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放
摘要:中英句法結(jié)構(gòu)存在很多共性和特性,由于不同的文化淵源,使得英漢兩種語言在思維方式上有很大差異,這些思維差異在語言的句法結(jié)構(gòu)上得到體現(xiàn)。本文試圖從對比語言學角度對中英句法進行比較,作者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比和分析:從屬對并列,主語突出對主題突出,綜合對分析,被動對主動,以加深對英漢句法的理解。
關鍵詞:句法;對比;英文;中文;不同
一、引言
中英文存在很多不同之處。英語屬于印歐語系,它的典型特征是詞形的變化。而漢語屬于漢藏語系。句法是語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英文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雖然兩種語言系統(tǒng)的句法存在一些相似之處,但不同之處更需要我們的重視。
二、句法的定義
胡壯麟指出,句法包括“a complete specification of the primitive symbols that are accepted as the basic vocabulary and the formation rules by which these symbols are combined”(2002:148).在彼得的《句法學》中提到“syntax,which is a description of the various ways in which words of the language may be strung together to form sentences”(1982:2).他們都認為句法是基于一定的規(guī)則,把詞或詞組結(jié)合成為有意義的短語或者句子。句法的任務是建立具體的規(guī)則,這些規(guī)則決定了哪些詞匯成分可以同時出現(xiàn)而哪些不能。
三、中英句法的主要不同點
1.從屬對并列
中英句法的不同可表現(xiàn)在連詞的使用方面。比如:
If one does not exert oneself in the youth,one will regret in old age.
(如果)少壯不努力,老大(就要)徒傷悲。
英語連詞不僅表達意義也要充當句子中的語法成分。在英文例子中,如果把連詞if去掉,整個句子不但在意義上不連貫,而且語法上也是錯誤的。相比,中文句法中可以缺少這樣的連詞或者很少使用它們。去掉括號中的如果和就要,句子依舊成立。即使不使用這些連詞,大部分情況下中文句子的意思也可以清晰表達,因為中文句子的邏輯關系是內(nèi)含在句子結(jié)構(gòu)中的,這種邏輯關系可通過詞序顯現(xiàn)。
2.主語突出對主題突出
英語是主語突出(subject-prominent)的語言。主語是一個句子中最重要的部分。無論是什么樣的句子,主謂(SV)結(jié)構(gòu)是最基礎的結(jié)構(gòu)。同時,主謂結(jié)構(gòu)是英語句子中最基本的元素,所以任何正確的或結(jié)構(gòu)完整的句子都離不開主謂結(jié)構(gòu)。如果英語句子中沒有具體的主語,將用“it”做形式主語來保持語法的合理。比如“It winds.”
漢語是主題突出(topic-prominent)的語言。韓禮德認為主題(topic)是“only one particular king of the theme”(1985:39).湯姆遜(1976)認為主題是可以和主語同時存在于同一句子里的話題。漢語句子不像英語句子在語法上那樣整齊統(tǒng)一,因為漢語句法結(jié)構(gòu)相對松散。比如下面幾個例子:
a.不這樣做,就會失敗。
b.藍藍的天,肯定是剛下過雨。
c.既帶上雨傘,又帶上雨披,是有備而來的了。
這幾個例子在漢語中很常見,但事實上它們并不具有正確的語法結(jié)構(gòu),它們都缺少主語。理解這些句子的正確含義要依靠具體的語境。從這幾個句子可看出,漢語句子中的主語并不像英語中那么重要。另外,我們可以推出,在理解中文句子時,只知道主謂結(jié)構(gòu)是遠遠不夠的。
3.綜合對分析
綜合性語言的最顯著特征是使用曲折變化形式來闡釋語法關系。英語屬于綜合性語言,而漢語是典型的分析性語言系統(tǒng)。總的來說,漢語句法更自由,沒有過去時和未來時,主動式和被動式,男性和女性,單數(shù)和復數(shù)等等概念的分類,例如:
a.我給他一本書。(I gave him a book.)
b.他已經(jīng)給我兩本書。(He has given me two books.)
“我”和“他”可以調(diào)換位置來表示不同的主語,而英文必須注意主格還是賓格的問題。如果“我”是主語要用“I”,我是賓語則用“me”。不管是過去“給”還是現(xiàn)在“給”,漢語中“給”這個詞本身沒有變化,而英文必須在動詞“give”上體現(xiàn)出時態(tài)。漢語中“書”所指的數(shù)量既可以是單數(shù)也可以是復數(shù),而英語中有“a book”和“books”的不同變化。
4.被動對主動
在表達同一意義時,英語更傾向運用被動句,而漢語則更傾向主動句。比如:
My holiday,afternoons were spent in ramble about the surrounding country.(每逢假口的下午,我總要漫游周圍的鄉(xiāng)村。)
在這個例句中,英語是被動態(tài)句子,而翻譯成中文時,則應是主動句。
相反,在漢語里,大量被動形式用主動意義來表達,比如:
海水不可斗量。(The sea cannot be measured by bushel.)
話不說不明,木不鑿不透。(Words unspoken are not known;wood not bored remains as before.)
一些學者認為,漢語句式的重心在主語上,而英語句式強調(diào)賓語,這是導致英語中很多句子缺少主語的主要原因。中國哲學思想強調(diào)以人為本,英語思維方式重視客觀事實,這促成英漢各自的句法上在主動被動方面的不同。通常情況下,英語以非人做主語,生成大量的被動句,漢語以人為主語的主動態(tài)句式居多。
四、結(jié)語
本文主要針對中英句式的不同特點進行對比分析。英語句法的特點是從屬,主語突出,綜合和被動;漢語句法特點是并列,主題突出,分析,主動。中英的不同思維方式是導致句法方面形成不同的主要原因。西方人的思維習慣于形式分析,開門見山,突出主觀作用和以主體為中心;中國人的思維習慣往往是整體把握,含蓄委婉,從實際出發(fā),注重主體客體融合,講求天人合一。本文重在對比研究中英句法的差異,希望在教學和翻譯方面提供幫助,從而加強中英跨文化交流。
參考文獻:
[1]Halliday,M.A.K.and R.Hasan,Language,Context and Text:A Social Semiotic Perspective[M].Australia:Deakin University Press,1985.
[2]Li C.& Thompson,S.Subject and Topic:A New Typology of Language[M].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6.
[3]Peter W.Culicover.Syntax[M].New York:Academic Press,Inc,1982.
[4]胡壯麟.語言學高級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