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Michael P.Oakes和紀萌(Meng Ji)聯袂編輯的《語料庫翻譯學中的定量方法》一書以豐富的例證集中展示了如何利用語料庫語言學中的統計分析方法開展翻譯研究,內容翔實,論述充分。本文通過《方法》一書內容的簡要介紹,分析了此書的特色和存在的不足。同時也指出《方法》一書對從事語料庫翻譯學探索的研究者有很大的啟示和參考價值。《方法》一書給我們最大的啟示莫過于翻譯量化研究手段多維應用的必要
性,同時研究者對各類體裁的譯文分析也值得我們關注。
關鍵詞:方法 定量 翻譯
一.引言
自Mona Baker撰文首開先河以來,語料庫與翻譯研究相結合已走過整整二十年的歷史。這一研究范式熔文本描寫和統計分析于一爐,以大規(guī)模的語言事實為對象,深入挖掘翻譯文本的特征,帶有鮮明的實證主義傾向,成為當前譯學領域的一大特色。不過毋庸置疑的是,除了在語料庫開發(fā)和翻譯理論驗證等方面擁躉甚眾以外,現今基于語料庫的翻譯研究在廣泛汲取跨學科知識(如社會、認知、文化等各學科)對研究發(fā)現進行理論闡釋和系統運用語料庫技術(尤其是定量統計檢驗)透視翻譯活動的規(guī)律和本質等方面仍有明顯的不足。從這個意義上講,2012年由Michael P. Oakes和紀萌(Meng Ji)聯袂編輯并由荷蘭John Benjamins公司出版的《語料庫翻譯學中的定量方法》(Quantitative Methods in 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以下簡稱《方法》)一書無疑是當之無愧的扛鼎之作。該書以豐富的例證集中展示了如何利用語料庫語言學中的統計分析方法開展翻譯研究,內容翔實,論述充分,對從事語料庫翻譯學探索的研究者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二.內容簡介
《方法》一書由序言、13篇論文、附錄和術語索引等四部分組成。在前言中,兩位編者指出該文集的目的在于奉獻一本全面解析語料庫翻譯學中基本定量分析方法的參考書,并寄望書中描述的相關技術方法能夠為研究者們“開展該領域內各自的探索提供一個出發(fā)點”(Oakes &Ji: viii)?!斗椒ā分黧w部分包含四大主題,分述如下:
第一部分為“理論探索”,由3篇論文構成,主要關注翻譯理論模型在語料庫中的檢驗。
首先,Barbara Lewandowska-Tomaszczyk“顯豁與隱匿:翻譯研究中定量和定性方法的交互”一文從認知語言學的視角出發(fā),把翻譯看成由譯者完成原文及其特有表達(如隱喻、轉喻)的意象識解再到目的語概念重構的過程(reconceptualization),從而得以更宏觀地看待意義的對應。隨后,她以波蘭語-英語平行語料庫以及兩種語言的參照語料庫為例,分別對比了不同翻譯方向下原文和譯文、譯文和原創(chuàng)文本間的主題性(keyness)和搭配特征。她的研究表明,對主題性、搭配、句構類型和隱喻等參數的考察可為我們窺探與特定語言相關的思維過程提供線索。在題為“翻譯研究中的回歸分析”一文中,Stefan Th. Gries和Stefanie Wulff重點介紹了利用開放源碼R進行二元邏輯回歸分析和線性回歸分析的方法。作者認為,回歸分析在第二語言習得研究中已得到廣泛應用,但是只要我們預設以下任一前提,即:1)譯者對某一詞匯或結構的選擇取決于多個獨立變量;2)譯者所面對的表達或結構在原語中有多種實現方式;3)譯者翻譯時擁有多種詞匯語法選擇,那么其在翻譯研究中同樣大有可為。為此,他們以INTERSECT語料庫中的英語原文和德語譯文為例,采用兩種回歸分析法對主句和狀語從句間的排序進行了統計演示。紀萌的“基于語料庫的文學翻譯研究中的假設檢驗”一文同樣采用了上述統計方法,并以此來驗證其所提出的一個翻譯實證分析框架的有用性。在她看來,翻譯中有三種關系不容忽視,一是原文與譯文間在諸如詞匯、句構、語法等語言學層面上的聯系,二是譯作與目標語所處的社會和文化間的聯系,三是不同譯作與目標語演變之間的聯系。基于此,作者兼用定量和定性的手段,選取楊絳(1978)和劉京勝(1995)兩位譯者的《堂吉訶德》中譯本全面考察了原文語言特征、譯文環(huán)境中的社會和文化因素、目標語的歷時變化等對翻譯文本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劉譯在古語運用上比楊譯更接近原作風格,并且譯文的語言特征隨著時代的變遷也呈現迥異的歷時特性。
第二部分“基礎語料庫統計方法”側重介紹多種統計學手段在語料庫描寫中的運用。
