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杰 李宏增
第四軍醫(yī)大學唐都醫(yī)院神經(jīng)內科 西安 710032
簡明健康測量量表與SIS在國外已被證實可用于腦卒中患者的生存質量評定[1]。本文就SIS在腦卒中患者診治與康復中的應用價值分析如下。
1.1 調查對象 在全國范圍內隨機選取在三甲醫(yī)院中具有15a以上腦卒中診斷、治療與康復工作的臨床醫(yī)師200位,男122例,女78例;年齡48~64歲,平均(57.4±4.8)歲;職稱副主任醫(yī)師69例,主任醫(yī)師131例;工作經(jīng)驗18~31a,平均(25.1±3.6)a。200例醫(yī)師在年齡、性別、工作經(jīng)驗、職稱等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
1.2 調查方法
1.2.1 量表選擇:分別以“stroke、intracranial embolism、intracranial arteriosclerosis、thrombosis、cerebrovascular disorders”等為檢索詞[2],在Google Scholar、PubMed、Science Direct、Web of Science等外文數(shù)據(jù)庫中進行檢索,以文獻影響因子作為參考指標,觀察生活質量量表在各相關文獻中出現(xiàn)的頻率,篩選出SF-36生存質量量表與SIS進行對比。
1.2.2 問卷制作:在文獻分析的基礎上,經(jīng)專業(yè)指導后,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并經(jīng)專家審核修改。問卷調查的內容主要包括SIS與SF-36的使用情況,包括問卷的使用時間、理論依據(jù)的充分程度、信效度研究證據(jù)強度、測試項目涵蓋所要測量內容的程度[3]、與中國醫(yī)療環(huán)境的貼合程度、患者的接受度、與臨床工作及研究的相關度、可操作性、測試結果對臨床診療和康復計劃的指導意義等方面。
1.2.3 問卷發(fā)放與質量控制:調查前期與所有醫(yī)師進行溝通,并獲得其個人郵箱地址與聯(lián)系方式。2013-01—2014-01將問卷發(fā)放至醫(yī)師的個人郵箱,鼓勵并敦促醫(yī)師完成問卷返回。在問卷提交后,僅調查者有查看資格。并從中選擇20位醫(yī)師(10%)進行電話回訪,檢驗問卷回答的一致性。各題Kappa值為0.446~0.785。應用Excel數(shù)據(jù)表將有效數(shù)據(jù)錄入并建立數(shù)據(jù)庫,并行邏輯錯誤篩查,對檢出錯誤的地方進行修改。同時采用SF-36 對SIS 量表的不同方面進行Pearson相關性分析[4],以便評價SIS的標準效度。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 21.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ˉx±s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相關性分析應用Pearson 分析,以0.75 以上為高度相關。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量表使用情況 見表1。
表1 量表使用情況 [n(%)]
2.2 量表認可度 此項研究只針對使用SIS量表在3個月以上的問卷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除“信效度研究證據(jù)強”與“貼切中國醫(yī)療環(huán)境”外,其他項目均是SIS同意率高。見表2。
2.3 標準效度分析 SIS兩種中文版的8 個領域與SF-36量表的相關部分進行Pearson相關性分析后可知,SF-36總體均分與SIS量表的相關系數(shù)在0.75以上,屬于高度相關。各相關系數(shù)假設檢驗,P<0.05。見表3。
表2 量表自身各方面認可情況 [n(%)]
表3 SIS與SF-36量表相關性分析
腦血管疾病已經(jīng)成為嚴重危害人類健康與生命安全的一種疾病。腦卒中患者由于發(fā)病急驟及腦血管缺血缺氧的不可逆?zhèn)Γ颊邥埩舨煌潭鹊暮筮z癥,造成癱瘓、失語、智障等生理缺陷,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存質量[5]。
通過對腦卒中等相關疾病的生存質量進行外文文獻的檢索后,發(fā)現(xiàn)國外普遍應用SIS與SF-36評價卒中患者。同時SF-36涉及軀體健康和精神健康兩方面,是目前國際上最為常用的生命質量標準化測量工具之一。在其他研究中了解到[6],臨床約有半數(shù)左右的卒中診療、康復醫(yī)師甚至從未聽說過這兩個量表。提示我國卒中醫(yī)師對SIS、SF-36量表的不重視以及此兩表的國內普及率低。
考慮到本次研究中多數(shù)醫(yī)師從未應用過SIS與SF-36,為避免影響調查結果。本次研究只針對使用SIS 量表在3個月以上的問卷進行分析。除“信效度研究證據(jù)強”與“貼切中國醫(yī)療環(huán)境”外,其他項目均是SIS同意率高。特別體現(xiàn)在“患者的接受度良好”、“可操作性強”、“測試結有助于臨床診療與康復計劃”。調查對象更認可SIS 量表,究其原因,SIS量表的設計更貼近卒中的疾病與生理特點,對于評價卒中患者的生存環(huán)境具有更高的可信度[7]。
在最后標準效度的研究中,以相對準確的測量指標作為參考指標考察測量指標是否與其一致[8-9]。但卒中的生存質量評價臨床并無“金標準”[10],故將SF-36作為參考指標。研究結果可見,SIS評價的力氣、手功能、ADL/IADL、移動能力均與SF-36軀體功能高度相關,而兩者總體均分的相關性高達0.8,提示SIS與SF-36效度相近,同樣對腦卒中患者生存質量的評價具有積極的臨床意義。
本次研究針對SSI與SF-36在我國腦卒中患者診療、康復中的使用情況、認可程度與效度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腦卒中患者生存質量評定的現(xiàn)狀。同時,本次研究樣本量少、調查時間短,問卷雖然經(jīng)有關專家多次修改和調整,仍難免紕漏。而在研究中,對干擾因素及其他影響因素的分析較少,可能對結果產生影響,故仍需臨床進一步探究。
[1] 韓翠,羅永梅,李保華,等.腦卒中患者生活質量及其影響因素回歸分析[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1,17(5):514-517.
[2] 朱雪嬌,姜小鷹.腦卒中影響量表的測試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10):3-5.
[3] 夏慧玲,梁芳,江月英,等.2種不同類型腦卒中患者生活質量的縱向調查分析[J].新疆醫(yī)科大學學報,2012,35(12):1 665-1 668.
[4] Jenkinson C,F(xiàn)itzpatrick R,Crocker H,et al.The Stroke Impact Scale Validation in a UK Setting and Development of a SIS Short Form and SIS Index[J].Stroke,2013,44(9):2 532-2 535.
[5] 周小炫,方云華,陳善佳,等.健康調查簡表和腦卒中影響量表在腦卒中康復臨床中應用情況的調查分析[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14,29(5):455-459.
[6] 謝珺,汪學紅,章娟,等.腦卒中患者對腦卒中相關知識的認知及其健康教育的需求情況[J].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2014,36(2):136-139.
[7] 謝小蔓,盧瑞麗.60例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生活質量調查[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急救雜志,2013,20(2):83-85.
[8] 趙越,潘永惠.腦卒中患者生存質量量表[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3,7(22):10 212-10 214.
[9] Tang WK,Lau CG,Mok V,et al.Impact of anxiety on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fter stroke:a cross-sectional study[J].Arch Phys Med Rehabil,2013,94(12):2 535-2 541.
[10] Stewart JC,Cramer SC.Patient-reported measures provide unique insights into motor function after stroke[J].Stroke,2013,44(4):1 111-1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