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顧瑋雯 譚五昌
2015年新年伊始,余秀華從一個鮮為人知的“草根詩人”一躍成為了網(wǎng)絡大眾熱議的焦點人物,不管是曾經(jīng)讀過她的詩的人,沒讀過她的詩的人,還是本身愛詩寫詩的人,抑或只是單純被新聞吸引過來的旁觀者,都紛紛敲起了鍵盤,參與了這一話題的議論之中。而促使能夠形成今天這樣一個盛大的關注局面的,是《詩刊》雜志的編輯劉年。據(jù)了解,劉年在朋友的介紹下,找到了余秀華的博客,并被她的詩深深觸動,因此便在2014年第九期的《詩刊》上刊發(fā)了余秀華的詩歌,然而在紙媒上發(fā)表之后并沒有引起很多關注。在2015年1月中旬左右,余秀華的詩歌通過微信等社交軟件開始被廣泛轉載,人們出于不同的心態(tài),“默契”地一同關注并且轉發(fā)著她的詩歌。于是,幾乎是一夜之間,她的詩歌就走進了千家萬戶,被閱讀上千萬次,余秀華成為了“詩歌明星”,并且這一熱度持續(xù)了三個多月仍然沒有衰減。直到2015年3、4月份,微博上的熱門話題榜,其中之一仍然是余秀華的“代表作”《穿越大半個中國去睡你》,可見人們對余秀華詩歌的關注度。余華秀儼然成為了當下最紅的中國詩人。
討論余華秀的走紅,首先很容易思考到一個關鍵因素,便是媒體給她貼上的標簽“腦癱詩人”“農(nóng)村婦女”,比如中國日報網(wǎng)有關于她的新聞,標題設為“湖北女農(nóng)民詩人余秀華: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從“農(nóng)民”和“穿越大半個中國去睡你”嗅到了媒體炒作的敏銳眼光。
但如果只是這樣就對她的成名下定論畢竟有失偏頗,關于此,不妨借鑒法國結構主義學者阿爾都塞提出過的“多元決定論”,其大致意思是說,任何文化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都有多種多樣的復雜原因,而不是由一個簡單原因造成的。所以我們在對待“余秀華現(xiàn)象”時,也不能簡單地將它劃入任何一個單純的歸屬。任何類似于“因為她是腦癱農(nóng)民所以大家才關注她”和“因為她的詩寫得特別好和她的身份無關”之類的話語,在我看來,都是不準確的。
在劉年發(fā)現(xiàn)了余秀華并且把她的詩歌刊載在《詩刊》上的微信平臺之后,沈睿是第一個發(fā)聲支持余秀華的,實際上因為她的贊賞之詞,為此吸引來了不少關注的目光?!斑@樣強烈美麗到達極限的愛情詩,情愛詩,還沒有誰寫出來過。我覺得余秀華是中國的艾米麗·迪金森,出奇的想象,語言的打擊力量,與中國大部分女詩人相比,余秀華的詩歌是純粹的詩歌,是生命的詩歌,而不是寫出來的充滿裝飾的盛宴或家宴,而是語言的流星雨,燦爛得你目瞪口呆,感情的深度打中你,讓你的心疼痛?!雹?/p>
從沈睿的言語之中,可以看出她最欣賞余秀華詩歌的部分是她的想象和語言,以及其純粹與燦爛。先且不論沈睿將余秀華比作艾米莉·狄金森是否恰當,至少足以見得她對余秀華詩作的認可,而值得注意的是,沈睿的欣賞似乎是出自于詩歌的角度,是撇除了“標簽”所帶來的影響的。
