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侯楊方
侯楊方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所教授
清朝是不是中國王朝,這是最近學術、媒體兩界關注的一個議題。清朝是滿洲人建立的大一統(tǒng)政權(quán),這一點非常明確,而模糊的是“中國”這一概念?!爸袊背蔀檎降膰?,始于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其簡稱即為“中國”;1949年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也簡稱“中國”;此前的“中國”一般指的是中原王朝或中原地區(qū),并非國號。
1644年清軍入關定都北京。清世祖登極詔書稱:“祗(編者注:音支。恭敬)告天地、宗廟、社稷,即皇帝位,仍建有天下之號曰大清”,因此清朝的正式國號為“大清國”。隨后經(jīng)過18年的戰(zhàn)爭,大清國占領明朝的所有領土,即后來所謂的內(nèi)地“十八省”。此時大清國版圖已經(jīng)包括了關外的東北、明朝故土以及內(nèi)蒙古中、東部等,約四百多萬平方公里。
大清國的版圖仍然在不斷擴張:康熙時期,臺灣、澎湖、黑龍江以北地區(qū)、外蒙古、哈密、西套蒙古、唐努烏梁海、西藏、吐魯番相繼納入版圖;雍正時期,青海入版圖;乾隆二十四年(1769年),清軍終于攻滅數(shù)十年的世仇準噶爾汗國,并平定了回部,西域新疆(包括今天境外的中亞部分地區(qū))納入版圖,此時大清國版圖達到極盛,約1300多萬平方公里,并且基本保持到了19世紀六十年代。近代,大清國接連喪失了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中亞、臺灣、澎湖等領土,并簽訂了一系列邊界條約,至1912年大清國終結(jié)時,仍擁有超過1150萬平方公里的版圖。
1912年2月12日,《大清國皇帝退位詔書》宣稱:“總期人民安堵(編者注:安居),海宇乂安,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因此,簡稱“中國”的中華民國繼承了大清國的全部領土、主權(quán),以及自《尼布楚條約》以來,多個邊界條約規(guī)定的國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根據(jù)《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中華民國收復了被日本占領的東北、臺灣、澎湖以及南海諸島,同時外蒙古獨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了中華民國的領土后,在習慣線與條約線的基礎上,與鄰國簽訂了一系列的邊界條約,確立了現(xiàn)在的領土范圍。
爭論清朝是不是中國王朝,正方、反方似乎都側(cè)重于大清國的統(tǒng)治階層滿洲人是否漢化,是否繼承了漢人中原王朝的正統(tǒng),漢化與否變成了判斷的標準。漢化、非漢化都不是問題的關鍵——“漢化”不等于“中國化”,“非漢化”不等于“非中國化”,因此清朝是否屬于中國,與漢化、非漢化無關。
大清國顯然與之前的明朝不同,它的領土既包括了漢人居住的內(nèi)地,又包括了滿、蒙、回、藏等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且后者的面積更為廣大;各地區(qū)間的統(tǒng)治方式相差甚遠,既有漢地的督撫制,又有邊疆的八旗制、軍府制、盟旗制等;大清國皇帝扮演了多重角色:他既是八旗旗主、蒙古的大汗,又是漢人的皇帝,甚至還兼任蒙、藏的宗教領袖——乾隆皇帝即以文殊菩薩自居;大清國是一個多元民族、多元體制的國家。即使強調(diào)滿洲人的漢化,以及皇帝以歷代中原王朝的正統(tǒng)繼承者自居,但也不能否認以上的種種不同于漢人中原王朝的事實,甚至一度在乾隆時期還出現(xiàn)過“去漢化”的“滿洲化”現(xiàn)象。
那么清朝究竟是否屬于中國?
從歷史軌跡看,大清國、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土、主權(quán)一脈相承,與同時期喪失了絕大部分領土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相比,從傳統(tǒng)的王朝國家向現(xiàn)代國家的轉(zhuǎn)型也較為順利,除了外蒙古外,基本完整保留、繼承了大清國的領土與民眾。從領土、主權(quán)的繼承角度,大清國、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政權(quán)更迭的關系,而不是國家的轉(zhuǎn)換。清朝是不是“中國”王朝至此一目了然。
很多爭論是糾纏于“中國”這一含義模糊的概念,各方采取不同變化的標準、各取所需的論據(jù),在不同人的理解中.甚至同一人的同一文本中,“中國”的含義也各不相同。如果將“中國”理解為漢人政權(quán),清朝當然不是“中國”;如果將“中國”嚴格定義為現(xiàn)代的國號,清朝當然是“中國”的王朝;更何況,雖然身份多重,入關后的清朝皇帝卻始終以漢、唐、宋、明諸中原王朝的正統(tǒng)繼承者自居。那么這一問題還值得一再爭論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