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燕青
摘 要:在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影響下,高中語文古典詩詞的教學越發(fā)的重視學生美育思想的培養(yǎng)。語文的教學是實現美育教學目的的重要途徑,其中古典詩詞是教學中一個重要的方面。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對古典詩詞的美育教學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影響著學生審美意識的培養(yǎng)。故此,本文對古典詩詞美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并相應提出加強美育工作的具體策略,以便為培養(yǎng)學生的美學思想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高中語文;古典詩詞;美育;研究
伴隨素質教學理念的不斷深入,學校對于學生的培養(yǎng)不僅僅是基礎知識的掌握,同時還要注重學生審美情操和審美水平的提升?!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準(實驗)》在“課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語文具有重要的審美教育功能,高中語文課程應關注學生情感的發(fā)展,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培養(yǎng)自覺的審美意識和高尚的審美情趣,培養(yǎng)審美感知和審美創(chuàng)作能力?!备咧姓Z文的古典詩詞的教學既是終點,又是難點,同時也是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操的一個重要的途徑,有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加強審美意識的培養(yǎng),從而提升學生欣賞詩詞的鑒賞水平。因此,本文在闡述語文古典詩詞美育工作中存在問題的基礎上,詳細闡述了加強美育工作的具體策略,以便為提高教師的美育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
一、高中語文古典詩詞美育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過程沒有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忽視學生課堂進行朗讀的環(huán)節(jié),學生沒有充分發(fā)揮課堂朗讀表現的機會,教師往往用講述知識的方式代替學生的朗讀,減少了學生進行開口閱讀的機會,使得學生很少開口朗讀詩詞。此外,教師在課堂上通常是講述詩詞中的難懂的單個字或者詞,而忽視了對詩詞整體美感的理解和把握,不利于學生審美意識的培養(yǎng),使得學生很少有時間去思考詩詞的意境,學生很難升華到對詩詞整體意境的思考,從而影響了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
2.教師的專業(yè)素質有待提升
在詩詞美育的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對詩詞有很高的欣賞水平和審美能力,這樣才能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然而教師在教學中過度的重視對字詞的解釋和講述,忽視了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致使學生在學習詩詞時不能理解詩詞的整體意境之美。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的進行教學方法的交流,不斷的進行教學實踐,從而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水平。
3.學生學習處于被動式的學習方式
目前,有很多的高中生存在教師上課講什么學生就學習什么的現象,教師沒有布置的作業(yè)學生就不會主動的進行拓展性的學習,使得學生的學習完全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甚至是受到高考壓力的指揮,機械性的學習和背誦詩詞,在學習中欠缺主動學習的意愿,沒有形成獨立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不利于學生審美意識的培養(yǎng)。
二、加強高中語文古典詩詞美育工作的策略
1.注重學生朗讀詩詞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學生在學習詩詞的過程中,通過朗讀可以增強學生對詩詞言語之美的體驗,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學生朗讀機會的給予。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詩詞的朗讀,使學生在聲音和圖畫的感知中體會詩詞的意境之美,便于學生進行模仿,然后教師在讓學生進行朗讀,使得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有意識的去體會詩詞整體的意境,最后教師在進行講解,并對學生的朗讀做出正確的指導,便于學生更好的體會詩詞的情感之美。
2.教師要不斷的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想提高學生的鑒賞審美能力,就要通過各種方式不斷的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和詩詞的欣賞水平,以便教師在教學中幫助學生進行詩詞審美意境的提升。同時教師還要不斷的改變自己的教育理念,將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要求貫徹到實際的教學中,做到教學和美育理念實現有機的整合,有利于提供教師詩詞教學水平的提升,為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奠定基礎。
3.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對詩詞的領悟能力的提升
學生審美意識的培養(yǎng)注重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意識的提升,側重學生主動的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使得學生在學習詩詞的過程中自主的對詩詞的創(chuàng)作背景、意境和隱含的意義進行獨立的思考,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提高自己的鑒賞水平。因此,教師在教學過中要注重學生對詩詞理解和領悟能力的培養(yǎng),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對于作者的個人背景進行詳細的介紹、詩詞的創(chuàng)作背景、詩詞的解釋等方面進行詳細的闡述,使得學生在教師的講授中增加對詩詞的理解。同時教師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拓寬自己的思維視野,實現學生的思想與詩融為一體的境界,從而有利于學生更好理解詩詞的意境。
三、結語
古詩詞作為一種文學藝術,它的美體現在多個方面:古詩押韻,通過朗讀,我們可以體會其中的音韻美;古詩詞中詩人所塑造的形象,或玲瓏雅致或歡快活潑,具有形象美;由眾多生動的形象,組成豐富多彩的畫面,幽靜、傷感、朦朧、遼闊等等,給人以畫面美;通過這些畫面的描述,詩人在其中寄托自己的心緒,抒發(fā)一時的情感,讓我們跟隨詩人或喜或悲,體會其中的情感之美。美育的目的不是為了學生在考試中取得高分,美育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要傳授學生一種學習的方式,從而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高中古詩詞的美育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和鑒賞水平,還能增強學生對美的感知,以及對詩詞語言的感知,從而有利于陶冶學生的情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的進行學習,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水平,在實際的教學中不斷總結經驗,以學生為主體,營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促進學生古典詩詞欣賞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毛萍萍.高中語文古典詩詞美育教學研究.才智[J].2013,(9):49.
[2]張曉軍.淺談高中語文古典詩詞美育研究.課外語文[J].2013,(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