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大學生人文精神的可行性初探

2015-12-30 02:28周琳娜
關鍵詞:人文精神培育政治

周琳娜

(1.遼寧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遼寧沈陽,110136;2.沈陽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遼寧沈陽,110136)

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大學生人文精神的可行性初探

周琳娜1,2

(1.遼寧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遼寧沈陽,110136;2.沈陽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遼寧沈陽,110136)

大學生人文精神的培育與養(yǎng)成有助于大學精神的彰顯,有助于高校掌握意識形態(tài)的話語權領導權管理權。思想政治教育與人文精神培育雖屬不同教育范疇,但二者在教育對象、教育資源、教育目標,以及教育理念和手段上具有一致性,二者具有內在的耦合性,因此在大學生人文精神培育的眾多途徑中,思想政治教育是一有效途徑。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精神;高校

當前,世界范圍內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國際思想文化領域斗爭深刻復雜。當前,世情、國情、黨情、教情正在發(fā)生深刻變化。大學生是社會中較為特殊的一類群體,他們具有豐富的知識和技能,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正在接受高等教育,正在逐步養(yǎng)成科學精神。為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應加強大學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大學生人文精神的培育有助于大學精神的彰顯,有助于高校牢牢掌握意識形態(tài)的話語權領導權管理權。

一、大學生人文精神培育途徑

關于大學生人文精神培育的途徑問題,李瑜青提出從制度化入手建設人文精神。他認為可以以剛性的規(guī)范消除、抵制不良精神現象的發(fā)展,建立符合社會客觀發(fā)展以及人的全面發(fā)展的機制,并注意兼顧效率與公平、他律與自律、發(fā)展與穩(wěn)定、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的原則。[2]

王成玉從教育教學活動入手,指出可以通過人文素質課、專業(yè)課的教學活動,將優(yōu)秀文化成果內化為大學生的人格、氣質和修養(yǎng),形成穩(wěn)定的內在品格;同時還可以通過學校的人文環(huán)境,成為大學生人文精神培育的有效途徑。[3]

陳國棟指出在培育大學生人文精神的過程中,教育者要校正教育觀念,摒棄功利主義教育理念,以大學生的全面和諧發(fā)展為教育目的。在學校教育中,改變人文教育為輔的觀念,保證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均衡發(fā)展。在具體操作中,應該重視人文教育,加強德育教育,注重人文精神的內化等。[4]

鐘世云也提出培育大學生的人文精神,應依靠制度建設來完成,并從微觀層面指出應該建立平等、自由的制度,以體現善良、自由的人文追求。在具體操作層面,除應該依靠人文教育課程外,還提出了應該注重培養(yǎng)、塑造一批與人文教育相適應的教師,教師是否能夠為人師表、具有扎實的學識,直接影響著人文教育的效果。[5]

綜上,大學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在源頭上,應該改變現有的功利主義教育理念,在具體操作層面,應該依托人文素質課程、專業(yè)課程,發(fā)揮校園文化的輻射作用,建立一支優(yōu)秀的教師隊伍等。我們認為在課程建設中,除了人文素質課程、專業(yè)課程外,每位大學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日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文精神的培育中同樣具有重要的作用。

根據張耀燦、徐志遠,倉道來,陳秉公三家對思想政治教育內涵的闡述,學界比較一致地認為: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施教者是一定的階級或統治集團,受教者是其成員,施教的主要內容是與施教者的思想政治、意識形態(tài)等一致的教育內容,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為一定的階級或統治集團服務??梢?,思想政治教育是為一定的階級服務的,是階級的伴生物,表現為較為濃烈的政治性和意識形態(tài)性。說到底,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價值觀教育,是一種以理想價值為目標的精神生產實踐活動。雖然思想政治教育與人文精神屬于不同學科范疇,但二者具有內在的耦合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與人文精神培育的耦合性

思想政治教育與人文精神培育作為教育范疇中兩個不同的教育類型,在教育對象、教育方法、教育理念等具有相同的指向性。因此,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大學生人文精神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思想政治教育與人文精神的培育對象是相同的,一個國家、社會或民族中的所有成員都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塑造良好的人文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社會實踐活動,它的對象是國家或社會中的成員,主要內容是符合統治階級利益的政治觀點和道德規(guī)范,其方法是進行有目的、有組織的影響,其目的是使社會成員養(yǎng)成與社會要求相一致的思想品德。[6]雖然思想政治教育這一活動內容在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稱名(如美國叫作公民教育,日本叫作道德教育等),也正是因為這一點,足以證明歷史上任何一個國家、統治階級都要用自己的主流觀點、主流意識形態(tài)影響和教育本國家、本社會的成員,以利于鞏固其統治??梢?,思想政治教育是客觀存在的。

