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小麗
【關鍵詞】 家校;溝通;合作;個別交流;家長會;聯(lián)系冊;開放
日;網(wǎng)絡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24—0030—01
家庭、學校作為學生成長的兩個重要“搖籃”,對學生的教育和成長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教育作用。關于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關系,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馬卡連科有一個簡潔而鮮明的觀點:學校應當領導家庭。由此可見,學校作為從事教育的專門機構,奠定了家校合作中的主導地位。如何指導家長掌握科學有效的教子方法,形成配合學校教育的技能,提升家庭教育的水平,形成家校共育的體系,提高家校合作的有效性,也就成了我們教師,尤其是班主任必須認真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個別交流——家校溝通與合作的咨詢室
班級工作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尤其是班主任和學生溝通的效果。教師和學生進行一次卓有成效的談話,可以消除師生之間的隔閡,增進師生情感,從而促進班集體的建設。特別是一些特殊學生,更需要教師的耐心、關心、愛心和尊重。在與家長的交流中,教師要能生動地描述出學生在課堂上某一環(huán)節(jié)的出色表現(xiàn),這樣家長會從教師的言談中感受到教師對學生的關愛和重視。而面對學生的缺點,教師一次只能說一個方面,只解決一個問題,不要把學生所有的缺點都羅列一遍,這樣只會讓家長更沮喪,甚至對教師的能力表示懷疑。
二、家長會——家校溝通與合作的主陣地
組織家長會是家校溝通與合作的必要環(huán)節(jié),是班主任同家長溝通,凝聚教育合力的主要方式之一。一是參與角色的創(chuàng)新。要以家長和學生為主角,加強家長與教師、家長與學生、家長與家長的交流與溝通。二是探討問題的創(chuàng)新。家長會的內(nèi)容要根據(jù)不同的家長及學生、學生不同階段的問題而改變,以增強針對性、實效性。三是組織形式的創(chuàng)新。家長會的形式應該活潑多樣、充實生動。在召開家長會之前,班主任可以有針對性地選擇討論的主題,指定家長發(fā)言,鼓勵其他家長積極參與討論交流,也可采用問答式,面對面地讓家長提問,教師一一解答,為家長提供相應的指導方法,讓每位家長帶著問題來,載著方法歸,以達到學校與家庭相互溝通、形成合力的目的。
三、家校聯(lián)系冊——家校溝通與合作的助推器
每個學生都希望教師看到自己的長處,肯定自己的進步,都希望教師把這些進步告訴同學、家長,而作為家長,也想聽教師對自己孩子真誠的贊美。所以,作為教師,書寫家校聯(lián)系冊時要在肯定中提出要求,在要求中滲透賞識,同時要指導家長分享自己教育輔導孩子的“實戰(zhàn)經(jīng)驗”。這樣,家長之間既可以相互學習,又能及時反思、整理自己教育孩子的有效做法。一年級學生對教師的要求不能立刻理解、記住,常常達不到教師的要求,不利于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為了幫助家長了解教師的要求,教師可以不定期寫《致家長書》,在公開信中反饋班級情況,表揚表現(xiàn)優(yōu)秀或取得進步的學生,介紹本班學生家長的成功做法和其他教育方法,并提出下一階段的要求和重點。
四、家長開放日——家校溝通與合作的診斷所
家長開放日是家長參與學校話題討論的平臺,更是家長暢所欲言的好去處。舉辦“教學開放日”活動,讓教師、家長以及學生面對面地交流,有助于增進三方的相互理解,從而進一步提高德育水平。如,把家長請進德育課堂,參與學生的德育課程,安排家長接觸新課標下的德育課,使家長對課改下的育人理念有新的認識,對新的教學模式有一定的了解,從而更好地接受新的教學模式,使家庭與學校之間建立“互信”關系,有助于學校、家庭、社區(qū)互動育人活動的開展。在每次開放日后,還可以發(fā)給家長反饋表,請家長對學校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
五、網(wǎng)絡平臺——家校溝通與合作的百花園
網(wǎng)絡時代最大的便利就是交流自由、資源共享。創(chuàng)建QQ群,請家長都到班級群中來,使他們不但可以跟教師溝通,也可以跟本班學生的家長交流。同時,還可以建立網(wǎng)絡空間,教師和家長都可以在這里發(fā)布信息,上傳和下載教育資料,實現(xiàn)資源共享。因此,建立班級博客、QQ群是網(wǎng)絡時代班級管理的新嘗試,更是家校有效溝通與合作的一種重要手段。
總而言之,要使家長的教育配合學校的教育,與學校保持一致性,關鍵在于教師與家長的溝通。講究方式、技巧的溝通是以誠待人,將心比心,用一顆愛心去感染他們。班主任與家長的溝通是一門值得深入研究的藝術,只有掌握了這門藝術,才能與家長融洽地交流,才能共同尋求教育學生的最佳方法,共同承擔起教育學生的重任。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