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宗一
易籠水
故鄉(xiāng)易籠為云龍舊稱,易籠水由阿宅河和康保河二水匯流而成。一位詩人曾說過:如果你居處的附近有一條河,一片樹林,或是一條幽靜的林蔭道,那么,你是幸福的。河流能以細小隱秘的葉脈為人們輸送豐潤的葉綠素。這里二水匯流,兩河均從溝壑縱橫,群山懷抱,林木蒼翠和山花浪漫的山野間流淌出來,山水間花樹同林鳥語花香,那叮咚清泉流淌成溪水泱泱水草相伴的河流。易籠水被稱為神水,其主要原因就是指水質(zhì)好。這是掌鳩河的主要發(fā)源地,更是云龍水庫的優(yōu)質(zhì)水源之一。
易籠水之一的阿宅河景秀奇幽。它由阿宅箐河和東瓜河聚流而成。阿宅河樹林豐茂,清泉溪水從箐頭石頭縫或樹林間流淌而出,清清悠悠。我是在阿宅箐河邊玩著長大的,許多年后,一次我走在阿宅箐的驛路上,驛路幾乎都是順著山箐河邊走,驛路邊是鮮嫩的綠草鋪成的綠地毯似的草地,踏著綠草地,山箐里的青松、巖石、小溪、泉水、瀑布、小鳥……讓我暈呼呼陶醉在驛路邊。一群小燕子迎面低飛而來,發(fā)出“嘰嘰”的叫聲,緊挨著我的頭頂兒好像在告訴我:深箐有細雨,正是對著你和我!我邊走邊想,不覺笑出聲來:“嘻嘻!”溪水是從那茂密的樹林間流淌出來的,我根本看不出源頭在何處。
其實阿宅箐河源于新合老保和七多海小河,在岔河村合流成老過河,一直流到老過與嚕嘎村交界處的瀑布綠蔭潭。那瀑布卻極矮,綠蔭潭卻陰森墨綠,當?shù)氐娜藗兎Q其為“老過綠蔭潭”,傳說潭里過去還住過一條龍。老過河流到紅土瓜地腳與石婆坡、氈帽巖、多力等小溪合流到老木河村前的東瓜河匯流成阿宅河。
阿宅河一直向箐口流淌,在一處鷹嘴巖下的轉(zhuǎn)彎處,河水湍急流淌的正中間挺立著一塊高大的石塊,石塊邊的水深不見底,只有綠青苔貼著石塊來回搖擺晃動,好似風中搖曳的綠飄帶。傳說這里原來是一個四周樹木遮蔽、陰森可怕的綠水潭,潭里住著一個女妖精,經(jīng)常作亂,只要河邊驛道上有年輕美貌的姑娘婦女路過,女妖精經(jīng)常妒忌害人。一次,一群討親的人背著新媳婦從綠水潭邊經(jīng)過時,幾乎被女妖精吸下深水潭,只是討親人得力相助,身上帶長刀、鐵叉之類的武器,妖精最后還是沒有把新媳婦吸走。然而這事還是驚動了雷神爺,就在烏云密布的一天下午,一聲震耳欲聾的大炸雷,把一塊巨大的巖石從山巖頂上直劈而下,好似從天上掉下來似的劈蓋在妖精潭上,從此以后再沒有妖精作怪。只是在妖精潭邊的紅石巖上偶爾出現(xiàn)幾次身著紅衣裙的紅姑娘在石巖上梳妝打扮,傳說這是女妖精顯的靈 ……
阿宅箐的河流碧水清清,源于四周郁郁蔥蔥的繁茂的樹木叢林,源于山間的碧綠小草,小草長在溝壑邊,長在巖石和荒地上,長在濃密的樹木叢林下。深箐的山雨來時,樹木小草像如饑似渴的飲者吮吸著滴滴山雨,天干時節(jié),在樹木小草間流淌出清清山泉,匯成小溪小河,帶著綠色波光永無止境地向前奔流。河水邊上有許多彩蝶飛舞,一些小孩在追逐戲蝶,我也曾經(jīng)就是這些孩子里的一個留連的彩蝶迷。魚兒遨游水底清晰可見,在東瓜河水邊,看到幾個放羊娃隨手從河水里摸出尾巴晃動的魚兒……
