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194(2015)05-0070-08
[國際數字對象唯一標識符DOI]10.13951/j.cnki.issn1002-3194.2015.05.008
[收稿日期]2015-01-05
[作者簡介]田勝利(1982- ),男,湖南常德人,文學博士,南京大學文學院博士后流動站研究人員,主要研究方向為先秦文學與兩漢文學。
《大丹賦》見于魏伯陽《周易參同契》,對于它的作者,蕭漢明先生推測道:“《鼎器歌》、《大丹賦》為魏伯陽之前人所作?!泵夏瞬壬⒓绝櫪ハ壬鷱牡さ乐畬W的傳承角度切入,認為“淳于叔通,看來就是楚辭體那一段的作者?!?①路永照先生進一步指出:“《大丹賦》理論方法與四言、五言經文大體一致,應是時人學習《參同契》的體會之作。而其開端有充滿災異色彩的‘河鼓臨星際兮,人民皆驚駭。晷影妄前卻兮,九年被兇咎?;噬嫌[視之兮,王者退自改。關鍵有低昂兮,害氣遂奔走。’說明它也是讖緯盛行的漢代人作品,結合《續(xù)漢書·五行志》等有關淳于叔通占蛇的‘以蛇有鱗甲,兵之應也’的記載,則淳于叔通是善于此道中人?!?②淳于叔通年長于魏伯陽,是東漢人,三位先生的見解在斷代年限上是一致的,從文本切入都認定為漢代作品?!洞蟮べx》采用騷體歌辭形式寫就,然這樣一首辭中見理、理中含情的作品,卻為很多賦學作品集所失收,遭到遺漏 ③,從賦史角度審視,《大丹賦》緣何會遭遇這樣的尷尬呢?它的文體歸屬認定以及思想性、文學性與同類賦作相比又如何呢?這些都是頗饒有趣味的學術議題。
一、騷體歌《大丹賦》的衍“易”內涵與文體功能效應
《大丹賦》作為獨立的一篇賦體文,全賦以騷體的形式敘寫煉丹之術,陸西星《參同契測疏》說:“此章備言金丹法象,始終條理,錯落可觀,蓋總括一經之全旨,所謂《小參同契》一部是也。” ①就是這樣的一篇賦文,在流傳過程中,宋代朱熹《周易參同契考異》作為下篇,蕭漢明、郭東升《周易參同契研究》作為附錄,孟乃昌、孟慶軒《周易參同契三十四家注釋集粹》置于第八十章、八十一章、八十二章。由此不難推測,《大丹賦》往往出現于書的后半部,而較少受到應有的重視。但事實上,《大丹賦》的內容敘述清晰,鋪寫煉丹術和《周易》、《道德經》契合,衍老、易而得,是同類作品中的典型代表。
煉丹之術講究以類為聚的理念。《大丹賦》寫道:“同類易施功兮,非種難為巧?!睙挼さ乃幬飳傩皂氄J知確切,兩句之前的文字:
自然之所為兮,非有邪偽道。山澤氣相蒸兮,興云而為雨。泥竭遂成塵兮,火滅化為土。若蘗染為黃兮,似藍成綠祖。皮革煮成膠兮,曲蘗化為酒。
三、四句出自《周易·說卦》,陳全林先生注:“山澤氣相蒸句中暗含咸卦,兌為澤為少女為白虎,艮為山為少男為青龍,中互乾卦為老陽,正是三家相見之法。” ②陳先生的解釋是有道理的,艮為山、兌為澤,山澤相反相類而相通。《周易·系辭》說:“事以類聚,物以群分?!痹朴?、泥塵、火土、藍綠、皮革膠、曲酒,正是同類事象的聚合。以類為聚可以是同類事物的形態(tài)轉化,也可以是對立事物之間的和合,生成新的形態(tài)。《大丹賦》寫道:“陰陽得其配兮,淡泊而相守?!庇帧鞍谆⒊獙百?,蒼液和于后。”“天地之雌雄兮,徘徊子與午”。陰陽和合是認識宇宙萬物的方式方法,陳致虛說:“如乾以坤為類,震以兌為類,則陰陽和而工易施?!薄洞蟮べx》的這種類聚理念和《周易參同契》其他部分可以相互對讀,如:
欲作服食仙,宜用同類者……以類輔自然,物成易陶冶。……類同者相從,事乖不成寶。
魚目豈為珠,蓬蒿不成楸。類同者相從,事乖不成寶。是以燕雀不生鳳,狐兔不乳馬,水流不炎上,火動不潤下。
雜性不同類,安肯合體居,千舉必萬敗,欲黠反成癡。