首先,在“挪威-西班牙平行語料庫(Norwegian-Spanish parallelcorpus)研制”一文中,Lidun Hareide和Knut Hofland詳細描述了建庫過程,主要涉及文本遴選標準和流程、元數據和文本分類、電子文本入庫流程等。該語料庫參照西班牙-英語語料庫(P-ACTRES)而建,旨在方便開展比較研究。作者還采用方差分析、卡方檢驗等統計工具對這一數據庫進行了若干前期研究,結果顯示原文和譯文在字數、句長、省略、顯化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與此相比,Michael P.Oakes的“描寫翻譯語料庫”一文更是充分展現了統計手段在揭示語料庫文本特征方面的靈動和多樣,他的介紹從方差分析、柱狀圖到Shapiro-Wilk檢驗和Z值計算,可謂不一而足。作者通過具體實例表明,運用這些方法可有效考察特定語言特征的分布,確定語料庫樣本的大小,檢驗詞匯的豐富程度、搭配以及原文和譯文的相似度等等。Shih-Wen Ke的論文“翻譯語料庫的聚類處理”一文則嘗試將統計學中的聚類分析(cluster analysis)應用到翻譯語料庫中。聚類分析是將一組數據分到不同簇的過程,目的是使同一簇內的數據呈現相似的特性。借用這一思路,作者以挪威-英語翻譯學習者語料庫TK-NHH Translatrkorpus為例,著重探討了分離法(partitioning)和層次法(hierarchical)的操作運用。分析顯示,聚類分析能夠很好地根據譯文的主題和可接受度進行分組,其結果與人工分類的情況是一致的。endprint
第三部分“文學翻譯的定量探索”收錄了3項個案研究,分別探討了統計學方法在考察不同語言組合間文學翻譯作品的語言特征方面的運用。
相較于其他體裁,文學作品及其譯作往往由于數量眾多、文本易得、語篇同質性和連貫性強等特點成為語料庫探索的優(yōu)先選擇,而翻譯文體的研究更是這一領域的一大熱點。比如,紀萌和Michael P.Oakes選取Edward C. Bowra(1868-70)和Henry B. Joly(1892-3)的《紅樓夢》英譯本,比較了二者在文本特征上的差異。作者通過一系列雙變量統計分析得出結論,盡管上述兩個譯本在向19世紀的西方讀者譯介曹雪芹這部鴻篇巨制的過程中影響巨大,但它們的語言風格迥然不同。具體表現在,與Bowra大量倚重連詞和屬格等功能詞來彰顯原文邏輯結構不同,Joly在其譯作中更多地使用各種地道的英文表達,從而使其行文流暢自如。在作者看來,后者的這種處理體現了其保留譯文特色并展現一種全新的文風的意圖。Jon M.Patton和Fazli Can分析了喬伊斯的短篇小說集《都柏林人》及其土耳其語譯本,其目的是為了區(qū)辨那些保留在譯作中的原文文體特征。他們選取了句長、高頻詞、形符長、類符長、類符-形符比等五個文體標記。逐步判別分析(stepwise discriminant analysis)和線性判別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的結果表明,同一個標記在區(qū)分不同語言表述的相同信息中其成功率也不盡相同。另外,除了類符-形符比在土耳其譯文中的識別率尚可之外,其余幾個標記在原文中的表現要優(yōu)于譯文。作者最后指出,文章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可用作比對原作與譯作間的連貫性(consistency)或診斷譯文中潛在的剽竊原文的行為。最后,Jan Rybicky的文章同樣圍繞翻譯文體的話題展開。原著者身份推定(authorship attribution)是以往文體計量分析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在其論文“譯者隱身之謎:翻譯研究中的文體計量分析”中,Jan Rybicky借鑒這一概念,獨創(chuàng)性地將其用于研究譯者的可見度(visibility)。為此,作者遴選了一個包含65部波蘭語小說譯本的語料庫,這些小說譯自11位母語為英、法、意大利語作家的原創(chuàng)作品,共有20名譯者參與。有意思的是,Delta統計分析的結果顯示,這一常用的身份推定手段在區(qū)分譯者風格上未能奏效,而這也恰恰為韋努蒂的譯者隱身論提供了佐證。不過作者同時也承認,上述單一的統計方法無法概括譯者身份的全貌,還需要利用其它手段進一步加以考察。
第四部分“翻譯詞匯的定量探索”中的4篇論文主要從詞匯角度入手,探討如何有效運用統計分析方法研究翻譯語言特征和翻譯策略。