認可余秀華詩作的代表性人物,除了女詩人沈睿,還有北大中文系教授、著名詩人臧棣?!叭谓逃诒贝笾形南档脑娙岁伴t認為,關于余秀華,真正的問題不是我們怎么看她,而是我們怎么反思我們自己。因為單論詩的好壞,中國比她寫得好的大有人在,但為什么只有余秀華能在一夜之間引發(fā)如此巨大的關注?臧棣指出,她在詩藝方面的特點在于直接性,她把語言直接當成了身體。而他更傾向于這樣看待她的詩:她的寫作伸張了一種沉睡中的生命權力。人,確實可以通過詩歌寫作來完成她自己。”②
在臧棣看來,余秀華之所以走紅,不是因為她驚若天人,而是“通過詩歌寫作來完成她自己”,可以看出,臧棣的評價已經(jīng)不是簡單的詩歌欣賞層面,而是想讓人們看見詩歌更高的精神效用。在成名之后,余秀華得到了鮮花、簇擁、贊賞,在寫詩之后,余秀華從詩歌中得到的是自己,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后者,而不是略顯浮淺的前者。臧棣還說了一句話,被多處引用并放大——她的詩“最大的特色,就是寫得比北島好”。③關于這一句話,其實我們不必過分追求這背后的意義,不妨就當作是臧棣個人的一個看法。而不同于那些反感大眾審美的批評家們的是,對于網(wǎng)絡上的一片夸贊,臧棣倒不認為是浮躁,“我們不必在每件事情上都過于深刻。也許,對余秀華的閱讀,就是一場詩歌的嘉年華。”④臧棣言語里流露出的是對詩歌的包容態(tài)度,而“不必深刻”也不失為欣賞詩歌的一種心態(tài)。
其實“批余派”這樣的字眼在我看來是不太合適的,“批”總是讓人聯(lián)想起一些不太美好的詞語聯(lián)想,比如“批判”“批斗”這種詞,尤其是在這個和平年代里,我們已經(jīng)不太習慣這樣鋒利的字眼。然而在沒能找到更適合的字眼之前,也只能姑且這樣用之。那么在這一類發(fā)聲批評余秀華詩歌的人中,代表者是沈浩波,倒不是因為他有多么痛聲地批判著余秀華,而是發(fā)自肺腑的冷靜思考。比如說在他的博客中,我找到了這樣的話語:“我從來不認為公眾對詩歌的關注或不關注,贊賞或抨擊,與詩歌本身有什么關系。公眾是公眾,詩歌是詩歌,井水不犯河水最好,偶然相遇,也絕不是什么金風玉露一相逢的好事。”⑤同時,還有這樣的一段話:“讓萬眾歡呼的藝術,只可能是大眾藝術,比如暢銷小說、流行音樂、商業(yè)電影。因商業(yè)的內在需求,大眾藝術的要點就在于如何滿足讀者、聽眾、觀眾的需要,而并非首先滿足作者個人內心的需求。大眾藝術作者中也有特立獨行的天才,但前提仍然是,其個人趣味、審美層次、情感狀態(tài),甚至內在的價值觀,必與當時的大眾趣味和心理有高度的契合。”⑥
或許正是因為在誕生之初便是給人“標題黨”“賺人眼球”感覺的余秀華,讓青年詩人沈浩波在評論之時不得不擺高臺階,提一提嗓子,給這紛紛趨之若鶩的眾人澆上一盆冷水。通觀其整篇博客,其實用來批評余秀華詩歌的篇幅并不為多,反倒是批評這樣一種大眾審美的弊端占了主導。甚至,他也會客觀地去講述他對于余秀華詩歌的看法。比如說余秀華被流傳最廣的那首《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他對于其中第一段比較贊賞,對其他部分則尋常評斷。