世人好小術,不審道淺深,棄正入邪徑,欲速閼不通,猶盲不任杖,聾者聽宮商,沒水捕雉兔,登山索魚龍。
藥物非種,名類不同,分劑參差,失其綱紀,雖黃帝臨爐,太乙執(zhí)火,八公搗煉,淮南調合,……愈見乖張。
上述條目從正面,也有從反面切入,揭示的是同一道理,是《周易》物以類聚的理念的彰顯。煉丹術與易的契合,“剛柔動靜,米鹽分判,以易為證,用意健矣,故立為法,以傳后賢”,這也正是《周易參同契》命名的由來。
《大丹賦》末章提出“天道無適莫”觀念,術為天下公器,天道無偏私,故能成其偉大:
惟斯之妙術兮,審諦不狂語,傳于億世后兮,昭然自可考。煥若星經漢兮,炳如水宗海,思之務令熟兮,反復視上下。千周燦彬彬兮,萬遍將可睹,神明或告人兮,心靈乍自悟。探端索其緒兮,必得其門戶,天道無適莫兮,常傳與賢者。
煉丹之術是復雜的,思之令熟,反復視上下,才可明白其中的奧秘。煉丹之術又是真實可感的,并不虛空,天無偏私,索其緒則可得其門戶。其中內涵和道家的關聯最為密切,《道德經·七十九章》寫道:“天地無親,常與善人?!鄙迫耍畹兰儭兜赖聲穼懽鳌笆ト恕?③,《大丹賦》以賢者當之,“天道無適莫兮,常傳與賢者”正是對其的化用。
丹術和易學融通,丹易契合體現在納支納甲的運用上,《大丹賦》納甲納支的運用首見于下面表述:“天地之雌雄兮,徘徊子與午;寅申陰陽祖兮,出入復終始?!碧斓卮菩凼顷庩柕拇Q,子、午配陰陽,任法融道長寫道:“陽配子,卦配為姤,陰配午,卦配復?!比绻f這里的納甲運用還較為隱蔽的話,那么,另一處則顯得十分明晰:
陰陽得其配兮,淡泊而相守。青龍?zhí)幏苛?,春華震東卯。白虎在昴七兮,秋芒兌西酉。朱雀在張二兮,正陽離南午,三者俱來朝兮,家屬為親侶。本之但二物兮,末而為三五,三五并為一兮,都集歸二所,治之如上科兮,日數亦取甫。
文中提及“震東卯、兌西酉、離南午”,這是以卦象配地支的情形。對此,任法融道長注釋道:
青龍屬陽,居東方,二十八宿分布東南西北四方,每方各占七宿,……房是東方七宿正中的一宿,六是房的度數,在時為春,在物為花,在卦為震,在方為東,在辰為卯?!疤幏搅猓喝A震東卯”即是此意。白虎屬陰處西方,……昴是西方七宿正中的一位,七是昴的度數,在時為秋,在物為芒(果),在卦為兌,在方為西,在辰為酉,故曰……。朱雀屬陽居南方,……張是南方七宿的第五位,二是張的度數,在時為夏,屬于正陽,在卦為離,在方為南,在辰為午。 ①
運用卦配方位、時令、星宿、物候,遵循的是陰陽五行原則,是五行配八卦理論的具體運用。在這段文字里還出現了多處數字,明乎卦的納甲是破解數字奧秘的一把鑰匙。
六、七,映字號無名氏:“謂之六者,六,水成之水也。言當上弦之后,大壯之卦,卯位也,則飛坎宮之水是也。……謂之七者,七,火之成數也。言當下弦之內,觀卦,酉位也,則采離宮之火是也?!蛄?,鉛也。七者,汞也。二者,火也。三者常相親,為一則丹成也?!?②這是之所以取房、昴的根由之所在,是可信的。大丹的煉制攝取這三物的緣由,朱熹注:“白虎金,青龍水,朱雀火,以金生水,水而滅火以成丹,其形如此。”
三、五,《參同契》:“子午數合三,戊己號稱五。三五既和諧,八石正綱紀?!比畏ㄈ诘篱L寫道:“子屬水,位居于北,午屬火,位列于南。天一生水在子方,地二生火于午位,天一與地二相加為三。戊己屬土,獨居中宮為五數,火炎上,水流下,故水火不能自濟,南北豈會自和?必須通過中宮土的媒介,方可水火既濟,南北相接,諧合自然?!?③三五指的是水火土,在《周易參同契》中能得到多次驗證,“三五與一,天地至精,可以口訣,難以書傳?!庇帧叭宀唤?,剛柔離分。”水數一,火數二、相加為三,土居中宮,自身為五。
