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作為一名培養(yǎng)學前教育師資的教育工作者,筆者注重端午文化的傳播,讓幼師生在端午文化的沐浴中培養(yǎng)中華文化認同感,實施德育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筆者的德育引領主要在三方面:詩節(jié)賽“龍舟”,崇德?lián)P善、追念先賢;重午懸“三友”,敬天保民 崇尚安康;端陽遞“粽情”,尚賢愛國 祈愿和諧。
關鍵詞:端午文化 中華文化認同 文化傳播 德育
中華民族的節(jié)日文化源遠流長。作為一種古老的民間節(jié)日文化,端午文化如一條蜿蜒河流,自遠古時代奔流而來,滋養(yǎng)著不斷發(fā)展變化的現實生活。端午文化的源頭深潛于中華民族生存和發(fā)展的歷史中,但它的活水一直流淌至如今中華民族生活的諸多領域,并伴隨民眾的生活繼續(xù)向前發(fā)展。筆者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注重端午文化的傳播,讓學生在端午文化的沐浴中培養(yǎng)中華文化認同感,實施德育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筆者的德育引領如下:
端午節(jié)是中華兒女釋放愛國情懷、祈愿平安和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時逢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這一天龍舟競渡,艾草懸門,粽情彌漫,到處飄逸著中華民族的生活智慧。
1.詩節(jié)賽“龍舟”:崇德?lián)P善 追念先賢
聞一多先生曾撰寫《端午考》一文,認為端午節(jié)“源于遠古時代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jié)日”,故此節(jié)又稱龍日或龍節(jié)。為了求得龍圖騰的賜福,這一天,人們斷發(fā)紋身以像龍子,舉行圖騰崇拜,他們把所乘之船刻畫成龍形,與岸上的鼓聲相和,在水上進行競賽劃船的活動和游戲。這便是龍舟競渡的起源。
據南朝梁代吳均《續(xù)齊諧記》記載,楚人端午節(jié)舉行龍舟比賽是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故此節(jié)又稱詩人節(jié)。屈原是戰(zhàn)國時期楚國人,對國家社稷忠心耿耿,卻遭奸人陷害被貶,流放到沅、湘流域。在此期間,他仍然心系家國,寫下了不少憂國憂民的詩篇《離騷》、《九歌》、《天問》等。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都城。屈原眼看自己的家國被侵略,悲憤交加,始終不忍脫舍故土,寫下絕筆作《懷沙》后抱石自沉汨羅江。沿江百姓舍不得忠良就此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之后每年端午節(jié)劃龍船以紀念屈原,借劃船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蝦蠶食屈原的身體。就這樣,端午節(jié)這天龍舟競渡的習俗就傳開了。
吳越族的龍圖騰崇拜,楚人救贖屈原的傳說,意蘊深遠。首先,吳越人以龍為祖,敬祭祖先,體現了古人“慎終追遠”的人文精神。先民認為人的生命是短促的,而人的精神是永恒的。他們堅信祖先博大的功德可化普通為神圣,化短暫為永恒。祖先厚如天地的德行永遠激勵著后人追求和諧,踐行高尚,營造和美。其次,屈原的憂國憂民與楚人的救贖祭念,體現了古人“抑惡揚善”、敬畏生命的人本智慧與追思先賢的人文情懷。《易經》指出,人“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強調“人道”須符合“天道”。天地有大德大愛,人類與天地共德。屈原對國家社稷忠心耿耿,承踐了天地大德,其人格與天地同在。孟子認為,人要“善養(yǎng)浩然之氣”。楚人奮力救贖屈原、紀念屈原,就是對堅守正義的宣誓,對丑惡的宣戰(zhàn),對生命的尊嚴的敬畏。可見,龍舟競渡它彰顯了中華民族崇德?lián)P善、敬畏生命、追思先賢的人文理念,在這種意義上,龍舟競渡就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游戲或體育競技項目,而成了中華先祖崇德?lián)P善的重要文化符號。
2.重午懸“三友”:敬天保民 崇尚安康
午屬十二支,農歷五月為午月,午、五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節(jié)又稱“重午節(jié)”或“重五節(jié)”。在中國古代,人們認為五月是“惡月”、“毒月”,五日是“惡日”、“毒日”。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人們最忌諱這一天。因此這個節(jié)日最早一直是作為保健、避疫、驅邪的節(jié)日傳下來的。
民間傳說中,神仙有戰(zhàn)勝妖魔的“三件武器”:菖蒲、艾草和蒜。菖蒲是寶劍,艾草是鞭子,蒜是法錘,因為其后來被民間用于端午驅除蛇、蟲和病菌,降妖除邪,故又稱“端午三友”。傳說遠古時候,水怪想在五月初五淹沒百姓的家園來霸占地方做他的地盤,天上的神仙知道此事,便砍了菖蒲和艾草,分別做成寶劍和鞭子,挖了蒜,作為法錘,以此為武器與水怪決戰(zhàn),結果神仙大勝了水怪。端午這天,神仙把手中做武器的菖蒲、艾草和蒜頭置放于人們的房子上面。水怪被神仙打怕了,一看到“三件武器”,就嚇得屁滾尿流,再也不敢騷擾人間。此后每逢端午,人們會在自家的墻上掛一些艾草、菖蒲和蒜,來震懾水怪,以此保護房屋和財產。
