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涇渭分明”考辨

2016-01-11 09:26李海明

【歷史文化研究】

“涇渭分明”考辨

李海明

(陜西師范大學 西北歷史環(huán)境與經濟社會發(fā)展研究院,西安710062)

摘要:“涇渭分明”是一個我們日常都會用到的一個成語,它源于大自然的一個景觀。但是對于涇河和渭河到底在涇渭分明中扮演了什么樣的角色,這一問題從古至今始終爭論不休。史念海先生以動態(tài)的眼光作了縱深化的考辨,指出涇、渭兩河的清濁問題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這種變化按著時代的順序因時而異。后有學者卻認為“涇濁渭清”是兩河的歷史原貌。在史念海先生文章基礎上,兼采其他觀點力圖完善涇渭分明的歷史變遷。并認為杜甫詩作中的“涇濁渭清”是片段的,一時一地的而非歷史常態(tài)。

關鍵詞:涇渭分明;清濁變遷;歷史原貌;杜甫詩作;片段性

收稿日期:2014-11-08

基金項目:西安市社會科學規(guī)劃

作者簡介:李海明(1988— ),女,河南安陽人,陜西師范大學西北歷史環(huán)境與經濟社會發(fā)展研究院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歷史城市地理研究。

中圖分類號:K928.6

文章編號:1008-777X(2015)01-0030-05

文獻標志碼:A

“涇渭分明”是一個我們日常都會用到的一個成語,它源于涇渭兩河一清一濁、同流一河卻又不相互融合的奇觀,并久負盛名。黃河最大的支流渭河和渭河最大的支流涇河在陜西省西安市高陵縣張村相匯時,由于含沙量的不同導致清濁同流卻又不相混。涇渭分明在現實生活中還有特別的現實意義,常常用來比喻一個人人品的好壞、一個事物的界限是否清楚或者是非是否分明,也用來比喻對待同一事物表現出的兩種截然相反的態(tài)度。那么涇河和渭河到底在涇渭分明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呢?

關于涇渭孰清孰濁自古就有爭論,最早提到涇渭二水清濁不同的是《詩經·邶風·谷風》:“涇以渭濁,湜湜其沚。燕爾新婚,不我屑以?!盵1]對于這一點古人給出的解釋例如:《毛詩》解曰:“涇渭相入而清濁異?!薄冻鯇W記》引《三秦記》認為:“(涇水)與渭水合流三百里,清濁不相雜?!盵 2]從而證明自古以來涇渭二水就是一清一濁,同流卻不合污。

漢代鄭玄所作《〈毛詩傳〉箋》說:“涇水以有渭,故見渭濁?!奔凑J為涇水是清的,它是由渭水流入而變濁的?!睹娬x》:“涇水以有渭,故見其濁”??追f達疏:“言涇水以有渭水清,故見涇水濁?!盵3]這些看法都確認涇水原本就是濁的,但它未與渭水合流并進行對比之前并不明顯,合流之后就較之渭水更顯得“濁”一些。

對“以”字的不同解讀就造成了上述爭議。關于“以”字,向熹在《詩經詞典》中記載了“以”字的20個解釋。其中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篩選而得的只有兩個:①動詞“使、讓、令”;“給予、與”,即涇水使渭水渾濁了,也就是涇濁渭清;②連詞“因為、因、由于”,即渭水造成了涇水的渾濁,也就是涇清渭濁。[4]

無論是詩歌還是古人的考察,都可能反映了那一時期兩條河流清濁的真實情況,然而這極為可能不是整個過程的真實,而只是一個片段的真實。從現實的角度考量河道水流情況是很隨機的,因為河道水流現象的流量和含沙量取決于流域當時的情況,又與雨強、雨量、坡度及地表植被覆蓋等有關聯(lián),而這些因素又會隨著時間、季節(jié)的變化而變化。文學家、經學家及歷史學家、就算目睹了“涇清渭濁”或者“濁涇渭清”,恐怕也都是一時一地的現象。

廣義而言,河流的清濁判斷是根據河流含沙量而定的。事實上,僅憑目測并不科學,一般來說,含沙量在1千克/立方米以下時人會感覺河水較清,但一旦含沙量大于了30千克/立方米,人眼就很難再分辨河流的清濁了。清代學者俞正燮認為涇河“入夏則濁,春秋冬皆清”,而渭河“四時皆濁,無清時也”,由此得出“涇清渭濁”。關于這一點仍值得商榷,涇渭兩河都是典型的季節(jié)性河流,只有在大部分時間,大部分徑流量的含沙量較同期另外一條河流為小時,才能認為哪條河流更為“清”。[5]118-122

