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初曉寧 編輯/章蔓菁
謀定期權投資
文/初曉寧 編輯/章蔓菁
投資者不妨從備兌開倉、保護性認沽等一級交易策略以及買入期權等二級交易策略開始嘗試,待熟悉之后再進行賣出期權等三級交易策略。
2015年對于中國資本市場來說絕對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年:2月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50ETF期權正式鳴鑼開市;4月16日,時隔5年后,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推出上證50和中證500股指期貨。這些金融衍生工具的推出極大地拓寬了投資者的選擇,通過構建合理的交易策略,投資者可運用的交易工具更加豐富。
自2015年2月9日正式上線,截至到2015年5月5日,50ETF期權日均成交28608張,持倉量也在逐步上升,目前在13萬張以上,期權隱含波動率在45%~50%左右??傮w來說,期權定價比較合理,市場成交符合預期,期權成交比較理性,風控措施切實有效,行權交收順利完成。
上述交易中,個人投資者的參與度和成交占比大幅提升,從最開始的10%左右到目前的50%左右,個人投資者參與熱情逐步高漲,其中認購期權的成交相比更加活躍一些。目前,滿足條件的客戶權利倉持倉限額最高可達5000張、總持倉限額提高到10000張,單日買入開倉限額達到50000張;相比最開始權利倉持倉限額20張、總持倉限額50張、單日買入開倉限額100張,有了極大的提升,也進一步提高了投資者的參與熱情。投資者的成交量和持倉量都在逐步提升,期權在管理風險、增加收入、資產(chǎn)配置方面也發(fā)揮了明顯的作用。
隨著經(jīng)濟新常態(tài)被市場逐步接受,金融資產(chǎn)價值重估,市場開啟了一波波瀾壯闊的行情。作為一種極具靈活性的金融工具,投資者若能在當前的市場行情下合理運用期權,將會如魚得水。一般來說,投資者可以通過以下幾類策略把握期權的投資機會。
備兌開倉策略
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可能會碰到如下情況:長期看好并持有一只股票或ETF,但最近不溫不火,有時有點小漲,有時干脆一動不動,沒有達到投資者的預期價位;或者是投資者愿意在預期價位賣出,如果沒有達到預期價位,投資者則想降低持倉成本,以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這種情況下,有沒有一種辦法,可以適當增加投資者的收入,或者降低持股成本?
當遇到這種情況時,投資者不妨采用備兌開倉策略。備兌開倉策略是投資者在擁有或者買入標的證券的同時,賣出相應數(shù)量的認購期權。該策略使用百分之百的現(xiàn)券擔保,不需要額外繳納現(xiàn)金保證金。在備兌開倉策略下,投資者一旦賣出了認購期權,即有義務按照合約約定的價格賣出股票。當投資者備兌賣出認購期權(一般是虛值或者平值)后,如果標的股票價格上升,并且股票價格達到或者超過行權價格以上,所賣出的認購期權將被執(zhí)行,投資者的持倉標的股票將被賣出;如果標的股票價格下跌,則所售出的認購期權將會變得毫無價值,那么投資者賣出期權所獲得的權利金,能夠降低股票持倉成本。
總的來看,備兌開倉策略的風險較小,且易于理解掌握,屬于基本的期權投資入門策略,可以使投資者熟悉期權市場的基本特點,由易到難,逐步進入期權市場交易。具體來看,備兌開倉策略屬于一級投資者可以使用的投資策略,只要具備期權投資資格,就可以備兌開倉。從境外成熟市場經(jīng)驗來看,備兌開倉也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期權交易策略之一。恰當運用備兌開倉策略,可以增強持股收益,降低持股成本。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備兌開倉并不是保本策略,在持有的現(xiàn)貨標的價格大幅下跌時,可能會出現(xiàn)賣出認購期權收入的權利金無法彌補投資者的現(xiàn)貨虧損,從而給投資者帶來損失。
保護性認沽策略
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也可能會碰到如下情況:預期某只股票會上漲而想買入這只股票,但擔心買入之后市場會下行;在牛市時買入股票,擔心市場會出現(xiàn)回落;在熊市時買入股票,擔心所持的股票會跌得更低。
在這種情況下,不妨嘗試保護性認沽策略。保護性買入認沽策略也稱期權保險策略,是指投資者在已擁有標的證券、或者買入標的證券的同時,買入相應數(shù)量的認沽期權。該類策略既可以保留股票的上行收益,同時又能將未來的下行風險控制在一定程度內(nèi)。
該策略的成本等于股票的購買成本加上認沽期權的權利金支出成本。由于在保護性買入認沽策略中,認沽期權為買入持倉(即權利倉),而期權的權利倉只有權利,沒有義務,因此投資者不需要繳納現(xiàn)金保證金,因此也就不會面臨強行平倉的風險。
舉例來說,投資者老王看好后續(xù)大盤股的走勢,決定買入50ETF,但是又擔心市場可能會出現(xiàn)大幅調(diào)整。老王在咨詢了證券公司的理財顧問以后,以3.2元的價格買入10000份50ETF,并以1900元的價格買入一張6月到期的行權價為3.2元的認沽期權。在6月份認沽期權的到期日,如果50ETF價格超過3.2元,投資者可以放心持有50ETF;如果50ETF價格低于3.2元,投資者可以行使手里的認沽期權的權利,以約定價格3.2元賣出手里的10000份50ETF,損失僅為權利金1900元,從而免遭長期套牢或者大額損失的風險。