阿宅箐的水四季常清,河水如鏡,花草滿堤。就是云龍河水清泉之源,溪水間或河流中停頓著大大小小的石頭,河底有許多天然石板鋪墊,那石板上掛滿千絲萬縷的綠青苔,小魚藏在青苔里與青苔一起輕輕晃動著尾巴……東瓜河屬于阿宅箐河的支流。源于擁箐董刀與康機箐小溪合成擁箐小河。順著擁箐村前的山洼間緩緩流淌和哆撈箐溪水合流為擁箐河,擁箐河彎曲流淌近九十幾道彎,又流進美麗壯觀的“東瓜河瀑布”潭。
東瓜河瀑布潭的景色極其美麗壯觀,那水是從擁箐河下游幽深的茂密的山谷森林間流淌出清清悠悠的河水,從數(shù)十丈高隆起的崖石上直瀉而下形成碧綠深水潭,真是銀河落九天。瀑布的右邊兩座挺拔的懸崖峻峰上,好像披著一層蒼翠欲滴的綠蔭覆膜,一峰中央有一道引人注目的赤褐色山巖,兩峰縫隙間,一條蔥綠的山茅草的飄帶隨風飄動。最吸引人的是在瀑布的旁邊與巖石的交接處,有一條涓涓的溪流瀑布順其而下,在這里人們可以一手扶住百般纏繞的野藤伸手捧掬瀑布飛灑的點滴五彩小水珠,讓這萬綠叢中的瀑布沖擊濺起點點滴滴似云里霧里的小水花,瀑布的左邊是一道古銅色的氣勢磅礴的巨大山崖,站在潭前舉頭望去,這巨大的山崖好像是要迎面傾壓下來似的,讓人感受著險峰碧水交相輝映的情趣。
易籠水的另一條支流是易籠西南面的康保河,源于康保箐頭,在箐頭還是有一個“飚水巖瀑布”。那瀑布發(fā)出“轟轟”巨響,激流直瀉而下,水花四濺,陽光下飛濺的水珠五彩繽紛,景色奇異??当s湫『优c金烏小河集流后經(jīng)動康、以資等河道曲折東流,直至易籠城西,在西南與阿宅河匯聚為易籠水(即云龍河)。在易籠古城外的兩道護城河里流淌,這易籠水流經(jīng)本長、水潮與尼岔河流成掌鳩河。涓涓溪流淙淙流淌而形成的云龍河水,清澈甘甜。當我離開云龍家鄉(xiāng)后,又返回家鄉(xiāng)尋找我童年的夢的時候,我就在那河里掬起一捧河水喝下去,那滋味和感受讓人流連忘返,回味無窮。我是喝著那河里的水長大的,那是我童年的河,生命的河。而今易籠水(即云龍水)順著引水管道的“過山河”流向四季如春的昆明城,流進春城的千家萬戶,為春城昆明提供優(yōu)質(zhì)的水源。
老祖樹
一棵兩三圍粗的青.栗樹,長在老祖樹村東頭的老祖井旁,枝葉茂盛,婆婆娑娑,婀娜多姿地呈現(xiàn)心形狀,被故鄉(xiāng)人稱“老祖樹”。老祖樹有多老,誰也說不清,反正它是長在老祖井旁,五大三粗,郁郁蔥蔥,老祖樹經(jīng)歷了許多滄桑世事,嚴寒酷暑。老祖樹身上長滿搖擺晃動的青苔,看上去樹身毛茸茸的成了青苔大樹,在綠色的青苔上長滿許多寄生青藤,藤條成網(wǎng)狀形向上攀爬。讓樹身呈現(xiàn)出凹凸不平的各種不同動植物形狀。其中一處格外奇特,像是女人的胸脯凸起的一對充滿青春的奶子,村里的人們就議論紛紛,有的說村子里要出名人,這名人不會是當官的,可能會是藝術人才。這是從藤型女人身上看出來的,這里有曲星象征。這話被當年的組長聽見了,組長就指示五大三粗的一個名叫花兵的村民去砍老祖樹,花兵一斧砍下去,斧頭砍過樹皮“哐當”一聲脫落在老祖樹下,花兵一陣頭暈目眩,癱倒在地。奇怪!在被斧子砍破了皮的地方流淌出一股血一樣的血水,花兵被人背回家,一年多時間病癱在床上。幾年后花兵病好,組長又讓花兵去修樹杈。修掉樹杈可以讓那對樹藤男女風吹日曬、雨淋霜凍逐年消失,然而花兵才上了樹的半身腰就摔落下來,還摔斷了一條腿,一瘸一拐的,老祖樹村人管叫他跛腳爺,跛腳爺終身未娶,直到臨終時說:“要保護老祖樹,更要保護老祖箐……”全村人潸然淚下。
