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時代下高校師生關系的重構
文/高茜王艷梅
王艷梅,女,漢族,內蒙古赤峰人,教育學碩士研究生,沈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研究方向:教育學原理。
摘要:師生關系是從屬于社會生活下的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關系,而社會的時代特征必然會對師生關系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產(chǎn)生很大程度的影響,尤其是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高校師生關系面臨著更嚴峻的問題。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媒體時代的內涵與特征,探討了新媒體時代對高校師生關系的影響,最后提出了新型師生關系的構建。
關鍵詞:師生關系;高校;新媒體
作者簡介:高茜,女,漢族,山東青島人,教育學碩士研究生,沈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研究方向:教育學原理。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9214(2015)09-0179-01
師生關系是指師生在教育教學活動和其它學校生活中,因雙方的社會地位、價值、作用上的差異而導致的不同交往狀態(tài)。當前社會,數(shù)字技術和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以互聯(lián)網(wǎng)為代表的新媒體傳播方式不斷發(fā)展壯大,鮮明的時代特征影響著師生關系的發(fā)展。大學生一般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對新的傳播方式更為熱衷,也有更強的接受能力和使用能力,當新媒體成為他們了解外部世界的重要渠道,其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都更容易受到新媒體的影響。因此,研究新媒體時代對高校師生關系的影響具有重要意義。
一、新媒體時代的內涵與特征
近年來,3G時代以及4G時代帶來的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的加速發(fā)展已成為一個大的時代背景,新媒體的“新”是相對概念,就當前而言,所謂新媒體,是在我們平時見到的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tǒng)媒體以后發(fā)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tài),隨著網(wǎng)絡的規(guī)?;椭悄芤苿咏K端的普及,以及隨著出現(xiàn)各種新型應用平臺,新媒體時代大大提升了信息傳播速度,改變了信息傳播方式。新媒體以其信息傳遞快、資源豐富及時性強、多變互動性等優(yōu)點成為年輕一代的新寵。
作為一種新型的傳播方式,數(shù)字化和互動性是新媒體最為本質的特征,而低成本高速度多媒體超文本全球化檢索便捷信息豐富也一直是其重要特征。
二、當前師生關系存在的主要問題
師生關系是一個多層次、多種意義的復雜體系,對于當前師生關系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學界已經(jīng)做了一定的探討,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一)平淡化的師生交往
師生關系首先是一種交往狀態(tài),交往是師生關系得以形成的基本條件和途徑,從心理行為學的角度來看,師生之間交往越主動,交往頻率越高,彼此就會越熟識而且關系也會越密切。然而隨著高等教育的產(chǎn)業(yè)化發(fā)展,教師的教學活動逐漸演化成課堂上的流水線模式,大多數(shù)教師在學生的整個大學學習生涯中可能只負責一門課程,同時這一門課程所分配的學時本身就不是很充足,而一節(jié)課所需要講授的內容很多,根本沒有時間用學生互動交流。
(二)庸俗化的師生交易
進入新媒體時代,我們的社會生活受到了全方位的影響,隨著人與人之間相互交往的功利意識日趨加強,師生之間交往的功利性和庸俗的商業(yè)化色彩也越來越明顯,高校人際關系趨向經(jīng)濟化成為當前形勢下大學生人際交往方面出現(xiàn)的新特征,這是師生關系的嚴重扭曲。教師是一個神圣的職業(yè),應該為人師表,但是物質利益的驅使導致了師生關系的庸俗化,給純潔的師生關系蒙上了一層陰影,這嚴重損壞了教師的形象,也影響了學生的思想。
(三)缺陷化的管理機制
高校師生的管理機制只要存在兩方面的缺陷,其一是高校的教師管理制度,特別是教師評價機制。高校用過一定的平臺收集大學生對教師教學的認識和態(tài)度等信息,并根據(jù)學生的反饋結果改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自主管理活動。其二是高校教師的招聘機制,在所屬學科領域有一定專長的人很容易踏上高校的講臺,他們并沒有經(jīng)受師范教育的專門訓練,不僅不知道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對于教育工作的客觀必要性,他們甚至還難以掌握有效的教育教學方法,這也在客觀上阻礙了良好師生關系的形成。
三、新型師生關系的構建
(一)師生角色的新定位
師生要構建一種全新的關系,首先要解決角色的定位問題。當代信息技術和大眾傳媒迅猛發(fā)展,學習資源多元化趨勢逐漸加強,教師已經(jīng)失去了知識擁有者和壟斷者的地位。學生日常接觸到的信息量從廣度而言并不比教師遜色,只是深度上可能會有不及。
(二)教學方法的新思路
在我國高校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高校教師一般只要掌握其中的一兩門課程就可以一直教課,但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知識來源范圍也越來越廣,從而在很大程度上縮短了知識的有效期,這要求高校教師必須緊隨時代步伐,不斷更新知識理念,既要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知識水平還要擴展非專業(yè)的相關知識,努力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才能用自己的激情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交流溝通的新平臺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飛速發(fā)展,教育教學的平臺更加多元化。第一,教師之間的交流平臺。高校應該鼓勵教師之間部分溝通交流,通過開展視頻案例以及同步教研等多種形式的活動,有效地利用網(wǎng)絡不受空間限制的優(yōu)勢,教師可以在網(wǎng)絡上有針對性的進行資料查閱和信息收集,不斷豐富自我、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第二,師生之間的互動平臺。通過新媒體的互動性,師生之間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及時交流,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根據(jù)學生反饋的個人情況及時調整教學進度、教學方法,可以實現(xiàn)課程的交流功能、在線作業(yè)功能等。
新媒體的發(fā)展與應用將會不斷改變人類的生活部,也必將給高校腳印的發(fā)展帶來機遇與挑戰(zhàn),把握新媒體的時代特征,教師與學生均要不斷加強自身修養(yǎng),主動轉變教育和學習的方法與思路,提高教師組織餃子嗯的科學性和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建立這種新型師生關系促進教師和學生共同發(fā)展是新媒體時代的必然要求,只有這樣才能改善教師和學生的學校生活狀態(tài)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沈陽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陳偲苑.新媒體時代大學師生和諧關系面臨的機遇、挑戰(zhàn)及對策.中國成人教育, 2014(22):157-159.
董雪.新媒體時代的大學生媒介素養(yǎng)研究.廈門大學,2014.
孟靜清.2000年以來新型師生關系研究綜述.現(xiàn)代教育科學, 2014(4):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