端午期間,時臨夏至,正是寒暑氣轉換之時,氣候潮濕,毒蟲滋生,人很容易患病。從科學角度看,艾草的莖、葉,都含有揮發(fā)性芳香油,可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入藥有理氣血、袪寒濕的功效;菖蒲的葉片也含揮發(fā)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強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蒜頭氣味辛郁,是有殺菌功能的調味品,民間以嚼生蒜或食用蒜來預防或消除口腔及腸道疾病。因此,先民重午懸掛艾草、菖蒲和蒜,體現了古人的科學探索精神。神仙降妖的傳說意蘊深長,它體現了古人對“天道”的敬畏和祭奠,對民生的呵護,對人與自然關系的體認。先民把宇宙運行、萬物生長的自然界視為“天”,它容括生命的整體,人是其中的一部分?!熬刺烀薄白R天道”,強調人們敬畏和遵循大自然的規(guī)律,開展生產生活而造福保護自身?!肚f子》曰:“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碧斓赜钪娈a生了有生命的萬物,故我們要祭告天地,感念天地的養(yǎng)育之恩??梢姡匚鐟摇叭选钡膶嵺`,凸顯了祖先敬天保民、崇尚安康的人文關懷。
端午懸“三友”習俗傳承至今,部分繼續(xù)保存,部分推陳出新。如今的端午節(jié),好些人家在大門上插上艾草和菖蒲,人們手持手機或圍坐在電腦前,給親戚朋友通過網絡傳遞艾草、菖蒲和蒜的信息和知識,講述著神仙水怪的故事,給親友送去平安和健康的祝福。
3.端陽遞“粽情”:尚賢愛國 祈愿和諧
據北周宗懔《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恰是仲夏,其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天氣好的日子,故將五月初五叫做“端陽節(jié)”。端陽節(jié)的飲食習俗豐富多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吃粽子。人們在享受中國傳統(tǒng)美食之余,期望平安、吉祥、和諧,更讓深遠濃烈的愛國情懷得以釋放與提升。endprint
粽子最早用作祭祀祖先和神靈,被稱為“角黍”,呈動物角形。先民認為,動物角是人和神溝通的靈物,祭祀神靈所供之物以有角為貴。故古人祭祀時喜歡用帶角的動物作祭品,以祈求福祿。東晉范注《祠制》說:“仲夏薦角黍?!闭f明當時已有夏至用角黍祭祀祖宗神靈的習俗。把粽子包成角形,正是對動物角的模仿,賦予粽子祭祀的意義。
到戰(zhàn)國時期,因屈原當時在民眾心中的崇高地位,粽子又成了祭祀屈原的食品。楚人屈原在世時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lián)齊抗秦,遭到子蘭等奸人的強烈反對,屈原受讒去職遭流放。秦軍攻破楚都,屈原悲痛萬分,不忍看著祖國和人民遭受欺凌,端午這天自投汨羅江,以身殉國。江邊的百姓聽說屈原投江,紛紛來到江岸上,將自家的粽子投入江中,讓魚吃飽,以阻止魚咬食屈原的身體。之后人們每年都向汨羅江投放粽子紀念屈原,祈盼他平安吉祥。就這樣端午的粽子文化在民間傳開了。兩千年來,后人為紀念屈原,把一個忠臣、詩人的死亡日逐漸變成了一個表達哀思、釋放愛國情感的偉大節(jié)日。
傳遞粽子情,是端午節(jié)最重要的習俗。端午天剛亮,家庭主婦就為做粽子和中午美食而忙乎起來。做好粽子,必須讓兒子給其岳父岳母送去粽子和禮品,將平安、吉祥、和諧等濃濃祝福傳遞到親人心間。之后,左鄰右舍之間互送粽子,傳遞友好和問候。
端午文化在生活中形成、創(chuàng)新和傳承,其根本在于過端午的現實生活。端午節(jié),陜西甘肅等地上演屈原題材的秦腔,悼念屈原,表達濃烈的愛國之情,表現對正義的堅守和對邪惡的鞭撻;江南水鄉(xiāng)開展龍舟競渡活動,詮釋人們對祖國的無限忠誠,對和平生活的無限熱愛,對愛國英雄的無限敬仰與虔誠祭奠,對生命尊嚴的至高敬畏,中華大地浸潤在道德洗禮的氛圍之中。
總之,統(tǒng)觀端午文化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可得出一個結論——中華文明“天人合一”思想是端午文化的重要淵源。端午節(jié)是自然時序的體現,人要認識、掌握和遵循自然規(guī)律的“天”之道,又要尊重人類社會生活的“人”之道,人要積極調適自身行為,把握天地人之間的內在尺度??梢?,中華端午文化主張“自然”與“人為”的合一,倡揚“以人為本”理念,協(xié)調好“天、地、人”的關系,以期達到人人和諧、家家平安、國國和睦的社會與“天人合一”的境界。
本文為甘肅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中專傳統(tǒng)文化滲透型德育模式建構問題研究》(課題批準號GS〔2014〕GHB1469)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介紹:杜高奇,甘肅平涼師范學校教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