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萍
【摘要】 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日益清晰化和明確化,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成為教學工作的核心。學習語文的過程是一個長期而持續(xù)的過程,人文素養(yǎng)的提高并非一蹴而就的,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也并非一朝一夕便可完成之事。但是掌握一定的學習技巧,尋找必要的學習策略對于提高學習效率具有重大而深刻的意義。而探索一種可同時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的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關鍵詞】 初中語文 教學 閱讀能力 寫作能力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5)09-054-010
語文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進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無論是在歷史事件的記載方面還是文化的交流傳播方面,語文均發(fā)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在二十一世紀,語文逐漸發(fā)展成為一門綜合性的學科,涵蓋聽、說、讀、寫四個維度的內容,具有涵蓋知識面廣、時間積累性強和對學生的能力要求高的特征。
1.語文的課程特征
語文這一學科具有自身的獨特之處,它不同于數(shù)學、物理和生物等學科。一方面,數(shù)學的教學系統(tǒng)性、銜接性十分明顯。就學習過程而言,學生需要先行學習正數(shù)、再學習負數(shù);先學習正數(shù)的四則運算,再學習負數(shù)的加減乘除。在教學過程學習內容的順序具有固定性的特征。另一方面,語文教學的靈活性比較明顯。學生可以先學習議論文的寫作手法,再學習散文的寫作手法,最后學習記敘文的寫作手法;也可以先學習記敘文的寫作手法,再學習議論文和散文的寫作手法。
2.讀寫能力的解讀
閱讀和寫作不僅是學習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人際交往和工作生活中運用最多的兩種能力。從宏觀角度分析,人與人之間交流的途徑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語言交流,即通過語音、語調的起承轉合來傳達信息、交流情感;另一類即是文字交流,即通過閱讀他人提供的資料來獲取對方的有關信息,通過提供資料以便他人知悉自身的情況。
2.1二者關系理清
閱讀能力在本質上可以理解為對他人文章的領悟和鑒賞能力,而寫作能力則側重對自我表達能力與信息傳遞能力的考察。閱讀與寫作并非絕然對立,相反,二者是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二者之間的關系應科學地界定為相互促進和共同提高。
2.2傳統(tǒng)模式弊端
傳統(tǒng)的語文課程教學模式存在諸多問題,但其中最為嚴重的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學生學習方法和學習態(tài)度的問題,二是語文教師授課模式和授課理念不科學。
就目前的初中生語文學習情況的整體狀況而言,存在部分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方法認識不科學、對語文的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的問題。學生認為語文的學習方法僅是死記硬背,在語文的學習上不需要花費過多的時間,考前突擊即可。與學生存在問題相比,教師隊伍存在的問題更為嚴重。
一方面,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與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相分離。教師在教授課程的過程中處于主導地位,掌握著教學進度和教學難度的決定權,在授課過程中存在或是單純強調閱讀的重要性或是僅僅重視寫作的意義的現(xiàn)象也就不足為怪。例如,在初中語文課堂上經(jīng)常出現(xiàn)類似情形,對朱自清先生的《背影》這篇文章僅從寫作技巧層面進行分析,而對于其文章中蘊藏的對父親的深厚感情置之不理。
另一方面,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往往采取突擊式的能力培養(yǎng)模式。例如,教師抽取一定的課時集中講述反襯的技巧,學生往往被要求在此期間內大規(guī)模使用反襯的手法來敘寫文章。此種授課模式造成的惡果,不僅是文章帶有矯揉造作之嫌疑,并且在反襯手法課程結束之后,學生開始進入對比的寫作手法的學習階段,反襯的寫作手法被束之高閣。
2.3讀寫結合策略
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高可以是相互促進的,其中,閱讀對于寫作能力的促進作用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寫作素材的積累;另一方面是寫作手法的借鑒。而寫作能力的提升可為讀者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打下堅實基礎。
寫出一篇好文章需要滿足多層面的要求,而最關鍵并且最具基礎性意義的要素便是寫作素材的選取。不合適的素材使得文章給人以矯揉造作之感,而合適的寫作素材對于作者情感的抒發(fā)以及讀者共鳴的產生具有決定性作用?,F(xiàn)階段,由于中學生接觸社會的機會少、閱讀的文章有限,寫作素材的選取成為困擾中學生的一大難題。針對初中生而言,提高寫作能力最為便捷的一種途徑便是廣泛閱讀。教師的作用在此時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一是對閱讀材料的選取,一是對素材加工與情感表達之間銜接技巧的教授。優(yōu)秀的文章是情感表達與技巧運用綜合作用的結果,情感的表達固然重要,但是表達技巧的恰當運用亦可為文章增色不少。古往今來,文章的寫作范圍也不過自然和社會而已,但是文章與文章之間亦存在著巨大的差異,而這些差異在某種程度上就是表達技巧作用的體現(xiàn)。表達手法運用得當,可助于情感的表達和主旨的深化;但表達手法運用不當,會給人留下文章過于注重技巧運用,忽略情感表達的印象。而廣泛的閱讀可以為技巧的掌握和運用積累經(jīng)驗。
廣泛的閱讀對于寫作能力的提高具有促進意義,寫作經(jīng)驗的積累對閱讀能力的完善也具有深化作用。初中生體察社會的能力有所欠缺,但可以通過在寫作的過程中反復體會和琢磨來彌補。理論層面的知識與實踐層面的感受相結合才是學習應有的過程,在實踐中體味,在體味中成長。
3.結語
與傳統(tǒng)的讀寫訓練相分離的教學模式相比,讀寫結合的教學嘗試是教學理念的優(yōu)化和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閱讀與寫作是人們情感表達不可分割的兩種途徑,二者的關系可以是“以讀導寫,以寫促讀”的模式。廣泛的閱讀不僅可以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并進一步提高自身對素材的甄選和判別能力;還可以提高文章結構設計的科學性,使得主旨的深化具有連貫性。
[ 參 考 文 獻 ]
[1]任瑋.新課程改革下初中語文教學策略分析[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40):349-349.
[2]王毅.新課程背景下語文課堂教學的策略分析[J].語數(shù)外學習(語文教育),201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