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雪秋
(福建師范大學 外國語學院,福州350007)
簡·愛是夏洛蒂長篇小說《簡·愛》中的女主人公。簡·愛出生于一個牧師家庭,父母雙亡后被舅舅收養(yǎng),受盡舅媽里德夫人的虐待。后來被送到一個條件極其惡劣的寄宿學校澇渥德讀書。學校雖然生活艱苦,但簡·愛克服萬難,最終成為了一名教師。簡·愛在那里呆了整整八年,其中讀書六年,教書兩年。后來簡·愛應聘成為桑菲爾德莊園的一名家庭教師。在她去桑菲爾德的路上幫助了一個從馬上摔落的紳士,正巧這人就是桑菲爾德的男主人羅切斯特。之后的那段日子,簡·愛以她不同常人的智慧與人格深深吸引了她的主人。他們決定結婚。但在教堂之上,簡·愛發(fā)現羅切斯特有妻子時,她毅然拒絕了當羅切斯特的情婦,在絕望中離開了桑菲爾德。正當她身無分文并且即將餓死的時候,沼澤居的圣約翰救了她,并且后來發(fā)現他是她的表哥,并且繼承了舅舅5 000英鎊的遺產。圣約翰多次向簡·愛求婚,但并不是因為愛情,而是要她同他一起去印度進行他的基督教事業(yè)。當簡·愛幾乎要接受圣約翰的求婚時,她仿佛聽到羅切斯特的呼喊。最終,她聽從內心的呼喚重返桑菲爾德。然而,映入眼簾的卻是一片焦黑——桑菲爾德莊園已經在一場大火中化為灰燼。羅切斯特夫人死了,羅切斯特本人也失去了右眼及左臂。簡·愛毅然決定要留下來,與羅切斯特結婚。那是真正意義上的婚姻,沒有金錢及外貌的干擾,而是兩顆真正相愛的心緊緊相連。
苔絲是哈代長篇小說《德伯家的苔絲》中的女主人公。苔絲出生于一個小販家庭,美麗天真,卻最終以悲劇收場。由于家庭貧困,苔絲被迫去一位富裕的本家家去攀親戚,苔絲見到的所謂親戚是一個瞎眼的老太太和他的衣冠楚楚的兒子亞力克。亞歷克哄編苔絲到他家的飼養(yǎng)場工作,天真的苔絲雖然對亞力克懷有戒心,但還是沒有能逃過他的魔掌,苔絲被亞歷克誘奸并懷孕。苔絲在亞歷克不知道的情況下生下了孩子,但孩子很快就夭折了。苔絲只身來到一個遠離家鄉(xiāng)的牛奶場當了一名擠奶工。在那里,她與安吉爾戀愛并訂婚。新婚之夜,安吉爾對苔絲說,他曾同一個女人放蕩過一夜,苔絲原諒了他,并說了自己與亞力克的事,她以為安吉爾也會原諒她的,但是她錯了,她沒有得到安吉爾的諒解,二人因此而分居。后來,亞力克再次找到苔絲并不斷騷擾她。苔絲最終迫于家境委身于亞力克。此時安吉爾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重新回到苔絲身邊并向其懺悔。苔絲痛苦萬分,覺得是亞力克再次毀了自己的幸福,她在盛怒之下殺死了亞力克,最終被處以絞刑。
雖然境遇不盡相同,但簡·愛和苔絲卻都同樣的善良,獨立,堅韌不屈。她們都渴望自尊、自立的生活,勇于挑戰(zhàn)社會道德標準,勇敢地追求真愛。然而,當簡·愛最終得償所愿時,苔絲卻悲劇性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那么,是什么造成了這兩種截然相反的命運結局呢?本文將通過以下論述給出答案。
簡·愛雖寄養(yǎng)在舅母家,但終究獲得了珍貴的受教育的機會。此外,她的刻苦讓她成為了一位有強烈自我意識的知識女性。她對自己的地位、命運和所處的環(huán)境有著清晰的認識,這讓她能夠為自己的人生做出正確的選擇[1]86。她認為人應該對那些對自己好的人好,對那些錯待自己的人無需容忍,要懂得回擊,“當咱們無緣無故挨打就該狠狠回擊……教訓教訓那個打我們的人,讓他永遠不敢再這樣打人”[2]62。因此,當她受到校長的不公正的對待時,她不懼嚴厲的懲罰,勇敢地反抗校長。在宗教信仰方面,當她被約翰指責說不愛上帝時,她宣稱自己只相信能夠帶給人類快樂的上帝。在愛情面前,她認為理性應該走在感性前面,她總是警醒自己不能在愛情中失去自己的靈魂。