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萸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0-0059-02
中國古詩詞具有凝煉含蓄、意在言外、言約而旨豐的特點。古代詩人在創(chuàng)作時擅長有意“留白”,把豐富的想象空間留給后人揣摩、品味。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尊重學生對古詩詞的多元理解,在教學中留出一片“空白”,把這塊“空白”潔布交到學生手上,鼓勵他們徜徉在詩詞的意象空間內大膽補白。
一、留出空白,釋放詩歌張力
一首詩詞如果能耐人咀嚼,回味無窮,就一定充滿了張力。詩詞的張力是詩詞的靈魂,是詩人在創(chuàng)作時注入的。一首詩能不能感染人?引發(fā)多少人的強烈共鳴?這就是詩歌的張力在起作用。
古代詩圣杜甫的激情之作《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中,收復薊北消息傳來,詩人“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贝颂幍摹跋病闭媸前傥度松步患?。這悲與喜一對矛盾的復雜情感,集結成這首詩的張力,形成詩的情感靈魂。詩歌張力的釋放是無形的,教學時,教師不能對學生直白詩人的情感,要留給學生廣闊的想象空間,讓學生大膽想象詩背后可能發(fā)生的故事,從而擴大詩的意象空間,與詩人、文本接觸零距離。
教學《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之“初聞涕淚滿衣裳”
(媒體播放八年安史之亂老百姓生活水深火熱圖片資料,師在音樂中緩緩解說)
師:同學們,杜甫也在這逃亡人群中,你們看著畫面想象,這八年來,他們一家過著怎樣的生活?又是怎樣逃亡的呢?
生:也許杜甫帶著妻和子一路流浪,戰(zhàn)爭烽火,他們不斷地從一個地方逃向另一個地方。
生:為了弄點吃的,寒天臘月,他們身著單薄布衫在深山里挖被雪埋的芋頭、地瓜。
生:他們身上的錢用完了,窮困潦倒,被饑餓折磨得九死一生。
……
師:是啊,詩人聽到收復薊北消息后“涕淚滿衣裳”,這“淚”傾訴著怎樣的情感?
生:這是歷經(jīng)磨難的情感。
生:這是飽經(jīng)風霜的情感。
生:他哭了,心中的苦與痛,因戰(zhàn)爭的結束統(tǒng)統(tǒng)釋放了出來。
……
師:這“淚”還流露出詩人怎樣的情感?
生:期盼之情。
生:喜悅之情。
師:詩人喜悅什么?期盼什么?
生:戰(zhàn)爭終于結束了,詩人欣喜萬分。
生:大詩人杜甫期盼著馬上返回家鄉(xiāng)……
小結:杜甫在得知收復薊北的好消息之后,八年的逃亡生活如同一幕幕電影在他的眼前回演,過往的苦難生活與今夕的巨大喜訊交織在一起,他——“初聞涕淚滿衣裳?!?這淚是——感傷的淚,這淚是——欣喜的淚。同學們,現(xiàn)在你能理解作者當時“涕淚滿衣裳”的心情嗎?(悲喜交加)
此處教學如果直接告訴學生作為一個熱愛祖國而又飽經(jīng)憂患的詩人,當他聽到“安史之亂”接近平息的消息時,驚喜若狂的表現(xiàn)和復雜的內心情感,就無法通過意象空間的想象,把詩人的血肉情感和學生的精神世界緊緊凝在一起,產(chǎn)生震蕩,釋放出詩詞的張力;也無法讓學生真正接觸到詩人杜甫的內心世界;無法達成課程標準的要求——走近作者,貼近文本。因此,此處“留白”是一處經(jīng)典之筆。
二、留出空白,創(chuàng)造想象空間
教學《絕句》
(多媒體出示一道菜)
師:同學們,這道菜在生活中很常見,可是你們知道嗎,它竟然與一千多年前詩人杜甫的《絕句》有關聯(lián)呢!大家猜猜看,這道菜出自詩的哪一句呢?
課堂一開始,教師采用“留白”手法,讓學生看著一道菜展開想象,從這道菜想開去,走入詩的意境去感悟。在學生各抒己見之后,教師娓娓動聽講述了一個故事:相傳一天,一位主人別出心裁請來一位廚師。他拿出兩只雞蛋、幾根蔥和幾棵青菜,要這位廚師做出四道菜來,并且每道菜都要配上一句詩,還不準重復。這不是給出難題嗎?這位廚師面對主人的難題思考起來,然后做出四道菜,并且配上了《絕句》的四句詩。主人十分高興。這位廚師是這樣做的(媒體出現(xiàn)四道菜):
1.單燉兩個蛋黃,以青菜、蔥絲作陪襯,蛋黃青絲比照分明,相映成趣。
2.青菜葉上放一排切碎的小蛋白。
3.—青菜梗圍成一個框,中間放一些又碎又小的蛋白堆成小山。
4.一盆清湯上飄兩個雞蛋殼。
師:你能根據(jù)這四道菜對上《絕句》四句古詩,再說說這四道菜里的食料都喻指詩中的哪些景物嗎?
同學們興致盎然,文思噴涌:
1.單燉兩個蛋黃,以青絲作陪襯,蛋黃青絲比照分明,相映成趣。這不就是“兩個黃鸝鳴翠柳”了嗎?