跛腳爺死后,老祖樹村人不但沒有動過老祖樹,還全村動員保護老祖樹老祖箐,全村人聚起來殺一只羊吃了一頓飯,口頭制定村規(guī)民約,男女老少記在心里口頭傳頌,又在老祖箐立了一塊石碑,碑題為:“老祖箐之碑”。碑文極其簡約:①不砍伐、不撿拾箐里的任何樹木干柴;②不捕殺箐里的任何飛禽走獸;③老祖箐為水源林,如有違反照價 3—5倍賠償,并辦一頓飯全村人一起吃。引以為戒。
說到不捕殺飛禽走獸,在老祖樹村還流傳著一個關于捕殺麝的傷感事:
有一年老祖箐來了一對麝。老祖箐林茂箐深,刺栗樹、老黃栗樹都是一兩圍粗的烏壓壓地長滿山箐,箐里有許多狼豺虎豹,后來慢慢地遠走遷徙了,就是來也只能聽見幾聲過往的叫音,沒聽說傷害什么人畜,像是過冬似的住段時間就走了?,F(xiàn)在來了一對麝,而且住了好長一段時間了,老祖樹村人都在議論新來的麝是獸是仙,是吉祥還是兇兆。它會給老祖樹村帶來什么呢?
村里的普大爺說麝既然已經(jīng)來了,咱們就把它看作吉祥物吧,大家就不要去驚動那麝,更不要去捕殺獵取那對麝。月圓月缺,花開花落,一年的時間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老祖箐的樹木長得特別壯實茂密,墨綠的樹葉發(fā)著綠光,箐里的溪水潺潺地流淌,在箐口與其它一條小溪匯合后還沖轉(zhuǎn)著一座小碾房的石磨,流到田壩里灌溉著幾百畝水田。
老祖樹村的羊群也多起來,幾家的牛兒滿壯肥膘,還接連帶了好幾條小牛犢,那小牛犢都是肥嘟嘟的,活蹦亂跳地圍著牛媽媽轉(zhuǎn)。村里人似乎感覺著許多吉祥興旺,那喜笑就掛在年輕人的臉上,嵌在老年人的眉頭上。那普大爺村前村后說著老祖箐的麝,說幾年的光景是那麝帶來的好運,麝是吉祥的,要保護好麝。老祖樹村傳頌著麝星高照,六畜興旺。村里的人都說所有好運都是那麝帶來的。普大爺還帶著全家老小七口人到老祖箐碑處殺雞磕頭祭祀,同時祈求那麝繼續(xù)保佑給全村帶來好運。
說那麝是吉祥物,真是怪怪的,普大爺家的老二普沙要到老祖箐口的斗嫫嶺去挖地,天還沒亮,走到一個路口的小轉(zhuǎn)彎處隱隱約約看見一個穿紅衣紅褲的紅姑娘,繞過轉(zhuǎn)彎處,普沙緊盯著那出脫玲瓏的紅衣姑娘身段,緊趕慢趕追上去。心里就疑惑:這姑娘哪來的?怎么沒見過?再看時,人影即閃,消失在朦朧的霧月中……這天晚上收工回家,月亮圓圓的剛升起,路上月光依稀飄灑,像鋪了一層極薄的棉絮。普沙披著月光抬著鋤頭走到轉(zhuǎn)彎處,心里有些顫顫的,一忽兒,又見到那紅衣姑娘在前面晃動,普沙一陣深呼吸而感到驚訝!于是,輕手輕腳地走過去,月光下,她那潔白的瓜子形臉,好俊?。∫徽Q郏t衣姑娘無影無蹤……回家后,普沙把這件事告訴了阿爹普大爺,普大爺頓時眉開眼笑:三十而立的普沙有緣了!這是那麝賞賜的姻緣顯的靈吧!