所以涇渭分明在不同人的眼中就不盡相同了。按時間劃分,最早提出“涇清渭濁”的是東漢的鄭玄,其后是南朝宋范曄。清代中葉通過考察,發(fā)現兩河清濁各異,取涇河水一擔,其中含泥三升,取渭河水一擔,其中含渣一斗。宋俞正燮的《癸巳存稿·詩涇以渭濁申箋義》認為涇清渭濁,《漢語大詞典》和《詞源》也都認為“涇清渭濁”。相反,西晉的潘岳在《西征賦》中首先提出“清渭濁涇”,其后唐代陸德明的《經典釋義》和孔穎達的《毛詩正義》則都認為“涇濁渭清”。

一、史念海先生與《論涇渭清濁的變遷》

目前學術界關于涇渭分明的討論很多,史念海先生的《論涇渭清濁的變遷》一經發(fā)表就在學術界引起了很大的關注,他以動態(tài)的眼光做了縱深化的考辨,指出:“涇、渭兩河的清濁問題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這種因時而異的變遷,按著時代的順序,有以下一些變化:

(一)春秋時期——涇清渭濁

春秋時期,周的都城遷到了洛陽,秦也不斷向東部遷移并定居在渭河以北,由于王朝政治重心的變遷,導致這一地區(qū)農業(yè)有了極大的發(fā)展,所以渭河兩岸由于大規(guī)模的毀林種田,使水土更容易流失。相反的,此時的涇河由于仍然生活著原始游牧的戎人,水土得到了很好的保持,河水較之渭河更為清澈。

與先生觀點相同的還有《詩經全注》的作者褚斌杰。他為《詩經》做注時對“涇以渭濁”的解釋是“涇、渭:二水名,源出甘肅,在陜西高陵縣合流。涇水清,渭水濁。棄婦自比涇水,以渭水比新人。句意是自從新人來家后,攪混了水,以致使大夫以我為濁,嫌棄了我。”[6]這就表明了作者的態(tài)度是涇清渭濁。

然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建學院的王敬昌和李宇卻有不同的觀點。他們在《涇渭清濁辨析》中通過對涇渭兩流域歷史時期的自然植被、人類生產活動以及水利工程興廢史的追蹤比較后認為,在2 000多年的歷史演變過程中,涇河的含沙量應該始終是大于渭河的。“涇濁渭清”應該是兩河的歷史原貌。[5]118-122

他們對《詩經》中“涇以渭濁,湜湜其沚”做了新的解釋,認為 “湜湜其沚”的主語是指涇水。他們認為:“沚”在《說文》中引作“止”,指水靜止。兩河相匯,如果要出現靜水就要有沙洲淺灘來降低流速,而他們認為“沚”,“渚”也,就是枯水期顯露,而豐水期淹沒的沙洲,在流速降低的同時,就會出現落淤的情況。因此“湜湜其沚”是指涇河中沙洲及灘面上的水流看起來相對清澈的樣子。[5]118-122他們從句意的理解出發(fā),認為涇河雖然比渭河渾濁,但是并非全濁,也有清澈的地方,但這并不能說明涇河整條河就比渭河清澈。關于這一點筆者是贊同的,但是單憑這一點就認為涇河只有在沙洲處才比渭河清澈,進而認為“涇以渭濁”表明涇水濁于渭水,我覺得似乎有些武斷。

他們認為在生產力還很落后的西周至春秋時期,人類對自然界的影響特別是破壞遠趕不上自然的侵蝕。史念海先生的《黃土高原森林與草原的變遷》講到在當時渭河上游仍為大片森林所覆蓋,而涇河上游的植被為草原和灌叢草原。[7]關于這一點,他們是同意的,但是在對森林和草原的利用上產生了分歧。王敬昌和李宇認為對于渭河來說,其上游森林覆蓋度較高,林上形成很好的密閉空間,林下植被敗葉和腐殖質土層又能很好地涵養(yǎng)水源,故而渭河被侵蝕的程度小于涇河,不同的是涇河的上游多覆蓋草原,水土保持能力較弱,因此土壤的侵蝕量比渭河大,故而當時涇河的含沙量是大于渭河的,所以“涇以渭濁”也就是當時涇河要比渭河濁的真實寫照。[5]118-122

關于這一點,史先生也做了論述,雖然森林的蓄水保土作用大于草原,但是也不可否認人類對森林的改造所造成的影響。根據先生的研究,西周時期渭河的下游就已經是農業(yè)地區(qū)了,春秋時期農業(yè)發(fā)展更是有了長足的進步。隨著農業(yè)的發(fā)展,毀林開荒也越來越嚴重,覆蓋在渭河兩岸茂密的森林面積不斷縮小,水土流失程度不斷加重。波及范圍雖然僅僅在渭河的下游地區(qū),但已然可以左右河流的清澈程度了。