2.青菜葉上放一排切碎的小蛋白——一行白鷺上青天,細碎的蛋白比喻白鷺。
3.—青菜梗圍成一個框,中間放一些又碎又小的蛋白堆成小山——窗含西嶺千秋雪。蛋白堆成小山比喻西嶺,因為是雪山,所以是白色。
4.一盆清湯上飄兩個雞蛋殼?!T泊東吳萬里船,雞蛋殼比喻萬里船……
教師借助菜肴大膽“留白”,留給學生充分想象和回味的空間,讓學生產(chǎn)生了深入理解和掌握作品的強烈欲望——補白。這樣“空白”教學培養(yǎng)了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思維,使學生的審美情趣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三、留出空白,感悟生活實踐
《舟過安仁》描寫了詩人乘舟路過安仁時,所見到的有趣一幕:兩個小孩無憂無慮坐在船上,沒有劃船,竹篙收了起來,船槳也停在那兒,這不是很奇怪嗎?怪不得沒下雨他們也張開了傘呢,原來不是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傘使風讓船前進!學生理解了詩意,要引領他們走進詩中兩個孩子妙不可言的童趣世界,對“使風”的意境理解是關鍵。此處,教師可以故作不知,布下迷局“留白”。
教學“使風”
師:泛舟河上,有篙不撐,有槳不劃,你們猜猜兩孩童心里想些什么?(引導感悟孩子的奇思妙想,感受孩子的淘氣聰明。)
生:劃船太累了,怎么才能省力?不如讓風帶著船兒向前走,風吹了傘,不就能帶著船兒走啦,嘻嘻!
師:這兩個小孩居然能想到“張傘使風”,真是聰明!“使風”是什么意思?
生:借助風的力量。
師:可是,真的行得通嗎?“如何使風”老師可是外行,傘該怎樣撐,船才會順風前進?如果你就是船上的其中一個小孩,你會如何使風讓船前進呢?
學生小組討論,動手實踐體驗
師:船順著風緩緩前行——(兩生表演坐船撐傘使風前進。)
師:突然,小船拐了個彎,風向發(fā)生了改變,風從左方刮來了——(全班手做大風左刮的姿勢,兩生表演:左側身,傘傾斜左邊方向)你們會說什么呢?
師:又一個轉彎,風從右邊刮來了,你們怎樣撐傘使風?(全班手做大風右刮的姿勢,兩生表演:立刻右側身,傘傾斜右邊方向)你們會喊些什么呢?
師:看到這一幕,你有什么感受?詩人楊萬里的喜愛之情溢于言表,他會這樣贊嘆——(生各抒己見)
師小結:這真是“童心無處不顯,童樂無處不在”呀!這個“使”字,把孩童玩耍中透出的天真爛漫、聰明頑皮的天性寫活了。讓我們再次讀一讀,感受孩子的天真無邪、淘氣聰明吧!
師:同學們,下課后讓我們拿起手中的筆,把詩中的鏡頭再放大一點,將它變成一幅流動的畫,一個有趣的小故事,具體描繪兩個孩童快樂使風的過程。
古詩詞“留白”具有召喚性。它喚醒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在實踐中展開豐富的想象,感受詩人豐富的內心世界。它喚醒學生自主探究學習,領略古詩的情感和意境,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
四、留出空白,激發(fā)創(chuàng)作靈感。
《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的,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在古詩詞教學中,有意留下一些空白,這將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靈感。
讀寫結合《清平樂·村居》之小兒“溪頭臥剝蓮蓬”
1.小兒趴在溪邊剝著蓮蓬,正忙著不亦樂乎呢!一個“臥”字你感受到了什么?(小兒生活得無拘無束、自由自在。)
2.想象畫面,體會童年快樂:小兒趴在溪邊剝蓮蓬,他會說些什么,會做些什么,想些什么,還會有怎樣的表情呢?(音樂輕起)
小結:同學們,透過詩人的筆觸,我們了解了千年以前兒童的生活,古人描寫兒童生活樂趣的詩還有很多。
3.教師引導學生回憶誦讀《所見》、《池上》、《小兒垂釣》《村居》等,再次感受古代孩童活潑可愛的形象。
4.同學們,古代兒童捕蟬、垂釣、采蓮、放紙鳶,生活充滿了樂趣。那么,現(xiàn)代生活中的你們,童年生活快樂嗎?你們都玩些什么呢?大家一起揮筆創(chuàng)造,把我們寫的童年樂趣詩寄回千年前的古代,和他們一起分享,好嗎?
操場上 球
五年級 李晉軒 五年級 官俊勛
操場上,真熱鬧, 小氣球,圓又圓,
有小鳥,喳喳叫。 彈來彈去真好玩。
男孩跑,女孩跳。 乒乓球,小又小
摔一跤,不會惱, 跳來跳去眼睛花。
站起來,繼續(xù)鬧。 羽毛球,白又白,
你來追,我來繞, 飛來飛去像小鳥。
一起玩,友誼好。 球類真是有趣??!
教師此處留白激發(fā)了學生探究的濃厚興趣,學生們跳出教材,大展身手。古代詩詞豐富了他們想象的空間,給予他們嘗試創(chuàng)作的廣闊天地,學習生活中的點點趣事變成了一首首稚嫩的小詩孕育而生,學生的主體意識在教師留下的空白里得以充分發(fā)揮。快樂的童年生活使古今兩代孩子的心緊緊相連,貼近了文本,感受到了詩人對和平恬靜田園生活的熱愛。
小學古詩詞課堂教學中,留下空白任遐思,這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新課程理念。留出空白實際上就是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思考空間,讓他們用心來填白補白,對詩詞的理解更加準確、生動、深刻,還學生以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地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學生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終身學習揚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