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令
九州民俗不同,地方文化相異,年夜飯也是各有各的花樣與特色,中原的餃子,北方的豬肉,南方的魚肉,無論哪種美食都是代表了團圓和喜樂。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瞧瞧各地的招牌年菜,給你的春節(jié)菜譜增添些新鮮和活力。
河南代表年“味”:獨“餃”戲
在河南人的新年里,餃子絕對是重頭戲。每到大年三十兒,從上午開始,家家戶戶都開始剁餡、搟皮忙活起來。根據(jù)家里的人數(shù),這一天包的餃子不光是當(dāng)天要吃,還包括了初一一早吃。而且,很多地方初五這天早上也要吃餃子,俗稱“破五”——也就是預(yù)示著年將要過完了。
所以,盡管如今人們越來越多地將年飯安排在餐廳、酒店里,但在河南人的新年食譜里,沒有哪一道菜可以蓋過餃子的風(fēng)頭。另外,包好的餃子還要擺放整齊,不能亂放。在準(zhǔn)備好的高粱梃子做成的圓平鍋蓋上,撒上薄薄的一層面粉,將餃子從外圍一圈一圈地擺起,直到擺滿為止,民間俗稱為“圈?!?。
東北代表年“味”:招牌豬肉燉粉條、
小雞燉蘑菇
東北人的豪爽完全融入了他們的美食文化之中。在年飯上,這個特征體現(xiàn)得尤為明顯。東北人的年飯看上去很“粗獷”,正如東北菜一樣,豬肉燉粉條、小雞燉蘑菇,從這菜名里都透著股淳樸和豪放勁兒。從舊俗上來講,東北人的年菜,一般是十二道。也就是說,到了年三十兒晚上,飯桌上應(yīng)該有十二道菜,這寓意著一年十二個月。而在葷素搭配上,則講究六葷六素,說的是一年里有喜有憂。
而且,有一道菜是必須得有的,那就是“殺豬菜”。所謂的“殺豬菜”就是以凍好的肥豬肉為主要原料,加上酸菜、血腸一起燉,大年三十兒晚上熱騰騰的一上桌,又香又暖和!如今,東北人過年早已不拘泥在家里做飯,更不局限于只吃東北菜,但對年菜的要求上還是一如既往地保持著“大魚大肉管夠”的豪放作風(fēng)。
山東代表年“味”:豐富酣暢的過年菜
魯菜作為中國八大菜系之一,拿得出手的菜品也是數(shù)不勝數(shù)。但要真正能作為年菜代表的還得是這道平凡的“過年菜”。這道菜的做法很簡單、食材也很常見,就是將豬血、豆腐、豬肉、白菜、粉條等匯聚于一鍋之內(nèi),加上各種家常調(diào)料燉起,簡單而美味。這道菜的來歷,則與山東人舊時的生活有關(guān)。過去的山東人,生活不富裕,吃剩下的菜舍不得丟棄,便將它們重新煮在一起,于是便成就了這道“過年菜”。
當(dāng)然,如今山東人過年,餐桌上也更加豐富起來,油潑鮮魷、油潑扇貝、辣炒蟶子、香芹蜇頭等各式海鮮也繽紛上桌。此外,將紅棗嵌入饅頭中蒸的棗餑餑也是山東人過年必吃的點心。
廣東代表年“味”:好彩頭美食
廣東人對春節(jié)時間的界定,一般從農(nóng)歷臘月二十三至次年的正月十六,統(tǒng)稱為過年。除夕的“團年飯”,他們十分注重,除合家團圓、聚天倫之樂外,也祈求一家大小平安。除夕,在外工作的人都趕回來過新年。
團年飯是過春節(jié)的重頭戲,不但豐富多彩,而且很講究意頭。吃團年飯前先祭祖或拜神,香燭燒完才開飯。席上一般有雞(寓有吉)、魚(寓年年有余)、蠔豉(寓好市)、生菜(寓生財)、腐竹(寓富足)、蒜(寓會計算)等以求吉利。
廣東有的地方還流行在吃團年飯時,如有遠行的人未歸,則桌上要留未歸人的座位及碗筷,象征團聚。若有新婚夫婦,也多擺一副碗筷,取來年添丁吉意。團年這頓飯,一般故意多做些,吃不完,留到明年,表示豐盛有余有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