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權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經指出:“教師之主導作用,蓋在善于引導啟迪,使學生自奮其力,自致其用?!边@一精辟見解直接證明了教師“主導”對學生“主體”的重要意義。不管教學形式如何改變都離不開教師的主導作用。新課改也不例外,而且更要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它要求教師從主演變?yōu)閷а?,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將課堂變成學生展示的舞臺。
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談如何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首先,教師要明確本節(jié)課需要解決的主要目標,了解學情,學生能看懂的內容要放手讓他們自學;學生動手操作能得出的某一規(guī)律,要放手讓學生去完成;學生能獨立解決的問題,要放手讓學生去思考去解決……在學生自學時教師順勢讓學生利用好教材這個學習工具,讓學生獨立自學教材。告訴學生哪些知識只要預習教材就能掌握,哪些知識應探討并注意知識前后聯(lián)系才能解決等等。教師要不斷巡視,督促學生看書思考,幫助學生控制時間和進度,對自學有困難的學生給予個別指導。
其次,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思維的空間大了,在探究活動中可能會出現(xiàn)不同的思路和辦法,學生往往各執(zhí)己見,甚至爭執(zhí)、辯論,亂作一團,以至于學生難以聽清彼此的說話聲,更不用說如何達成共識。因此,教師的主導作用還表現(xiàn)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管理和調控。教師不能袖手旁觀,而要深入到小組中去,對各個小組的合作學習進行現(xiàn)場觀察,融入各小組的討論中,為他們提供及時有效的指導。如發(fā)現(xiàn)個別小組交流不認真時,教師要提出明確的要求,確保合作學習順利進行,不能讓學生放任自流成為無頭蒼蠅,自己做旁觀者,不能流于形式;發(fā)現(xiàn)個別小組對學習任務還不清楚時,教師要有耐心,向學生反復說明任務的內容和操作要求;如發(fā)現(xiàn)小組討論偏離主題或討論受阻時,教師要及時發(fā)現(xiàn),制止,或為小組討論提供及時的幫助,使小組討論順利進行;如小組交流和討論出現(xiàn)層次淺、表面化的現(xiàn)象時,教師要及時啟發(fā),打開學生的思維,使問題的討論不斷深入;當學生在交流中思維碰撞出現(xiàn)火花時,教師要在傾聽中努力去感受和尋找,并給予及時的肯定和表揚。
事實上,學生的小組合作并不一定能解決所有問題,在合作過程中學生一定會產生一些疑惑,所以,對交流中暴露出的問題,先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解決,對小組內解決不了的,再組織學生開展小組間的交流,全班學生都解決不了的問題教師就要及時搜集起來,為下一步教師的精講點撥做好準備。
也就是說,自主合作學習并不是就不要教師的講解了,關鍵在于講要講到學生需要之處,講到學生困難之時,講到點子上。講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除疑點,強化弱點。不僅要講知識,更重要的是講方法,講思想。這樣才能舉一反三,達成一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另外,教師還應對學生討論交流過程中提出的具有獨創(chuàng)性的問題給予表揚,對比較幼稚的問題不能譏笑、挖苦,以保護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
總之,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是統(tǒng)一的,不能割裂開來,更不能顧此失彼。教師只有本著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負責的態(tài)度,正確處理好導和學的關系,才能符合教育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才能真正做好學生登堂入室的引路人,實現(xiàn)教和學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