首先,紀萌的文章“翻譯與科技術語”選擇以19世紀中后期的科技術語翻譯為對象,從歷時的角度考察譯者在構建早期的漢語科技話語系統時所做的種種努力。作者認為,隨著彼時來自西方的科學技術和思想不斷東漸,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學語言對樹立中國的現代形象至關重要。這期間,一些漢學家和知名的傳教士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為保證研究的代表性,作者分別選取了由5位不同譯者譯自英、荷、法等語種的漢譯科學著作組成語料庫。在此基礎上,文章借用分層聚類分析詳細描述了各漢譯文本中的類符長度變化和功能詞的分布特點,從定量的角度較為客觀地反映了傳統學術話語為接納新的科學理念所做的改變。Alexandre Sotov則把觀察的視角轉向詩歌,在“吠陀神話翻譯中的詞匯選擇:譯者的游戲”一文中他以印度經典古詩Rgveda及其德、俄語譯本為例,兼用語料庫工具和博弈論分析和解釋了原文內容和語境如何影響譯者在處理吠陀神話人名(Vedic terms)時所采用的翻譯策略。研究發(fā)現,兩位譯者最為常用的是手法是改編(transcription),其次分別是顯化和隱化。Gard B.Jenset與Barbara McGillivray的研究瞄準了翻譯英語中派生詞綴的使用及其能產性(productivity)。兩位作者分別對比了因素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對應分析三種統計方法在揭示上述現象與譯者、原文、原作者以及文本類型等多個變量之間關聯的有效性。結合翻譯英語語料庫(Translation English Corpus, 語類來源包括小說、傳記、自傳、新聞和航空雜志等)的分析表明,后兩種方法要優(yōu)于因素分析,而且文本類型對詞綴分布和能產性存在較為顯著影響。作者也由此推斷,受目的語中文本規(guī)范的制約,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往往有意無意地因循了傳統的詞綴使用方式。翻譯文本是否與原生文本存在語言特征上的本質差異始終是語料庫翻譯研究中的一大懸念。Gert De Sutter,Isabelle Delaere和Koen Plevoets等人則試圖通過一項詞匯計量研究(lectometry)來對此做一管窺。為此,他們從荷蘭雙語平行語料庫(Dutch Parallel Corpus,語類來源包括小說、散文、新聞、教材、行政文件等)的荷蘭語原創(chuàng)文本和翻譯文本中選取了10對同義詞(正式和中性詞各一個)作為詞匯頻率概貌的分析對象。隨后的對應分析和邏輯回歸建模支持了當初的假設,即譯文與非譯文之間存在差別。不過,研究結果同時顯示,雖然荷蘭語翻譯文本與原創(chuàng)文本相比在詞匯使用上更為正式,這一特點卻受到文本類型和原語的制約。
三.主要特色與不足
王克非在其《語料庫翻譯學探索》一書中開宗明義地指出,“語料庫翻譯學是以語言理論和翻譯理論為研究上的指導,以概率和統計為手段,以大規(guī)模雙語真實語料為對象,采用語內對比與語際對比相結合的方法,對翻譯現象進行歷時或共時的描寫和解釋,探索翻譯本質的一種翻譯學研究方法”(王克非2012:4)。可見,借助統計手段對翻譯語言進行系統描寫是語料庫翻譯學的根本法則。隨著語料庫技術的不斷成熟和大規(guī)模翻譯語料庫的相繼建成,拓寬定量研究的內涵和深度是擺在廣大研究者面前的重要課題,也是語料庫翻譯學不可回避的發(fā)展路徑。毋庸置疑,《方法》一書的及時出版順應了這一需求,同時也是量化翻譯研究不斷深化的有益嘗試??傮w而言,全書主要有如下特色:endprint
首先,定量手段靈活多樣。諸如回歸分析、對應分析、卡方檢驗、聚類計算等等語料庫語言學中常用的統計方法開始在翻譯研究中有了用武之地并顯現出良好的應用價值。這一點突出地體現在翻譯文體的考察上。盡管在測量參數的選擇上差異不大(如常用平均句長、標準類符-形符比等),但與以往研究中簡單地計算頻次和比例相比,本書中類似紀萌和Michael P.Oakes的獨立樣本t檢驗和卡方檢驗、Jon M.Patton和Fazli Can的判別分析以及Jan Rybicky的Delta技術等等計算方法大大完善了翻譯量化研究的方法體系,也為我們更深刻地認識潛藏在翻譯語言背后的種種文體特征提供了可能。
其次,研究內容豐富多元。語料來源上,既有傳統研究關注較多的文學翻譯,也涉及科技翻譯、新聞翻譯、官方文件翻譯等??疾熳兞可希劝ù钆?、高頻詞和類符-形符比等常用指標,也有借自二語研究的詞綴分布和詞匯概貌等參數。話題選擇上,既涵蓋宏觀的文體分析,也兼顧微觀的詞匯特征;既有對譯語特征的描寫,也有對翻譯策略的解析。此外,語種因素也是語料庫翻譯研究中一個重要變量。翻譯活動是一種跨語、跨文化交際,對不同語種和不同方向下的翻譯語言進行個案分析在揭示其普遍性特征的同時也將逐漸加深我們對語言個性的認識。