她不接受不平等的戀愛關系,即使在心愛的羅切斯特面前她也要求平等,“我現在和你說話,并不是通過習俗、慣例,甚至不是通過凡人的肉體——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說話;就像兩個都經過了墳墓,我們站在上帝腳跟前,是平等的——因為我們是平等的”[2]301。正是由于她的這種對愛的理性的認知讓她最終獲得了自己渴望的真愛。簡·愛的這種對世間萬物的理性認知,讓她能夠對自己有清晰的定位,使自己不受外界的干擾,也正是這種理性讓她得以成就所愿。
然而,苔絲并沒有簡·愛那么幸運,她沒有接受教育的機會,因此她對世界的認識僅僅只是她的自然本性引導而來,缺乏理性。她對自己的人生和社會地位缺乏清晰的認識以至于她沒法為自己作出正確的選擇[1]86。她去德伯家認親時只是一個涉世未深的孩子,她單純的天性還未告訴她男人的危險,因此她還沒有能力保護自己不受侵犯,最終失去了貞潔而開始了自己的悲劇的一生。她對自己的認知是局限的,因而她的反抗也幾乎是出于她純潔的本性。雖然她知道自己是整個社會暴力和道德價值觀的受害者,但她在受到人們的非議時還是將自己看成一位罪人。甚至當安吉爾在新婚后拋棄她時,她都覺得這是自己應得的。由于缺少對世界的理性認知,苔絲經常受制于自己的本能,而她所做的人生中最后的反抗正是出于她的本能。亞力克對她的欺騙與對安吉爾的辱罵讓她怒火中燒,出于本能的一股沖動,她刺殺了亞力克,最終因此被處以絞刑。苔絲在她的一生中很少為自己作出一個正確的選擇,這并非她的性格缺陷,而是她對世界缺少理性的認知。
雖然簡·愛和苔絲都出生貧寒,但二者的家庭給她們帶來的境遇卻有著天壤之別。簡·愛是個孤女,雖然由富裕的舅母撫養(yǎng),但她在她舅母家常受虐待,這使她極其想要獨立。當她最終有機會離開她舅母家時,她甚至用激烈的言辭隔斷于舅母家的聯系[3]143,“你不是我的親屬,我很高興。我這一輩子永遠也不會再叫你舅媽。我長大以后也絕不來看你……”[2]37。由于沒有家庭依附,簡·愛要努力謀生,但也正是由于沒有家庭的牽絆,她可以依自己的意愿去追尋自己的理想生活。她的孑然一身讓她得以拒絕多金的愛人給她帶來的財富的誘惑,她對羅切斯特給她的昂貴的首飾從不多看一眼;她的孑然一身讓她可以堅持對自尊的追求,她可以毅然決然地拒絕成為羅切斯特的情婦,寧愿孤身一人流浪,差點餓死也絕不低頭。但若此時,她有一家人需要照顧的話,或許她便不會那么輕易地作出這樣一個決定了。正是因為這樣無拘無束的自由,讓簡·愛堅持自己對獨立、自尊、真愛的追求。
與簡·愛不同的是,苔絲終其一生都受制于自己的家庭??梢哉f,她的悲劇在很大程度上是她的家庭造成的,她的家庭阻礙了她的發(fā)展進而造成了她的悲劇人生[1]86。一開始,由于家境貧困,又加之一對不愿誠實勞動的父母,苔絲被迫去德伯家認親,遇到花花公子亞力克,繼而被誘奸,為她的人生悲劇埋下禍根。在她被新婚丈夫拋棄后回到家中時,她的家庭并沒有給與她安慰,而是責備她向丈夫坦白自己的過去。她的家庭從來不是她的避風港,相反,它給苔絲帶來的卻是永無止境的擔憂與負擔。即使苔絲在被安吉爾拋棄后生活困苦潦倒時,她的家庭還是要依靠她來接濟。最后,也正是家庭的困苦,將苔絲再次送到惡棍亞力克身邊,這杜絕了苔絲與安吉爾重逢的可能性,并最終讓苔絲揮刀殺人,走上斷頭臺,結束了自己悲劇的一生。苔絲的家庭給苔絲帶來的是無盡的負擔與束縛,使她無法去追求自己的理想生活,讓她一步一步走向悲劇的人生。如若沒有這樣的家庭,她不會去認親,那么她就不會失去貞潔而愧對于自己的真愛;如若沒有這樣的家庭,她便不會在失足之后再次圇于泥淖而看不到希望;如若沒有這樣的家庭,她或許可以像簡·愛一樣依照自己的意愿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簡·愛和苔絲同樣渴望理想的愛情,也同樣堅持著對真愛的追求,然而在追求真愛的道路上,她們遇到了的男人給她們帶來的卻是截然相反的人生。簡·愛的羅切斯特給她帶來的是救贖,而苔絲的安吉爾給她帶來的卻是毀滅。因此,另一個造成簡·愛和苔絲的不同結局的便是她們在追愛途中遇到的男人。