批評的聲音當然不只是來自于沈浩波一人。青年詩人王西平也曾坦言:“大眾只喜歡兩種人,死人和俗人。顧城、海子、徐志摩他們,當年何曾顧及過大眾的感受?詩歌就是小眾?!雹咄跷髌桨言姼鑴澣胄”姷臐撆_詞是——余秀華的詩歌受到了大眾的喜愛,說明她的詩歌是媚俗的,是沒營養(yǎng)的,不能夠算是一流詩歌。
其實,統(tǒng)觀這一派的人的說辭,批評的落腳點主要有二:一是對這股熱潮的反感,認為這種使人們趨之若鶩的大眾詩歌不值得一提;二是覺得余秀華的詩歌并無多大精彩創(chuàng)新。倒是沒有人認為她詩歌情感不真誠,其實我們不妨認為這是從反面證明了她的詩歌的特色——情感充沛,表達赤裸。
然而假如真如沈浩波所言,即便是在大眾文化中,也存在著天才,而他的審美、情感、價值觀就正好契合了大眾的審美、情感和價值觀,又創(chuàng)作了十分有感染力的作品,那么余秀華又為何被排除在這之外?若不是刻意逢迎大眾的喜愛,又何必因為受大眾喜愛而被減分。這是我覺得批評者們不太寬容之處,與其說他們在批評余秀華,毋寧說他們是在批評大眾審美。
每一次詩歌熱點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都會有許多不同的聲音,或褒或貶,除此之外還有審慎的中間派。評論家徐敬亞當屬于這一派別的,在回答記者的提問時他這樣說道:“幾位學者的評論,說了幾句過頭話,都是出于對她詩歌閱讀的喜悅,并無惡意。而媒體,除了‘腦癱’的新聞重心失誤之外,追捧與炒作也并沒有超過消費時代的一般化意義上的惡俗?!虼宋覀€人一直心懷廣義詩與狹義詩兩個標準。對于中國一線的詩人們,我希望盡量拿出我的挑剔與刻薄。而對民間眾多的詩歌寫作者,我希望對他們越來越寬容?!雹?/p>
在這樣的一段評說的文字里,我捕捉到的是“寬容”,也即是說,徐敬亞將大眾審美和專業(yè)審美劃入了截然不同的兩個領域,并且分而視之,既沒有抬高專業(yè)審美的傲氣,也沒有不屑地貶低大眾審美趣味,可以說是較不偏頗的一種言論。想到臧棣夸贊余秀華的詩歌超過了北島,又想到沈睿將她比作艾米麗·迪金森,再想到沈浩波對她的不買賬態(tài)度,在這眾說紛紜之中,這樣一種既不溢美又沒苛責的言語,則顯得比較客觀了。不過,倒也不能每個人都是中立派了,那樣會乏味許多。用最美的詞語最高的評價表達自己對于詩歌的喜愛,或是指出弊端闡發(fā)自己的獨特見解,都是在參與詩歌的賞析,無謂優(yōu)劣。
除此之外的中立派還有很多。大學里的教授與批評家們(比如張清華與譚五昌),也是持比較中立的態(tài)度,是因為他們看問題,有著文學史的眼光,不輕易貶低任何新的文化現(xiàn)象,也不貿(mào)然高估之。當然詩歌愛好者中,也會有比較中立的聲音,比如,“律師楊濤說,他讀了《穿越大半個中國去睡你》,感覺很好,雅人、俗人其實都在推進和傳播,使詩歌更加繁榮。作為詩人,‘需要保持高度的思想獨立,有時讀著覺得很美,有時又覺得邏輯不通。’”⑨
“對于余秀華的詩歌評價,應當從文學批評應有的價值尺度衡量,拋開那些所謂的娛樂化因素,我們才能得出比較客觀的結論。”從揶揄讀者罕莫的觀點看來,他傾向于一個純粹的評判角度。⑩批評或支持,有時候并不完全指向余秀華這個人的作品,如果摒棄這些媒體帶來的影響,也許會更客觀。
余秀華說:“我希望我寫出的詩只是余秀華的,而不是腦癱者余秀華,或者是農(nóng)民余秀華的?!?
