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丹妮
摘 要: 翻譯是跨語言、跨文化、跨社會的交際活動。作為交際工具的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表達和傳播文化、促進文化交流和發(fā)展的重要工具,也是傳播文化信息的重要渠道。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淵源,要把一種語言文字翻譯成另一種語言文字,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大量文化內(nèi)涵。文化是一個復雜的概念,包括知識、信仰、藝術、法律、道德、風格,以及社會成員的人從社會中習得任何其他的能力和習慣。語言是文化的產(chǎn)物,是整個文化的基礎,是人類文化傳遞的工具和表現(xiàn)形式,語言現(xiàn)象本身就是一種民族的文化現(xiàn)象。因此,文化意識是成功翻譯的重要因素。
關鍵詞: 文化意識 文化翻譯 文化差異
一、引言
文化翻譯是指在文化研究的大語境下考查翻譯,即對各民族間的文化及語言的“表層”與“深層”結(jié)構的共性和個性進行研究,探討文化與翻譯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和客觀規(guī)律。它要求譯語要從文化的角度準確地再現(xiàn)原語所要傳達的意義、方式及風格,譯者不但要有雙語能力,而且要有雙文化乃至多文化的知識,特別是要對兩種語言的民族心理意識、文化形成過程、歷史習俗傳統(tǒng)、宗教文化及地域風貌特性等一系列互變因素均有一定的了解。
翻譯活動首先是語言本身的一種表達,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一個民族的語言必然與其民族文化聯(lián)系在一起,因此翻譯活動是文化傳遞的一種重要表現(xiàn)形式,在翻譯過程中必須始終保持文化意識。
二、翻譯、語言、文化的關系
(一)翻譯與語言的關系
做翻譯要有較強的語言功底和良好的表達能力,在英漢或者漢英翻譯中,懂得這兩門語言是最基本的。漢語和英語在思維方式和表達形式上均有明顯的區(qū)別,因此,翻譯時能用譯文的形式正確表達原文的內(nèi)容就算達到目的了。著名翻譯家傅雷曾說:“琢磨文字的那部分工作尤其使我長年感到苦悶,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和西方人的距離有多遠……要不在精神上徹底融化,光是硬生生地照字面搬過來,不但原文完全喪失了美感,連意義都晦澀難懂,叫讀者莫名其妙?!笨梢姛o論是原作、譯作,都離不開語言這個載體,思想、情感、形象都是通過語言呈現(xiàn)的,因此在翻譯和翻譯批評的研究中,第一位的重點是語言。
(二)語言與文化的關系
語言與文化相互纏繞、難以分割。早在1921年,美國語言學家薩皮爾(Sapir)就在著作《語言論》中指出:語言不能脫離文化而存在。社會語言學家認為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又深深植根于語言中。在語言發(fā)展的過程中,語言能夠保存和促進文化的發(fā)展?!懊恳环N語言都服務于文化并反映該文化的需要。語言與文化的關系亦即部分與整體的關系。文化形式、風俗習慣、生活方式等都會在語言當中得以體現(xiàn)”。
文化與語言相輔相成,學習語言的過程同時是學習相應語言文化的過程。文化與語言關系十分密切,文化包含語言并影響語言,而語言則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是保存文化、交流文化和反映文化的不可缺少的工具。
(三)翻譯與文化的關系
翻譯之所以復雜,是因為語言反映文化,承載著豐厚的文化內(nèi)涵,同時受文化的制約。張今曾在《文學翻譯原理》一書中對翻譯創(chuàng)作做過精辟的論述:“翻譯是兩個語言社會之間的交際過程和交際工具,它的目的是要促進本語言社會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進步,它的任務是要把原作品中包含的現(xiàn)實世界的邏輯映像或藝術映像,完好無損地從一種語言譯注到另一種語言中去。”因此,對于翻譯工作者來說,在翻譯過程中傳達文化就成了一個重要的主題。一旦進入語言交際,就需要對文化內(nèi)涵進行理解和表達。這要求譯者不僅有雙語的語言能力,而且有豐富的雙文化知識。