相對的涇河流域還生活著生活方式相對原始的戎人,農業(yè)不發(fā)達,這一地區(qū)的草原保存較好,土壤侵蝕遠不如農業(yè)區(qū)。當時游牧地區(qū)向下游擴展至現在的彬縣、旬邑、靈臺等處,[8]因此還應該是“涇清渭濁”。

這次王敬昌和李宇與史先生的意見是統(tǒng)一的。史先生認為:秦漢王朝出于對匈奴作戰(zhàn)的軍事考慮,將大量農業(yè)人口遷移至涇河。除了大量開墾土地外,遷來的農業(yè)人口為了定居,只能從六盤山區(qū)伐木建房,于是森林被大面積開墾,這些都加速了水土流失,使涇河成為“泥河”,涇河支流馬蓮河在秦漢時就被稱為“泥水”便是明證?!稘h書·溝洫志》曰:“涇水一石,其泥數斗。”[9]而這一時期渭河流域遷入的人口不多,這里的居民主要用木板造房,加之渭河上游是森林地區(qū),植被得到了保護,渭水由濁變清。西漢時,引渭灌溉的成國渠未見有淤地肥田的記載,就是明證。

(三)南北朝時期——涇清渭濁

從東漢末到十六國時期,北方游牧民族頻繁南下,導致涇河流域從事農業(yè)的人口銳減,郡縣設置也常被廢。農業(yè)區(qū)甚至逐漸恢復為草原區(qū),水土保持能力增強。與此同時,渭河上游地區(qū)還在進一步推行重農抑商政策,從而造成大面積水土流失,再次上演涇清渭濁。王敬昌和李宇在文章中對這個時段也有所論及,只是觀點與前不同,他們認為對東漢至宋元1 000多年來涇河清濁的變化,可以根據涇河谷口河段河床下切的深度進行推斷。[5]118-122秦至西漢,涇河流域人口增殖,農業(yè)發(fā)達,水土流失嚴重。從東漢至南北朝時期,渭河上游同涇河上游一樣居住著更多的游牧人口,農業(yè)區(qū)開始恢復為草原區(qū),水土流失得以控制,但由于渭河上游原來的植被狀況要好于涇河流域,所以渭河至涇河交匯口以上的中游河段的含沙量原則上不應比涇河高。[5]118-122

(四)南北朝末年到隋唐時期——涇濁渭清

南北朝末年,東、西魏的統(tǒng)治者在涇河上游設置大量郡縣,勸課農桑以供軍需,從而不可避免地加重了水土流失。唐代時期渭河流域由于吐蕃的襲擾,農業(yè)人口銳減,渭河上游是又是森林區(qū),很好地保持了水土,渭河轉清。杜甫詩“旅泊窮清渭,長吟望濁涇”,[10]109便是涇濁渭清的真實寫照。同樣還是根據涇河谷口河段河床下切的深度來衡量。東漢魏晉隋唐,涇河下切深度較小,則與前期涇河上游許多地區(qū)人口數量大為減少、土地利用方式發(fā)生變化和生態(tài)環(huán)境得到一定恢復有關。到了唐代渭河的含沙量仍然是比較小的,據文獻記載,唐代曾多次修建引渭入漕工程,漕渠的主要功能是揖舟運輸和灌溉。[5]118-122這些都證明渭河此時含沙量不會太大。

(五)隋唐以后——涇清渭濁

根據史書的記載,從北宋初年到清代末年,渭河上游的大暴雨次數遠遠多于涇河,故而涇清渭濁。唐中葉至宋,由于人為毀林,渭河上游森林大為減少。相反的,此時的涇河流域毀林情況較少,從而又恢復了涇清渭濁。但是王敬昌、李宇認為在北宋初期,宋朝的勢力范圍還未擴展到渭河上游,這一地區(qū)農業(yè)發(fā)展不及畜牧業(yè)。直到北宋中期,北宋政府出于政治上的考慮,才加強了當地的農業(yè)開發(fā)力度。宋后,飽經戰(zhàn)亂的渭河上游地區(qū)人口銳減,農業(yè)區(qū)極有可能再度恢復為牧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好轉自然會使得水土更好的地區(qū)得到保持。但是涇河流域,從宋初至元末,農業(yè)始終是經濟重心。元代在涇河流域大規(guī)模的屯田墾殖一方面是出于經濟方面的考量,消極的影響是加劇了水土流失。故而,宋元時期的涇河流域土壤侵蝕程度要大于渭河上游地區(qū)。換而言之,宋元時期渭河上游的土地開墾和對環(huán)境破壞的范圍程度要遠小于涇河流域。[5]118-122