《大丹賦》思想內涵如此豐富,其流風在后代也有直承者與追隨者。大丹又名還丹、金丹、黃芽等,有各種不同的稱謂,《周易參同契》記載:“名者以定情,字者緣性言,金來歸性初,乃得稱還丹?!薄瓣庩栔?,玄含黃芽。五金之主,北方河車。故鉛外黑,內懷金華?!庇终f:“古記題龍虎,黃帝美金華。淮南煉秋石,王陽加黃芽?!毖刂@條線索尋覓下去,《大丹賦》的文體影響力與穿透力也能得到肯定的答案,五代劉海蟾《還丹賦》:
若夫還丹最尊,起自乾坤。使一氣而三才列位,命五行而九曜齊分。黑白相兼,噴陰陽之雨露;青黃配合,散日月以胚渾。當其建造紅爐,并安真鼎;鉛借水之胞胎,汞托陽而溟涬;上不搜于山境,下不討于凡塵;集卯酉于三峰,會坎離于兩岸。既明妙有,龜蛇而那不依投;得達虛無,烏兔而自然相伴。況乃卻老之丹,延年莫失,綿綿而點出金容,歷歷而化成瓊質。行兮生兮,俄然而走作庚辛;動兮靜兮,倏忽而驅分甲乙。秀乎黃牙,長乎河車!以河車,養(yǎng)黃牙,載著人兮命轉賒,三魂繚繞
歸誰洞,七魄徘徊去我家。頻經否泰三一而子母難逃;所遇涼炎二八而夫妻莫去。奇哉杳路,能朝萬派之源;顯秘樞機,解返百流之祖。榮華海內,忙忙而盡遣成灰;寂寞寰中,落落而獨不為土。勸英人,須省悟,大道從來天豈負。見雌雄而密隱藏,聞水火而牢保護。莫因循,可惜許,一落丘墟,安能再睹。青龍降兮蟠白虎,朱雀騰兮投玄武。千朝火候感神功,白日沖天升歸紫府。 ①
這段文字和《大丹賦》有異曲同工之妙,篇題還丹即大丹,《還丹賦》以“若夫還丹最尊,起自乾坤”開篇,是取象天地,《還丹賦》篇尾曰:“勸英人,須省悟,大道從來天豈負。……”這是以天道不負人,勉勵賢者來習予以做結?!洞蟮べx》亦是如此,首章:“法象莫大于天地兮,玄溝數萬里;河鼓臨星紀兮,人民皆驚駭。晷影妄前卻兮,九年被兇咎?!蓖瑯右蕴斓亍⑻煜箝_篇,寄思遙遠,取意化自《易大傳》。末章:“探丹索其緒兮,必得其門戶,天道無適莫兮,常傳與賢者。”也是關涉煉丹之術為可學之旨,如此一來,二者大開大合的結構是可以形成對應關系的。
賦文之中于思想理念層面,《還丹賦》亦衍《周易》而得?!昂诎紫嗉?,噴陰陽之雨露;青黃配合,散日月以胚渾?!边@是以類為聚,陰陽和合義理的彰顯?!叭舴蜻€丹最尊,起自乾坤”;“集卯酉于三峰,會坎離于兩岸”,卯酉所指,在《大丹賦》中也能找到對應的蹤跡:“陰陽得其配兮,淡泊而相守,青龍?zhí)幏苛?,春華震東卯;白虎在昴七兮,秋芒兌西酉?!泵傅氖钦?,酉指的是兌,這是卦體納支的運用,和下句坎、離并列,構筑的是天地東西的立體模型?!哆€丹賦》接著說:
行兮生兮,俄然而走作庚辛;動兮靜兮,倏忽而驅分甲乙?!l經否泰三一而子母難逃;所遇涼炎二八而夫妻莫去。
庚辛、甲乙、三一、二八所指是什么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可結合卦象納甲、配數。首先是庚辛、甲乙,《周易參同契》的月體納甲寫道:
復卦建始萌,長子繼父體,因母主兆基,消息應鐘律,升降據斗樞。三日出為爽,震受庚西方,八日兌受丁,上弦平如繩,十五乾體就,盛滿甲東方。蟾蜍與兔魄,日月氣雙明,蟾蜍視卦節(jié),兔魄吐精光,七八道已訖,曲折低下降。十六轉受統,巽辛見平明,艮直于丙南,下弦二十三,坤乙三十日,東北喪其朋,節(jié)盡相禪與,繼體復生龍。
在這段文字里,卦象乾、坤、震、巽、艮、兌和天干甲、乙、丙、丁、庚、辛、壬、癸搭配,乾坤兩卦分納甲壬、乙癸,依據月的盈虧情形而設置。由此不難看出《還丹賦》中的庚辛、甲乙即指震、巽、乾、坤,它們是相對相通之象,是敘寫煉丹經常使用的術語。其次是三一、二八,三指的是水,一指的是金,三一運用的是五行之數,《周易參同契》說:“金為水母,母隱子胎,水者金子,子藏母胞。”金、水是煉丹之中的重要藥物。二八,《周易參同契》言:“上弦兌數八,下弦艮亦八,兩弦合其精,乾坤體乃成,二八應一斤,易道正不傾?!倍藶閮遏?,《說卦》稱兌為少女,艮為少男,故《還丹賦》曰:“二八而夫妻莫去”。
