成效上。譬如豐子愷的“白鵝”一文,文章中許多詞句貌似樸實無華,實則用得很是講究,不僅形象生動,而且幽默有趣。特別是文中寫“鵝老爺”從容不迫地去喝水、吃草、吃泥時,狗伺機跑來偷吃鵝的飯時所用的“努力”一詞,更可謂是化腐朽為神奇了。不僅與鵝的“三眼一板”形成鮮明的對比,更是把狗偷吃飯時恨不得吃快一點、吃多一點那種急切的神態(tài)刻畫得入木三分??催@句“狗卻敏捷地跑過來,努力地吃它的飯”寫得極其傳神。狗是怎么吃飯的?它為什么要這樣吃飯?教師稍作點撥,引導學生通過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透過“努力”一詞揣摩作者的旨趣,有的說,“因為狗是偷吃別人家的飯,不想被鵝發(fā)現(xiàn),所以很緊張,拼命地吃”;有的說,“狗一定是狼吞虎咽的,恨不得多吃一點”;還有的甚至模仿狗吃飯的樣子。如此一來,課堂上生動地再現(xiàn)了文中所描寫的情境。而鵝呢,雖明知狗在打自己飯的主意,卻仍要在吃一口飯后離開,去吃草、喝水,如此刻板、毫無變通,呆板的形象躍然紙上。一個是如此急切,一個卻是如此慢條斯理,在鮮明的對比下,學生便能透過作家的語言,體悟作者的幽默風趣,從字里行間得到啟發(fā)。由此可見,教師積極營造無拘無束的課堂氣氛,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質(zhì)疑探究 激辯思維
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一節(jié)高效扎實的語文課必定離不開生疑、解疑、釋疑的過程,所以要用教師的善問,培養(yǎng)愛提問、會提問的學生。質(zhì)疑,對學生而言,既是提出不懂的問題,又是對學習積極性的一種調(diào)動;對教師而言,既是一種調(diào)研,以便找準教學的起點,又是整合問題、確定教學重點的必要環(huán)節(jié)。教師所提出的整合的、直指教學重難點的問題,是對學生最好的學習引導,也是克服頻繁設問,提高教學實效的關鍵一環(huán)。如“地震中的父與子”一文,就有這么一處疑點:作者寫父親不停地挖掘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為何不直接寫父親挖了36小時,卻要呈現(xiàn)時間的羅列?與課文的原句兩相比較,讓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在挖掘過程中父親那種堅定不移的信念和父愛的偉大,在比較體會情感后老師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情感朗讀,當一個學生朗讀完,教師可以緊緊追問:“你讀時聲音為什么越來越弱?”你為什么讀得又慢又低沉呢?”這些巧妙的提問既是引導又是評價,讓學生體會到了父親當時的勞累、著急與艱難,同樣的一句話,老師的引導下學生有了多元化的感受,體會到了父母之愛的偉大。
四、循章得法 提升能力
“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是課標的要求。唯有關注學習方法的學習,才是真正的學習,學生才有真正的、可持續(xù)的主動與自覺。得法,是教師實現(xiàn)“不需要教”的真正著陸點。如“狼牙山五壯士”一文,由于課文篇幅較長,理清線索很關鍵。教學時,可以先引導學生了解已歸納的小標題運用什么方法,讓學生形成一定的思維定式,緊接著出示其他的小標題歸納方法,逐步引導學生讀文歸納小標題,如可以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概括,可以將課文中的語言進行重新組合,還可以直接引用文中語言等,這樣一來,就以課文為例子,潛移默化教給學生歸納小標題的方法,為提升學生今后的閱讀能力奠定堅實的基礎。再如“月光曲”一課,體會月光曲的創(chuàng)作過程以及內(nèi)容,學會根據(jù)實在的事物,展開適當?shù)穆?lián)想是本課教學主旨所在。如何緊扣月光曲的美麗意境和創(chuàng)作的源泉,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滲透大膽聯(lián)想的訓練?教師在課堂一開始可先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直奔課文直接描寫月光曲的段落,通過研讀、想象,激發(fā)學生對月光曲旋律的猜想,在此基礎上聆聽真正意義上的《月光曲》,實現(xiàn)學習的自我突破。在學生深深陶醉月光曲的旋律后,引領學生深入文本,抓住關鍵詞句,感受人物的美好情感。整節(jié)課,層層推進,學生的思潮如月光曲的旋律鮮活而生動,達到了較理想的教學效果,進一步提升了學生的想象與表達能力。
總而言之,隨著課改的深入,現(xiàn)今的語文教學有了“意文兼得”的轉(zhuǎn)向,許多教師的教學開始關注語文學習的實質(zhì)。但真正有效的語文,是真正實現(xiàn)“例”的增值,真正浸潤智慧的課堂,學生的學習過程除了“得言”、“得意”之外,還要“得法”。詩意、自主、靈動,這是我們語文課堂追求的理想境界?;厥渍Z文來時路,潛心會文是最真。彰顯智慧的課堂,實現(xiàn)“例”的增值,值得每一位語文教師為之努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語文新課程標準[S].2011.
[2]葉圣陶.葉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