關于清代的考察,主要是在“咬文嚼字”難以解釋這一問題后,清朝乾隆皇帝就派遣大臣進行實地考察。他曾下旨讓時任平涼知府胡記漠到涇河源進行考察。胡記漠到老龍?zhí)?,但見涇河源清澈見底,于是寫了一首七絕詩:“鼎峙泉飛大小珠,老龍?zhí)兜滓姳鶋?。汪洋千頃無沉滓,不到高陵不受誣。”這位胡公,從涇河源到涇河尾,求實考察,從而得出在高陵縣涇渭分明的結論。此后乾隆又命令陜西巡撫秦承恩親自到這一水域進行考察,他自然不敢怠慢,親自由陜溯甘踏勘了二水的源流情況。不久,在呈給皇帝的奏章中說道:“臣溯至長武、隴州等處,確切視察,查得涇水一道,約寬一二十丈不等,入陜后,并支流一十有四,現桃汛初過,水勢漸澄,其流與江漢諸川相似。渭水一道,約寬七八十丈不等,入陜后,并支流三十有三,現桃汛雖過,水勢仍渾,其色與黃河水不甚相遠。至合流處,則涇水在北,渭水在南,涇清渭濁,一望可辨。合流以后,全河雖俱渾濁,然近北岸數丈許尚見清泚,過此七八里外,清濁始混而為一……”難得的是在目見之后,秦承恩又進行了科學的測量,他說:“涇水系石子底,渭水系沙底,于二水急流處,各取水澄之,涇水一石澄滓三升許,渭水一石,澄滓斗許?!边@一考察的結果是“涇清渭濁”。但是他的求實精神促使他上書皇帝,想到河流的源頭甘肅去查明再報,但是乾隆皇帝認為:“其流既清,斷無其源反濁之理,不必往查矣。”[11]

其一,在妥協(xié)中相安無事。辦理接收事宜比較穩(wěn)妥的當屬教育部。4月24日,蔡元培總長開始派人接收學部事務,“欲將學部舊司官一體解散,從新組織,以示振作”。蔡總長善于統(tǒng)籌兼顧,注重雙方平衡,其用人導向是“除酌留學部舊人外,尚在各處網絡知名人士”。5月初,蔡元培為化解坊間蜚語,特地就用人情況發(fā)表演講,大意是“外間所謂全用南來之人,實系誤會等語”??傊诮逃康慕M建及人員接收過程中,新舊人員參用大體得當,且方法措施比較穩(wěn)妥,沒有發(fā)生大的風潮。

我認為王敬昌、李宇從涇河谷口河段的下切深度的變化出發(fā),補充了史念海先生這些時段論述的一些空白。在秦漢至唐宋這一大的時段,涇河下切速率偶有變小,但基本都未停止,即涇河流域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惡化程度與含沙量的增加是成正相關的。關于這一點,我覺得很有價值。

(六)建國后——涇清渭濁

建國以來,陜甘寧三省區(qū)加強了兩河生態(tài)建設,兩河的含沙量都有所減少。但由于渭河進入黃河之前橫穿了整個陜西中部盆地,所以看起來要比涇河渾濁一些。

《中國國家地理》“陜西專輯”中單之薇通過對涇河的考察,得出的結論是:(1)由于經年累月的下切,涇河的河床早就不再是它所流經的黃土高原的黃土而是石頭;(2)涇河大部分河段除偶見渾濁外,水質基本清澈;(3)根據當地居民的描述,涇河除了在雨季或大強度降水導致河水渾濁外,大部分時間水質清澈;(4)關于渭河,無論是老鄉(xiāng)的回憶還是實地的選點考察都表明,渭河之前是渾濁的,現在的顏色發(fā)黑。[12]141

最后單之薇又對涇渭清濁做出了大膽的猜想:(1)兩河的上游水質都是清澈的;(2)渭河中下游總是渾濁的;(3)涇河除部分流經泥沙沉積的盆地的河段,在沒有大強度降水時中下游是清澈的,一到雨季不可避免的整條河都是渾濁的。[12]148但我們考察時卻遇到了這樣的情況,在枯水期,涇河看起來則比渭河渾濁,這也可能正如單之薇的考察一樣,現在的渭河并非清澈,而是黑而已。

