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華
(江蘇省如東縣長沙鎮(zhèn)初級中學,江蘇 南通 226413)
例談初中體育有效課堂傾聽與表達的意義
崔 華
(江蘇省如東縣長沙鎮(zhèn)初級中學,江蘇 南通 226413)
眾所周知,在新課改實施之前,初中體育課堂并不重視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教師只注意自己的教學意愿能否在課上得到貫徹,學生是否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至于學生心里的想法、主觀上的需求并不關(guān)心。在這種方式下,教師一味地教,學生被動地聽,久之,學生養(yǎng)成被動接受的學習習慣,形成過分強調(diào)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狀,教師教得苦,學生學得苦,課堂無生機?!皩W然后知不知,教然后知困”,教與學是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當教師走下“神壇”,置身于學生之間,傾聽學生的表達,不斷調(diào)整自己的執(zhí)教思路,改變教學策略,課堂活力逐步呈現(xiàn),課改14年來的心雨歷程是最好的印證。
傾聽是表達的前提,表達是對傾聽的反饋,兩者的存在是實現(xiàn)課堂質(zhì)量有效的保證。相比之下,體育課堂是一個開放的課堂,鑒于初中生的身心特點,初中體育課堂師生表現(xiàn)更是成為課堂教學評價的一條重要依據(jù)。這些年來,原地雙手頭上向前投擲實心球成為南通市體育中考項目的“常客”,該項目對于發(fā)展學生的力量、柔韌性、協(xié)調(diào)性都有很好的幫助。為了使學生在學習之初建立良好的動作概念,形成正確的動作記憶,筆者在單元教學的第一堂課中進行了精心的安排,從找尋合理的身體姿勢開始讓學生探究。筆者引領(lǐng)學生坐著投擲、蹲著投擲、跪著投擲、直立投擲,最后在作出背弓的情況下投擲。學生傾聽著筆者的要求,嘗試著各種姿勢的練習。待一輪體驗之后,學生們圍攏在筆者身邊,爭先恐后發(fā)表著自己的見解,諸如坐著投不好發(fā)力、蹲著投身體不穩(wěn)、跪著投腿部用不到力、直立投顯得力度不夠,一致得出兩腳前后站立,身體后仰作出背弓,雙臂后伸,目視前上方的較合理身體投擲姿勢。在傾聽、探究和表達之間,學生們有了正確的動作概念,建立了良好的動作表象,課堂目標圓滿達成。
農(nóng)村學校的發(fā)展受當?shù)刎斦顩r的制約,再加上小學體育沒有升學考試的壓力,導致很大程度上小學階段體育師資及體育器材的缺乏,因此,學生在課上所學到的運動技能與課標的要求有差距。針對此情況,筆者在學生初一年級階段籃球課教學時,將籃球原地運球確定為單元教學的第1課時。依據(jù)初一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已有的經(jīng)驗確定以下目標:(1)80%左右的學生知曉熟悉球性的簡單方法及原地運球的動作要點;(2)70%以上的學生在練習中做到運球部位準確、上引下送、柔和用力,眼視前方,運球平穩(wěn);(3)練習中,學生們肯思考、善表達,團結(jié)意識強。筆者在執(zhí)教這堂課的準備階段就將熟悉球性的方法介紹給大家,并叮囑學生記住這些方法。有學生提出疑問,既然學習原地運球,為什么把熟悉球性的方法記住,有什么作用?筆者告訴學生,球性熟悉后,會對原地運球以及以后學習其他籃球技術(sh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后會隨著學習的深入體會得到的。課堂進行到原地運球時,筆者要求學生一手運球,另一手臂屈肘平舉,眼視前方。剛開始階段,學生還能按照要求去做,隨著練習時間的加長,有為數(shù)不少的學生出現(xiàn)低頭運球,非運球臂下垂的現(xiàn)象,筆者一再要求,但收獲的效果甚微。有學生就此要求向筆者詢問這樣做的目的。筆者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在拓展延伸階段完成“運球破壞球”游戲前,要大家通過實踐,思考這個問題。在游戲后,筆者詢問,有沒有找到答案。學生們高興地告訴筆者,低頭運球時,運球容易被破壞;在游戲過程中,沒有手臂護球動作,球也會被打掉。筆者乘機補充,不僅僅是用手臂護球,更需要的是通過身體側(cè)轉(zhuǎn)帶動手臂,用身體和手臂護球……學生在傾聽教師的講述和要求,利用自己的實踐,得出結(jié)論并表達出來,不僅有表象和記憶,更有自己的情感表達,這樣的課堂才富有生命力。
作為肩負著實施素質(zhì)教育重任,擔負著提升學生體質(zhì)健康的體育學科,不僅傳授運動技能,發(fā)展學生體能素質(zhì),引導學生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還有情商的培養(yǎng),在某些程度上,情商甚至比智商更重要。初中體育課堂傾聽與表達的存在,正是對情商培養(yǎng)的補充,將會對學生現(xiàn)在的成長、將來的發(fā)展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基礎(chǔ)作用。
G807.3
A
1674-151X(2015)12-139-02
2015-10-19
崔華(1970 ~),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農(nóng)村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