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德平
對嘉德歷年所拍金錠的統(tǒng)計和分析
金德平
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自2002年開始,對錢幣類拍品單獨立項拍賣,迄今已歷時十四年。期間,公司對相當數(shù)量的錢幣進行了拍賣,相應地在拍賣圖錄、拍賣網(wǎng)頁、拍賣預展中對大量錢幣進行了展示,十四年內拍賣各類錢幣共約5萬多項。拍賣將這些散落民間的錢幣做了集中,如能對歷年上拍錢幣進行分類整理,將是一份可貴的資料。
在中國,黃金從戰(zhàn)國時期即已成為貨幣,歷兩千年行使至民國時期。但黃金作為大額貨幣,使用并不廣泛,一些時期的相關記錄亦不清晰。至今,各時代金幣的存世情況、某些時期金幣的分類尚需探討,而十多年來的嘉德金幣拍賣紀錄集中起來無疑將可以成為探討的參考。
有感于此,本文對嘉德金錠的拍賣進行了歸納統(tǒng)計,在統(tǒng)計的基礎上進行分析,所以嘉德公布的拍賣紀錄是本文的基本素材,對其所公布的拍賣資料不做甄別和改動,我們所求只是金錠存世、拍賣的一個大致情況。基礎素材的分析中以“項”作為基本統(tǒng)計單位,以與拍賣紀錄吻合,一“項”多為一件拍品,但也有為幾件拍品的情況。統(tǒng)計起自2002年,結束于前不久的2015年春拍(不含嘉德四季拍賣),本文談及的成交價均含舉牌價和手續(xù)費。
對2002年以來歷年出現(xiàn)于嘉德拍賣的金錠特列表一統(tǒng)計于下:
表一(單位:元)
以上統(tǒng)計中,包金、鎏金的貝、餅和鉛質郢爯等不進入統(tǒng)計范圍;金質方孔圓錢在嘉德歷年拍賣中有20件上拍,成交15件,總計成交價628 000元,因金質方孔圓錢一般不做稱重使用,與金錠有別,故未列入上表統(tǒng)計。
從上面十四年的表格數(shù)字可以看到金錠拍賣、收藏的大勢。2002年、2003年數(shù)量極少,2004年、2005年略有起色,2006年、2007年迅速發(fā)展。2007年的年度成交額是2004年、2005年的十幾倍,顯示了金錠收藏的迅速升溫。其后在2010年、2011年達到高峰,年成交額都在600萬以上,但受整體市場疲軟影響,2012年以后,上拍金錠減少,成交比例、金額皆下滑。
金錠是錢幣中的小類,十多年間一家拍賣公司拍賣成交達3 000多萬,總共800多項上拍,成交600多項,所反映的是金錠收藏已在錢幣收藏中占有了穩(wěn)穩(wěn)的一席之地,今后還會有其發(fā)展的空間。
但是,與古錢、紙幣、銀元,甚至與銀錠的收藏相比,金錠收藏處于遠遠落后的位置。金錠的研究更為落后,至今沒有一本從古到今的通論性的中國金錠著作,沒有一本比較全面的中國金錠圖錄。造成現(xiàn)狀的原因在于,金錠是一種高值貴金屬貨幣,歷史上多是作大額貨幣使用,基本上未取得流通、計價功能,故存世既少,價格又高,使得有意收藏者收藏不易,有意研究者不易見到實物。
錢幣收藏的興起,拍賣公司作為溝通買賣雙方的平臺,使一些金錠逐漸現(xiàn)世,以前鮮能一見的金錠得以呈現(xiàn)于世人面前,而且集合多年的拍品,使我們能夠嘗試了解、探討一些金錠的有關問題。
對于嘉德的800多件拍品我們進行了分時代、分品種的歸類,由此制作了表二,對清末—民國的商鑄金錠僅作了大略的分類,選取制作地較明確、數(shù)量較大的列出,其余歸入“其他金錠”統(tǒng)計。
表二(單位:件元)
拍賣的楚金版13件中有“陳爯”1件,其余12件都是“郢爯”,未見其他戳記文字者,且皆切割成小塊,無整版楚金版。此外曾有4件鉛質仿金版出現(xiàn)在拍賣中。
漢代的金餅出現(xiàn)15件,大多為250g左右的,還出現(xiàn)了幾枚小金餅,未見麟趾金和馬蹄金(有銅質鎏金馬蹄金和鎏金銅餅上拍,未列入統(tǒng)計)。
宋代的黃金貨幣拍品數(shù)量較多,基本都是南宋物品。見到有三類:金錠,重量不等,有些曾被切割;金葉子,都是折頁類型,重一兩;一兩小金鋌。
元代金錠2件。
明代金錠件數(shù)不多,但卻有3件50兩、1件25兩的,是歷史上金錠重量稱冠者,其中成交的2件50兩的,拍出價都在200萬以上。
如果以鴉片戰(zhàn)爭作為中國古代與近代的分界,那么屬于古代的清代早中期的金錠,拍賣中所見不多,僅4件,其中3件還是同一件拍品,是2009年秋、2012年秋、2015年春3次出現(xiàn),故實際只有2件拍品。
拍賣中大量見到的是近代清末至民國的金錠,實際主要是民國時期制作的,只是不排除一些金店、銀樓自清末延續(xù)而來。近代的中國金錠可作大致區(qū)分為兩類,一類是政府造幣廠制作的,俗稱廠條,另一類是商鋪制作的。造幣廠制作的金錠相對規(guī)范,商鋪制作的形態(tài)雖也呈現(xiàn)一定的地域性特點,但因是由分散的金店、銀樓制作,其金錠成品呈多樣性。