據此而不難推測,五代時期作品《還丹賦》和《大丹賦》的關聯是緊密的,而不是疏離的,《大丹賦》在前,《還丹賦》在后,高度的相似性標示的是二者存在客觀的千絲萬縷的聯系,結構上、思想理念上都能一一對應。類似的同一類型丹技、方技賦學作品,不少已經被列入到賦集中,如《丹砂可學賦》、《還丹賦》、《占月賦》、《占風鐸賦》、《堪輿賦》、《玩星賦》、《賣卜賦》,“《谷神賦》、《金丹賦》、《藥性賦》、《脈賦》、《珞琭子三命消息賦》、《雪心賦》、《術業(yè)賦》、《金鎖賦》、《麻衣石室神異賦》、《奇門賦》、《壺中賦》、《九星賦》、《六壬軍帳賦》、《六壬畢法賦》等” ②,在賦體文學發(fā)展的歷時長河中,賦確實有向實用功能轉化的一面,《大丹賦》和后代的這些賦一樣,趨于學問化、方技化,是賦演變過程中的分支。
二、騷體歌《大丹賦》的文學特色及其賦體藝術認定
《大丹賦》依托賦體藝術而得,表達方式融通易學的象征手法,文學性鮮明而突出?!洞蟮べx》附著于《周易參同契》,其書有的辭句淺近易懂,如“沒水捕雉兔,登山索魚龍”,然朱熹評曰:“詞韻皆古,雅奧難通”。之所以如此的原因,還在于文辭是多義性的,不僅有字面含義,還有它的象征含義。文辭的多義性,是詩、賦的文體要義,如“詩無達詁”、“賦重諧隱之術” ①。煉丹術無法精確表達,“有形易忖量,無兆難慮謀,造事令可法,為世定此書”,故需采用模糊性語言。
首先看語匯層面,龍、虎,又稱青龍、白虎,《大丹賦》曰:“青龍?zhí)幏苛猓喝A震東卯,白虎在昴七兮,秋芒兌西酉?!庇帧鞍谆⒊獙百?,蒼液和于后?!辟x中龍象征陽,虎象征陰,陰陽相反相對,擴展到《大丹賦》所隸屬的整部《周易參同契》也不例外:
《火記》不虛作,演易以明之,偃月法鼎爐,白虎為熬樞,汞日為流珠,青龍與之俱,舉動以合西,魂魄自相拘。
丹砂木精,得金乃并,金水合處,木火為侶,四者混沌,列為龍虎,龍陽數奇,虎陰數偶。
龍呼于虎,虎呼龍精,兩相飲食,俱相貪榮,遂相銜咽,咀嚼相吞。
青龍、白虎代指的是煉丹的陽性和陰性類藥物。龍虎和煉丹關聯緊密,“吾不敢虛說,仿效圣人文。古記題龍虎,黃帝美金華?!薄洱埢ⅰ芳粗笩挼ぶ洉?。同一事物有多重稱謂,又如日月,可以是金烏和玉兔的合稱,也可以是蟾蜍、玉老鴨的合稱。事物的類屬著眼于它們的陰陽特性,據此而劃分,《大丹賦》的各種意象可以分作兩大陣營,男、天、日、龍屬陽;女、地、月、虎、水屬陰等。針對這一特征的緣起,彭曉《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序》寫道:
公撰《參同契》者,謂修丹與天地造化同途,故托易象而論之?!室郧槎ζ鳎躁庩枮榈谭?,以水火為化機,以五行為輔助,以真鉛為藥祖,以玄精為丹基,以坎離為夫妻,以天地為父母,互施八卦,驅役四時,分三百八十四爻,循行火侯,運五星二十八宿,環(huán)列鼎中,乃得水源潛形,寄庚辛而西轉火龍,伏體逐甲乙以東施。易曰:“圣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公因取象焉。 ②
彭氏的論斷是有道理的,揭示出的是《周易參同契》以易象為依托而得,具體落實到《大丹賦》也不例外,《大丹賦》之辭是其最好的注腳。
其次,單個物象是如此,章句的意義指向同樣具有多義性,如“皇上覽視之兮,王者退自改。關鍵有低昂兮,害氣遂奔走;江淮之枯竭兮,水流注于海。”針對這句的解釋,黎世序云:
皇上,三皇五帝也。三者,三王也。言自昔帝王,奉若天道,皆觀覽上天所視休咎之象,退而修省其政,有不善者則改之。關鍵低昂,王政調和得中,天地害戾之氣,遂奔走而消滅也。江淮之枯竭兮,水渴也,水流注于海,冬令水歸其壑,得其正性,不泛濫為災也。 ③
