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慧琴 何小平 王茜 趙挺 周松濤
摘要:在口譯練習中,需要對學生的口譯表現(xiàn)(主要指口譯產出)及其學習過程進行有效監(jiān)督與管理。在本科階段的通用交傳口譯訓練管理中,需對錄音手段有深度、有廣度、有效度地加以使用,從而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自主學習效率及口譯能力。要實現(xiàn)這一點,需要結合其他手段(如口譯練習日志)來進行口譯監(jiān)控與口譯教學管理。
關鍵詞:錄音技術;監(jiān)控手段;口譯日志;自主學習;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52-0060-02
一、引言
言語監(jiān)控的概念和理論在20世紀開始發(fā)展,最具影響力的是克拉申在上世紀80年代初提出的二語習得監(jiān)控理論。他認為,有意識的語言知識,在第二語言運用時起監(jiān)控和編輯的作用[1]??谧g涉及源語和目的語的雙向產出,即使是在母語的產出過程中,因為受了非母語源語的影響,母語產出也會受到影響,因此在國內外口譯研究理論和教學中,監(jiān)控(monitoring)一詞頻繁出現(xiàn)。在國內,楊柳燕首先明確提出了口譯監(jiān)控的概念[2]。楊柳燕將口譯監(jiān)控定義為對學生的口譯表現(xiàn)予以評估和反饋。本文中的口譯監(jiān)控是指對學生在口譯練習中的表現(xiàn)(主要指口譯產出)及其學習過程進行有效監(jiān)督與管理。本研究的假設是,在通用交傳課程階段,錄音手段應作為口譯練習的主要監(jiān)控手段。
二、研究背景
在進階式的口譯訓練中,交替?zhèn)髯g(consecutive interpreting)根據(jù)難度可分為通用交傳和專業(yè)交傳。顧名思義,通用交傳訓練中涉及的是通用性較強的知識和口譯技能;專業(yè)交傳訓練中涉及專業(yè)性較強的知識和口譯技能。和各種口譯活動一樣,通用交傳階段的口譯活動主要涉及語言、知識與技巧三個方面的能力。本文中所討論的通用交傳課程,對學生提出如下要求:學生基本精通源語和目的語,有較大的詞匯量;學生了解口譯任務所牽涉的背景知識,主要是一般領域的知識;學生掌握記憶、復述、視譯、筆記、短交傳、詞匯表制作等基礎口譯技巧。口譯課的這些要求決定了該門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因此需要學生進行大量的練習才能順利達到課程目標。
三、研究對象與研究過程
本文的主要研究對象是英語專業(yè)口筆譯方向的兩屆(后文稱作第一屆和第二屆)的三年級班,班級人數(shù)分別為27和29人,所學課程內容是英漢互譯的通用交傳,課時為每周2個標準學時;要求的先修課程包括英語聽、說、讀、寫、演講和聯(lián)絡口譯等。課程目標是學期末學生能夠在一定的譯前準備下就長達大約1分鐘的一般性話題在筆記的輔助下進行口譯。就口譯課而言,接近30人的班級是相當大的班級,對這么多學生的練習表現(xiàn)和學習成就進行管理使學生順利達標,需要采用一定的策略和手段才能實現(xiàn)。本門課程選擇錄音作為對學生的口譯練習表現(xiàn)和學習過程的主要監(jiān)控手段,錄音包括課上錄音和課下錄音,現(xiàn)代技術為實現(xiàn)這一監(jiān)控提供了良好條件。課上的口譯練習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請單個學生現(xiàn)場進行口譯,另一種是全班同時錄音。課上錄音使用的是藍鴿數(shù)字語言實驗室設備及系統(tǒng),錄音完成后系統(tǒng)可以進行回放,每次回放時教師針對性的監(jiān)聽1~2個學生,所有其他同學都能同時聽到自己的聲音和被監(jiān)聽同學的聲音,聽完回放后教師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與學生進行互動問答。課下的口譯練習可以以個人或小組的形式進行。教師每周預留磁帶時長10分鐘左右的口譯練習作業(yè),學生對口譯產出進行全程錄音。學生使用的錄音工具主要為電腦或手機自帶的,以及從網上下載的錄音軟件。錄音時可通過使用暫停鍵只錄下學生的口譯,而不用錄源語發(fā)言。學生提交的錄音格式一般有如下幾種:3GP、3GPP、AAC、AMR、M4A、MP3、OGG、WAV、WMA等。除了錄音,口譯教師還要求第一屆學生根據(jù)教師制定的評估表對口譯產出進行自我評估;要求第二屆學生對口譯練習的過程、難點等進行日志記錄。學生以電子郵箱的形式向教師提交所有作業(yè)。
四、研究結果
1.口譯錄音。在第一屆的口譯課上,主要課堂形式采取單個學生進行現(xiàn)場口譯,也進行課堂口譯錄音,期末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80%以上的學生認為采取口譯錄音形式的課堂效率更高,因此在第二屆的課堂上,錄音使用更多一些。問卷調查結果表明,這種形式更有助于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對于課下練習錄音,兩屆學生的作業(yè)完成率均可以達到100%。90%以上的學生都能認真按時完成課下作業(yè),不能按時完成的最終也會補齊作業(yè)。教師強調學生在錄音時要錄自己的真實表現(xiàn),不能敷衍,這樣才會創(chuàng)造有意義的學習經歷。80%的學生能做到認真完成作業(yè),40%~50%的學生能在每次作業(yè)時注意提高自己的某方面能力。15%左右的學生完成作業(yè)有困難,教師會相對降低對這些學生的要求,并對之進行鼓勵。