果然第二年的春天,普大爺?shù)钠斩⒌搅诵∨d村年輕美貌的好媳婦,一年后普二媳婦生了個白白胖胖的小男孩……
那天早上,普大爺立刻捉了一只大公雞帶著全家人到老祖箐碑磕頭……
正準備殺雞時,看見碑旁有血跡……順著血跡探尋著,那血跡是從老祖箐出來的……
普大爺急忙先磕了個頭,就領著全家人趕緊收拾東西匆匆趕回家。普大爺東家進西家出,失急忙慌的模樣像是發(fā)生了什么事似的,挨家挨戶詢問箐里的事。
原來是村里的羅三到箐里把那麝給捕殺了 ……
羅三是用鐵夾支打的,被鐵夾打斷腿的雄麝渾身顫抖著舉起前腿向羅三作揖請求放行,呼的一下又竄出母麝,同樣抖著身子舉著前腿作揖……羅三不但沒有放了雄麝,還把那身體笨拙的母麝揖拿歸籠……一起背回家,回到家就把那麝雙雙殺了,那笨拙的母麝身體里有蠕動的小麝 ……
“畜牲!”羅三挨了普大爺“啪啪”兩耳光。普大爺自己也昏倒在地,被人背回家……
麝殺了,羅三在一次上山背柴的路上,踩了一個三尖八角的鐵夾似的石塊摔了一跤,一條腿折斷了……從此,羅三終身未娶,女人都嫌他帶
了邪兇,他是災星……
麝被殺以后,水源漸漸變小,沖不轉(zhuǎn)那碾房的小石磨,碾房變成草垛房了,壩子里的那片水田基本上改種包谷蕎麥。更令人驚訝的是就在那年,老祖樹村接連死了四個男女年輕人,之后又死了九頭牛,三百多只羊。多少年沒聽說的事發(fā)生了。
在普大爺?shù)某h下,老祖樹村全村人在老祖樹碑前舉行一次大型聚會,重溫民約;護村護水護飛禽走獸,隨普大爺誦念三遍,并在每年春節(jié)后正月十五前自愿到老祖箐祭樹神水神過吉祥年吃團圓飯……
老祖箐完全沉浸在自發(fā)的自然保護生態(tài)的自我意識中,正月十五過小年,在老祖箐吃午飯,男女老少還念誦著自編的歌謠:那年神麝來箐里,那時神麝來護水,三山二水福滿多……
洛尼白
洛尼白,歷代志書、詩人、墨客稱其為“幸邱山”,亦稱火期山。洛尼白是掌鳩河山水系列之一的一座名山。是一座峻秀挺拔、神奇壯觀且富有民族歷史文化賦予魅力之秀山。洛尼白西臨阿宅河,東近掌鳩河,北面是連綿起伏峰巒疊嶂的群山。洛尼白山峰分前營和后營,前營是洛尼白主峰,是一座險峻挺拔、刺破青天的紅褐色山崖。后營離前營很近,只是呈前后高中間凹的馬鞍形。兩營間僅有兩條險道可攀越走險。一是兩峰間有一魚脊背似的貓鼻梁子,需要抓著巖竹、樹叢、雜草冠發(fā)豎直爬行,有時手腳并用顫顫抖抖拉著藤條才能向上攀爬。另一條險道是沿著山凹間崎嶇羊腸小道繞來繞去登上手掌般大小的石磴坎,扶著七拐八彎的崖石才能爬上洛尼白后營。
作為原屬南詔東方三十七部之一的羅婺部,部落營盤設羅婺寨,寨址就是在洛尼白(即幸邱山)的二臺坡上。明天啟《滇志·地理志》載:“祿勸州故易龍縣,東北曰幸邱山,四面陡絕,頂有三峰,可容萬家,昔為羅婺寨,有天生之城,牢不可破。”洛尼白二臺坡上卵石嶙峋壘起的古老墻壁還依稀可辨。因年代已久,壘石坍塌,幾幢墻基倒塌卻還可分辨。其為鳳氏羅婺寨址,據(jù)資料鴻富、敘述詳盡的《鳳氏本末》(清朝乾隆四十五年公元 1780年祿勸縣令檀萃編寫)史料記載:“鳳氏者,邑之易籠里人也。本東爨之裔。世為烏蠻,居幸邱山中。當宋淳熙間(公元 1174年至 1189年)有阿而者能服其眾。時段式主滇,乃舉阿而為羅武部長,即三十七部之一也。羅武,本為羅婺寨,在今幸邱山?!绷_婺部與洛尼白山下易籠壩子的縣官高奢爭勢奪地。兩相據(jù)爭,各占優(yōu)勢,柢櫪抗衡,終不分勝負。后因羅婺男兒與高奢之女相纏相愛,高奢之女情投羅婺男懷,把自家的金戈神箭兵器獻給羅婺男兒。
