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桂芳
(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qū)人和鎮(zhèn)衛(wèi)生院廣州510475)
艾苓濕疹洗劑治療小兒濕疹的臨床效果觀察
沈桂芳
(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qū)人和鎮(zhèn)衛(wèi)生院廣州510475)
目的:觀察艾苓濕疹洗劑治療小兒濕疹的臨床療效。方法:選擇2013年1~8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患兒266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33例,觀察組給予艾苓濕疹洗劑治療,對照組給予爐甘石洗液治療,觀察15 d后患兒的臨床療效。隨訪患兒4周,觀察患兒濕疹的復發(fā)情況。結果:觀察組患兒的痊愈率和總有效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純褐委熀?、2、4周進行隨診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兒的復發(fā)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艾苓濕疹洗劑對小兒濕疹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而且復發(fā)率較低,使用簡便,無毒副作用。
小兒濕疹;艾苓濕疹洗劑;爐甘石洗液;療效比較
濕疹是一種由多種因素引發(fā)的皮膚疾病,小兒濕疹是一種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就是通常所說的過敏所誘發(fā),初期小兒皮膚潮紅,可見丘疹,繼而皮膚脫屑,表面粗糙,往往遇濕熱癥狀明顯,部分病程遷延反復,不易痊愈[1]。且小兒治療方法比較單一,往往效果不佳。本院從2013年開始使用艾苓濕疹洗劑對小兒濕疹進行治療,取得了良好療效?,F(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擇2013年1~8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患兒266例,其中男性患兒163例,女性患兒103例,年齡1個月~4歲。所有患兒均出現(xiàn)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濕疹癥狀。按照來診時間排序,序列號為單號的患兒作為觀察組,共計133例,其中男性患兒84例,女性患兒49例;年齡2個月~4歲,平均年齡(1.52±1.03)歲;病程3 d~1年,平均病程(4.22±2.65)個月;頭面部96例,泛發(fā)全身37例;急性期71例,亞急性期39例,慢性期23例。序列號為雙號的患兒作為對照組,共計133例,其中男性患兒79例,女性患兒54例;年齡1個月~4歲,平均年齡(1.48±1.62)歲;病程4 d~1年,平均病程(4.51±2.88)個月;頭面部93例,泛發(fā)全身40例;急性期66例,亞急性期42例,慢性期25例。兩組患兒性別、年齡、病程等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標準[2](1)患兒皮膚具有紅斑、丘疹甚至皮膚滲出、糜爛、結痂等濕疹的典型癥狀;(2)4歲以下患兒;(3)患兒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同意。
1.3排除標準[3](1)濕疹臨床癥狀不典型的疑似病例;(2)有先天疾病的患兒;(3)有其他系統(tǒng)嚴重病變的患兒;(4)皮損并且合并嚴重感染的患兒;(5)對治療藥物過敏的患兒;(6)1周內使用過其他口服或者外用藥物治療的患兒;(7)家長不同意參與本研究的患兒。
1.4治療方法觀察組患兒使用艾苓濕疹洗劑進行治療。藥物組成:艾葉30 g、土茯苓30 g、野菊花20 g、黃柏10 g、苦參15 g、蛇床子20 g、地膚子20 g。方中藥物加水約500 ml后煎至200 ml,待適溫后洗浴10~15 min。1~2次/d,15 d為1個療程。對照組患兒使用爐甘石洗劑外洗患處,每日1~2次,15 d為1個療程。
1.5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兒治療15 d后的臨床療效并進行比較。隨診患兒4周,觀察患兒治療后1、2、4周濕疹復發(fā)情況。
1.6療效判定標準痊愈:患兒臨床癥狀全部消失,丘疹消退,無瘙癢;顯效:患處皮膚稍有潮紅,無腫脹滲出,瘙癢基本消失;有效:患兒臨床癥狀改善,皮膚丘疹減退,但仍有少量滲出,患兒仍有瘙癢;無效:患兒臨床癥狀無改善。
1.7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14.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研究中所有相關數(shù)據,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療效比較觀察組患兒的痊愈率和總有效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例(%)]
2.2兩組復發(fā)率比較治療后1、2、4周進行隨診發(fā)現(xiàn),觀察組復發(fā)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復發(fā)率比較[例(%)]
小兒濕疹是小兒常見的皮膚病,其病因尚未明確,但是過敏性體質的嬰兒發(fā)病率較高。另外研究發(fā)現(xiàn)嬰幼兒皮膚太薄,毛細血管相對成人豐富,如果飲食或者藥物使體內水分和氯化鈉成分過多,也容易誘發(fā)濕疹。此外,自身唾液或者母乳等刺激也是小兒濕疹的好發(fā)因素。但是嬰幼兒體質弱,自身免疫力低,配合治療差,諸多因素導致小兒濕疹病程遷延,容易復發(fā),不易痊愈,不易治療。小兒濕疹在中醫(yī)屬于“濕瘡”范疇,在中醫(yī)看來,其病因病機是小兒體內濕熱過盛,不能很好的疏泄排解,或者體內有濕熱,同時外感風熱侵襲皮膚,濕熱內外同時熏蒸皮膚而引發(fā)的疾病。血液中熱度熾盛導致皮疹鮮紅,灼熱;濕氣不得排解,皮膚腫脹、滲出;風熱襲表,則瘙癢難耐[4]。因此中醫(yī)治療小兒濕疹以清熱解毒,燥濕止癢、收斂潤膚為主要治則。
在此思想指導下,我院開發(fā)出艾苓濕疹洗劑,其中艾葉祛風;土茯苓燥濕止癢;野菊花清肝火和肺火;黃柏燥濕止癢,清下焦?jié)駸?;苦參清熱涼血止癢燥濕;蛇床子與地膚子皆是止癢去癬的良藥[5]。7味藥組合,有清有燥,有散有斂,對小兒濕疹起到良好療效。另外,本方使用外洗的方法,通過藥液浸泡患處,使藥液與皮膚充分接觸,通過藥液的透皮作用和溫熱刺激,使藥效直達患處[6]。藥物中沒有毒性成分和刺激性成分,不會對患兒造成二次傷害,方法簡便,患兒容易接受,這也是該方劑取得良好療效的間接因素。本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艾苓濕疹洗劑不僅具有良好的療效,還能夠降低濕疹的復發(fā)率。這是因為該方是從根本上解決了患兒濕熱蘊內,不能散發(fā)的問題,將患兒體內濕熱通過熏洗過程帶出體外,即有效緩解了癥狀,從根本上對患兒進行了治療。綜上所述,艾苓濕疹洗劑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且降低了疾病的復發(fā)率,對患兒沒有毒副作用,使用方便,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劉曉冰.濕疹洗劑治療嬰幼兒急性濕疹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2,6(13):60-61
[2]劉穎.中藥浴治療新生兒濕疹的觀察及護理[J].天津護理,2013,21(1):64
[3]唐國聯(lián).中藥外洗治療嬰兒濕疹120例[J].中醫(yī)外治雜志,2012,21(6):57
[4]余峰.中藥外洗治療嬰兒濕疹86例臨床療效觀察[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4,33(19):75
[5]黃向紅.蛇膚外洗方治療小兒濕疹的臨床研究[J].新中醫(yī),2011,43(6):75-76
[6]張麗麗.中藥洗劑聯(lián)合消炎癬濕軟膏治療嬰兒濕疹36例[J].河南中醫(yī),2012,32(9):1184
R758.23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5.12.040
201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