廠條。拍品見有10兩、5兩、3兩、2兩、1兩、半兩六種類型,其中以5兩、1兩最多,10兩、半兩次之,3兩、2兩最少。拍品類型的數(shù)量多少,應是與其存世數(shù)量、生產數(shù)量有相應關系。少量廠條銘有生產的造幣廠廠名和生產時間,大多則不注出,但多數(shù)應為抗戰(zhàn)后遷回上海的中央造幣廠制作。每件廠條制作后多打制編號、成色、重量,編號應與制作廠、規(guī)格、序號相關。個別10兩、5兩、1兩上打有“飾金原料”字樣。
商鑄金錠。類型多,多見有條形、元寶形、砝碼形、環(huán)形、圓形、金箔等;數(shù)量大,上海、天津、廣東、沈陽、蘭州等地金錠所見較多,這可能與金融中心的位置,以及百姓的收藏、使用習慣有關。從重量類型而言,商鑄金錠以1兩為多,5兩、10兩次之,2兩、半兩較少。
在上拍金錠中,還有一些境外的港澳臺金錠,尤以香港的金錠為多,香港金錠中多見的是香港匯豐銀行雄獅圖1兩、5兩金錠,其他銀行、金鋪、銀號出品者也有不少;澳門金錠出現(xiàn)數(shù)量不多;臺灣金錠拍品有17件,其中不少是10兩錠,制作形態(tài)為商錠,而銘打的編號、成色、重量的規(guī)矩又似廠條,并打有“臺銀”字樣,似是當年由大陸帶往臺灣者,其他亦有臺灣制作1兩、5兩的金條。
在以上品種之外,還出現(xiàn)20件的外國金錠,可能是解放前曾流通使用于我國境內者,其中又多見當時越南的“金城金銀號千足赤金”金葉子。
從戰(zhàn)國到19世紀40年代,歷時2000年左右,總體而言留存的黃金貨幣很少??v觀800多件拍品,其中古代金錠僅96件,占11.6%,近代金錠和境外金錠共730件,占88.4%。
在古金錠中整件的未經切割的楚金版、漢代麟趾金馬蹄金、大件的明代金錠是價值極高,且難得一見的珍品,漢代金餅、宋元明清時代的金錠亦不多見,元明清三代在嘉德拍賣十幾年內都是僅見個位數(shù)的金錠,說明當時的制作可能就很少。19世紀40年代以后至新中國建立約100年左右的時間,留存下來的金錠在拍品中竟占到近九成的比例,說明其時制作多,在民間曾較大量地作為大額交易、貯藏保值之用。在其中政府造幣廠制作的金錠統(tǒng)計所得是113件,在拍賣總數(shù)中占13.7%;商鑄金錠是524件,占63.4%;境外金錠港澳臺金錠是73件,占8.8%;外國金錠是20件,占2.4%。其數(shù)量可參考表二。拍品多寡不一定準確反映存世金錠的數(shù)量比例,但應是存世金錠數(shù)量的一種折射,有著一定的參考價值。
歷史金錠的拍賣價像其他錢幣一樣,受珍稀程度、品相好壞、所含信息多少等諸多因素影響,但金錠本身特有的貴金屬價值也必然影響其拍賣價。以下特將歷年金錠拍賣的前20名列于表三。
表三(單位:元)
翻看金錠成交的價格可以發(fā)現(xiàn)兩點,一是價格就總體趨勢而言是向上的,二是在向上的過程中有波動,甚至有下調。
舉同一件拍品,曾在2009年、2012年、2015年三次出現(xiàn)于拍場的一件清代乾隆時期拾兩金條其拍賣價如下表。2012年比2009年價格上漲86 800元,漲幅37%,2015年又比2012年價格上漲264500元,漲幅82%,上升幅度明顯。
檢點十四年的拍賣,參考表一,可以發(fā)現(xiàn)由2002年至2011年春拍市場呈明顯的升勢(中間2009年初價格略有下跌,后又上升),而至2011年秋拍,受外界影響,金錠拍賣陡然而下,拍品由2011年春拍130多項降至40多項,成交比例由67.4%降至52%,成交金額下降43%。大多金錠單項價格也有下降。直至2015年春拍,4年來8場拍賣每場的總成交金額仍在6位數(shù)內徘徊。
為了幫助大家了解單件金錠拍賣價格的變化,以及目前價格,特選取了幾個品種制作了下表。金錠是稱量貨幣,件與件之間多有品種、重量的不同和品相的差異,都會對價格產生影響,故表四雖所列品種盡量選取較為規(guī)格化的,也只是提供一個大略的參考。
表四(單位:元)
根據(jù)以上對拍賣金錠的統(tǒng)計,可以知道,黃金貨幣在兩千多年的中華歷史上一直延續(xù)使用,其中戰(zhàn)國、漢代、宋代相對遺存較多,品種也較為多樣,顯示這幾個時代較多地使用黃金貨幣,而唐、元、明、清則金幣遺存較少,應是這幾個時代社會黃金貨幣使用、制作較少。中國黃金貨幣制作、使用的高潮應是民國時期(特別是上世紀30—40年代),其時金錠的遺存物之多出人意料,且在銘文看出金錠在民間,在全國各地大量制作、出現(xiàn),政府造幣廠和金店銀樓制作了形形色色的金錠,大量流入民間,使百姓得以使用和貯藏,成為抵御紙幣貶值的增值保值手段。
民國時期是中國黃金貨幣使用最為廣泛、最為進入民間的時期。
(責任編輯于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