以羅婺部首領阿而為三十七部之一的羅婺部長在洛尼白安營扎寨,稱羅婺寨。羅婺部人多勢眾,營寨地勢險要。盤踞在洛尼白山下易籠城里的高奢部倚仗易籠水勢,有內(nèi)外護城河,還有一副神弓仙箭,兩部對壘,難分勝負。一日,羅婺少爺矣氏騎馬經(jīng)易籠古城,走到外城河附近的秧田邊,矣氏的馬不聽使喚踩踏到秧田里,被高奢女看見了,痛罵矣氏糟蹋稻秧,要砍下一只馬腳,矣氏害怕被易籠城里護城的撒尼大將知道受捉拿,他向高奢女瞥眼觀貌,高奢女容顏清秀,玲瓏苗條,眼睛都看傻了,只好忍痛割愛砍下一只馬腳做賠償。矣氏拉著一瘸一拐的馬走到不遠處的木石嘎荒地邊就走不動,只好把馬放棄在木石嘎的荒草地里,以后矣氏每天都要來看看他的馬,借機尋高奢女報砍馬腳之仇。可是矣氏一直尋不到高奢女。只能隔段時間來看看馬,幾個月過去,矣氏好久沒有來看馬了,有一天,矣氏特意來到荒地邊來看馬,奇怪的是那馬還是靜靜地在荒草地里啃吃青草,不但精神飽滿,而且尚未掉膘。那馬的身旁站著俊秀水靈的姑娘,細眼一看,這姑娘就是美麗的高奢女,矣氏輕輕地走過去問:“你為啥在此?”高奢女道:“可憐馬?!薄澳憧蓱z馬!我還夢見你?!币邮献呓呱菖χf。又是一陣甜言蜜語的對話,高奢女之心經(jīng)受不住羅婺矣氏的誘惑,她的心向著洛尼
醉春風(中國畫) 何阿平
白山上安營扎寨的羅婺部,她已深深地落入羅婺矣氏的情懷陷阱。
羅、高私情,易籠城里的高奢首領一直蒙在鼓里。一個紅霞滿天的早晨,太陽泛著火紅的光若影若現(xiàn)地從洛尼白山上升起,高奢從屋里走來,在房檐下的門檻邊用銅盆倒好水準備洗臉。忽然“當!”的一聲,一支飛箭直射在銅盆上,高奢大吃一驚,聽聲音就知道這是從洛尼白山上射下來的自己的仙箭,幸好這仙箭識主不傷害主人,要不高奢當時就完了。高奢急忙從臉盆旁拾起仙箭跑到里屋找神弓時,發(fā)現(xiàn)神弓也不見了。高奢幾乎昏死過去:神弓仙箭已丟了,古城難保!高奢只好立即帶領兵馬家眷逃離易籠古城。一直逃到插甸冷甲本,一經(jīng)追查,才知道是女兒偷了神弓仙箭給羅婺少爺矣氏。高奢大怒,令其隨從就在冷甲本將其女兒“五牛分尸”。將分尸后的五份尸首分別丟在石婆坡埡口、真金漫石頭窩、柱基箐埡口、那擁羅撒嘎埡口、金烏羅格臥埡口五個地方,至今留下了“五座亂石墳”的傳說。說是亂石墳,其實是后人凡經(jīng)過其中一處都要插根樹枝或丟個石頭在那里漸漸堆成的“墳”。路人擔心孤魂纏身,更是對高奢女的一種不幸的憐憫。
高奢離走,羅婺實力劇增稱雄部,早些年的易籠城內(nèi)護城河上仍然有城墻殘垣,易籠山水,古今奇事,源遠流傳。
《祿勸縣志》載:“幸邱山,在縣北一百四十里,四面陡絕,中平衍為寨,寨旁為玉帶峰,峰腰亙白,宛如玉帶,有石室光明潔凈,古木當門。上有龍泉,自樹梢落,如疏雨滴石,磴成孔深寸余。瀑布飛流,垂紳曳帶。登絕頂,峰巒峻秀,高插云霄,遙望滇池,如在趾下 ……”
