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彤
2014年12月18日下午,比亞迪在港深兩市突然同時暴跌:在港股中跌幅達47%、低至18.7元,收盤下跌28.84%。幾乎是完全同步,比亞迪在深圳亦跌停,直至收盤都沒有打開。暴跌還伴隨著成交額的巨幅放大。收盤后,比亞迪發(fā)布公告稱“董事會并不知悉導致該變動的原因。”
在對投資機構的緊急電話溝通會上,比亞迪否認了盧布匯兌損失、巴菲特減持、董事長王傳福“出事”等多個傳言。唯對“補倉不及時,導致被多家券商斬倉,最終引發(fā)多米諾骨牌效應拖累股價跳水”的傳聞表示“不排除這種可能性”。
在沒有漲跌停限制的海外資本市場,大盤無恙、個股出現(xiàn)斷崖式下跌不外兩種情況:一種是明確的“急性利空”,而不是油價下跌這種“慢性利空”。持有比亞迪,但因油價下跌看淡新能源車前景,可以逐步減持,不會這樣急著奪路而逃。2014年12月17日,比亞迪在香港的成交額約為60億港元,照那種跌法,售賣股票者身家縮水在20億港元以上。另一種是技術原因,就是坊間傳聞而比亞迪沒有否定的情況。從比亞迪的官方否定到海通、交銀、華富、第一上海等券商的力挺,急性利空已經(jīng)基本被排除。但動搖比亞迪高估值的“慢性因素”卻是愈演愈烈。
首先是傳統(tǒng)汽車業(yè)績的江河日下。2014年上半年,全國乘用車總銷量同比上升11.2%,而比亞迪汽車(含新能源車)銷量大幅下降27%,至18萬輛左右,在乘用車的份額僅為1.9%。其次,是新能源車在營收中占比小、政策變數(shù)大。
比亞迪2014年的明星無疑是“秦”,這款被用來比肩特斯拉的“新能源車”,實際上是搭載了電動機的燃油車,電池只有70公里的理論續(xù)航能力(顯然是為了降低成本及重量)。在北京、上海、天津等需要搖號或拍賣車牌的城市,如果被認定為新能源車可獲得上牌便利并領取補貼。1.5T的發(fā)動機,補貼后不到12萬元的價格(上海拍一塊車牌就要7萬多元、北京很難搖到號),電動模式好用則用,不好用、充電難或者用壞了,大不了當汽油車用就是了。
2014年前4個月,“秦”的銷量就達到3294輛??上?,北京把“秦”視為燃油車,搖到號才給上牌。2013年前11個月,“秦”在上海銷量超過4000輛,占同期總銷量的三分之一。
但不幸的是,北京沒攻下來,上海又出了問題。上海交大汽車工程研究院副院長殷承良教授首先發(fā)難:“購買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車主,絕大多數(shù)家里沒有充電樁!我個人建議,取消插電式混合動力在上海的一些特定補貼?!钡谌綑C構的調研印證了殷教授的猜測:“秦”的車主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主要用油,這顯然與國家大力推廣新能源車的初衷相左。
由于中國幅員遼闊,各地新能源車應用推廣條件千差萬別,國家即不可能一刀切,將插電混合汽車排除在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之外,也不會強迫地方政府“大開綠燈”。王傳福曾宣布比亞迪從2015年起,推出的所有新能源車都是插電式混合型,“萬一賭輸了呢”。
花旗銀行剛剛發(fā)布的報告指出,暴跌前比亞迪市盈率高達75倍、暴跌后依然有53.5倍之高,故給予“沽售”評級。2013年12月18日,瑞銀亦重申了對比亞迪的“沽售”評級,目標價為22.8港元。
值得注意的還有比亞迪A股、H股的差價,2013年12月17日收盤A股36.43元、H股25.05港元(折合人民幣20.11元),H股價格僅相當于A股的55.2%!
目前來看,盡管港、深兩市出現(xiàn)修復性反彈,那么多家券商唱多,有的股評人出來探討“可否抄底”,有的直接告訴股民“可搏反彈”,但幅度和成交量均不及12月16日的一半。
[編輯 周春林]
E-mail:zcl@chinacb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