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賄:貪官另類吸金法
雅賄又被稱為“優(yōu)雅式賄賂”,其歷史由來已久,究其源頭,至少可以追溯到漢代。相比古人,今人的雅賄操作起來手法可謂千奇百怪。其中,以文物為媒介的雅賄最為常見,其手法主要有三種。
其一為以假當(dāng)真。“有時一件假古董、假字畫發(fā)揮的作用比真品還大?!痹诒本┙?jīng)營古玩店的店主李洪光介紹。古玩店有自己的洗錢流程?!瓣P(guān)系官員”把假古董假字畫放在古玩店代售,送禮者再以真品價格買下,其實送禮人和收禮人早就心知肚明,都知道是贗品,送禮人也會告訴收禮人,什么時候、到哪家店去把這個東西賣出去,價格大概多少。這個流程三方都清清楚楚,在這里假古董、假字畫已經(jīng)變成了一種道具,是一種變相送錢的方式。不過是古玩店多賺了幾次手續(xù)費而已。
其二是以真作假。行賄者將一件古玩真品或一幅名人字畫真跡放在古玩店,由店主以贗品的價格低價賣給某位官員。官員再抽時機將真東西倒手賣出套現(xiàn),整個過程就完成了。不少收受貴重古玩的官員,之所以敢收價值幾百萬元的古玩,而不敢收幾百萬元的現(xiàn)金,原因就在于古玩真假難辨,一旦東窗事發(fā),還可狡辯“以為是贗品”。
第三種是瞞天過海。除了直接從古玩店買進賣出的方式外,雅賄另一個更為光明和公開的方式,就是通過拍賣行公開拍賣。對于一些古玩店的老板們來說,如果看到一個他們感覺明顯不入流的物件,結(jié)果鑒定機構(gòu)給出的鑒定是品相極好,或者拍賣的起拍點明顯不符合實物價值,基本上他們就會起身走人了。 因為最后絕對會有人以明顯高于實物的價格把那個所謂的古董拍回去,通常都是用手機打來電話就直接買下了,誰也不知道這東西是誰賣的,又是誰買的。
采取了隱形態(tài)的雅賄比常規(guī)形態(tài)的雅賄更為隱蔽、不易被察覺,并且大多數(shù)的形態(tài)目前仍游離于黨紀(jì)國法之外,因而危害更深,有必要引起高度警惕。
圖為倪發(fā)科案部分涉案贓物
(全文詳見《正刊》合訂本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