文化與語言有著密切關系,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深深根植于語言中。文化與翻譯的關系,是基于文化與語言關系的研究之上的。翻譯活動不僅涉及語言問題,還涉及文化問題。翻譯應從傳統(tǒng)的字面翻譯過渡到文化翻譯,轉(zhuǎn)向?qū)W科意義上的跨文化的翻譯研究。由于文化差異的存在,文化詞匯蘊涵的文化意義及其產(chǎn)生的文化聯(lián)想意義大不相同,語言、詞語中蘊涵不同民族的文化差異,因此翻譯不僅要克服語言的障礙,更要克服文化的障礙。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文化信息的代碼。語言作為一種認識世界的工具,反映了該語言社團認知世界的方法,記錄了該民族歷史、文化發(fā)展的軌跡,集中體現(xiàn)該文化傳統(tǒng)的價值取向、宗教信仰、風俗習慣等文化信息。語言與文化是一個互為依存、密不可分的整體,沒有語言,文化就不可能存在;語言只有能反映文化才有意義。因為翻譯首先涉及的是意義,而詞只有與文化相關聯(lián)才有意義,這就要求譯者在進行語言處理時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識。翻譯是將一種文化環(huán)境里產(chǎn)生的作品移植到另一種文化環(huán)境里,因此是一種跨文化的活動。翻譯在某種程度上講也是一個思維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準確地理解原文是翻譯好一篇文章的關鍵,同時譯文要流暢、明了、易懂??傊魏畏g都離不開文化的傳達,翻譯作為文化交流的載體作用已日益突出。
三、翻譯中文化意識的重要性
(一)翻譯原則的體現(xiàn)
在翻譯過程中,譯者要遵循“忠實、通順”的原則。所謂忠實,首先指要忠于原作的思想內(nèi)容,即作品中所敘述事實、說明的事理、描寫的景物,以及作者在敘述、說明、描寫過程中反映的立場觀點、流露的思想感情。一般情況下,譯者應把原作的思想內(nèi)容完整而準確地傳達出來,不得隨意增刪或篡改。其次指要保持原作的風格,即原作的民族風格、時代風格、語體風格及作者個人的語言風格。一般來說,譯者對原作的風格不能任意破壞和改變,更不能以自己的風格取代原作的風格。通順是指譯文語言必須通順易懂,合乎規(guī)范。一般來說,譯文應該使用現(xiàn)代語言,不可逐字生硬地翻譯,不能出現(xiàn)文理不通、結(jié)構混亂、邏輯不清的現(xiàn)象[9]。
在翻譯原則的指導下,譯者除了具有扎實的語言功底和翻譯技巧之外,成功的翻譯還要求掌握一定的文學和文化背景知識。如英語中的“spend money like water”,在漢語中是“揮金如土”的意思,在翻譯這個習語的過程中,就要求譯者對這一習語的英漢兩種語言的歷史背景都有所了解,這樣翻譯出來的結(jié)果既符合翻譯的基本原則,又恰當?shù)乇磉_兩種語言的不同文化。再如漢語中有“借花獻佛”,在英語中沒有與之對應的翻譯,而在英語中則會出現(xiàn)“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這種說法,這主要是由于這兩種不同文化的宗教信仰的差異導致的。因此,在翻譯過程中要真正體現(xiàn)“忠實、通順”的原則,除了字面的意思之外,更重要的是注重文化內(nèi)涵的表達。
(二)句法的差異
文化差異的主要體現(xiàn)就是思維方式的差異,思維方式的不同則導致了中英文句子結(jié)構的差異。中國人自古代起就習慣于從總體方面認識事物,把世界看成本質(zhì)上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并用這種觀點解釋一切事物的現(xiàn)象。而西方人則是分析型的,他們強調(diào)人與自然世界的對立。中國人采用的是散點視的思維方式,西方人采用的是焦點視思維方式[10]。這種不同的思維方式導致了漢語句子結(jié)構為話題—說明型,而英語句子結(jié)構為主謂型。如句子“且說鴛鴦一夜沒睡,至次日,他哥哥回賈母,接他家去逛逛,賈母允了,叫他家去”(《紅樓夢》)。名家David Hawkes將其翻譯為:“That night Faithful was unable to sleep.Her brother came next morning to ask GrandmotherJia if he could take his sister back home for the day.His request was granted,and Grand mother Jiaordered Faithful to get ready.”由此可見英漢思維方式的不同,決定了在翻譯過程中句子結(jié)構的處理方式有所差異。原文通過一句話說明了一件事,是典型的話題—說明句型,而譯文將其分成三個不同的句子,并根據(jù)主謂型句子結(jié)構的要求,補充了一些原文中暗含的內(nèi)容,使表達更完整清晰而不失原文風采。
五、語言是文化的載體,翻譯時必須具備文化意識