黎氏是從字面含義入手解辭,有它的現實意義。若扣合《大丹賦》的主旨,還可以從另外的角度予以揭示,針對這段文字,朱熹注:“玄溝害氣,恐未是說人身內事,方是設譬之辭?!?④朱熹的判斷是可信的,這幾句的含義,陰長生的注和朱氏所言可以相互印證:
皇上,土地也。王,金也?;鹬翗O,則土能鎮(zhèn)之,使金退而改過。改過者,謂水逃逸也。關鍵,謂固濟不堅,則水隨火氣而
奔走。河??v枯竭,器上之水恒流也。 ①
陰氏注著眼于煉丹技藝和易扣合,是正確的?!盎噬稀贝竿粒踔^金,金、土、水、火的調遣,遵循的是五行生克之理,《大丹賦》丹辭即依此而得。
值得一提的是,《周易參同契》內丹辭的多義性是被賦予的,如《五相類》:“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雄不獨處,雌不孤居。玄武蛇龜,蟠虬相扶,以明牝牡,竟當相須。”前四句出自《詩經》原文,附帶的寓意,任法融道長曰:“(此)比喻煉內丹必須陰陽交會才能成丹。” ②《大丹賦》的整體敘寫特色都是如此,直接描繪煉丹文字很少,而往往是借他物而言丹術。
《大丹賦》多義性的重要表達方式是比喻、象征等修辭方法的運用,比喻、象征手法縱貫全賦,俯拾皆是:
循斗而招搖兮,執(zhí)衡定元紀。升熬于甑山兮,炎火張設下;白虎導前兮,蒼龍和于后。朱雀翱翔戲兮,飛揚色五彩;遭遇羅網實兮,壓之不得舉;嗷嗷聲甚悲兮,嬰兒之慕母;顛倒就湯鑊兮,摧折傷毛羽。漏刻未過半兮,魚鱗狎鬣起,五色象炫耀兮,變化無常主;潏潏鼎沸馳兮,暴勇不休止。接連重疊累兮,犬牙相錯距,形如仲冬冰兮,闌干吐鐘乳,崔嵬而雜廁兮,交積相支柱。
此段賦文中“魚鱗狎獵”,出自東漢張衡《西京賦》“披紅葩之狎獵”,這是《大丹賦》直接稱引漢大賦。文字內比喻迭連使用,白虎、蒼龍、朱雀,蕭漢明、郭東升先生注:“白虎喻真鉛,蒼龍喻真汞。”二者交感而生成大丹的過程五彩繽紛,精彩異常。嗷嗷聲悲、嬰兒慕母、摧折傷羽等采用的是形象化的語言,陰長生寫道:
謂器象甑生,炎火設下,周武之時也。四神在外,土居其中,是為五色。四神及土,共為羅網,鎮(zhèn)壓于爐器,令水不得飛也。
此皆水為火逼,變化無常,或作嬰兒之聲,終日號而不嘎,或為暴涌之勢,晝夜沸而不休,象鳥摧折其毛羽,如龍鼓恕鱗甲,既類鐘乳,又似堅冰,崔嵬嵯峨,積迭枝柱,有死神之衛(wèi),蓄五星之光,其狀難名,約文申義而已。 ③
“令水不得飛”指使朱雀似水不能飛。鳥折毛羽、龍鼓鱗甲等是煉丹過程中形成的外在表征。如此一來,若拋開這些意象背后的內涵,此段完全可以視之為一首純文學意義上的騷體歌辭?!吨芤讌⑼酢奉愃频尿}體歌辭還見于:“御白鶴兮駕龍鱗,游太虛兮謁仙君,受天圖兮號真人?!痹谶@里,兮字出現于句子中間,是典型的騷體形式,彰顯著它的文學性。
什么樣的文學作品是賦,是學術界一直努力界定的事情,《漢書·藝文志》稱:“不歌而誦謂之賦?!卑喙獭秲啥假x序》說:“賦者,古詩之流也?!苯沂镜木琴x與詩歌的關聯。劉勰進一步指出:“賦也者,受命于詩人,拓宇于楚辭?!薄百x者,鋪也。鋪采摛文,體物寫志也?!闭聦W誠《校讎通義·漢志詩賦》指出:“古之賦家者流,原本詩、騷,出入戰(zhàn)國諸子?!辟x和諸子散文關聯密切,曹道衡先生《漢魏六朝辭賦》:“賦是一種界于詩歌與散文之間的文體?!?④賦的形式和功用同于詩歌與散文??傮w而言,賦是一種音律較為和諧的歌辭體韻文,具有較強的形式美和音節(jié)美。賦體既可以當做詩來寫,抒發(fā)情感;又可以當做文來作,敘寫事情內容。實際操作層面,馬積高先生主編《歷代辭賦總匯》收錄直接以歌為題的漢賦作三篇,分別是:
