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杰 袁叢振 許歡 鄧俊臣 夏明加
摘要:隨著中國的不斷發(fā)展,國際交流正在向各個行業(yè)不斷深入,全國各高校逐步開設了全英語專業(yè)課程。本文從全英語專業(yè)課的實踐和存在的問題為角度,分析和總結全英語授課的方法和心得。通過教材選擇、課程組織、課后作業(yè)和教學反饋等四個角度展示了作者的全英語授課的過程和教學經驗。并且從教材更新和教學互助兩個方面反映了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思考。
關鍵詞:全英語;教學經驗;課程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10-0111-02
一、起因背景和意義
隨著我國國力的日漸強盛,對外交流已經從旅游業(yè)、外貿、文化等產業(yè)逐步向其他各個行業(yè)不斷延伸。而英語作為全球使用最為廣泛的語言,在很多場合下已經成為了國際交流主要語言工具。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幾乎已經在中國發(fā)達城市中達成基本共識。在這個背景下,各地高校分別開設了全英語課程,一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實際能力,另一方面為吸引更多的國際學生來中國高校學習。如果把英語學習比作游泳,那么我們大部分中國大學生已經在應試教育這個“淺水池”中泡了8年,盡管8年時間可以讓抗戰(zhàn)勝利,但英語教育效果卻不盡如人意,陷入了“開不了口、聽不懂新聞,寫不了報告,看不懂雜志”,但依然能取得較好英語卷面成績的怪循環(huán)。而在高校開設全英語專業(yè)課的目的是為了讓大學生能在英語應用能力這個“深水區(qū)”中試一下水。從本質上講,全英語專業(yè)課的目的是使用英語學習專業(yè)課程,拓寬學生的國際視野,幫助學生在專業(yè)領域開展國際合作和拓展。上海從2009年起,開始對全市高校的全英語課程建設進行資助。筆者的《供應鏈管理》課程作為建設資助對象,主要是針對交通專業(yè)的本科學生,逐漸摸索總結出了一些方法和心得。
二、全英語專業(yè)課的實踐
首先應該明確,全英語專業(yè)課不是語言課程,教學重點在于把英語應用到專業(yè)課學習中,衡量學生的關鍵在于準確地獲取專業(yè)知識和準確的表達專業(yè)知識的能力,并在教學活動中拓展國際視野。
1.教材選擇。在形式上,教科書盡可能使用原版教材,而非使用國內影印版教材。原版教科書的印刷制作、內容形式、教科書前后羅列的序言、參考材料和拓展資源都是潛移默化拓展學生思維的重要方法。在使用教科書的過程中,可以明顯感覺到不同思考問題的角度、文化和觀念的差異,這是全英語專業(yè)課的意義所在。而不建議使用國內影印版教材的原因是,由于版權和版稅的原因,影印版教材一般是原版教材的閹割版。原版教科書中的某些章節(jié)、序言、參考文獻、課外學習資源和案例在影印版教材中會被省略或調整。在內容上,選擇的教材應盡可能在文字、圖片、計算和課后習題達到平衡。由于大部分全英語課程的學生無論在專業(yè)知識積累方面,還是在英語應用能力方面都還處于起步階段。教材的選取應著重“可讀性”和“循序漸進性”,以入門性的教材為主。即便是歐美名校教材,如果內容枯燥乏味,也不宜使用。要讓學生能通過自己的能力,把書能看得下去,并在閱讀中積累學習信心。如果在學期末,學生擺脫了對又大又厚的英文教材的畏懼心理,其實就是最實在的教學成果。
2.課程組織。以面向交通專業(yè)的《供應鏈管理》為例,課程時間為16周,每周一次課,所以總共為16次課。學生的成績由平時作業(yè)(homework)、小測驗(quiz)、課內項目(in-class project)、課堂表現(xiàn)(attitude)和期末考試(final exam)組成。其中,前四項的成績之和不少于總成績的60%,鼓勵學生把功夫花在平時,單靠學期末的通宵復習并不能達到全英語專業(yè)課程的設立初衷。每次課程的主題、小測驗的日期和課內項目都會在學期開始的第一次上課公布,以便學生的預習和復習。小測驗一般在每學期都會安排3次,平均每三周一次。習題課通常會安排在小測驗的前一周,主要內容是課程的回顧、作業(yè)中出現(xiàn)常見問題的匯總和緩解學生心理壓力。課內項目一般由2~3位學生組成,項目主題從老師規(guī)定的題目庫中選取,若學生團隊有自己想法,經老師確認后,也可以添加到題目庫中。課內項目的內容包括研究報告、視頻資料、數(shù)據(jù)表格、公開匯報(presentation)。在期末考試的前兩周課程為各小組的公開匯報,老師對每組進行提問和打分。
3.課后作業(yè)。由于每次課后作業(yè)成績與課程總成績相關,所以每次作業(yè)布置內容和遞交時間都必須讓每個學生清楚明白、沒有爭議??紤]到學生在全英語課程中可能會有沒聽懂而造成誤解,布置作業(yè)時通常會有三次通告。第一次通告是在課堂上,第二次通告是在課程網(wǎng)站公告欄,第三次通告是老師給學生群發(fā)的郵件中。雖然三次通告會相對煩瑣,但向學生傳達的潛在含義非常明確,課程設置的目的并不是單純考試,而是在幫助你,即使你上課一開始很多內容沒由聽懂,但至少你有實實在在努力的方向。第一次作業(yè)通告的目的是老師將作業(yè)引入了這次教學活動;第二次作業(yè)通告不僅是為便于學生復習時的匯總,而且也是為了讓將來可能選修這門課程的學生對教學活動有所了解;第三次作業(yè)通告是為了讓學生有獨立學習意識,讓每個學生能切實感受到師生之間的交流是直接的,并不需要班長或課代表在教學活動中代表任何人。這樣即使學生有事不能來課堂,不需詢問任何同學,也能了解進度,避免由于作業(yè)的積壓而導致學習信心受損,并更大限度地讓學生感覺有尊嚴。
