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柏香
摘 要:高中英語教學是我國英語教學的重要階段,但長期以來高中英語教學耗時高、效率低,因而提高高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具有重大的實際意義。本文從教師的有效教學、教學的有效組織和學生的有效學習三個方面探討高中英語有效教學的策略,以期提高高中英語教學的效率,促進學生英語水平的全面提高。
關(guān)鍵詞:高中英語;有效;教師;教學;學生
作為全球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與國際交流的日益頻繁,熟練使用英語交流的能力變得越來越重要。近年,我國越來越重視英語教育,英語教育幾乎貫穿了我國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高中英語教學是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初中英語和大學英語中起到了橋梁作用。可以說,高中英語教育的有效與否,直接決定了學生學習英語的最終效果。然而,英語教學也是我國教育中頗受詬病的項目之一:耗時高,效率低是所有英語教育工作者心中的痛。因此,研究高中英語有效教學的策略成了當務(wù)之急,具有非常重要的方法論與現(xiàn)實意義。
其實,從教育與教學誕生之日起,人們就開始了對教學有效性的追求。國內(nèi)外的學者對教學有效性都有深入的研究。筆者認為,有效教學不外乎三方面的內(nèi)容:教師的有效教學、教學的有效組織、學生的有效學習。
一、教師的有效教學
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不管是在傳統(tǒng)的教師中心教學模式還是在新型的學生中心模式中,教師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有效教學最初的關(guān)注點就是教師與教師品質(zhì)。對于高中生來說,他們正處于心理成熟的關(guān)鍵時期,對教師的依賴性決定了他們對學科的選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教師的喜愛程度。那么,什么樣的老師才能促進有效教學,教師又該如何有效地組織教學呢?
首先,教師應有淵博的專業(yè)知識。學高為師,想要給予學生一瓢水,教師就應該擁有一個池塘。作為英語教師,知識面廣是極為重要的。試想,哪個學生不喜歡課堂上滔滔不絕的老師。高中英語教師應當有必要的語言與文化知識,同時,只有教師自己具有豐富的英語文化知識,并有自覺的跨文化意識,他才能將這種種的文化與意識在教學過程中傳授給學生。其次,一個受歡迎的英語老師應該是一個有著先進教學理念并能理解學生的老師。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老師高高在上,說一不二。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現(xiàn)在的學生已經(jīng)不接受所謂的權(quán)威性。只有能充分理解學生的老師才能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才能讓學生信服。最后,要有效組織英語教學,英語老師必須有能進行科學而嚴格管理的能力。理解學生并不代表什么都要順從學生,相反,一個聰明的英語老師要懂得合理使用學生對自己的喜愛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們常說“三分教,七分管”,不得不說,善于處理與學生的關(guān)系,進行科學的管理是比專業(yè)知識更重要的教師素養(yǎng)。
二、教學的有效組織
教學效果有效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學組織得是否有效。高中英語教學基本都集中在英語課堂上,因此45分鐘的英語課堂顯得尤其重要。在實際的英語教學中,我們要向45分鐘要效益,用有限的時間換取最大的教學效果。這就要求教師對于課堂教學的各個步驟都要實現(xiàn)效益的最優(yōu)化。
首先,課前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到課堂教學的方方面面,如課型、教授內(nèi)容、學生水平和特點等,全面而細致地準備課程。這其中,最重要卻最容易被廣大教師忽略的就是備學生。因此,很多課都是單純的跟著《課程標準》走,而沒有考慮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其次,英語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筆者曾任教于多所高級中學,切實體會到學生學習習慣的重要之處。英語學習是一個長期而進步緩慢的過程,而課堂時間畢竟有限。因而,學生自己課外的預習、復習與總結(jié)顯得尤為重要。新接一個班開始的頭一個月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習慣的關(guān)鍵時期,抓好這個時期,剩下的時間交給得力的班委來監(jiān)督,英語教學便會得心應手。再次,抓好課堂45分鐘,向課堂要效率。一個成功的英語老師一定是一個善于組織課堂教學的老師。筆者自己上過無數(shù)次的課,也聽了很多一線教師的英語課,因此得出一堂好的英語課有如下特點:活躍,激情,關(guān)注多數(shù)學生,有序。最后,課后布置適量與課堂內(nèi)容相關(guān)的作業(yè),并注重檢查與及時講解。作業(yè)布置不宜過多,以免引起學生反感或是胡亂完成。另外,作業(yè)布置了就必須及時講解,方能達到查缺補漏與鞏固課堂知識的目的。
三、學生的有效學習
在新的教學理念下,學生是教育教學的主體與中心,也是有效教學的最終受益者,有效教學的最終目標就是要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高中英語學習的特點要求學生能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依據(jù)自身的實際需求來調(diào)整自身的學習方式,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內(nèi)容。
首先,學生應該在教師的指導下清楚地認識自身,看到自身的優(yōu)點,同時也明了自己的不足。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和教師都明白學生欠缺什么,需要什么,才能以此為基礎(chǔ)來因材施教。其次,根據(jù)自身的特點制定符合自身情況的學習與改良計劃。如果不足過多就應合理分配,各個擊破。再次,在教師的監(jiān)督和自身的管理自律之下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最后,在保證學習進度之余,根據(jù)自己的愛好發(fā)展一些與英語語言學習相關(guān)的興趣愛好,尋找課堂學習之外的英語學習的樂趣。
總之,高中是一個持久而艱苦的學習階段,英語學科的學習更是其中困難而進步緩慢的學科。要想實現(xiàn)高中英語的有效教學,英語教師一定要開闊思維,經(jīng)常思考與反思,注重英語教學中教師的有效教學,有效組織課堂教學,并不忘引導學生有效學習。只有這樣,高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才能得以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姚利民.影響有效教學的教師因素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04(1).
2.崔允墎.有效教學:理念與策略[J].人民教育.2001(6).
3.高曉娜.高中英語有效教學研究[M].2008.
4.劉立明.國外有效教學研究述評[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02(12).
(作者單位:湖南省耒陽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