歸空城兮,狗不吠,雞不鳴。橫術何廣廣兮,固知國中之無人。(據《漢書》)
發(fā)紛紛兮寘渠,骨籍籍兮亡居。母求死子兮,妻求死夫。裴回兩渠間兮,君子獨安居。(據《漢書》)
天時泰兮昭以陽,清風起兮景云翔。
仰觀兮辰象,日月兮運周。俯視兮河海,百川兮東流。(據《北堂書鈔》)
上述三首入選作品都是騷體歌辭,由此不難看出,騷體歌與賦的關聯是緊密的。宕開一筆,騷體和賦的淵源,從早期賦體創(chuàng)作家的地域生成也能得到印證,較早進行賦體創(chuàng)作的作家,如陸賈、賈誼、劉安等,無不和楚文化息息相關。據此而審視《大丹賦》,無疑具備賦之要素?!皻w空城兮”、“發(fā)紛紛兮”、“天時泰兮”都是從不同的書目中摘抄而得,《大丹賦》列于《周易參同契》中同樣也是如此。《大丹賦》思想內涵與藝術表現力如此豐富,它卻一直徘徊于各種賦學集之外,是否因其言煉丹之術而被束之高閣,故不能歸屬于賦體文學呢?回答是否定的?!洞蟮べx》文體的歸屬,還可以從近似的同類作品中找到答案,江淹《丹砂可學賦》和遼金時無名氏的《金丹賦》收錄于清人陳元龍的《歷代賦匯》;常倫《丹賦》、周履靖擬《丹砂可學賦》、王崿《金丹賦》收錄于馬積高先生主編《歷代辭賦總匯》。前述劉海蟾《還丹賦》之外,以《還丹賦》為題者還見于今存篆刻于湖南衡山境的石頭文:
還丹為眾藥之宗,驗已神通。盜日月運行之制,奪乾坤造化之功。變凡為圣,卻老如童。九轉初成,滿黃金于室內;一丸才服,控白鶴于云中。原夫體自虛無,全于妙有。黃芽為基,朱汞為首。爐法天地之覆載,藥順陰陽之匹偶。凡三百六十之準則,于十二門庭之固守。既無差于丙丁,遂安閑于卯酉?;⒂鳊埗埐伙w,龍遇虎而虎不走。輕取者萬中無一,志求者十中九得。杳杳冥冥,沖和之精。羽客授得,真鉛煉成。其功莫測,大效難名,授于已死之尸,無魂不返;點在既枯之骨,是肉皆生。其道彌彰,其功無量。承列圣之所秘,為群仙之所向。黃帝得金華之術,衣
冠空葬于人間;淮王遇秘石之方,雞犬盡歸于天上。下士大笑,上本無疑。青霞贊詠,玄靈受持。深藏于紫府青都,我未見也;既出于神方秘法,人必知之。求學甚多,了悟猶鮮。非八石以能成,混五金而不顯,有分者契合須臾,無分者徒勞輾轉。在圣智以難名,諒凡愚之豈見。人后藥化,藥自人弘。何至于丹宵偃仰,白日飛騰。美矣哉,好道之流,得不虔誠而志服? ①
這篇《還丹賦》文字內涵較之《大丹賦》要淺近不少,石刻出現于宋 ②,清人陳元龍《歷代賦匯》歸之為《仙釋》類 ③,題為張仙翁所著,張仙翁大抵為北宋時期人?!哆€丹賦》同樣依托《周易》而得,丹易契合。開篇提及“乾坤造化”之功,章尾亦以勸勉賢人煉丹為結。賦文“虎遇龍而龍不飛,龍遇虎而虎不走?!毖糟U汞相遇而相合之象,取龍、虎煉丹常見之象?!凹葻o差于丙丁,遂安閑于卯酉?!北〈冈麦w納甲中的艮、兌,分指初一和二十三日左右,卯酉指的是震、兌二卦,代指春秋二季。據此不難看出,此篇《還丹賦》與《大丹賦》同樣有相似之處,二者一前一后,是源與流的關系。
作品與《還丹賦》同題或近似的賦文甚夥,匯聚成賦的一個小分支,取向趨于方術技藝化,如《歷代賦匯》下列《仙釋》二卷,并有補遺七篇,內收《丹砂可學賦》(江淹)、《求玄珠賦》(白居易)、《金丹賦》(葛長庚)、《煉丹竈賦》(李東陽)、《臨丹賦》(應貞) ④。總之,以“煉丹”為題的不少作品,往往熔鑄《周易》義理,托《易》而言丹,丹易參同而情理契合。
三、結語
