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萍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新課標的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能滿足現(xiàn)在的新型課堂了?,F(xiàn)階段,小學語文課堂上出現(xiàn)了一種新型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使課堂氛圍更加活躍,學生學習更加積極主動。就如何更好地進行合作學習進行相應的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合作學習;交流
素質教育的改革,使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備受關注,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不僅增加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也促進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相合作。所以,推進小學語文中的合作學習,是未來課堂發(fā)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學生成績的重要方法。
一、鼓勵學生合作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一件事情有濃厚的興趣時,學生才可能會認真地去做、去學。然而,一個人的知識是有限的,為了能夠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合作學習,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根據(jù)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鼓勵引導學生合作學習。在課堂上,老師可以通過比賽有獎或是做游戲的方式來調動全班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相互配合,在活躍的氣氛中進行學習。例如,教師在講解課文《小蝌蚪找媽媽》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小蝌蚪、青蛙、烏龜、鴨媽媽等,通過游戲來進行課文講解,這樣不僅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二、組織學生相互交流,給予適度評價
每當學習新的課程,語文老師應該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積極談論并發(fā)言,小組討論,逐一發(fā)言,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進來,同時老師對學生談論的內(nèi)容做到及時補充和表揚,增加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例如,當學習到課文《四季》的時候,課文中提到了草芽、荷葉、谷穗和雪人,這是四個季節(jié)中會有的四種景象,當然也不僅僅只有這四種,還有哪些是可以看出這四個季節(jié)的到來呢?這時候就需要老師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把自己知道的這四個季節(jié)中應有的景象通過互相交流的形式總結出來,然后一一發(fā)言。這樣一來,學生不只是從一種景象中得知一個季節(jié)的特征,從更多的事或物上也可以認識春、夏、秋、冬。這種教育方式不僅能夠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在交流過程中也能夠取長補短,互相學習。
三、合作學習要實至名歸
合作學習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但并不唯一的一種學習方式,老師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合適難度、有一定價值的問題讓學生進行合作交流。但是有的老師不注意這些細節(jié),隨口提出一個問題要么太難,學生回答不出來,要么太簡單,學生不用討論就能回答,所以要認清合作學習的本質,精心設計問題才能更有效地發(fā)揮其作用。
合作學習的目的是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在學習交流的過程中,同學之間互幫互助,尊重彼此,氣氛和諧友愛,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合作學習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進步。這就要教師想辦法,讓每位學生都能參與進來,而不只是個別的、成績較好的學生積極參與,成績較差的只是一帶而過。例如,教師在講解課文《烏鴉喝水》時,教師可以先讓各組組長帶領學生進行課文閱讀,然后教師可以設置一些問題“烏鴉是通過什么方法喝到水的?”“烏鴉是在什么情況下想到這個辦法的?”利用這些問題讓各組學生進行討論,最后教師對各組學生的答案進行總結。當教師提出問題時,各組學生會通過討論、查看課文來尋找答案,這樣一方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另一方面能增強學生的合作,真正做到合作學習。
從上文來看,教師是否做好調控和指導工作,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有效開展的一個重要因素。鼓勵學生合作學習,適時組織交流、進行公正有效的評價,與學生建立友好的師生關系,為學生營造寬松舒適的學習氛圍,從而有效發(fā)揮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陳艷輝.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06):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