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文海
(萊西市唐家莊中學,山東 萊西 266600)
體育課程改革到現(xiàn)在已有幾個年頭,在不斷地探索和前進中,從理念到實踐是轟轟烈烈,鼓舞人心的,大家看到了體育課程新的生命力。然而,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課改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我們要防止出現(xiàn)“一試點就成功,一推廣就失敗”的改革怪圈。應該承認,我們的體育課改從理論認同到實際操作還有很大一段距離,一接觸到實際,相當一部分教師難免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沿著以前所熟悉的方向和路徑進行思考,出現(xiàn)淡化課改要求的“反彈”現(xiàn)象:學生參與教學的過程明顯減少,學生自主學練、合作探究的活動不多,過分強調“技術技能”和教師控制,有的教師雖然在課堂中教學形式有變化,但深層次問題挖掘不夠等等。為避免出現(xiàn)“穿新鞋走老路”的問題,我們有必要對這一現(xiàn)象的形成進行認真地歸因。從而對癥下藥,研究對策,更好的推進課程改革。
研究對象主要是所在市區(qū)的學校,方法是調查詢問法。
根據(jù)筆者對所在市區(qū)各類學校的調查詢問以及同行之間的探討交流發(fā)現(xiàn),出現(xiàn)“反彈現(xiàn)象”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3.1.1 領導不重視、監(jiān)督機制不健全
由于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影響,部分校長還不能清晰地認識新課程改革中體育課程面臨的挑戰(zhàn)和機遇,對體育課程改革沒有全新的思考和認識,而是避輕就重,極力關注那些所謂的“大學科”。同時,一些領導對體育課程的評價方式依然如故,想當然或依據(jù)的依然是自己學生時代的體驗。當他們看到體育教師們帶領學生愉快的學練時,一些領導竟說:“這上的什么課?課堂紀律太差了,亂哄哄地?!睌_亂了教師的上課方向,殊不知,形散而神不散,課堂上學生們在忘我的投入學練。
3.1.2 缺乏指導與參照、配套資料少
由于課程改革實驗是以嶄新的面貌出現(xiàn)在廣大體育教師面前,實際教學工作一時缺乏參照和及時的指導,我們很多體育教師對自己所做的工作缺乏認同感和自信心。例如,在課時(單元)教學計劃中采取的措施、自己的教學行為是否符合新課標的要求不敢肯定,又得不到專家的關心、支持與幫助,往往只有一腔熱情,剩下的就是“如墜云霧”中,無法作出有條理有成效的行動。
3.1.3 思維定勢、被動課改
通過培訓、學習和課程改革實驗,多數(shù)體育教師能夠接受體育新課標的基本理念,積極適應體育新課程。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也有相當一部分體育教師特別是那些有十數(shù)、數(shù)十年教齡的骨干教師觀念、方法轉變較難,表現(xiàn)出對體育新課程改革的觀望甚至懷疑心態(tài)。傳統(tǒng)的教學思路在他們的思想里根深蒂固,要徹底地拋棄舊的一套很不容易,就算是他們學習了新課程理念,也難免生搬硬套,老教法不靈了,新的教法又找不到或不順手,鉆進了行動的“盲區(qū)”。有些教師更是“舊瓶裝新酒”,把體育新課程裝進了原有的“技術教學、機械訓練”的“籠子”里,形成一種難以扭轉的巨大慣性,使體育新課改的效果大打折扣。
3.1.4 公開課“非常態(tài)”,加之體育中考影響
體育課改以來,課堂教學行為方式出現(xiàn)的變化是大家都能感受到的。但課的組織形式與“理想模式化”的評價標準導致了“做課”、“演課”,使缺乏常態(tài)性的公開課失去導向的意義。同時,在中考體育的制約下,教師、家長、學校都面臨升學的壓力,初中體育的應試化不可避免。
3.1.5 教師缺乏反思與溝通
體育課改進行至今,各地開過各種形式的總結會,會上總能聽到不絕于耳的贊歌,卻幾乎聽不到對問題的反思,也聽不到針鋒相對的討論??赡苁菫榱嗽鰪妼嶒灲處熇^續(xù)深入課改的信心,一些領導、專家總以一副寬容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在廣大體育教師面前,對教師身上的閃光點哪怕是一點,大加贊賞,讓教師們認為這就是成功了。應該說這不是真正的課改,真正的課改不是成功的累加,而是對失敗的不斷更正。這種“賞識秀”的狀況卻造成了課改教師的反思意識、合作意識及成長意識不強等弊端。