4.教學反饋。教學反饋是教學過程控制的重要閉環(huán),但這個步驟并不僅僅局限于每學期末的學生的問卷調查。在學期開始時,就應在課堂向學生們明確信息反饋的重要性,若有不適應或無法跟上進度,應與老師及時反饋,到了期末考試前,通過問卷調查的反饋信息雖然對于老師是有幫助的,但對于本屆學生卻是一個損失。對于某些可能對英語或對專業(yè)本身有抵觸情緒的學生,若能與老師溝通,認清自己的學習興趣,完全可以避免選修全英語課程。
教學反饋通常有六個途徑。第一種途徑是課后直接找老師,雖然很直接,但有些學生往往會比較內向,而羞于表達。因為是全英語課的緣故,老師即使在課后回答問題時也會使用英語,有些學生會感到興奮,當作鍛煉英語口語的機會,從而激發(fā)了強烈的表達欲望;而有些學生卻會有挫折感,在沒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不愿意當面交流。第二種途徑是使用電子郵件,學生可以用英語把遇到的問題和困惑充分地表達出來,并且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在交流過程的本身也是英語寫作能力的鍛煉。對任課老師的要求是,每天應多次查看郵箱,并對電子郵件要及時回復。第三種途徑是在每次小測驗中,會設有附加題,征詢學生們的意見、建議和學習體會。由于附加題本身是加分項目,而且這也是大多數(shù)學生們第一次在遇到這樣的征詢形式,只要小測驗時間充裕,大多數(shù)學生還是非常樂意把自己的體會和建設性的建議詳細寫下來的。第四種途徑是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問卷調查會分別在學期初和學期末下發(fā)。學期初的問卷調查主要征詢的內容是學生對課程的期望。學期末的問卷調查主要征詢內容是對課程的認識、總體評價和意見建議。第五種途徑是來自學校教務處教學督導組的意見反饋。一般教學督導組是由教學閱歷豐富的退休老教師擔任,由于提出反饋意見的角度不同,往往能提出教師自己忽略的細節(jié),比如習慣性的小動作、后排學生的聽課狀態(tài)、教室光線等等。第六種途徑,是在教室后排設置錄像機,對上課進行全程錄像,并在課后回播,對教學進行自我改進。
三、全英語專業(yè)課的問題
在筆者三年的全英語教學過程中,也確實遇到了很多問題,歸納起來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教材更新、教學互助和教師培訓。
1.教材更新。由于本課程的建設獲得了上海市的資助才得以購買了原版教材,并免費借給上課的學生,使教材循環(huán)使用。但如果按照正式的新書零售價,一般都在100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幣600多元。與國內教材相比,算是教材中的天價了,國內很少會有高校要求學生買這個價位的教科書。如果資助項目結束,那么教材就沒有辦法持續(xù)更新。即便有影印版的教材,由于版權原因,出版社也不會及時更新。如果選擇教材僅僅局限在影印版,那么可選的余地就非常的小。此外,私下原版教材復印有法律局限性,有悖于全英語教學的初衷。
2.教學互助。全英語課開設一般是由海外學習和工作的老師開設,課程分散在各個專業(yè),難以在教學上形成體系,直接招收國際學生。各專業(yè)的全英語任課老師往往也相互并不認識,互相獨立地開展教學工作,沒有跨專業(yè)的橫向交流平臺和組織。隨著時間推移,勢必會造成有些專業(yè)領域全英語課程的重復建設,有些專業(yè)領域幾乎沒有全英語課。此外,由于學生在上全英語課初期,需要一段時間適應。課業(yè)壓力和教學方式,難免會有學生抱怨很難聽懂課程,其實這種經歷也是學習的必經過程。但常常會有人因此質疑全英語課程的必要性,甚至認為開設全英語課程僅僅是學校學院完成教學考核指標而已。對于處于單兵作戰(zhàn)的全英語課老師而言,常常會處于某種壓力之中,對自己工作的信心有所動搖。這樣的局面對于不斷多元化、全球化的中國發(fā)展和地區(qū)發(fā)展,在戰(zhàn)略儲備上是不利的。
四、總結
不同地區(qū)、不同高校、不同專業(yè)方向的全英課程建設和發(fā)展都會具有各自的特點。推進全英語課程不僅僅是國內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也是增強國際交流和地區(qū)相互信任的重要陣地。隨著全英語的教學體系形成,各地高校就可以招收越來越多的國際學生,他們在中國的學習經歷是國家發(fā)展和高校發(fā)展軟實力的體現(xiàn)。
參考文獻:
[1]歐陽愛平.國際性專門人才的全英語教學策略探索[J].現(xiàn)代大學教育,2011,(3):18-21.
[2]蔡基剛.全英語教學可行性研究[J].中國外語,2010,(6):15-18.
[3]張千帆.高校全英語教學模式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4):23-25.
[4]蒲華林,闕英.中國大陸公立高校本科全英語教學定位思考[J].高教探索,2008,(5):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