從余秀華的這段文字里,讀出了不少她的無助與心酸。任何一個寫作者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尋求到哪怕一兩個知音,音實難知,知實難遇。然而,知音太多,又不免顯得落俗。凡契合了大眾審美的文學作品,就像被披上了一層糖衣,擁有著絕大多數(shù)人不拒絕的甜,短暫地失去了深刻的沉痛。只有剝去糖衣,作品才能還原它自己,而能夠剝去這層糖衣的,是時間。
文藝的力量有時很微小,海子熱愛生命一路高歌,最終將生命的魂還給了這片土壤;食指相信生命,生命依然沒有給他回報以熱切的安慰。一次文藝熱點的爆炸,通常很難只是單純的來源于文字內部力量的彰顯。因此,推動這種現(xiàn)象發(fā)生的,往往離不開媒體的宣傳工作。文藝和宣傳,從來都不是兩個對立的名詞,相反,二者之間往往相輔相成,文藝潤色宣傳,宣傳推廣文藝。然而這兩個名詞,卻是決然不能夠畫上等號的。
其實如余秀華這樣的走紅詩人實在不少,人們之所以不談論,是因為那些走紅詩人都太過泡沫化而不值一提。近年來,處在轉型中的社會影響下的新聞媒體為了求得自身在競爭市場中的優(yōu)勝地位,有漸漸過渡于商業(yè)化的轉變。加上傳媒中心已經(jīng)從傳統(tǒng)的紙質變成了如今門檻低的網(wǎng)絡媒體,它來勢洶洶治理任務繁瑣艱難,因此傳播手段不會循規(guī)蹈矩。在一本書中我曾經(jīng)看到過這樣一段話,用在這次的余秀華走紅事件中現(xiàn)在很是合適:“圍繞著以提升經(jīng)濟效益為中心的主題價值觀念,現(xiàn)代傳媒的各個層面可謂使勁了渾身解數(shù),策劃、炒作,橫向與縱向的聯(lián)合,在新聞的表達方式上則專注于出奇招,爭奪受眾的‘眼球’?!?其實宣傳的功能,正是吸引人們的關注。從目的和功能的角度來看,這是一次十分成功的宣傳。 然而這樣的一種宣傳和文學之間產(chǎn)生了隔閡,好比說媒體的宣傳給了余秀華一個聚光燈,卻讓人們過分地將注意力集中在這個人的身份和特征之上,無法留給詩歌一個單獨的空間。
就傳媒而言,現(xiàn)代傳媒的好處在于它的迅速、延展性和易傳遞性。如果不是因為網(wǎng)絡媒體太強大,也不會出現(xiàn)“紙媒已死”的戲謔說法。并且最重要的一點是,曾經(jīng)大眾們接觸詩歌的渠道要么是看文學書刊,要么是特意購買某位詩人的詩集,而以上的行為,非文學愛好者而不為也,而自從有了網(wǎng)絡傳播平臺——比如微信、微博,人們突然發(fā)現(xiàn)詩歌不再遙不可及,它也可以是茶余飯后的消遣。從經(jīng)濟學的角度來看,就是人們讀詩的成本降低了,當人們對于讀詩的期望價值不變之時,成本的降低將會引來更多的“消費者”——也即是閱讀詩歌的大眾。
媒體抱著這樣的心態(tài)來炒作某位詩人在如今的人們看來早已司空見慣,其實這一次媒體涉獵的對象不再是大明星或是公知,而是一個有著某種程度上的“病態(tài)”的女詩人。先且不論這樣的做法是否有何道德基準,因為媒體在利益目的的驅使下早已將之棄之腦后,單就詩歌而言,浸潤人心的心靈之作,被捧上了熱鬧的舞臺,對詩歌或是詩人,都是一種不尊重?!肮娒襟w將余秀華的詩歌當做一種娛樂工具至于風口浪尖,其手段是殘忍的,雖然為余秀華帶來了名氣,卻毀了她的創(chuàng)作動力?!?媒體并不會為詩人周全,他們惦記著的是讀者和閱讀量。
在拉丁語中,“大眾文化”的意思是“人民的文化”。如果是按照這個名詞來理解,流行文化也就并不是如人們通常所理解的那樣,僅僅是廣泛流傳、主流、商業(yè)成功等?!按蟊娢幕蛲ㄋ孜幕庵高@樣一些藝術與風格,它們來源于普通人的創(chuàng)造力,并根據(jù)人們的興趣、偏好和品位流傳于人們之間。”?也許大眾審美是淺層的、未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所以才會被很多評論家所不認可。然而,大眾審美并不等于低俗審美,大眾是廣闊而包容的。
想來余秀華的詩歌,從《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 《藍色的牽?;ā?《如何讓你愛我》到《我愛你》,我們大概可以發(fā)現(xiàn),余秀華詩歌里有這些常見的意象——“肉體”“春天”等,而這一類的意象,并不偏僻幽暗,而是幾乎能夠被每一個人理解的。那么作為一首詩歌,它的文字不艱澀難懂,情感充沛豁然,不幽暗隱秘,自然容易為人們所理解。再加上身份的認同,和人們天生同情弱者時流露的“惻隱之心”,更容易為詩歌中的情感所觸動,繼而被人們喜愛也就不奇怪了。
而關于詩歌的意象之言,想起了曾經(jīng)看過的書中寫著葉芝在1900年發(fā)表的《詩歌的象征主義》一文中對象征主義作了較為系統(tǒng)的論述。關于象征的內涵,他說:“全部聲音,全部顏色,全部形式,或者是因為它們的固有的力量,或者是由于深遠流長的聯(lián)想,會喚起一些難以用言語說明,然而卻又是很精確的感情。”這種全部形式與精確感情之間的關系就是對應的象征關系?!霸姼韪袆游覀?,是因為它是象征主義的?!?
