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照護對城市老年人虛弱的影響
左群劉輝陳首英蔡耘1紀愛兵李翠劉芳石玥張玉森2李勝博2朱越2
(河北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預防醫(yī)學系,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目的探討子女照護因素對城市老年人精神虛弱、軀體虛弱的影響。方法分層-系統(tǒng)抽取河北省保定市65歲以上老年人349名,采用匿名自填式結構問卷進行調查。結果子女照護時間、對子女照護不周的看法和對子女照護滿意度與老年人精神虛弱有關;子女照護時間、對子女照護滿意度與老年人軀體虛弱有關。結論子女照護可能對城市老年人的精神健康和軀體健康均產生影響作用。
關鍵詞〔〕精神虛弱;軀體虛弱;虛弱指數;子女照護
中圖分類號〔〕R161.7〔文獻標識碼〕A〔
基金項目:河北省科學技術研究與發(fā)展計劃項目(No.12276104D-3);保定市科技局支撐計劃項目(No.0523);保定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研究項目(No.201002010);河北大學醫(yī)學學科專項基金建設項目(No.2013A2003)
1河北大學附屬醫(yī)院神經內科
2河北大學2007級預防醫(yī)學本科專業(yè)學生
第一作者:左群(1967-),女,博士,教授,主要從事流行病學和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研究。
受到我國目前財力不足、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等因素影響,家庭仍然是未來一段時期我國老年人養(yǎng)老的主要依托〔1,2〕。子女贍養(yǎng)是家庭養(yǎng)老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獲得子女日常生活照護被老年人視為子女孝順的重要體現,目前國內不少關于代際支持與老年人精神健康的研究結果均支持該推斷〔3~5〕。軀體健康與精神健康關系密切,本研究旨在探討子女照護與城市老年人精神虛弱水平和軀體虛弱水平的關系。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分層-系統(tǒng)抽取河北省保定市7個生活小區(qū)65歲以上老年人。共發(fā)出調查問卷367份,回收349份,回收率95%。男162人,女187人;平均年齡(72.8±6.4)歲,其中,60~69歲121人,70~79歲159人,80歲及以上69人;在婚266人,離異10人,喪偶64人,未婚9人;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者117人,中學及中專164人,大專及以上68人;既往從事體力勞動工作的216人,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兼有45人,從事腦力勞動88人;人均月收入不足1 200元84人,1 200~ 2 400元186人,2 400~3 600元37人,3 600元以上42人。55.1%報告對當前經濟條件感到“很滿意”或“比較滿意”,35.2%的報告感到“一般”,報告感到“不滿意”或“很不滿意”34人(9.7%);154人與子女同住;對目前居住條件感到“很滿意”或“比較滿意”202人,“一般”134人,“不滿意”或“很不滿意”13人。被調查者高血壓、糖尿病和冠心病的患病率分別為40.4%、20.3%和14.9%,無慢性病報告者26.1%。
1.2方法問卷內容包括一般情況、居家養(yǎng)老情況、軀體健康狀況和精神健康狀況四個部分,其中,一般情況主要包括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狀況、經濟收入、既往工作性質、慢性病現患狀況等;居家養(yǎng)老情況主要包括與子女同住情況、居住滿意度、經濟條件滿意度和子女照護情況,其中,子女照護情況包括子女每周平均照護時間、對子女照護不周的看法和對子女照護滿意度;軀體健康狀況包括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和肢體功能狀況;精神健康狀況包括由心理健康、情緒狀態(tài)、認知功能及社會參與。軀體健康狀況和精神健康狀況采用曾毅等〔6,7〕設計的調查問卷,分別由28和10個問題組成,其余部分為自行設計。采取匿名自填式結構問卷進行調查。
1.3統(tǒng)計分析以中位數為虛弱指數的平均水平指標。應用SAS9.0軟件進行χ2檢驗、秩和檢驗,采取多分類有序變量Logistic多元回歸模型分析虛弱指數的影響因素。
2結果
2.1子女照護與老年人虛弱的單因素分析子女照護時間、老年人對子女照護不周的看法以及老年人對子女照護滿意度與老年人精神虛弱水平有關;子女照護時間和老年人對子女照護滿意度與老年人軀體虛弱有關。見表1。