童年的不幸遭遇,使得簡·愛非??释麗??!拔抑牢以摽粗刈约?可是這還不夠,要是別人不愛我,那我寧可死掉,也不要活著——我受不了孤獨和別人的憎恨”[2]77。她舅母和表哥對她的虐待加重了她的孤獨感,她感到自己缺乏歸屬感??梢哉f,她對歸屬感的渴望并不亞于她對愛的渴望。簡·愛追尋的不僅僅只是浪漫的愛情,還有被珍視的感覺和歸屬感[3]35。在這種對愛和歸屬感的渴望的情況下,簡遇到了羅切斯特,一個多年來一直在尋找真愛的男人。在簡·愛遇到羅切斯特時,他是一個厭倦了自己的放蕩生活、對愛有著更成熟的認識的男人。他已經意識到了愛的真諦,也正尋求著一種善良、寬容,建立在獨立、自尊、平等、奉獻之上的純粹的愛。因此,他看到了簡·愛的珍貴,并愛上了她——一個平凡卻有著不平凡的本質的天使[4]。他是第一個使簡感受到真愛的男人,他很珍惜簡,愿意為她改變自己[5]。他給予簡·愛真誠的愛來撫平簡·愛對愛的渴望。他給簡·愛前所未有的歸屬感,正如簡·愛對他所說的那樣:“你在哪兒,哪兒就是我的家——唯一的家?!保?]292羅切斯特正是這樣一位將簡·愛從孤獨感和對愛的渴望中救贖出來的男人,他出現在對的時間,讓簡學會了愛,也讓她從此有了歸屬感,免于飄零一生。
如果說羅切斯特對簡·愛來說是在對的時間遇見的對的人,那么安吉爾便是苔絲在錯誤的時間遇見的對的人。因此,苔絲的命運與簡·愛截然相反。苔絲遇到安吉爾時,他還只是農場里的一位學徒,對生活還沒有清晰的認識。他贊美苔絲是“大自然的女兒”,認為她是純潔的化身。他對苔絲的愛是理想主義的,他將苔絲看成他理想的愛人,他認為苔絲是完美的。可以說,他一開始愛上的完全是他想象中的苔絲,是一個長著苔絲的樣子的女人,“我原來愛的那個女人并不是你,是另一個模樣跟你一樣的女人?!保?]323當他得知苔絲的過去,意識到苔絲并不如他想象中的那么純潔時,他對苔絲的幻想破滅了,連帶著他對理想生活的夢想也幻滅了。因此,他的優(yōu)雅和耐心也全都不見了。他遷怒于苔絲,對其惡語相向,認為苔絲欺騙了他。甚至當苔絲祈求他的原諒時他卻用他曾經鄙視的社會標準來衡量她,“身份不一樣,道德的觀念就不一同,哪能一概而論……我只好說你是個不懂事兒的鄉(xiāng)下女人……”[6]328。如果說亞力克對苔絲的摧毀是身體上的,那么安吉爾對苔絲的毀滅則是精神上的,且更具毀滅性??梢哉f,安吉爾是壓垮苔絲的最后一根稻草。當他帶著悔恨回到苔絲身邊并要求跟她重新開始時,苔絲的整個世界被毀滅了[7]。正是安吉爾的重新出現,讓苔絲意識到亞力克是個騙子,毀了她和安吉爾重新開始的機會。若是安吉爾沒有回來,苔絲雖然過得不那么快樂,但至少她不會那么絕望以至于殺了亞力克并把自己送上絞刑架。因此,雖然安吉爾是苔絲的真愛,是她的那個對的人,但他卻一步步地毀了苔絲。
《簡·愛》和《德伯家的苔絲》的創(chuàng)作背景都是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社會是一個父權制社會,女性在當時只是男人的附屬品。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她們沒有話語權,并不能與男人平等地成為社會的“半邊天”。隨著婦女解放運動的推進,這種情況逐漸被改變。婦女們對自尊、自立以及平等的追求逐漸被激發(fā)了,婦女們走出家庭,走向社會,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權利,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這種情況在當時的女性主義運動的文學作品中得到了表達。
