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秀華
“問題意識”是指學生在認知活動中意識到一些難以解決的、疑慮的實際問題或理論問題時產生的一種懷疑、困惑、研究的心理狀態(tài)。它在學生的思維活動和認知活動中占有重要地位。新課程標準提出后,更加注重實驗的科學探究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講,對學生的問題意識特別是實驗細節(jié)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教師在課堂上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以及學生如何自主發(fā)展問題意識兩個方面,結合一些教學實例談幾點看法。
問題意識創(chuàng)新能力實驗細節(jié)新《化學課程標準》中把實驗探究列入其內,旨在將學習重心從過分強調知識的傳承和積累向知識的實踐轉化,從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向主動獲取知識的轉化?;瘜W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在很多問題的研究上我們都依靠著實驗探究來解決,所以實驗探究不僅是化學教學的重要內容和學習方式,而且是化學教學中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手段,且貫穿整個中學化學教學。實驗探究中體現的八要素里的第一個就是“提出問題”,重要的是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首先應該是讓學生自己的腦海里有“為什么”這個問題意識。假如學生自己不喜歡多問幾個“為什么”,思考“為什么”,解決“為什么”,那這樣就像建了個漂亮的高樓大廈,而基石卻沒有牢靠,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不但是我們進行科學探究的“基石”,也是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的源頭活水。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狈▏锢韺W家維納也曾說過:“提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已經前進了一步。”這些也正說明了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有著多么重要的意義。
一個好的課堂不是答案滿滿,而是學生問題多多,學生自己能在課堂上涌現出自己的問題,并有著自己的見解和觀點,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是簡單地授之于魚,更多地是授之于漁。在當今新課改的要求下,重視引導學生的提出問題、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已經成為我們教師教好一個學生的標準;然而我們常常感覺到,怎樣引導學生主動提出問題才是值得我們探索的。
一、從探究式實驗入手,抓住實驗的細節(jié),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提問
我們知道,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實驗在化學教學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以往我們做實驗的時候總是跟學生說這個只是一個驗證實驗,大家知道結果就可以了,很少引導學生對實驗本身進行深究,感受其中的問題所在,更不用說讓學生去考慮這個實驗怎樣做及實驗中遇到的問題怎么去解決,就更難提及了。新課程改革后,探究性的實驗不斷的取代了驗證性的實驗,這就需要學生始終帶著問題去思考、去做實驗。假如我們在備課的過程中注重實驗的每一個細節(jié),著眼于一些容易忽視的實驗細節(jié)來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就能夠“以小見大”,于“不經意處”發(fā)現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探究沖動。例如我們在學習影響物質溶解性的因素時,課本上安排的就是一個開放性的探究實驗。書上列出了一些實驗儀器和藥品。通過實驗目的,學生會有困惑:課本只提供藥品和儀器,這個實驗怎么進行?怎樣才能比較它的影響因素?現象如何等這些都是我們在探究過程中必須提出和解決的問題。學生自己動手實驗后發(fā)現這個探究實驗借助不同的藥品也可以完成,同時我們在做實驗時大家都注意了一個共同的問題,那就是運用對比的思想。再如,我們在質量守恒定律時,學生在做實驗之前頭腦中很清楚,原理也很明確,但是實驗現象讓我們困惑了?;瘜W反應前后的物質總質量的變化大小三種情況(大于、小于、等于)都有出現。這個問題引起了學生的好奇,引發(fā)其提出問題的欲望,到底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是如何改變的?有沒有規(guī)律可行?還是雜亂無章的?最后我們通過討論,我們發(fā)現了一個情況,反應前有氣體參加的,反應后質量增加;反應后有氣體生成的,反應后質量減?。环磻昂鬅o氣體的,質量不變化。在實驗將結束時,我們總結出此實驗必須在密閉的容器中進行。這正是由于我們在實驗過程中,注意了實驗的細節(jié),多問了個為什么,使得一個本來很簡單的實驗帶上了我們創(chuàng)新的“帽子”,學生也從中感覺到了實驗的樂趣,激發(fā)其對學習化學的興趣。
二、從演示實驗入手,抓住實驗的細節(jié),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提問
在演示“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的實驗里,課本中直接把二氧化碳氣體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然后我們看到了紫色石蕊試液變紅。從這個現象我們驗證了二氧化碳與水發(fā)生了反應。但學生又有疑問了,到底是誰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色了呢?是二氧化碳還是水或者是它們反應產生的物質?于是,我們通過討論設計了五個小實驗:
(1)在試管A中加入2mL稀鹽酸,滴入2滴紫色石蕊試液(它遇到酸性物質會變紅)。
(2)在試管B中加入2mL蒸餾水,并滴入2滴紫色石蕊試液。
(3)將二氧化碳氣體通入到干燥的紫色石蕊試紙中。
(4)在試管C中加入2mL蒸餾水,并往其通入二氧化碳。
(5)在試管D中加入2mL紫色石蕊試液,并往其通入二氧化碳。
實驗(1)中的現象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說明鹽酸具有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色;實驗(2)中的現象紫色石蕊試液不變色,說明水不具有酸性不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色;實驗(3)中的現象紫色試紙不變色,說明二氧化碳氣體也不具有酸性,也不能使紫色石蕊變色;實驗(4)中的現象不明顯,而實驗(5)中的現象是紫色石蕊試液變紅了。通過這些分步對照實驗證明了實驗(5)中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了一種酸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
三、從講評實驗入手,抓住實驗的細節(jié),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提問
有這么一道實驗題:在常溫下,打開一個裝有液態(tài)空氣的試劑瓶,并將一根燃著的木條置于容器口上方,觀察到的現象是()
A.燃著的木條火焰熄滅
B.燃著的木條燃燒得更
C.木條先燃燒得更旺,后熄滅
D.木條無明顯變化
這一道題看似簡單又透著難點和疑問,學生可能就會想了,誰能使木條熄滅?燃燒得更旺的是誰?液態(tài)的空氣在室溫中能否存在?等等;最后,我們通過討論查閱資料發(fā)現空氣中組成成分的沸點很低,在室溫中很難存在,主要成分中氮氣的沸點-196攝氏度,氧氣的沸點-183攝氏度,二氧化碳的沸點-78攝氏度。這樣一個數據說明了最先氣化的是占空氣78%的氮氣,而恰好氮氣不支持燃燒,使得木條熄滅了。后我們又有疑問了,剩下的氣體上方置帶火星的木條變化又如何?等等。
通過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使學生從敢問到想問,并能從細節(jié)入手思考怎么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學生的大膽質疑,使得實驗課堂成為了放飛心靈的廣闊天空,也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發(fā)學生求知,探究的欲望,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在實施實驗教學過程中,也讓我深深感覺到要想讓學生能敢于發(fā)言,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更需要我們能創(chuàng)造提問的情境,讓學生意識到他們能提問、可以提問、有權提問。
參考文獻:
[1]許國梅.對初中學生化學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策略.學生之友,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