人文精神的培育標志著國家或民族文明的進步程度,任何一個國家或民族都要對其成員進行人文精神的培育。任何一個時代、任何一個人,即使是社會文明產生的原始時期,“都可能產生某種人文精神”,按照胡銀根的觀點,這種人文精神因人類對世界的認識水平較低,以至于人文精神的存在形態(tài)也比較樸素。[7]在早期的人類社會中,人文精神注重的是人的文化教養(yǎng);到文藝復興時期,由于中世紀神學和宗教的異化,人文精神主要體現的是對“人”這一本體的關懷與思考,即近代的人道主義;19世紀后期,人文精神的探討轉入微觀層面,重在觀照個體的情感與意志。這時期的人文精神,許蘇民評價為:注重生活之藝術化與審美化[8]。當代人文精神的建設更加全面,以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民主政治的建設、道德理想的建構、個人自由的尊重為核心[9],不僅注意個人的價值觀的形成和人生意義的探求,而且要關照整個人類社會。

可見,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精神培育兩種活動在每個國家、社會或階級中都具有普遍性,其教育對象為本國家、本社會或本階級的成員,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人的全面發(fā)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終極目標。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fā)展的理論指出一個完整的個體的人,應是自然因素、社會因素和精神因素共同結合的統一體。人的全面發(fā)展理論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駕馭方式、內在價值提供了厚重的理論基石。因此,思想政治教育這一活動,不是盲目的、隨意而為的,而是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的。并且要通過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和培養(yǎng)人,以實現人的全面發(fā)展[10]。

人的全面發(fā)展也是人文精神培育的終極目標。許蘇民指出:“人的現實存在……是人文精神的出發(fā)點”,任何一個人都具有認知的能力,有豐富的意志和情感,并且人類的幸福、社會的和諧,是探討人文精神的終極目標。[11]孟建偉認為人的發(fā)展是人文精神的終極目的,人文精神的出發(fā)點以崇高的價值理想為核心,是人類文化的最根本精神。每一個社會成員的人文精神的養(yǎng)成標志著人的全面發(fā)展,是實現人的全面發(fā)展的有效路徑。

思想政治教育與人文精神的培育活動以人為中心,以提升人的思想道德素質為首要目標,旨在形成和諧的社會氛圍和良好的人際關系。人文精神的培育是要將當代社會所應具有的人文精神內化為人的品格、道德修養(yǎng),對人的精神世界進行全面塑造。思想政治教育重在幫助社會成員養(yǎng)成正確的思想認識、觀點,樹立認識并解決問題的正確立場,形成良好而崇高的三觀。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用共產主義精神將大學生培養(yǎng)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人文精神培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培養(yǎng)大學生良好品質、塑造美好靈魂方面是完全一致的。

思想政治教育與人文精神的培育所依托的教育資源具有共同之處。首先可以選取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為教育資源。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蘊含著崇高的價值追求,體現了人類文化的最根本精神。在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中,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修齊治平、尊時守位、知常達變、開物成務等核心內容體現著中華民族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等。可見,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不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識來源,而且蘊含了豐富的人文精神特質,因此,中國優(yōu)秀傳統文化所蘊藏的豐富資源,也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精神培育的重要教育資源。

其次,在選取教育資源的過程中,應充分重視教育內容是否符合國家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即意識形態(tài)的方向性問題。意識形態(tài)性構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屬性。思想政治教育要大力宣傳、弘揚馬克思主義。中央辦公廳59號文件《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中指出高校思想工作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等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界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不斷堅定廣大師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建設者和接班人。當代大學生所要養(yǎng)成的人文精神應充分體現國家的政治理想、價值標準和行為規(guī)范。毫無疑問,人文精神的討論也要在意識形態(tài)層面上展開。即從當代中國的政治經濟結構、運行機制的現狀來認識人文精神,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指導著當代大學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因此我們要堅持正確的思想,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是思想政治教育與人文精神共同的意識形態(tài)性。

二者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為本,就是以人為中心,把人作為根本,一切為了人,一切依靠人,堅持人的自然屬性、精神屬性和社會屬性的辯證統一。在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精神培育中應充分貫徹和執(zhí)行“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首先,兩種教育活動必須從人的需要出發(fā)。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第一歷史前提是人類基本物質生活需要的滿足。個人需要作為一種客觀存在,同社會需要一樣,表現為很多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視人的利益,尤其是現實中個人的利益,調節(jié)人的自然性需求,及時滿足人們的合理需求。