《大丹賦》內容敘寫煉丹之術,辭章具有多義性,且一直附屬于《周易參同契》?!洞蟮べx》篇名,“在古文《周易參同契》,始出《大丹賦》之篇名?!?①古文《周易參同契》是清初仇兆鰲本之源,仇氏據每章文意厘定標題。《大丹賦》因其未有明確的篇題,故長期受到遮蔽,徘徊于賦集選賦之外,但《大丹賦》的文學性以及它篇章的獨立性,卻早已受到學者的關注。仇兆鰲《古本周易參同契集注》曰:“契文經傳,出自三人,文字亦分三體。四言經文,效《毛詩》也。五言傳文,效西漢也。大丹一賦,仿《離騷》也。文不茍同,而意仍貫通。千年之后,猶覺《爾雅》可風?!?②《大丹賦》是一首文學色彩濃厚的騷體歌,煉丹術與騷體賦、歌的結合,從唐代流傳《參同契》為《古歌》的稱謂中也可見一斑 ③。從賦學史的角度可以下這樣的結論:《大丹賦》生成于東漢末年道教產生的時代,合乎企壽成仙的社會流風,是“萬古丹經王”《周易參同契》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賦學史上熔鑄“技”“易”、丹易參同而開風氣的文學篇章,后世受其澤灌的丹技類作品蔚為大觀。
On the Sheltered Poetry in Sao Style of Dadan Fu and Its Significance
TIAN Sheng-li
(College of Liberal Arts,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97,China)
Abstract: Three Ways Unified and Normalized of the Book of Changes (Cantong Qi)is a master work of Wei Bo-yang and there is wealth of literature and art lying underneath.Dadan Fu is one poetry of Three Ways Unified and Normalized of the Book of Changes,and it is composed of poetries in the style of Li Sao,characterized by cultivation of immortality and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of Han Dynasty,which presents unique artistic value.Dadan Fu originates in the late years of Eastern Han Dynasty,which pioneers the Fu in the field of Dan-refining techniques and take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history of Fu literature.
Key words: Eastern Han Dynasty; Dadan Fu; connotation of changing (yi;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significance of Fu
[責任編輯:劉春雷]
孟乃昌、季鴻昆:《〈周易參同契〉的初步研究》,《揚州師院學報》1987年第Z1期。
路永照:《論〈周易參同契〉的文本系統》,《周易研究》2011年第3期。
陳元龍:《歷代賦匯》(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上海:上海書店,聯合影印出版,1987年)、費振剛等編:《全漢賦》(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4年)、馬積高等編:《歷代辭賦總匯》(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14年)均未收錄。