買入認購策略收益圖
買入期權(認購、認沽)策略
自2014年10月以來,股市開啟了一波波瀾壯闊的大行情,上證指數(shù)上漲近100%,與此同時,兩市融資余額達到了近2萬億元的規(guī)模。在這種行情下,投資者可能會產(chǎn)生以下困惑:想做多某只股票,但資金不夠;想利用杠桿來以小博大獲取收益;看好某只股票,想尋求一個最有利的價格介入;想尋找一種成本較低的做空方式,這樣即使市場上漲,損失也可控。所有這些困惑都可以通過買入認購期權或者認沽期權的方式來解決。
首先,對于預期后市為“大?!钡耐顿Y者,可選擇買入認購策略。當標的價格出現(xiàn)上漲時,買入認購期權的投資者將獲得收益。標的價格漲的越多,認購期權的買方可以獲得的收益也就越大。投資者可以選擇近月合約中平值或者稍微虛值一點的期權合約,如果標的價格下跌,低于行權價格,他可以選擇不行權,最大損失也就是所支付的期權權利金,其盈虧平衡點價位為行權價格加權利金。
舉例而言,2015年3月26日,當時50ETF價格為2.6元左右。投資者老李看好大盤股的走勢,認為在未來3個月50ETF價格會達到或者超過2.8元,因此老李買入了10張行權價為2.8元的6月到期的認購期權,花費權利金6000元(一張期權合約的權利金為600元)。截至到2015年4月30日,一張行權價為2.8元的6月到期的認購期權已經(jīng)價值5000元(按合約單位10000份,當天市場價格0.5元計算得出),老李的10張認購期權價值已經(jīng)為50000元,投資收益率高達730%。不難看出,期權買方的虧損有限,潛在盈利無限。
其次,對于預期后市為“大熊”的投資者,可以選擇采用買入認沽策略。當標的價格出現(xiàn)下跌時,買入認沽期權的投資者將獲得收益。標的價格跌的越多,認沽期權的買方可以獲得的收益也就越大。理論上當標的證券的價格跌到0元時,投資者的收益將達到最大值。而另一方面,買入認沽的投資者所承擔的損失是有限的。如果標的價格上漲,突破了行權價格,他可以選擇不行權,最大損失即為全部權利金,盈虧平衡點價位為行權價格減去權利金。
舉例而言,2015年4月17日當天的50ETF價格為3.2元左右。投資者張女士認為短期市場獲利盤較大,有調(diào)整的需要,不看好大盤股的未來走勢,認為在未來1個月內(nèi)50ETF價格會達到或者跌破3元。因此投資者張女士買入了10張行權價為3元的5月到期的認沽期權,花費權利金8000元(一張期權合約的權利金為800元)。截至到2015 年4月30日,行權價為3元的5月到期的認沽期權已經(jīng)價值650元(按合約單位10000份,當天市場價格0.065元計算得出),張女士的10張認購期權價值為6500元,投資僅損失1500元;相比股指期貨空單或者融券,損失有限;換言之,如果在5月27日(5月期權合約的到期交割日),50ETF價格依然在3元以上,則當時買入開倉的認沽期權將會作廢,即認沽期權沒有行權價值,客戶的最優(yōu)選擇是不行權,張女士損失8000元;如果在到期日,50ETF價格跌破3元,比如降到2.6元,投資者可以選擇行權,以3元的價格賣出50ETF,獲利40000元,投資收益率為515%,即認沽買方虧損有限,潛在盈利無限。
上證50ETF期權與股指期貨對比表
風險防范
作為一種相對復雜的金融衍生品,期權以其權利義務的不對等性以及非線性等特征,可以與其他金融工具相互配合產(chǎn)生多種交易策略,極大地方便投資者的交易選擇,但與此同時,要想做好期權投資,必須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首先是關注期權的到期日,期權上市的時間有四個月份:分別是當月、下月以及隨后的兩個季月。每個月的第四個星期三是當月期權合約的到期日。如果在到期日之前投資者沒有行權或者賣出,則期權合約會過期作廢。尤其是當投資者持有深度實值期權(標的物市場價格大于認購期權的行權價或者標的物市場價格小于認沽期權的行權價)時,需要特別關注期權的到期日;一般來說持有權利倉的投資者可以選擇在到期前進行賣出平倉或者選擇行權。
其次是注意防范期權的行權交割風險。期權的權利方如果想要在行權日那天進行行權交割,必須準備好相應的資金或者標的證券,否則行權會失敗。認購期權的權利方要準備好足夠的資金;認沽期權的權利方要準備好相應份額的標的證券。舉例來說,5月27日是5月合約的到期交割日,如果在到期日,投資者持有10張行權價為3元的認購期權,50ETF的市場價格為3.3元,投資者如果想要進行行權,以3元的價格買入10萬份50ETF,則賬戶里必須至少要有資金30萬元(行權價×合約單位×合約張數(shù)),還要算上一些傭金費用等;如果投資者沒有那么多資金可以用來行權,則最好在到期交易日當天選擇賣出平倉,將持倉的期權權利倉進行了結,鎖定收益。
再次是不要忽視期權有高溢價的風險。當期權隱含的波動率過高時,投資者切記不能有股票“追漲殺跌”的思維,不要跟風炒作買入開倉。另外,在買入開倉的時候,要注意看買賣價差,盡量選擇買賣價差相差不大、交易活躍的期權進行投資。
最后是建議普通投資者不妨先從備兌開倉、保護性認沽等一級交易策略以及買入期權等二級交易策略開始嘗試,待熟悉之后再進行賣出期權等三級交易策略。這主要是考慮到賣出期權需要繳納保證金,而期權的保證金是非線性收取的,再加上期權的杠桿很高,很容易出現(xiàn)保證金不足被強行平倉的風險,因此建議投資者謹慎進行賣出開倉的操作。
作者單位:中信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