其次,兩種教育活動要充分依賴人的主體性。人是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精神培育的對象,同時也是教育的最終目的。教育活動中,要注重尊重人、理解人和關心人,最終要落實到滿足精神文化發(fā)展的需要、實現人的價值和人的利益、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上來。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張耀燦等學者從縱向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劃分為三個層次:基本方法有灌輸論教育法、實踐教育法和批評教育法等;一般方法有包括思想疏導法、自我教育法、比較教育法、典型教育法形象教育法、情感熏陶法等;特殊方法有心理咨詢法等,以及三個層次的多種方法的綜合運用。這些教育方法與人文精神的培育方法是相通的。

三、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學生人文精神培育的重要途徑

生活在不同社會、不同階層的人其人文精神是有差別的,這受到知識儲備、教育程度、工作環(huán)境、生活環(huán)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對于大學生來說,大學生是社會中一類比較特殊的群體,其特殊之處表現在知識水平較高:具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因此,大學生這一特殊的社會群體所應具有的人文精神較之于社會一般意義上的人文精神來說,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大學生的人文精神與所在社會、階級的人文精神不是相互抵觸違背的,具有一致性;大學生的人文精神要充分考慮大學生的“發(fā)展”。因此,大學生人文精神應該包括科學精神和高尚的道德素質(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具有較強的責任意識,敢于擔當,知榮辱,講正氣,作奉獻,促和諧,能夠傳播正能量,自覺抵制不良思想和言論,能夠有效地帶動良好風氣的形成。

思想政治教育的時空延展性充分體現了全程育人,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大學生在校的所有時間都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原則,把“問題的解決”和“意義的追尋”結合起來。這為大學生人文精神的培育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此外,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豐富大學生人文精神培育的內容,引領大學生人文精神培育的方向性,促進大學生人文精神的實踐轉化。

[1]馮虞章. 試談人文精神[J]. 清華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8(2).

[2]邱偉光. 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33.

[3]許蘇民. 人文精神論[M]. 武漢: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0:79.

[4]孟建偉. 科學與人文精神[J]. 哲學研究, 1996(8).

[5]陳曉紅.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人文精神培養(yǎng)[J]. 鹽城師范學院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2(4).

[6]張耀燦. 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論[M]. 武漢: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3.

[7]胡銀根. 人文精神涵義等若干問題研究[J]. 天津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00(3): 226-230.

[8]許蘇民. 人文精神論[M]. 武漢: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0:30.

[9]杜時忠. 人文教育論[M]. 南京: 江蘇教育出版社, 1996:6.

[10]李瑜青. 人文精神問題的實質、運行和途徑[J]. 上海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07(6): 5-11.

[11]王成玉. 大學生人文精神培養(yǎng)途徑思考[J]. 中國高教研究, 2000(1): 50-51.

[12]陳國棟. 當代大學生人文精神的培育之四———當代大學生人文精神培育的主要途徑[J]. 黑龍江高教研究, 2000(1): 99-103.

[13]鐘世云. 大學開展人文精神教育的可能途徑[J]. 大學教育, 2013(2): 5-8.

(責任編輯:劉嶺峰2572756826@qq.com)

Feasibility Study of Humanistic Spirit Cultivation b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ZHOU Lin-na1,2
(1. Maxism College, Liaoni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36, China; 2. Maxism College, Shenyang Aerospace University, Shenyang 110136, China)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humanistic spirit is very important.It can help the universities to grasp the ideological discourse.Whils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 cultivation of humanities are different categories,they have same object of education,education resources,educational goals and education conception and means.Therefore,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n effective pathway among the many ways to cultivate the college students’humanistic spiri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humanistic spirit;university

G641

:A

:1008-018X(2015)04-0088-04

2015-04-23

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任務項目(14JDSZ2026)階段性研究成果

周琳娜(1980-),遼寧錦州人,遼寧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文學博士,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在站博士后。

猜你喜歡
人文精神培育政治
“講政治”絕不能只是“講講”
“政治攀附”
“政治不純”
政治不過硬,必定不可靠——政治體檢不能含糊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敵人
未來或可培育無味榴蓮
試論醫(yī)學人文精神的構建
循證醫(yī)學的人文精神
基于歷史教學中人文精神缺失與重建的新思考
念好"四部經"培育生力軍
石柱| 商水县| 昌都县| 本溪市| 介休市| 米脂县| 公安县| 建宁县| 甘孜| 宜丰县| 麦盖提县| 昭觉县| 保定市| 泸溪县| 陵川县| 澄迈县| 芷江| 敦化市| 百色市| 阿坝县| 油尖旺区| 五台县| 东乡县| 兴国县| 嘉祥县| 永川市| 红原县| 三门峡市| 阿鲁科尔沁旗| 杭州市| 馆陶县| 溆浦县| 安福县| 常州市| 凯里市| 嘉荫县| 南江县| 南开区| 凤城市| 荆州市| 呈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