除了地方史料的記載,雄峻挺拔的洛尼白,同樣流傳有神奇美麗動人的洪水傳說。當?shù)匾妥迨甲姘⒉泛V慕避洪水躲在化桃木筒里順水漂流,最后懸掛在洛尼白山崖前的樹杈上。阿卜篤慕腋下藏有一顆雞蛋,當雞蛋孵出小雞嘰嘰叫的時候,正好一只餓鷹在洛尼白上空盤旋著。餓鷹聽到小雞叫聲,一忽兒順著木筒俯沖下來,蹬翻阿卜篤慕躲藏的化木筒,木筒滴溜溜掉下山崖。幸好木筒落在一個竹叢上,免遭身亡。洪水后的洛尼白山上僅留下阿卜篤慕一人,寂寞孤獨,只是后來在仙翁白胡阿普的指教下,在洛尼白后營支起磨擔秋,跳起笛腳舞,嘴里還哼著:“來打秋啊來打秋,笛腳來啊來笛腳。笛腳打秋找個伴……”后來天宮七仙女之一的鳩細鳥下凡與他打磨擔秋跳笛腳,又與阿卜篤慕成家立業(yè)繁衍后代,有六兒六女。六兒名分別為:慕雅枯、慕雅切、慕雅熱、慕雅臥、慕克克、慕齊齊。到需要安家之時,阿卜篤慕又只好求教白胡阿普,白胡阿普告知要按天意而行,先將六盤石磨合攏從洛尼白上滾下,如果石磨合攏,那就是天意許可,如果滾落后的六盤石磨分開,那是天意不許。
六盤石磨滾落后的結果是石磨合攏,石磨合攏說明天意婚配,以后形成六祖分支。民族學家馬學良先生說:“一個民族必有他自己發(fā)源的祖宗,這個祖宗多半是神話中的人物,夷邊的人祖?zhèn)髡f是一個空幻靈美的神話,而且是一直到現(xiàn)在,還是他們最崇拜的神,形成他們習俗的中心,所以很有記錄價值?!保ㄒ谩对颇贤撩竦纳裨挕罚┞迥岚咨揭匀似妫艘缘貍?,這里蘊含神奇滄桑的民族歷史文化。
在這么高的山峰上曾有洪水流過,因為小雞叫引來餓鷹蹬翻木筒搭救了始祖阿卜篤慕,由此老鷹成了阿卜篤慕的救命恩人,至今傳唱著老鷹的贊歌:“小雞嘰嘰叫哎,引來老鷹蹬木筒,救下了我唉,阿哩阿啦……”說起水過山,我就想起《鶴夢不離云》(賈平凹著)里的秦嶺隱者,那隱者在山洞中住過五年,他會坐在洞口一動不動,他看著遠方無數(shù)錯落無序的群峰,當問道:師傅是看落日嗎的時候,那隱者就說我在看河。又問道:河在溝底啊,你在峰頭上看?那隱者又回答說:河就在峰頭上流過。隱者的意思就是,那水流不再在群山眾溝里千回百轉(zhuǎn),而是在無數(shù)的山頭上有了一條洶涌的河,水越深流越平靜,以細辮波紋看水的流深,那只有船家漁家知道。我深信那遠古洪水流經(jīng)山峰的神秘藝術,我在一
步步理解文學,理解什么叫山河的藝術……
我曾有幸在洛尼白山下生活任教多年,或日出東升,或月兒高照,抬頭望見洛尼白溫馨的微笑,親情盈滿這宛如慈母祥和的笑容。每年九月間我會帶著我的學生們,和他們一起登游洛尼白。那份攀登險峰的情趣讓我激情涌動,心魂懾魄,魂牽夢縈,那份情趣一直讓我一次次夢回故里,一次次感受云龍山河美景,催促我回家鄉(xiāng)走一走,看一看,那養(yǎng)育我的山水流韻纏繞心頭的就是——云龍水庫。
山河詩
大地清明,大山永在。潺潺流淌的清澈溪流匯集在云龍河,如今那河流源泉儲存在洛尼白山下的云龍水庫里。洛尼白山下碧波浪涌或清澈如鏡,那甘甜可口的清泉水淌過山頭穿山峰流進春城千萬家滋潤著春城的人們。神奇峻秀、舉首東望的洛尼白養(yǎng)育了清代一位詩人魯大宗,這位詩人的詩就是從這座山的感受開始寫起的,也可以說就是這座山、這里的山水養(yǎng)育了這位詩人,他的詩也就是從這里孕育而成名的。
