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文靜
摘 要: 由于英語和漢語屬于不同的語系,文化差異較大,反映在語言上的差異之一是語句表達的邏輯語義習慣差異。本文以Halliday提出的邏輯語義關系理論為依據(jù),簡單梳理了邏輯語義關系理論框架,并對中美政治報告中的邏輯語義關系進行了對比分析,旨在為政治語篇的解讀和英語習得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 小句復合體 邏輯語義關系 對比分析
1.引言
語篇中任何一個小句復合體都可由單個或多個小句組成,這種組合并非堆砌,而是根據(jù)表達的需要相互聯(lián)系形成一種抽象的、相互依存的邏輯語義關系。這種關系保證了小句復合體語義的完整性,從而構建語篇句際間的語義連貫(陳安玲,2000:5)。 從功能語法出發(fā),Halliday(2004:363-485)首先研究了小句間的邏輯語義關系理論,并在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一書中確定了小句復合體的邏輯語義分類法。他認為,在小句復合體內部,小句之間的關系可以分為相互依存關系(interdependency)和邏輯語義關系(logico-semantic relation)。相互依存關系又分為并列關系(parataxis)和從屬關系(hypotaxis),邏輯語義關系則分為兩大類,即擴展(expansion)和投射(projection)。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僅從擴展方面對比分析中美政治報告中的邏輯語義特點及差異。
2.理論依據(jù)
小句復合體的邏輯語義關系一般存在于小句與小句之間,分為擴展和投射兩大系統(tǒng)。擴展是指次要小句通過詳述(elaboration)、延伸(extension)或增強(enhancement)對主要小句進行擴展。
2.1詳述
詳述用“=”表示,指次要小句通過換一種方式來重述,用細節(jié)具體化、評論或舉例說明來擴展主要小句(或主要小句的一部分)的意義。詳述又分為并列詳述與主從詳述。并列詳述分為說明(exposition)、例證(exemplification)與闡述(clarification),英文中分別用in other words—i.e.,for example—e.g.和to be precise—viz.作為主要標記。主從詳述則對基本小句做描述性注解。例如:
(1) The clock doesn’t go; it’s not working.
(2) We used to have races—we used to have relays.
(3) They weren’t show animals; we just had them as pet.
(4) They decided to cancel the show,which upset everybody alike.
例(1)是并列詳述—說明的例子,句子中it’s not working對主要小句The clock doesn’t go進行進一步解釋,換一種說法重述了主要小句。例(2)是并列詳述—例證的例子,這里次要小句提供了更加具體的信息來發(fā)展基本小句。例(3)是并列詳述—闡述的例子,這里次要小句對主要小句進行了解釋闡述。例(4)是主從詳述,主從詳述中的從屬小句可以是定式小句,也可以是非定式小句。
2.2 延伸
延伸用“+”表示,指次要小句通過增加一些新成分,指出例外情況,或提供其他選擇來擴展主要小句。延伸又分為并列延伸與主從延伸。并列延伸分為添加(addition)、變化(variation)和選擇(alternation),英文中分別用“and,nor,but”、“instead,except”和“or”作為主要標記。例如:
(5)I do the housework, and my husband cook the meal.
(6)They did a good job, except Tom made a small mistake.
(7)Either you go and take the plunge or you wait till you think you can afford it, which you never will.
例(5)為并列延伸—添加,這里對主要小句添加了新成分,而且二者之間不存在任何因果或時間關系。例(6)為并列延伸—變化,這里小句部分替代另一個小句,也可以整體替代另一個小句。例(7)為并列延伸—選擇,這里一個小句替換了另一個小句。
與并列延伸相比,主從延伸很少,其定式從屬小句一般由whereas,while,except that等引導,非定式從屬小句一般由besides,apart from,without等引導。
2.3 增強
增強用“×”表示,指一個小句通過時間、地點、方式、原因、條件等限制另一個小句的意義,從而達到增強的目的。同樣,增強也分為并列增強和主從增強。例如:
(8)Tom watched too much TV last night, so he hasn’t finished his homework yet.
(9)He stopped the car, and then got out of it to check the tyre.
(10)When he had come close to it, he saw that it was his sister.