所以,人們在閱讀余秀華詩歌中的所被觸動的心,也許正是因為詩歌具有象征意味的某個詞擊中了自己的心坎,然后便被打動了。筆者認為,余秀華與大眾審美的契合,倒不必褒貶論之。只要是在寫自己的詩談自己的情,就不能說是曲意逢迎,取悅大眾。至于最后的結果是被大眾喜愛,那總不能算是一種錯誤吧。
單就大眾這一層面來說,其實需要從幾個不同的角度來理解。首先余秀華的詩歌是雅俗共賞的,是契合大眾的審美需求的。她的詩歌意象比北島詩歌中的意象其實更加平民化,比如村莊、身體、花朵等,都在大眾理解力的范圍之內。所以大眾在欣賞余秀華的詩歌時,不會有很生疏的距離感。其次,大眾有同情弱者的心理。為什么媒體不拿其他人而偏要擺出余秀華的身份呢?畢竟她的身份特殊,而且這種特殊體現(xiàn)在一種“弱”,這樣的弱勢感讓人們在接觸到之時便會將內心的門檻降低許多,因此,在面對這樣的一個生存境況并不如自己卻能夠寫出如此深情的詩歌的人時,自然很容易就會去關注她,同情她,如果是一個十分“普通”的人,人們的注意力便不會被其很快吸引過來。
所謂余秀華自身的原因,無外乎兩點——她這個人和她的詩歌作品。余秀華在成名之后接受采訪時也坦言自己“被成名”,身份上的特殊屬性讓她因此也額外獲得了更多的關注。然而與那些令人反感的炒作的人不同的是,這些屬性雖然被媒體拿來放大了,但是確實存在著的,那么就應該接受這樣的事實——這些特征的確會使人更具有新聞價值。把所有這些外在的原因剖析完畢,才可以安心來談她的詩歌了。她的詩歌是美的、熱烈的、富有感情的,讀過幾首便可以感知。如果是如前些年的梨花體那般引起非議的詩歌,那便不用大費筆墨來討論成名之事了。因為在我看來,那樣的詩歌成名也罷,詩歌內部并沒有承載什么情感,創(chuàng)作上也毫無創(chuàng)新,不過是無聊的鋪陳,是在戲謔詩歌罷了。
看了那么多旁人的觀點,反觀余秀華本人的時候,不難發(fā)現(xiàn)她對于詩歌是那么虔誠而純粹。“于我而言,只有在寫詩的時候,我才是完整的,安靜的,快樂的。其實我一直不是一個安靜的人,我不甘心這樣的命運,我也做不到逆來順受,但是我所有的抗爭都落空,我會潑婦罵街,當然我本身就是一個農(nóng)婦,我沒有理由完全脫離它的劣根性。但是我根本不會想到詩歌會是一種武器,即使是,我也不會用,因為太愛,因為舍不得。即使我被這個社會污染的沒有一處干凈的地方,而回到詩歌,我又干凈起來。詩歌一直在清潔我,悲憫我?!?