詩人魯大宗幼年時期曾受到大理倪舉人的指教和熏陶,倪舉人常常帶著私塾里的學生登臨洛尼白(即幸邱山),即興賦詩:“祿邑名山獨幸邱,師生有幸共登游。一峻山河歸眼底,半天日月掛眉頭?!闭驹诼迥岚咨巾?,這位倪舉人寄情于山水,抒發(fā)了自己對遙遠的大理家鄉(xiāng)的眷戀之情:“遠望西山路迢迢,遠水遠隔遠山遙。自恨身輕不似燕,遠方飛入大樓橋?!痹谀吲e人的直接影響下,給幼年的魯大宗播下了詩歌的種子。這位倪舉人把自己詩歌藝術全都傾注到私塾的學子身上,在私塾里賦詩比成績,魯大宗經(jīng)常名列前茅,受到倪舉人“大宗是大宗,二宗是二宗”的好評。大宗自己勤學苦讀。功夫不負苦心人,1872年魯大宗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昆明五華書院,他已登上一層樓,心里有說不盡的高興!他暗暗下決心:求學不易,一定要爭氣。他在書院里研
習并善于詩書,天文地理又無所不讀,盡心習學,從不放松。
1873年,清政府為籠絡各族知識分子,開科取士,魯大宗適逢學習期滿,參加科舉考試。不幾天前在應試后的榜上有魯大宗的名字,奇怪的是在他姓名后面多了這么幾行字:“昔年臨安不脫科,今年臨安脫一科,哪知他是小倮倮。”魯大宗看后笑了,他在那幾行字旁邊寫上:“家雞飛不起,野雞飛在鳳凰窩?!彼炎约嚎贾邪呜暠茸饕半u飛在鳳凰窩。魯大宗時年 26歲,消息傳到家鄉(xiāng),父老鄉(xiāng)親們欣喜若狂地稱他為“魯拔貢”。
魯大宗的詩就是從洛尼白(即幸邱山)的景物感受寫起的,這樣的山勢造就了他在詩歌藝術領域里蜿蜒、曲折、跌宕,同時讓他的山水詩賦予景物聲音更具形象和幽美,其《游幸邱次韻》詩云:“邱山秀氣本清輕,飛瀑玲瓏滌石城;況復云蒸霞蔚處,潺潺流水雜松聲?!濒敶笞诘脑娎锔⒅鼐拔镄螤畹募毠?jié),山崖飄帶和林間畫眉鳥聲都從詩句中反映出來,他寫洛尼白的春天:“一抹浮云蕩漾輕,百花飛舞斗山城。深林窈邃疑無籟,忽聽嚶嚶有鳥聲?!睂懧迥岚椎那锾欤骸翱丈教鋸匾乖陈?,裊裊清音過古城。憶到當年屯寨候,依稀風月夢魂輕。”他從故鄉(xiāng)的山水、飛鳥、天氣、聲音寫起,充滿了鄉(xiāng)土與詩性的情懷。從《游獅山》到昆明海心亭:“滿堂薄草色青青,柳樹濃蔭展翠屏。少白樓前風氣爽,采蓮人過海心亭?!倍际亲匀痪拔锏纳鷦邮銓?。
大觀樓景物情懷更是躍然紙上,《已卯秋闈前一日游大觀樓》:“偶上高樓放大觀,千層拔浪壯文瀾。身臨臺閣乾坤小,目極湖山景界寬。萬頃蘆鋪朝露白,一汀蓼絢晚霞丹。游魚豈是池中物,燒尾騰云指顧看。”把湖山景界同自己的情懷聯(lián)系起來是詩人詩性的一個重要特征。從描寫家鄉(xiāng)的自然景物到昆明的名勝景物,都是詩人詩歌的上乘之作。
魯大宗的詩更多地寄情于家鄉(xiāng)山水,也曾陶醉于域外風物自然。一次因遠房至親的屈情事至京城上奏,魯大宗沿途盡情觀賞祖國美麗的大好河山,抒發(fā)自己對祖國大好河山的感受與贊美。在經(jīng)過湖南洞庭湖時曾作詩《初夏舟泊洞庭湖口》:“沿堤楊柳色青青,一派潮音進洞庭。鷗鷺往還偕伴侶,茅屋三兩見零星。帆穿細雨經(jīng)煙鎖,樹繞晴波作錦屏。到此能消塵廬氣,悠揚詩思滿前汀?!逼洹逗仙嫌沃鄞巍吩娫疲骸俺匠p青,恰喜征人放棹行。夾岸桐花朝露濕,沿江竹葉曉煙橫。風催語燕隨波舞,樹隔啼鳩帶雨鳴。如此春光如此景,誰人相對不關情?!?/p>
