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陳虎
【摘要】 上世紀20年代,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主張“教育就是生活”;我國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早年也曾創(chuàng)設“生生農場”,其目的就是為了拉近教育與生活?!缎抡n程標準》對語文教學也進行了新的闡述和定位:注重培養(yǎng)和促進人的發(fā)展,將教育與生活緊密相連,致力于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世界。
【關鍵詞】 生活 語文學習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5)11-001-01
0
那么,怎樣才能密切聯(lián)系語文與生活呢?
首先,把生活引入課堂,使語文教學生活化,把學生生活經驗課堂化,讓語文走向生活。這也是初中語文新課改的一個基本理念,具體表現(xiàn)為:
一、教學內容生活化
語文教學的主要載體是文本,現(xiàn)行的語文新教材以主題為單元編排。如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教材分別以“成長歷程、愛國篇章、名人風采、藝術生活、探險、人與動物”為主題的,教材的內容和形式都溝通教材內外、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的生活,使學生豐富自己的學識、經驗,并對人生、社會有了一定程度的認知。
此外,還可利用有限的文本資源進一步地加以開發(fā)利用。生活是一本大書,其中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知識源泉,教師在教學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聯(lián)系生活實際,根據學生學習的需要,不斷喚起學生生活的體驗,去體驗、感悟和領會教材。在教學中不斷豐富、生成新內容,推動課程內容持續(xù)地生成和變化。比如,“成長的歷程”這一單元可派生出“我成長中的故事”,“影響我成長的一個人或一件事”,甚至可以收集有關我成長歷程的文章加以拓展閱讀?!懊孙L采”這一單元可以聯(lián)系學生自身體驗說說我了解的名人,我最崇拜的名人,學生閱讀“探險”這一單元可結合學生自身談談對中學生生存夏令營的看法,并設計“假如你的父母反對你參加生存夏令營,你該如何說服他們”之類的口語表述題,或者開展中學生探險是有益還是無益的辯論。
二、教學方式生活化
隨著新課程標準貫徹執(zhí)行,課堂教學早就擺脫了原先教師講學生聽記的模式了,取而代之的是不拘一格,形式多樣。
首先,課堂的座位可以根據學生的愛好和需要加以擺放,比如分成幾個小組,以便于小組的討論,圍成一個圈,便于表演;甚至可以走出課堂,走出校園、走進社區(qū)、走向社會。有一位老師上一堂“校園一角”的寫景作文課,他把同學帶出教室,走進校園,讓他們自己用眼睛去觀察,用身體去感受、用心靈去體會,讓學生走進自然生活,有了這樣真實的體驗,怎能寫不出精彩的文章呢?
同時,新課程標準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此,可以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景,盡可能地把學習的內容與學生生活相聯(lián)系,從而幫助學生理解,使學生通過自己的體驗自主地獲得知識,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如教《大自然的啟示》一文,老師沒有生硬地把作者的生平簡單地投影出來,而是以大家熟悉的“松下”品牌導出作者,使同學們對作者一下子就有了親切感和崇敬感。教《核舟記》時,為了牢固地記住船頭三個人的位置、動作、形態(tài),可以讓學生扮演這三個人的情景。教《三峽》時,利用多媒體手段,查閱三峽的有關資料,更借助于圖片、視頻使學生對三峽的風光有個直觀了解,從而領悟課文的語言文字。
語文綜合性學習是進行語文探究的最好形式,它可以給學生學習時間上的自由,讓他們走進社會、走進生活。比如,教學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名人風采”時,可以通過網絡搜查,個人、小組走訪等形式,讓學生自主地了解名人,探究名人精神,并組織名人故事會、名人訪談錄,我最崇拜的名人演講會等多種形式提升個人的情感價值。結合第四單元“藝術生活”我們共同設計“戲曲大舞臺”的綜合性學習,把戲曲搬入課堂,融入了繪畫和音樂,讓學生動手畫臉譜,放開歌喉學唱戲曲,使學生在藝術審美中感受到藝術生活的精彩。
所以我認為學好語文,要密切聯(lián)系語文與生活的關系,在生活中時時處處融入語文的學習,使我們的生活語文化。具體表現(xiàn)為:
一是讓閱讀成為我們的生活中必需的“一日三餐”。很多同學遇到閱讀理解就害怕,說起閱讀就抱怨沒時間,可是只有多閱讀才能提高理解力,才能提高我們的語文素養(yǎng)。為此,我建議讓閱讀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日一餐”,意思就是像“一日三餐”那樣一日都不能少,在你等吃飯的那幾分鐘里,你可以閱讀一首小詩;在你飯后休息的幾分鐘里,你可以閱讀一篇散文;在你臨睡覺前幾分鐘里,你可以閱讀一篇短小說,在假期里,你可以閱讀一本甚至幾本文學作品。我想,久而久之,閱讀提供的營養(yǎng)會使你茁壯成長,到時你就會像“一日三餐”一樣不僅不怕它,更是會擠出間隙來完成它。
二是讓生活成為我們語文學習的“操練場”。所學一旦能用才真的是學活了。比如,學校組織春游,春游前給學生布置任務:“寫出參觀的路線、看到的內容和春游后的感受或體會、春游過程中用貼切的詞語、詩句形容所看到的景物?!痹诩倨诮o親朋好友寫一封信。安排學生購一次物、做一次菜,然后寫下操作過程。通過這些生活的演練,真正實現(xiàn)了我們學習語文的目的。
三是讓語文活動走進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在生活中組織多樣化的語文活動,既充實了學生的生活,更重要的是通過語文實踐活動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文能力,使學生在活動中學習,能力在活動中生成。
去年“五一”期間,我校初一學生為了更好地感受“生活中處處有語文”,進行了一次年級的語文綜合性實踐活動,按照“街頭尋找錯別字”、“廣告中的語文”、“新時代用語”、“對聯(lián)”分成四組,讓學生在假期走上街頭、走進電視、網絡、走進社區(qū)進行調查,收集、整理、裝訂成冊,使學生與生活多方位的接觸,直接到生活中去探求知識,獲得能力。
當然活動是豐富多彩的,此外,還可以舉行踏青、社區(qū)勞動、參觀訪問等多種形式活動,使學生在生活的這個大課堂中更大限度地學習語文。
走進語文,走進生活,相信你的語文素養(yǎng)會更高,你的生活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