以上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的解決,體育新課改就不會走得很遠,即便是在被動牽拉之下向前,也終將不會給我們的課改征程留下些須迷人風景,它只能是夏日的一陣風,給人們帶來片刻的涼意,之后又回歸到原有的燥熱。而要維持一份涼爽,就必須給它注入堅強而持久的動力:
3.2.1 加強領導的參與與重視
課改任重而道遠,如果沒有領導參與,光讓體育教師們去折騰,那是不可想像的。為了體育新課程的順利實施與推進,校長等領導們必須認清體育新課程在整個學校教育中應有的價值和地位,主動、積極地為體育教師提供支持、幫助、咨詢和服務。并為他們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提供機會讓教師參與培訓和外出學習,促進體育教師自身的發(fā)展。
3.2.2 加強體育課改培訓工作
課改培訓是課程改革進一步推進的補給線。對體育課程改革本身的重要性及其對學生、社會發(fā)展的意義要首先根植于廣大體育教師的腦海之中,加強責任感。隨著體育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推進,我們需要深入研究課堂中的具體問題,只停留在課程綱要和標準解讀層面上的培訓就難以滿足教師的需求。要盡量克服培訓內容與形式方面的弊端,注重優(yōu)化教師培訓方法,形成集中學習與分散學習相結合、專題講座與合作研討相結合、理論學習與個案分析相結合、組織考核與個人總結相結合的培訓模式。
3.2.3 建立常態(tài)的教學研討機制
公開課的目的在于實驗,課改實驗無非在于探索一種新的教育思想在教學活動中的實踐,并使其成為一種新的“常態(tài)”。在體育新課程改革中,我們要改變傳統(tǒng)公開課教學中較為普遍的“華而不實”、“可望而不可及”等弊端,就必須加強常態(tài)交流,培育在常態(tài)教學中認真貫徹落實新課改教學理念的教學骨干,使課程改革從形式的變化逐步走向內涵的發(fā)展。
3.2.4 進行反思與交流,加強教研網絡建設
教師的自我反思是促進教師成長、保證課改實施的最有效的途徑之一,將理論學習與反思行動研討有機結合,從而有效地喚醒體育教師的反思意識、提高體育教師的反思能力、提供推進體育課改的有力保障。同時,要擴大教研網絡建設,實行城市和農村學校教師互相交流,讓農村學校的體育教師在城市學校先進、濃厚的課改環(huán)境中盡快成長,讓城市的體育教師在農村學校中促進、帶動體育新課改的步伐;成立“體育課改宣傳隊”,遴選本地區(qū)體育課改的優(yōu)秀教師組成幫教小組,實行“送教下鄉(xiāng)”,讓廣大體育教師在家門口便可以學到先進的課改經驗。
3.2.5 推動課改科研化、課題化
課程改革承擔著課程標準、三級課程管理、評價體系、教學模式、教學方式以及學習方式等多方面的實驗。而在這些方面廣大體育教師都缺少實踐經驗和具體的操作辦法。我們應明確課題研究是體育新課程改革實驗的一項重要內容,而體育新課程改革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科研課題,它為廣大體育教師提供了一個廣闊的課題研究平臺。為確保體育課程改革高質量推進,我們建議教師們可以選擇某一角度、某一側面、某一內容進行課題研究,譬如如何進行校本課程的建設、如何進行學習評價等等。做到自上而下,從點到面,形成“人人都參與、校校有專題、地區(qū)成體系”的科研格局。另外,我們很多學校、很多教師在開展體育新課程實驗前就有自己的科研課題,我們建議可以把這些科研課題與體育新課程實驗相結合,找出他們之間的交叉點、相通點,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開展新的課題研究,促使體育新課程改革實驗高起點、高效益。做到課改中出現(xiàn)的新情況、新問題、每一節(jié)課、每一活動細節(jié)都成為在課題指導下的教學實踐活動。做到“課改實驗帶動課題研究,課題研究促進課改實驗的發(fā)展”。
體育課程改革任重而道遠,改革能否深入到深層次里面,關系到改革的成敗,廣大體育教師應當努力探索,為改革的深入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