例(8)和例(9)屬于并列增強,例(10)屬于主從增強??梢钥闯觯硎静⒘性鰪娨饬x的小句通常由so,for,and then,and there等引導,而表示主從增強意義的小句通常由as,while,since,before,after等引導。
綜上所述,邏輯語義關系中的擴展包含三個次范疇,即詳述、延伸和增強。下面將以此為理論依據(jù),對中美政治報告中的邏輯語義關系進行對比。
3.中美政治報告的對比分析
近年來,有關小句復合體邏輯語義關系的研究已經(jīng)引起許多學者的關注,但還不是很興盛,而且在現(xiàn)有的研究成果中,對理論和翻譯方面所進行的研究居多,對英漢小句在語篇中邏輯語義表達的差異的研究較少,對中美政治報告中的邏輯語義關系關系對比進行研究的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本文選取近兩年來的中國政府報告和美國國情咨文共四篇進行邏輯語義關系對比分析。本文所選取近兩年來的中國政府報告共計近兩萬字,其中小句復合體共計603個;近兩年來的美國國情咨文共計近一萬二千字,其中小句復合體共計838個。為確保研究的準確性,本文采取隨機抽樣的方法,從英漢語篇中分別選取300個小句復合體。通過對這600個小句復合體內的邏輯語義關系進行分析,得到的結果如表一:
表一 英漢語篇內邏輯語義關系
從表內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中美政治語篇內的邏輯語義關系中都是延伸所占比例最多,增強其次,詳述最少,說明兩種語言的語篇內小句都注重信息的添加,信息重述或進行解釋說明最少。再將兩組數(shù)據(jù)進行對比,雖然詳述、延伸和增強在英漢語篇內所占比例有所差別,但是差別不大。
除此之外,通過對語篇進行分析還發(fā)現(xiàn),英語偏向于更多使用邏輯聯(lián)系語來體現(xiàn)邏輯語義關系,而漢語語篇內的邏輯聯(lián)系語非常少,更偏向于依賴語境來體現(xiàn)邏輯語義關系。例如:
(11)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經(jīng)過長期努力,我國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國家生活和社會生活各方面總體上實現(xiàn)了有法可依,這是一個了不起的重大成就。
(12)That’s why I’m asking both parties to give me trade promotion authority to protect American workers,with strong new trade deals from Asia to Europe that aren’t just free,but are also fair.
例(11)中小句間的關系可表示為1×2×3+4=5,這個小句復合體內沒有一個邏輯聯(lián)系語,但是仍然可以根據(jù)語境發(fā)現(xiàn)其間的邏輯語義關系: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增強—方式)經(jīng)過長期努力,(增強—原因,目的)我國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延伸—添加)國家生活和社會生活各方面總體上實現(xiàn)了有法可依,(詳述—說明)這是一個了不起的重大成就。相比之下,例(12)中小句間的邏輯語義關系由邏輯聯(lián)系語清晰地表現(xiàn)出來,小句間的關系可表示為1×2+3,小句2通過原因—條件對小句1進行擴展,邏輯語義關系屬于增強,且?guī)в忻黠@標記“with”,小句3是對小句2意義上的延伸,帶有標記“not (only) ...but also”。
4.結語
本文以Halliday提出的邏輯語義關系理論為依據(jù),簡單梳理了邏輯語義關系理論框架,即邏輯語義關系首先分為擴展和投射兩大類,擴展又分為詳述、延伸和增強三方面,并以此為依據(jù)分析了中美政治報告中的邏輯語義關系,得出結論:一是邏輯語義關系總體來說是英漢共通的,英漢語篇內詳述、延伸和增強所占比例雖有差別,但差別不大。二是英語語篇偏重于使用邏輯聯(lián)系語進行上下文的邏輯聯(lián)系,而漢語語篇的語義邏輯聯(lián)系更多地依賴語境(郭夢秋 ,2008;3)。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夠為今后政治語篇的解讀和英語習得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Halliday,M.A.K.& Matthiessen,C.M.I.M.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Third Edition) [M].London: Hodder Arnold,2004.
[2]陳安玲.小句復合體的語篇功能[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0(5).
[3]郭夢秋.英漢語篇邏輯語義特征對比[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2008(3).
[4]胡壯麟,朱永生,張德祿,李戰(zhàn)子.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概論(修訂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196-234.
[5]唐品芳.邏輯語義結構視閾下的英漢語篇對比研究[J].內蒙古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