譯者必須具有文化意識。所謂文化意識,就是譯者要認識到翻譯既是跨語言,又是跨文化的信息交流。在某種意義上,語言的轉(zhuǎn)換只是翻譯的表層,文化現(xiàn)息的傳遞才是翻譯的實質(zhì)。文化的差異跟語言的差異一樣,可能成為交流的障礙,缺乏文化意識的譯者,可能只顧到字面上的轉(zhuǎn)換,而忽視了語言背后的文化問題。因此,要更深刻、更貼切地傳遞原文的內(nèi)在信息,譯者必須探明英漢雙語的文化特征及其差異,將雙語的文化內(nèi)涵恰當?shù)貙樱鎸嵲佻F(xiàn)原文的面貌。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同時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言和文化是互為依存、密不可分的整體。世界上沒有哪一種語言能離開特定的文化,任何語言都充滿了人類文化活動的痕跡,不僅體現(xiàn)了本民族的自然環(huán)境、歷史淵源、風土人情、傳統(tǒng)習慣,而且透視著該民族的宗教信仰、文化心態(tài)、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語言和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理解語言必須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又必須了解語言。有時即便對某個成語典故的文化含義有所了解,但是如果在翻譯中不能根據(jù)語境靈活處理,就有可能達不到“傳真”的效果。比如“a dog in the mange”常被直譯為“狗占馬槽”,但用在下面的例子中似乎就不合適了。
例:Let me have the skates.You don’t know how to skate.Don’t be a dog in the manger.
譯文:把冰鞋給我,你不會滑冰,不要狗占馬槽。
(此句中Don’t be a dog in the manger.譯成“不要占著茅坑不拉屎”為妥。)
語言中的文化差異還表現(xiàn)在宗教信仰上。英漢兩個民族的宗教信仰不同,英美人信奉基督教,中國人信奉儒教、道教和佛教,這是眾所周知的,風格自然會體現(xiàn)在語言方面。英語中出現(xiàn)的文化主要是基督教文化,《圣經(jīng)》在整個西方文明的形成和發(fā)展中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與之相應的是在我國,影響極為深遠的是佛教文化。兩種文化在思維習慣上、語言表達形式上、詞匯意象和含義上,都有著自己的特色,故翻譯時特別要引起注意。例如Hawkes把《紅樓夢》中的“阿彌陀佛”譯成“Godbless my soul”,把上帝拿來代替佛教的無量壽佛,這很可能讓西方人以為中國人也信奉上帝,這樣的譯文大大地削減了中國文化內(nèi)涵。又如“天誅地滅”這一成語運用“天”、“地”作為最高權力的象征,但它只能適用于深受天道觀影響的中國,不能用反映基督教信仰的“God”取代。
從以上譯例可以看出,譯者僅僅具有語言對比意識是不夠的,還必須具有敏銳的文化對比意識。要做到這一點,譯者一方面要熟諳原文語言信息中所包含的文化內(nèi)涵,另一方面要非常了解本民族的文化,以便敏銳地體察到兩國文化的異同。
六、結(jié)語
翻譯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簡言之,至少有作者(原文)、讀者(譯文)及譯者(翻譯過程)三個方面的因素。因此,翻譯可以稱為一個策略,一個譯者面對眾多挑戰(zhàn),不斷進行選擇取舍(接受、拒絕、或是和諧)的過程,這一過程中所有的譯者的策略與選擇都將會在譯文中留下印跡,讓讀者體會。
參考文獻:
[1]Bassnett,Susan & Andre Lefevere.Constructing Cultures[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2]Lefevere,Andre.Translation,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3]曹素璋.林紓的翻譯小說與近代社會思潮[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5).
[4]陳???中國譯學理論史稿[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5]賈玉新.跨文化交際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6]張若蘭.英漢習語的特點及其文化差異[J].西安: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6).
[7]陳光祥.可譯性與可譯度[J].外語研究,2003(3).
[8]郭建中.翻譯中的文化因素:歸化與異化[J].外國語,1998(2).
[9]羅選民.論文化/語言層面的異化/歸化翻譯[J].外語學刊,2004(1).
[10]陸永昌.翻譯.時代.文化——翻譯進程思考[J].譯林,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