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昂
“懂而不會,會而不對,對而不美,美而不優(yōu)……”如果你聽見這樣一大串“A而不B”式的話語從一個人的口中冒出來,那人一準兒就是我們的數學老師——“大堅”。
“大堅”姓程,四十多歲,鼻梁上架著一副眼鏡,標準的書生模樣。他總是笑瞇瞇的,或者說很難找到他不笑的時候。記得剛開學時,同學們都被他臉上成天帶著笑的樣子給逗樂了,以至于數學課代表有一次交作業(yè)回來,神秘兮兮地對我們說:“我剛剛去抱作業(yè)本的時候,居然看見‘大堅沒有笑……”
“大堅”對于自己的教學總是十分自信。在我們進入高中后的第一次月考中,我們班考得不理想,但“大堅”卻絲毫不以為然,信誓旦旦地對我們說:“我?guī)У膶W生都是一開始考試成績不太好,但在以后的學習中會越來越好。”本來我們還以為他是在為自己辯解,但在之后的幾次考試中,我們發(fā)現情況居然真的像他所說的那樣,我們的數學成績變得越來越好,“大堅”不禁令我們刮目相看。
上課時,“大堅”的教學方法與其他老師相比,略有不同。其他的老師大多是草草地將知識教給學生,然后便開始進行大量練習。然而“大堅”卻不這樣。他一向反對所謂的題海戰(zhàn)術,提倡教給學生學習方法,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題目永遠也做不完,掌握了方法,題目形式怎樣變化都不用害怕。班主任每次看到我們數學題目做得過少,總是充滿擔心,并讓數學課代表向“大堅”要求多布置一些作業(yè),對此,“大堅”充滿了不屑。他給出的回答是:“作業(yè)布置得多,只是機械性訓練,最多只能稍微提升一點做題速度。例如,你用三十分鐘做了十五個題目,那十五個題目對于你來說一定是無效題,是你本身就會做的題目,而如果你用三十分鐘做一個題目,把這個題目融會貫通,以后考試的時候再遇到類似題目,便可以很快做出答案,相比以上兩者,你覺得哪一種好?”
教學之余,“大堅”最大的興趣便是寫論文,這也是他最引以為傲的興趣,也經常向我們炫耀。有時他正上著課,會突然冒出一些讓我們摸不著頭腦的話。正疑惑葫蘆里賣的什么藥時,他話題一轉:“我最近又在國家核心期刊上發(fā)表了幾篇文章……”每當這時,我們便會在下面偷偷地笑,然而“大堅”卻渾然不覺,并且說得愈發(fā)得意。有一次,學校在公告墻上設了一個專欄,專欄記錄的是上一年學校老師在各種期刊上發(fā)表的文章。“大堅”看完后非常憤怒,回來向我們抱怨說:“去年我一共發(fā)表了五篇文章,都是在國家級刊物上,結果那上面只有三篇!”話剛說完,他忽然又開始變得笑瞇瞇,得意地說:“我一點都不夸張,就數學這一學科來說,我一個人發(fā)表的文章,比全校其他老師加起來還多?!闭f完,又開始得瑟地抖起腿來,讓我們在下面哭笑不得。
這就是我的數學老師——“大堅”。
(指導老師:潘 凱 趙同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