陸西星:《參同契測疏》,轉引自蕭漢明、郭東升:《周易參同契研究》,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第60頁。
陳全林:《周易參同契譯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第137頁。
高明:《帛書老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第217頁。
任法融:《周易參同契釋義》,北京:東方出版社,2009年,第382-383頁。
孟乃昌、孟慶軒輯編:《〈周易參同契〉三十四家注釋集萃》,北京:華夏出版社,1993年,第347頁。
任法融:《周易參同契釋義》,第201頁。
劉海蟾:《還丹賦》,見王西平主編:《道家養(yǎng)生功法集要》,西安: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年,第406頁。
許結:《論賦的學術傾向——從章學誠賦論談起》,《四川師范大學學報》2005年第1期。
許結:《論漢賦文化機制的多元性》,《西南師范大學學報》1992年第1期。
彭曉:《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義序》,轉引自周全彬、盛克琦編校:《參同集注:萬古丹經王〈周易參同契〉注解集成》,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年,第104頁。
孟乃昌、孟慶軒輯編:《〈周易參同契〉三十四家注釋集萃》,第338頁。
孟乃昌、孟慶軒輯編:《〈周易參同契〉三十四家注釋集萃》,第331頁。
孟乃昌、孟慶軒輯編:《〈周易參同契〉三十四家注釋集萃》,第330頁。
任法融:《周易參同契釋義》,第360頁。
孟乃昌、孟慶軒輯編:《〈周易參同契〉三十四家注釋集萃》,第339頁。
曹道衡:《漢魏六朝辭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頁。
周慶元主編:《走進南岳衡山》,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53頁。
何滿宗、王煥林:《湖南書法史》,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10年,第387頁。
陳元龍:《歷代賦匯》,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上海:上海書店,1987年影印本,第709頁下欄。
《臨丹賦》篇名,《歷代賦匯》丹作川,校證見于韓格平等撰:《全魏晉賦校注》,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第141頁。
蕭漢明、郭東升:《周易參同契研究》,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第60頁。
仇兆鰲:《古本周易參同契集注》,轉引自周全彬、盛克琦編校:《參同集注:萬古丹經王〈周易參同契〉注解集成》,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年,第1237-1238頁。
蕭漢明、郭東升:《周易參同契研究》,2001年,第2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