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學鳳
【關鍵詞】 高中;不同年級;歷史教學;史料;引用;策略;解讀
【中圖分類號】 G633.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19—0113—01
歷史教學中恰當地運用史料有助于還原歷史本來的真面目。運用史料來承載史實、史論與史感,對歷史學科能力的培養(yǎng)有重要意義。史料的引用與解讀應從學生的實際水平出發(fā),做到因材施教,分層教學,有利于教學向著高效課堂邁進。
一、在高中不同年級段引用與解讀史料采取不同策略的原因
首先,學生的認知水平不同。在史料教學的實踐研究中,我發(fā)現(xiàn)史料的引用與解讀不能不顧學生的具體情況。史料的選擇應從學生的實際水平出發(fā),要符合不同年級段學生的認知水平,不能超越學生的知識背景,要做到因材施教,分層教學,要有的放矢、循序漸進,從而更好地突破教學重難點,完成與達到相應的教學目標。
其次,不同年級段的考試要求不同。一節(jié)課時間有限,所以材料的選擇與合理運用尤為重要,那么選擇的標準是什么呢?答案就是要有效,對于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要有效。
二、不同年級引用解讀史料的不同策略
1.解讀要把握好史料挖掘的廣度與深度
史料中的有效信息包括顯性信息和隱性信息,顯性信息是直接通過觀察材料獲取到的信息,而隱性信息則是隱藏在材料里面,需要聯(lián)系時代背景,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角度去挖掘的信息。這樣,通過對史料的學習可以增強學生的歷史真實感受,促進學生直接參與歷史問題的解決活動。例如,在高一講述“兩次工業(yè)革命”中“發(fā)明家的科學精神”時,我選取了愛迪生的相關史料:愛迪生(1847—1931),美國著名發(fā)明大王,一生完成了2 000多種發(fā)明,平均每12天半就有一項發(fā)明,其中包括電燈、留聲機、發(fā)報機、電影、電車、蓄電池、打字機、水泥,等等。1931年月10月18日,愛迪生在西奧倫治逝世,終年84歲,1931年10月21日,全美國熄燈以示哀悼。學生一看這一史料不禁為愛迪生的科學精神所吸引。在教師的引導下,可結合教材相關知識,得出科學精神的基本內涵。高三學生還需補充其他發(fā)明家的一些史料,進一步完善科學精神的共性內涵。同時,通過引導高三學生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角度分析他們?yōu)槭裁磿诋敃r取得這些科技成就,強化認識“一定時期的文化是一定時期政治、經濟的反映”這一歷史唯物主義觀點。
2.要用好、用足教材中的史料,注意史料的呈現(xiàn)形式與長度
對新課程的教學設計來說,應該首先充分利用好歷史教科書這一最重要最基本的課程資源,如,人教版教材中的“歷史縱橫”、“模塊鏈接”、“資料回訪”、“學思之窗”、“本課要旨”等這些絕佳的史料資源不能白白浪費。歷史教師可運用史料創(chuàng)設情境,將歷史“復原”,使那些久遠的、陌生的歷史“重現(xiàn)”在學生面前,以鮮明的導向烘托氣氛,營造情境,寓教于“情”于“境”,使學生在身臨其境、心感其情的狀態(tài)中達到主動地通過史料鞏固歷史史實,發(fā)展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史料的來源存在不同
在教學中,高一課堂要求教師對史料的選取要廣泛、不拘于教材,重在提高學生的興趣與一定的學科能力培養(yǎng),盡力避免“偏、難、怪、多”的史料,減小閱讀障礙。如,在講述“科技對人類生活的影響”這一問題時,教師可給高一學生引用這么一則激趣史料:兩個世紀以前,一千個人當中沒有一個人穿襪子,一個世紀以前,五百個人當中沒有一個人穿襪子,現(xiàn)在(產業(yè)革命后)一千個人當中沒有一個人不穿襪子(引自1831年英國出版《機器的成績》)。從而分析科技對人類生活習慣的改變。高三教學在選取趣味史料時,要注意不能一味地追求學生興趣而占用了大量課堂時間,必須考慮一輪復習的有效性。
再者,在高一年級教學中,教師對一些史家原著述中的史料運用應慎重,因為一般學生很少會具備研讀專業(yè)史的能力和興趣,教師應當從人教版或教參中選取,選取大眾化、容易理解的史料,增加一些感觀性強的圖片史料,來減輕學生的史料閱讀負擔,并且要對難度較大的原始文獻進行加工和編輯,刪掉文獻中難懂和沒用的部分,當然也不能過分改寫和編輯,以至于改變文獻的原意。如,本課為了突出瓦特改良蒸汽機的貢獻,把教材中的有關蒸汽機發(fā)明過程的史料作了整合與展示,而無需補充其他史料。而對于高三的歷史教學,不只是讓學生簡單地記住一種答案或一種權威性的解釋。所以,在教學中要盡可能地補充介紹一些教材以外的學術觀點。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