再者,方法引介與理論思索互補。雖然本書意在示人以法,為語料庫翻譯學中的量化研究提供參考,但書中的理論視角和研究發(fā)現也頗有見地和分量。一方面,定性和定量方法的互參能為研究者提供更為廣闊的理論視野和獨到的探索途徑,從而提高研究結論的質量和價值;另一方面,借助科學的統計方法對現有翻譯理論和假說進行反復證實或證偽也符合翻譯學科發(fā)展的大勢。
《方法》作為第一部系統介紹量化翻譯研究方法的文集當屬難能可貴,但也存在著一些有待改進之處。比如,語料庫口譯研究近年已呈不斷興起的態(tài)勢(Setton 2011;Straniero Sergio & Falbo2012),不過書中并未收錄相關文獻,也沒有談及具體定量方法是否適用于研究口譯文本的問題。此外,Stefan Th.Gries和Stefanie Wulff的論文方法介紹多于理論思考,歸入“基礎語料庫統計方法”的范疇似更妥當。
四.對國內語料庫翻譯研究的啟示
不可否認,當前國內外基于語料庫的翻譯研究已在諸如翻譯共性、譯者風格、教學應用等多個領域成就斐然,但不少分析僅僅止步于具體變量的頻率和比例統計也是不爭的事實(胡開寶、毛鵬飛 2012)。鑒于國內的語料庫翻譯研究很大程度上是在借鑒國外相關探索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因此《方法》一書給我們最大的啟示莫過于翻譯量化研究手段多維應用的必要性。長遠來看,語料庫翻譯學的跨學科發(fā)展不能停留在學科界面間的淺層交叉,而應該體現在彼此知識和方法體系間的深度融通。在這方面,《方法》中的研究者已經做出了極為有益的嘗試,值得國內語料庫翻譯研究者汲取和借鑒。
此外,《方法》中研究者對各類體裁的譯文分析也值得我們關注。一個較為客觀的事實是,可能受到語料來源、數量和獲取難易度等因素的影響,目前國內外用于翻譯研究的語料庫基本上以文學作品為主,少有??苹驅iT平行語料庫問世(王克非2012:209)。從功能語言學的角度看,語境中的語場、語旨、語式三個變量制約著文本的特定類型,也決定著語篇的具體功能。翻譯是一種跨語跨文化的交際行為,翻譯文本作為這一過程的終端,以語篇的形式存在,語境不同,類型和功能自然各異。因此,把基于語料庫的實證研究推廣到不同的語篇類型也應是未來的一個研究方向。這就要求我們一方面要加大??苹驅iT平行語料庫的研制和開發(fā),為相關的實證研究建立足夠的物質基礎,另一方面要努力發(fā)掘不同語類中翻譯文本的詞匯和語篇特征,證實或證偽現有的理論假說,為人們深入了解翻譯操作的本質提供可能。
五.結語
從學科發(fā)展的角度講,研究方法的選擇和運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也影響著學科本身的理論化水平和長遠發(fā)展。宋代大儒朱熹曾有語云:“舊學商量加邃密,新知培養(yǎng)轉深沉”。如果說語料庫翻譯學廿余載的摸索已為我們積累起了相當的舊學,那么《方法》一書則是這門學科培養(yǎng)新知的重要一步。它既讓我們領略到翻譯實證研究廣闊的探索前景,也必將推動整個翻譯學科朝著更為科學的方向發(fā)展。
參考文獻
[1]Oakes,M.&Ji, M. (eds.). 2012. Quantitative Methods in 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 [C] //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Setton,R.2011.Corpus-based interpreting studies (CIS):Overview and prospects [C] // A.Kruger, K. Wallmarch & J.Munday.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London/New York: Continuum:33-75.
[3]Straniero Sergio,F.& Falbo, C.(eds.).2012.Breaking Ground in Corpus-based Interpreting Studies [C] // Bern: Peter Lang.
[4]胡開寶,毛鵬飛.2012.國外語料庫翻譯研究述評[J].當代語言學(4): 380-395.
[5]王克非.2012.語料庫翻譯學探索[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作者介紹:許麗學,浙江樹人大學講師,研究方向: 翻譯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