二、杜甫詩中的涇渭分明

史念海先生所言杜甫詩中“單說清渭的就有七處,說濁涇的也有兩處?!盵8]111根據我的統(tǒng)計,唐代詩人杜甫在《秋雨嘆三首》其二中“濁涇清渭何當分”[13]以及《秦州見敕目薛三據授司議郎畢四曜除監(jiān)察與二子有故遠喜遷官兼述索居凡三十韻》中“旅泊窮清渭,長吟望濁涇?!盵10]332這兩首詩明確提出了“濁涇清渭”。根據我所看到的《杜詩今注》共收錄1 425首,其中提到渭水共15次,涇水共6次,這當中清渭記載7次,濁涇記載2次。(見附表1)杜甫久居關中,其詩又有“詩史”之稱,故而詩中所記情況當屬實,并可與白居易的“舊居清渭曲”[13]的詩句相互印證。此二例可證唐朝時渭水為清。

表1 杜甫詩中關于涇渭及其清濁情況記錄統(tǒng)計表

注:本表主要參考了① [清]仇兆鰲注,于魯平補注: 《杜甫詩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②王士菁:《杜甫今注》,成都:巴蜀書社,1999年版。

我認為杜甫《秋雨嘆三首》其二中提到的“濁涇清渭”是有一定條件的。在仇兆鰲的《杜詩詳注》上《秋雨嘆三首》中有這樣一條“盧注:《唐書》天寶十三載秋,霖雨害稼,六旬不止,帝憂之。楊國忠取禾之善者以獻,曰:‘雨雖多,不害稼?!懈卸魇窃姟!盵11]108這首詩創(chuàng)作于公元754年(唐玄宗天寶十三載)秋。這個秋天,綿延了60多天的大雨導致莊稼歉收、房屋損毀、糧食供應不足、民不聊生。那么明顯雨季就被拉長了,涇河從黃土高原裹挾大量泥沙奔騰而下而下,在汛期造成大面積水土流失,從而使得河水渾濁。但是即便如此,這樣的結論只適用于某個時段,并不能完全代表全年或全河段。

詩歌往往帶有比興的作用,所以有時難免會使得記載的真實性大打折扣,雖然杜甫的詩有“史詩”之美譽,但是也很難完全據實反映。詩人雖然明確提出“涇濁渭清”,但是卻不能完全肯定詩人一定親自去看過涇河和渭河的真實情況,但是詩人此時身處長安,就大大增加了這種情況的可能性,也可以想見至少在當時,“涇濁渭清”應該是被廣泛接受的。這也就要求在以后的研究上,對材料的選擇要慎之又慎,并要多方對比。

三、余論

多年的研究表明,河流在歷史上的狀況與其流域范圍內的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和人類活動息息相關,因此,縱然在古代對河流含沙量的檢測極度缺乏的情況下,通過對該區(qū)域自然環(huán)境特別是植被覆蓋情況和人類各種水利設施的細致總結,仍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還原河流清濁變遷的軌跡。

[參考文獻]

[1]袁梅.詩經譯注[M]. 青島:青島出版社,1999:73.

[2]王文仲.涇渭清濁辨[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1988,(3):26-27.

[3]王先謙.詩經三家義集疏[M].吳格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7:173.

[4]凌朝棟.涇濁乎,渭清乎,涇渭何所指?——對《詩經·邶風·谷風》的詩句歧解辨析[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6):166-169.

[5]王敬昌,李宇.涇渭清濁辨析[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3).

[6]褚斌杰.詩經全注[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37.

[7]史念海.黃土高原森林與草原的變遷[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5:63.

[8]史念海.論涇渭清濁的變遷[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1):116-118.

[9]班固.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4:1685.

[10]仇兆鰲注,于魯平補注.杜甫詩注[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

[11]清官修.大清高宗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孝慈神圣純皇帝實錄·卷一三四七,清內府抄本[M].中華書局影印:28.

[12]中國國家地理—陜西專輯:上[J].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2005,(6):141-148.

[13]白居易.白居易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115.

[責任編輯石曉博]

Study on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River Jing and River Wei”

LI Hai-ming

(InstituteforHistoricalEnvironmentandSocio-economicDevelopmentinNorthWestChina,

ShaanxiNormalUniversity,Xi’an710062,China)

Abstract:“The distinction between River Jing and River Wei” is a daily idiom, and it stems from a view of nature. But what entirely different role they played in the idiom has been debated since ancient times. Mr. Shi Nianhai pointed out that the distinction is not immutable, changing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But Wang Jingchang and Li Yu thought that “Jing River turbid and Wei River clear” is the historical appearance of them. This paper adopts all the points to prove their historical shift: “Jing River turbid and Wei River clear” is a fragment, rather than historical norm.

Key words:Jing River; Wei River;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clear and the turbid; historical appearance; Du Fu’s po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