對于這樣一個愛詩歌有如生命的人,媒體真的不該失落重點?;貧w到余秀華自身多好,就只談她的詩歌,不要死死抓住她的殘缺。的確會有一種緊密的聯(lián)系存在于作者和作品之間,就好比我們無法拋開李煜的末世皇帝身份來讀他的“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關注作者的身份和經(jīng)歷是有必要的,但若總抓著來炒作來閑談,就是過分無聊的戲碼,更多的應該關注起詩歌本身。
其實“余秀華成名”是一件十分成功的媒體炒作案例,真的所有媒體都“循規(guī)蹈矩”,有一些事情也難以被人們所關注。之所以這樣的“被成名”為文學愛好者們所不屑,是因為它避重就輕,選擇了一個膚淺、庸俗的點來塑造標題。也或者可以說,這樣的一種偏重,讓文學愛好者不免有些失望了——詩歌的精髓永遠難為人所理解,大眾關注的卻只有表面。詩歌愛好者們還是希望媒體能夠還給詩歌一片安靜的土壤,創(chuàng)作也好,欣賞也罷,若是詩歌變成了茶余飯后人們閑聊的話題,總覺得它失去了應有的分量,它可不是用來娛樂大眾。想要被娛樂,可以選擇娛樂節(jié)目或是八卦新聞,娛樂二字,還是離詩歌遠一些為好。
不過倒不必對大眾的審美趣味嗤之以鼻,余秀華現(xiàn)象永不會只是一位詩人發(fā)表了幾首詩歌那么簡單。畢竟我們也不能夠強迫余秀華“脫去”她自己身上固有的“腦癱”“農(nóng)民”等特征,因此我們無法減去這一部分原因在成名之中的影響,甚至可以說這一部分的影響也頗為巨大。那些認為只應該關注余秀華詩歌的人,大概也是建立在“余秀華已經(jīng)成名了”這樣一個事實基礎上。而她的成名經(jīng)過,已然包裹了如此多復雜多層的原因,因此她的成名現(xiàn)象是不可復制的,尤其在個人身份這一方面來說,實在不可刻意為之。所以,通過此次事件也不難發(fā)現(xiàn),成名與詩歌的優(yōu)劣并不呈正相關,因此詩人完全不必汲汲于成名,大眾亦無需對于名家的權威太過信賴。
其實,如果只是就詩歌談詩歌,我們完全不必關注詩歌之外的這些繁瑣的流離波折。畢竟為什么而成名,又有多少褒貶,那是外人的評價,影響不到作品本身。討論余秀華成名現(xiàn)象,一來通過展現(xiàn)評論家們對于余秀華詩歌的不同觀點,也能夠為不同的欣賞角度和層面找到依據(jù);二是通過原因分析,展現(xiàn)余秀華成名的種種復雜原因的疊加,讓人們在理解這一現(xiàn)象時不再狹隘偏倚。希望這次熱點聚焦過后,還能夠將詩歌還之于詩歌,讓余秀華回歸余秀華。
注釋:
①《人民網(wǎng)》2015年1月26日。
②③④《澎湃新聞網(wǎng)》2015年1月26。
⑤⑥“詩人文摘(沈浩波)博客”2015年1月29日。
⑦⑨⑩《眾詩人對余秀華褒貶不一評論切忌等同娛樂》,《中國新聞網(wǎng)》2015年1月26日。
⑧徐敬亞、徐鵬:《徐敬亞談當代詩歌:兇猛的余秀華與潛伏的優(yōu)秀者》,《鳳凰文化》2015年1月23日。
?余秀華:《北京之行略記——想擁抱每一個你》,“余秀華博客”2014年12月19日。
?廖夢君:《現(xiàn)代傳媒的價值取向》,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敬篤:《生于沉寂,死于喧囂》,《詩歌月刊》2015年第3期。
?[美]羅爾著,董洪川譯:《媒介、傳播、文化》,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第165頁。
?[愛爾蘭]葉芝:《詩歌的象征主義》,《現(xiàn)代西方文論選》,上海譯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54-55頁。
?余秀華、王洪波:《答記者問》,《渤海早報》2015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