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時間點霧化吸入在喘憋性肺炎患兒中的應用
楊衛(wèi)云顧玲燕李揚
摘要目的:探討不同時間點霧化吸入在喘憋性肺炎患兒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99例喘憋性肺炎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50例和對照組49例,全部患兒采用綜合治療,抗感染、抗病毒、平喘、止咳、化痰,并輔以布地奈德混懸液和復方異丙托溴銨霧化吸入。兩組患兒均應用臨床常規(guī)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對照組霧化每天2次,時間分別是8∶00和16∶00,觀察組霧化每天2次,時間分別是8∶00和20∶00。治療3~7 d比較兩組患兒的療效、主要癥狀消失時間。結果:觀察組與對照組憋喘消失時間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咳嗽及濕啰音消失時間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晚間20∶00霧化吸入對輔助治療小兒喘憋性肺炎療效顯著,癥狀緩解時間縮短。
關鍵詞小兒;喘憋性肺炎;霧化吸入;時間點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8.036
收稿日期:(2014-08-11)
收稿日期:(2014-07-24)
小兒喘憋性肺炎是嬰幼兒常見的下呼吸道急性感染疾病,常見于2歲以下嬰幼兒,尤以2~6個月嬰兒多見,炎癥多在肺部的細小支氣管。感染該病后,細小的毛細支氣管充血水腫,黏性分泌物增多,壞死的黏膜上皮細胞脫落堵塞管腔,從而易導致肺氣腫和肺擴張。霧化吸入是小兒喘憋性肺炎安全有效的輔助治療手段之一,它可使藥液直接作用于病變的支氣管,解除氣管痙攣,消除水腫和炎性反應[1],濕化呼吸道,稀釋痰液,改善通氣等療效。霧化吸入常規(guī)都是每天2次,治療集中在日間,一般為8∶00和16∶00,而筆者發(fā)現霧化吸入后患兒即時癥狀緩解明顯,易于入睡,因此將第2次霧化吸入時間調至20∶00,對比其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1~12月我科收治的100例喘憋性肺炎患兒,臨床癥狀均有咳嗽,喘憋,口周和面頰不同程度的發(fā)紺,并有明顯的三凹征。隨機等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1例因家屬要求出院而退出研究。觀察組男26例,女24例;平均月齡(8.12±5.83)個月。對照組男27例,女22例;平均月齡(8.18±5.34)個月。兩組患兒在性別、月齡等方面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單位:224006鹽城市江蘇省鹽城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兒科一病區(qū)
楊衛(wèi)云:女,本科,主管護師,護士長
1.2方法兩組均采用喘憋性肺炎的常規(guī)綜合治療,抗病毒、抗感染、止咳、平喘、化痰等對癥治療,均采用臨床常規(guī)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具體方法如下:(1)給患兒創(chuàng)造一個安全舒適的醫(yī)療環(huán)境。保持室內整潔、安靜,室內溫度控制在18~22 ℃,相對濕度50%~55%,避免交叉感染,要經常開窗通風,但也要避免受涼,治療時間盡量減少探視和陪護人員,并注意與其他感染性疾病隔離。(2)心理護理 。在霧化吸入操作前,耐心與患兒及家屬交流、溝通,取得患兒的信任,耐心細致的講解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項,消除其緊張情緒。對1歲以下的患兒可提供一些色彩鮮艷的圖畫、兒童音樂、手機鈴聲、玩具等使其注意力分散;對2~3歲的患兒通過鼓勵性語言,使患兒感覺被表揚而情緒愉悅,從而配合霧化治療。(3)舒適護理。將患兒抱起或將患兒直立坐起,患兒較小難以坐起者可將其斜靠在家長臂彎處采取半臥位,調節(jié)氧流量5 L/min,霧化面罩出霧后置于患兒口鼻部,力度適宜,年長一點的患兒囑其緩慢深吸氣,并注意觀察患兒面色、呼吸的變化,霧化剛開始時由于霧氣大量進入氣道從而刺激氣道痙攣、呼吸困難等癥狀,再加藥液味苦使患兒懼怕、哭鬧等反應影響治療,此時也要家長配合撫慰患兒,繼續(xù)治療,每次10~15 min,霧化過程中密切觀察患兒的反應,如出現刺激性咳嗽、呼吸困難、煩躁不安、喘憋等不適癥狀時應立即停止霧化,待患兒平穩(wěn)時再繼續(xù)霧化治療。(4)霧化后患兒的護理 。 霧化吸入后給予清潔口腔,會漱口的患兒予以漱口,不會漱口的患兒給予喂溫開水,同時給患兒洗臉,以清洗患兒口鼻及面部的藥液,去除藥液的刺激和減少沉積。霧化吸入后痰液經稀釋變得稀薄而容易咳出,應及時叩擊患兒背部協助排痰,以免痰液阻塞呼吸道。(5)飲食護理 。母乳喂養(yǎng)的患兒應少量、多次、定時,避免用力吸吮和過飽加重缺氧,注意喂養(yǎng)姿勢;年長一點的患兒給予清淡、富含維生素、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6)并發(fā)癥的護理。密切觀察病情變化,發(fā)現體溫過高時,一般采用物理降溫,如溫水擦浴等,保持皮膚清潔干燥,有高熱驚厥史的患兒應防止抽搐的發(fā)生,失水過多時靜脈補充水分,當發(fā)現患兒突然煩躁不安、面色蒼白或喘促時,心率超過每分鐘160~180次,防止心力衰竭的發(fā)生,應立即氧氣吸入,減慢輸液速度,同時匯報醫(yī)師,并配合搶救。觀察組患兒在綜合治療及護理的基礎上給予氧氣驅動霧化吸入輔助治療,每日2次,霧化藥液用布地奈德混懸液+復方異丙托溴銨,治療時間為8∶00和20∶00。對照組治療及護理均同于觀察組,但霧化時間分別是8∶00和16∶00[2]。