善寫山水自然,同時寫出外域洞庭的鷗鷺、茅屋、細雨、晴波等是詩人寄情于山水,陶醉于自然的一個域外自然特征,他把對大自然執(zhí)著的熱愛和激情投向遠方,除以上所述之外還有如《初出蘭州》、《游黃鶴樓》、《過貴州楊家閣書所見》等。也有許多外域的人文情懷,比如他在北京城教私塾三年后的 1883年《重陽前一日及門諸生餞行口占志別》:“芳晨明日又重陽,菊酒熏熏話別腸?;謴鸵恍难鄣拢吻迦f景趁秋光。何堪夜靜驪歌雜,卻喜云開雁路長。留語諸生需努力,早攀丹桂慰萱堂?!痹谇宄瘯r期就能在京城產(chǎn)生人文情懷,以詩歌的形式反映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同時在京朝考獲二等第一,讓故鄉(xiāng)山野大自然山水風物不僅深秀俊美,也為人文俊彥增添異彩。
詩人的詩或高山險峰,或樓亭臺閣,或青山綠水,耕種桑麻,大自然更多的賦予他豐富的山水詩,成為詩人魯大宗 104首詩集《聽濤軒詩鈔》的主題和源泉,在《春游幸邱山》中直抒山水情懷,寫出對三山二水的感慨:“欲上天臺種碧桃,重陽未至早登高。三山矗峙多春色,二水橫流壯晚濤。峻岫巑岏催寫韻,名峰聳峭助吟毫。人生有幸須當詠,莫負詩情一世豪。”遠視三山都是 2500米以上的海拔,而二水即為康保河與阿宅箐河之水,為現(xiàn)今云龍水庫主要自然純凈水源之一。
這位詩人直到晚年雖有縣正堂加一級頭銜,但他不善仕途,不求功名利祿,卻始終以山水詩自娛,以老儒老農(nóng)老樵自況,詩人的筆不斷地勾畫出一幅幅山水自然優(yōu)美的畫面,其《早征漫興》詩寫得明白亮麗,鳥語花枝景物意境優(yōu)美,在詩歌里創(chuàng)設一個自然靈動的境界:“旅店雞鳴夜色闌,匆匆攬轡上征鞍。出林鳥語聲猶嫩,夾道花枝露未干。十里陰云晨氣潤,一蓑春雨曙光寒。兒童不識行人苦,倚戶婆婆帶笑看?!卑汛笞匀坏囊饩橙の度跒橐惑w,可領略出林鳥在山中景秀奇幽,夾道花枝空靈之感,洋溢著萬千生機,含蓄蘊藉又溫潤內(nèi)斂。借景賦興,思想淡定,通過景物而怡然自得,《九日登高》就蘊含深邃,思想美景融于一爐:“高峰直上隔塵埃,聊采茱萸染舊醅。道左青松宜作友,枝頭好鳥亦相陪。東來風雨催詩興,北向心懷寄酒杯,醉后同歸行緩緩,烏巾遍插菊花回?!?/p>
洛尼白雄峻挺拔,青松作友好鳥相陪,在年老之時,這位詩人更是眷戀著養(yǎng)育自己的山山水水,他把自己生活讀書同山水聯(lián)系在一起,他把自己的房屋搬到云龍河邊,并命名為:“聽濤軒?!奔饶芸吹叫劬穆迥岚?,又能聽到山上的松濤聲和云龍河里的水濤聲:“側(cè)耳軒前聽,松濤并水濤?!币簿褪沁@位詩人在清光緒三十四年(公元 1908年),改易籠為現(xiàn)在的“云龍”。
前不久我又走訪了一趟云龍水庫,我長久地凝視著雄峻挺拔、高聳入云的洛尼白,那依山傍水美麗的故鄉(xiāng)小鎮(zhèn)雖然已在碧波浪涌的水底了,也許成了龍的迷人宮殿。但是,當我尋訪故鄉(xiāng)的村舍,凝視著碧波浪涌或清澈如鏡、甘甜可口的清泉水,云海波濤,龍水浪涌,倏忽間讓我的眼睛晃動著看見一條清澈、碧綠、甘甜、可口的過山河,一直流進不遠的昆明春城,奇水嘯山河,清泉進萬家,無處不飛花的昆明春城,滿是花草樹木,整齊綠蔭的草坪,五顏六色的花草板塊,不僅氣候宜人,景色宜人,而且水質(zhì)更宜人,更多地讓人們感受四季如春的美景。云龍水庫的水順著引水管道穿山越嶺成了飛渡的“過山河”,這條“過山河”峻秀相濟,甘甜悠融,山石韻味盎然,精神源泉汩汩流淌……
我的夢境里依然沉浸在這條撲朔迷離而又意味深長的“過山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