2.2子女照護與老年人精神、軀體虛弱的多因素分析分別以MNTFI為因變量,按四分位點分為4個等級,依次為1~4級〔6,7〕;以人口學變量(包括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狀況、經濟收入、既往工作性質)、慢性病現患狀況、居家養(yǎng)老情況(包括與子女同住情況、居住滿意度、經濟條件滿意度、子女照護時間、對子女照護不周的看法、對子女照護滿意度)以及PHTFI、MNTFI作為自變量,擬合多分類有序變量Logistic多元回歸模型。結果顯示,受教育程度、既往工作性質、婚姻狀況、慢性病現患狀況、子女照護時間、對子女照護滿意度以及對子女不能照料原因的看法與MNTFI有關。見表2。受教育程度、婚姻狀況、經濟收入、子女照護時間、對子女照護滿意度與老年人PHYFI有關。見表3。
表1 不同分層水平的老年人群MNTFI和
1)P<0.05
表2 老年人精神虛弱的多因素分析
表3 老年人軀體虛弱的多因素分析
3討論
虛弱是除生理年齡外,又一項評估老年人口健康的新指標,能對老年人軀體、功能、心理、營養(yǎng)和社會維度進行綜合測量〔6,8,9〕。虛弱是由機體退行性改變和慢性疾病所引起,是老年人群的重要特征。老年人虛弱問題被認為是未來10年我國社會老齡化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之一〔10〕。
本研究結果提示子女照護依然對城市老年人的健康產生作用。代際關系是城市老年人的核心社會關系,社會學研究認為,我國絕大多數老年人仍然受“養(yǎng)兒防老”觀念的影響,重視子女對自身的情感投入,并希望將其付諸于日常照護中,老年人渴望得到子女的關心、照顧以及精神慰藉〔11,12〕,如果這種需求得不到滿足,則可能會對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產生不良影響。國內外對代際支持與老年人精神健康關系的研究,均得出具有顯著有益性的結論〔3,4,5,13〕,本研究結果也支持該結論,并且發(fā)現,良好的子女照護也有助于老年人軀體健康水平的提高。
本研究結果還發(fā)現,老年人對于子女照護不周的看法也對其精神虛弱水平產生影響,認為如果是因為個人家庭、工作問題而對自己照護不周的老年人,其精神健康水平高于那些認為是子女主觀上不愿意照護自己的老年人。老年人普遍認為子女養(yǎng)老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而老年人一旦認為子女有意不想照料自己時,就會產生抱怨、抑郁、焦慮等負面情緒。吳敏等〔4,5〕研究也發(fā)現,與子女相聚的實際頻率低于期望是老年人精神健康的可能危險因素。
4參考文獻
1俞賀楠,王敏,李振.我國社區(qū)居家養(yǎng)老模式的出路研究〔J〕.河南社會科學,2011;19(1):201-5.
2曾憲新.我國老年人口健康狀況的綜合分析〔J〕.人口與經濟,2010;21(5):80-5.
3孫薇薇.代際支持對城市老年人精神健康的影響〔J〕.中國社會保障,2010;10(3):40-1.
4吳敏,李士雪,Ning Jackie Zhang,等.濟南市65歲以上老年人精神健康狀況影響因素研究〔J〕.山東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1;49(1):120-3.
5冉莉.銅仁市不同家庭結構老年人健康狀況調查及影響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8):1663-4.
6曾毅.老年人口家庭、健康與照料需求成本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83-4.
7顧大男,曾毅,柳玉芝,等.中國老年人虛弱指數及其與痛苦死亡的關系研究〔J〕.人口研究,2007;31(5):35-9.
8Mitnitski AB,Mogilner AJ,Rockwood K.Accumulation of deficits as a proxy measure of aging〔J〕.Sci World J,2001;1:323-36.
9Goggins WB,Woo J,Sham A,etal.Frailty index as a measure of biological age in a Chinese population〔J〕.J Gerontol Biol Sci Med Sci,2005;60(8):1046-51.
10梁蔭基.虛弱指數在老年人健康評估中的應用及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12):1144-6.
11石來彬,方五一.我國老齡人口精神健康問題探析〔J〕.廣西社會科學,2002;85(1):201-3.
12王萍,李樹茁.代際支持對農村老人生活自理能力的縱向影響〔J〕.人口與經濟,2011;22(2):13-7.
13Molarius A,Berglund K,Eriksson C,etal.Mental health symptoms in relation to socio-economic conditions and lifestyle factors——a population-based study in Sweden〔J〕.BMC Public Health,2009;9(9):302.
〔2013-06-18修回〕
(編輯張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