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魯豫邊區(qū)革命紀念館
冀魯豫邊區(qū)革命紀念館是在楊得志、段君毅、趙健民等老同志的倡導和組織下,經(jīng)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批準,由河北、山東、河南三省共同籌資,菏澤社會各界大力奉獻,并得到國家和貴州省資助,在菏澤市區(qū)中心趙王河畔興建的大型跨省革命歷史紀念館。
紀念館1998年4月奠基,2000年5月建成開館。占地198畝,建筑面積11700余平方米,總投資6500余萬元,集展廳、畫館、廣場建設于一體。展廳內既有全國最大的室內陶版壁畫,又有豐富珍貴的歷史文物800余件、圖片資料1600余幅;畫館內全景畫高17米、周長126米,繪畫、地面塑形和燈光音響相互交融,真實再現(xiàn)了1947年7月,劉鄧大軍強渡黃河,發(fā)起魯西南戰(zhàn)役的第一仗——鄆城戰(zhàn)役的壯觀場景;廣場內綠化面積近6萬平方米,栽種80余種珍貴樹木4萬余棵,設有多處意境豐富的景點,形成了以紅色旅游、革命傳統(tǒng)為主要內容的反腐倡廉教育和素質拓展教育于一體的特色教育基地。
在紀念館舉行“勿忘國恥,圓夢中華”主題紀念活動
機關干部到紀念館參觀學習
解放軍官兵集體接受教育
大型紀錄電影《根據(jù)地》在菏澤開機
冀魯豫邊區(qū)革命紀念館2004年被命名為“山東省國防教育基地”,2005年被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和“山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6年被命名為“山東省關心下一代教育基地”,2007年被命名為“山東省黨員教育基地”,2008年被命名為“全國重點革命烈士紀念物保護單位” 和“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2010年被命名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2011年被命名為“山東省反腐倡廉教育基地”等。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在菏澤開機拍攝了大型紀錄電影《根據(jù)地》。該片真實紀錄了冀魯豫根據(jù)地黨和人民浴血抗戰(zhàn)、走向勝利的感人故事,弘揚了偉大的抗戰(zhàn)精神。
紀念館開館十幾年來,接待了650多萬青少年、解放軍官兵、社會各界干部群眾,充分發(fā)揮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和反腐倡廉教育基地的作用。
(圖/文彭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