處,患兒易活動,留置針容易脫位。三口式繃帶將踝關節(jié)的上下兩部分分開,易于活動而不卷曲;同時不分離,借助腳跟和肝素帽的力量控制彈力繃帶的位置。足背無關節(jié),只能依靠肝素帽的力量牽拉?;純鹤悴炕顒舆^多時,繃帶仍易出現卷曲現象,靜脈輸液完畢后,可協助患兒穿上大一號的襪子,能有效解除卷曲現象。頭部靜脈穿刺時須先備皮,造成患兒發(fā)型的不完整性;穿刺后位置醒目,易引起家長的焦慮;3 M貼膜易粘連患兒毛發(fā),故留置針穿刺首選患兒四肢,其次是頭部。彈力繃帶不可固定過緊,以能插入操作者兩指為宜,防止阻礙血液循環(huán)。靜脈置管期間,要注意觀察穿刺部位皮膚情況。
經研究發(fā)現,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超過96 h后炎癥反應的嚴重程度明顯加大,機化血栓也明顯增多[2]。針對自控能力差的嬰幼兒,我院兒科常規(guī)選擇留置針留置時間為72 h。本組研究實驗表明,在留置針穿刺成功后72 h內,實行巧開口的彈力繃帶對靜脈置管的安全有效性可達96%以上。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舒湘蘭,海新霞.小兒靜脈留置終止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2):39-40.
[2]張文,周海蓮.靜脈留置針在兒科應用中的護理問題與對策[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0(23):188.
(本文編輯崔蘭英)
1.3觀察指標(1)觀察兩組患兒喘憋、咳嗽、濕啰音癥狀的消失時間。(2)療效評價。顯效:治療3~7 d患兒霧化吸入后咳嗽、喘憋、發(fā)紺等癥狀明顯減輕,肺部的喘鳴音明顯減少;有效:霧化后患兒咳嗽、喘憋、發(fā)紺、三凹征等癥狀減輕,肺部的喘鳴音減少;無效:治療1周后仍有咳嗽、喘憋、呼吸困難,肺部哮鳴音無明顯減少。
1.4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Wilcoxon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兩組患兒各項癥狀消失時間比較(表1)
表1 兩組患兒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s)
2.2兩組患兒療效比較(表2)
表2 兩組患兒療效比較(例)
3討論
多項研究顯示[3-4],喘憋性肺炎應用霧化吸入輔助治療效果明顯,但沒有相關研究顯示不同的時間點進行霧化吸入治療療效的差異。筆者在治療護理中發(fā)現,霧化吸入治療即時效果顯著,各不適癥狀均緩解,許多患兒因夜間咳嗽頻繁,嚴重影響了睡眠質量,將第2次治療時間調整到晚間20∶00,治療結束后患兒可很快入睡,夜間睡眠質量提高,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咳嗽消失時間、濕啰音消失時間早于對照組,說明晚間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日間治療。
晚間治療能改善患兒的睡眠質量,從而增加患兒免疫力,加快患兒疾病的恢復時間,高級營養(yǎng)師孟令娜[5]在《啟蒙》中報道,有效的睡眠在嬰幼兒生長過程中與飲食營養(yǎng)同等重要,可以算作一種特殊的營養(yǎng)物質,睡眠不足會導致小兒生理機能紊亂,神經系統(tǒng)調節(jié)失靈,食欲不佳,抵抗力下降,而喘憋性肺炎,因憋喘、咳嗽癥狀嚴重影響患兒睡眠,而足夠有效的睡眠能促進患兒體質的恢復,說明足夠的睡眠可增加患兒的免疫力,從而提高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牟揚.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治療小兒喘憋性肺炎的臨床觀察與護理[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1,19(2):101.
[2]孫淑珍,楊文東,李召芳.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治療小兒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的臨床療效與護理對策[J].全科護理,2011,9(2C):493-495.
[3]梁道瓊.普米克令舒氧驅動霧化吸入治療嬰幼兒喘憋性肺炎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2,50(23):140-141.
[4]文艷,聶艷芳.布地奈德、鹽酸氨溴索霧化吸入治療小兒喘憋性肺炎的療效觀察與護理[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25):259-260.
[5]孟令娜.睡眠與營養(yǎng)[J].啟蒙(0~3歲),2013(1):32.
(本文編輯白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