2.口譯評估與口譯日志。自我評估是學生根據(jù)一定的標準對自己的表現(xiàn)進行形成式的比照性評估,要求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表現(xiàn)及過程進行判斷、評價和監(jiān)控[3](Boud & Falchikov,1989)。學習日志是學生對學習進行形成式的反思性記錄形式,它有助于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使其擁有更有意義的學習經歷[4](Carroll,1994),同時也是學生和教師之間進行的一種書面形式的交流[5](Genesee & Upshur)。教師可以通過閱讀學生日志了解學生的學習體驗(如欣喜、焦慮等)。對于課下練習成果的自我評價,第一屆學生采取的是口譯練習自我評估,教師設置自我評估表,學生根據(jù)每一項內容進行自我評估,35%的學生認為這樣做是非常有用的;25%的學生認為很有用;20%的學生認為比較有用;20%的學生認為沒什么作用。第二屆學生中85%以上的同學都能認真完成日志,并在日志中對口譯表現(xiàn)和練習過程進行反思。通過對這兩屆學生進行比較,日志因其靈活性比評估表更容易反映出學生在通用交傳學習過程中的能力發(fā)展、進步及遇到的問題。日志有助于學生認識到自己在語言、知識及技能方面的不足,讓學生更愿意去完成教師布置的其他作業(yè),比如制作詞匯表、擴大詞匯量、進行課后聽述、復述練習等。但日志形式和內容上教師應進行一定地控制,對這一點筆者會另文論述。
3.口譯能力。根據(jù)問卷調查的結果,采用口譯練習錄音和日志相結合的監(jiān)控手段,有助于學生在通用交傳階段完成口譯任務口譯能力的提高,這些主要包括所需的理解能力、短時記憶能力、筆記能力、目的語流暢輸出能力以及完整準確傳遞信息的能力等。錄音手段所產生的效果第一明顯的是目的語的流暢輸出能力,通過錄音,學生能對呃、嗯、那個等墊詞錯誤修正,并對過長的暫停進行有意識地控制,在訓練過程中這些問題不斷減少直至最后極少出現(xiàn)(不過碰到難度較大的篇章時又會出現(xiàn))。完成錄音作業(yè)需要學生對自己相對嚴格要求,因此學生會不斷挑戰(zhàn)自己的短時記憶能力,并努力提高筆記能力。在此過程中,口譯的各種能力能充分利用,不斷得到協(xié)調訓練,從而使學生在完成口譯任務時,能夠更好地進行注意力分配。通過對口譯錄音進行轉寫,學生能認識到自己信息的準確度、完整度等方面存在問題,也會發(fā)現(xiàn)不少語言表達的問題。通過日志進行反思后,學生能提高意識,控制問題的出現(xiàn)。還值得一提的是,學生在口譯訓練初期階段甚至后期在錄音時表現(xiàn)出的緊張感,在某種程度上能創(chuàng)造一種現(xiàn)場感。口譯教師應多強調學生在錄音時要有現(xiàn)場感,這一方面可以讓學生適度緊張,另一方面,如果學生習慣性讓自己緊張,在真實口譯場景下就會減少緊張感,有助于口譯焦慮的克服。
五、結論
筆者認為,在本科階段的口譯訓練管理中需對錄音手段有深度、有廣度、有效度地加以使用,要實現(xiàn)這一點,錄音手段需要結合其他手段來進行,包括課上練習的教師講評、課下練習的錄音日志、同伴反饋、教師反饋、錄像等。錄音手段與其他手段結合,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綜合口譯能力。在口譯訓練中,錄音工具是最公平無私的監(jiān)督者,能夠把學生的表現(xiàn)一覽無遺地記錄下來。這種手段自有錄音設備和口譯訓練結合以來就得到了推崇。通過真實記錄學生的口譯產出,錄音能客觀地反映學生的語言水平、知識水平以及所采用的口譯技巧,因此可以有助于提高課堂效率,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從而最終提高學生的口譯能力。但需要指出的幾點是:第一,錄音雖然是通用交傳學習階段的主要監(jiān)控手段,但教師在課堂練習時不要一味錄音,可以根據(jù)教學需要采取不同形式的教學,比如模擬相對真實的口譯現(xiàn)場,讓學生充當發(fā)言人和口譯員,或者播放視頻演講或請來嘉賓,讓學生充當現(xiàn)場口譯員,等等;第二,教師要投入較多時間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反饋,認真抽聽學生的口譯錄音,仔細閱讀學生的口譯日志,對學生的練習過程進行監(jiān)督,從而保證學生一定量的口譯練習和自我監(jiān)控;第三,課上練習加上課下作業(yè),學生進行口譯練習的時間仍遠遠不夠,教師應鼓勵學生自主進行更多的口譯練習,打下良好的口譯基礎。
參考文獻:
[1]王麗萍.克拉申監(jiān)控理論述評[J].學術交流,2007,(5):146-148.
[2]楊柳燕.試論口譯監(jiān)控在口譯教學中的實施[J].浙江外國語學院學報,2013,(5):100-106.
[3]Boud,D. & Falchikov,N. Quantitative Studies of Self-assessment in Higher Education:A Critical Analysis of Finding[J]. Higher Education,1989,(5):529-549.
[4]Carroll,D.W. Psychology of language(5th ed.)[M]. Boston:Wadsworth Publishing Co Inc,2007.
[5]董燕萍,等.學生譯員口譯能力結構的測試與分析[J].外國語,2013,(7):7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