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認若
近年來,不少歷史大片的影視劇,一經(jīng)推出便風靡全國。有人點贊導演編劇的水平,有人傾慕演員陣容的強大,有人驚嘆出神入化的演技……究其根源,是重大歷史事件本身的魅力。因為,歷史本身就是一部好書。
方志,是“一方之全史”。方志歷史,是記述著史傳世的歷史,是展現(xiàn)歷史得以傳承的歷史。這部歷史無疑是一部好書,需要大書特書。然而,現(xiàn)實中涉足者寥寥,特別是以電視紀錄片文本的著述方式。四川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副巡視員、四川作家汪毅算是這寥寥中的一位。他近日由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出版的新作電視紀錄片文本《方志四川》,便是對四川方志歷史如數(shù)家珍的記錄。
通讀這部新作,便跟隨作者進入了一個時空隧道,一路領(lǐng)略四川方志歷史美不勝收的景色——強健的骨骼、豐滿的血肉、美艷的容顏,一下子立體呈現(xiàn)在讀者眼前。該書以四川方志發(fā)展的歷史縱線為軸,以重要修志歷史階段為橫切面,采取敘事與記人、圖文并茂的方式,立體展現(xiàn)了四川方志文化發(fā)展的歷史脈絡,凸顯了四川從清代、民國到新中國的修志史上所取得蟬聯(lián)省級方志“三連冠”的成果。如譽該著搭建了四川“紙上的方志館”,再恰當不過。
眾所周知,優(yōu)秀的歷史著作,就應該像一部推理小說,從錯綜繁雜的史海資料中鉤沉拾遺,條分縷析,依照一定的理論和邏輯關(guān)聯(lián)諸多線索,層層推論,以求無限接近歷史的本來面目。四川是修志大省,歷史悠久,史(志)家輩出,成果累累。逐一述說,要么信息冗余,要么掛一漏萬,其創(chuàng)作難度可想而知。然而,作者憑借扎實的文史功底和對方志四川的敬畏以及恰如其分的拿捏,在浩如煙海的史料中,精挑細選,精耕細作,搜羅出四川方志歷史的菁華,行云流水,落筆成章,讓僅有150千字的“薄書”,容納還原了四川兩千多年的修志歷史,且有“大江東去”的抒發(fā),又有“小橋流水”的聚集,“讓我看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
說起歷史著作的文風,因其題材局限,的確難以“調(diào)料”,不少作品給人留下“刻板”的印象。條清目明,平鋪直敘,史料詳實,中規(guī)中矩,讀來常常令人索然無味。然而,《方志四川》這部史書的作者汪毅可謂匠心獨具,語言引經(jīng)據(jù)典,簡練婉約,頗顯文采飛揚。信手翻書,例證隨處可見:“當時光老人步履蹣跚,從西晉走到東晉,一部不以地名而以‘國’命名的志書誕生了,而且與巴蜀社會關(guān)系密切。它,就是常璩的《華陽國志》”;“這些志書雖然不少隨風淡淡而去,但它依然不乏風雷過耳的回響轟鳴,讓我們心靈一次又一次澎湃感動,讓我們情感一次又一次掀動如潮,讓我們感受其魅力和文明創(chuàng)造的不易”……其實,當你翻開書中目錄,從集名“醇香世界”(上下)、“魅力天地”(上下)中,便可以領(lǐng)略到文字魅力四射的光芒。還有,“憤青”“航母”“明朝的那些事兒”……近年流行的熱詞,更是讓這部史書性質(zhì)的著作有些“潮”了。
“德國一姐”即德國總理默克爾學烹飪于成都,所做菜肴是宮保雞丁,但你知道“宮保雞丁”創(chuàng)始人丁寶楨總纂《四川鹽法志》的貢獻嗎?還有,你知道歷史上哪些皇帝詔令天下修志書嗎?你知道日本編修《支那省別全志》的目的嗎?你知道英國傳教士漢明燈編纂四川的縣志《廣漢縣志略》嗎……捧讀《四川方志》,書中穿插的無數(shù)個或短或長的故事,巧妙地與方志歷史融為一體,詮釋了編修志書的目的、意義、功用等,寓理于事,引人入勝??梢哉f該著再次印證了一個事實:精彩的史書,必然離不開精彩的故事。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優(yōu)秀的作品是作者“苦”出來的。為了創(chuàng)新表現(xiàn)形式,作者突破傳統(tǒng)史書寫作手法,以電視紀錄片文體的方式,用優(yōu)美婉約的語言、鮮活的故事和精彩的圖片,使文字和畫面水乳交融,既解決了方志四川發(fā)展史上節(jié)點與其中故事的兼容關(guān)系,又凸顯出地方志事業(yè)發(fā)展的時代特色,不僅具有視覺沖擊力,而且形成了獨特的審美判斷和價值判斷。其出版既是四川地方志宣傳的一個突破,又是全國第一部以電視紀錄片文體方式展現(xiàn)方志文化的著作。
作者單位:四川省地方志編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