而簡·愛和苔絲正是維多利亞時期新女性的代表,她們自尊、自立,勇于突破傳統,追求自己向往的真愛。然而,兩位作者卻給她們安排了不同的結局,這與兩位作者所處的社會現實不無關聯。雖然哈代和夏洛特都是維多利亞時期的作家,但二者不同的社會經歷讓他們對社會、對生活持的態(tài)度各異,他們希望通過作品表達的觀點也不盡相同。
夏洛特生活在維多利亞早期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中。在當時,英國的中產階級的生活是充滿希望、受人尊敬且相對富裕的,人們對生活的態(tài)度是樂觀的[8]。雖然工業(yè)化和資本主義開始席卷整個國家,鄉(xiāng)村生活開始破裂,但農業(yè)依然在經濟中處于主導地位。雖然整個英國已經開始察覺到變化,但人們依然保持著舊的價值觀念[9]228。地主仍然在社會中有著顯赫的地位,貧困家庭出生的女性仍然處于社會底層,女性仍被視為男人的附屬品,她們的權利仍然沒有得到社會的認可。正如夏洛特在《簡·愛》中所說的那樣,在那個時期,對婦女來說當一個家庭教師算是一份體面的工作,然而她們得到的報酬卻很少,在社會上的地位很低,她們無法與雇主平起平坐。小說中簡·愛作為家庭教師的工作是夏洛特真實生活的映照。夏洛特自己作為家庭教師的經歷完全是屈辱的,她失望于那個壓抑女性能力的社會,因此她通過簡·愛喊出了自己的心聲:“女人一般被認為是極其安靜的,可女人也和男人有一樣的感覺;她們像她們的兄弟一樣,需要運用她們的才能,需要有一個努力的場地?!保?]126此外,夏洛特出生于一個牧師家庭,她信奉清教徒的信條,熱愛大自然的美好而蔑視世俗的野心和成功[8]。因此,她將簡·愛塑造成一位勇敢、獨立而自尊的女性,讓簡·愛在通過不懈的努力之后終于獲得自己想要的生活。她通過《簡·愛》的美好結局的設定向世人宣稱她關于婦女解放、發(fā)展女性自我意識和建立一個男女和諧共處的世界的觀點。她通過簡·愛的故事告訴她那個年代的女性,若想實現自我,要去堅持自己的夢想和追求。
《德伯家的苔絲》出版于維多利亞時期的末期,比《簡·愛》晚了四十多年。此時的英國已經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自由資本主義已經進入了壟斷階段,隨著城市化的進程,許多社會問題出現了。不同社會階層間的矛盾開始激化,貧富差距變大。達爾文主義的出現沖擊著上帝造人的思想,無神論開始在社會上盛行,人們開始對原有的清教主義信仰感到困惑。人在冷漠、沒有對神的信仰的社會中變得不再重要[9]228—229。哈代見證了這一信仰危機,他接受了達爾文的“適者生存”的理念,相信斯賓塞的人生而不幸的觀點。他對命運的巧合感到無力,又對人在生活中徒勞的掙扎感到無奈。他將他的觀點傾注在他的作品當中。他通過苔絲和她弟弟的對話,表達了自己對這個社會的看法:我們生活的世界是一個有毛病的世界。他看到了當時社會上女性們的不幸遭遇和無助,并深深地同情她們。在他眼中,女性是這個罪惡的社會的受害者。他在小說的副標題中用“一個純潔的女人”來定義苔絲,通過苔絲這一純潔的女人的悲劇人生來揭露不合理的社會體系和不公正的法律系統。在小說中,哈代也揭示了資本主義的生活方式和道德體系給傳統的農村生活帶去的傷害。鄉(xiāng)村生活的寧靜和諧被破壞了,個體農業(yè)經濟受到工業(yè)文明的沖擊走向崩潰,資本主義機器使許多農民失去了土地,農民們陷入了經濟貧困[10]。許多像苔絲這樣的農民子女受到了社會的無情戕害。哈代希望通過苔絲的悲劇喚醒人們對這個動蕩不安、罪惡的世界的意識[11]。苔絲,一個樸素、純潔、勤勞的農民子女,被代表著資本家的亞力克和虛偽的資本主義道德的代表安吉爾玷污毀滅而無法自救。她的悲劇是整個社會的悲劇,作者通過苔絲的悲劇控訴了整個資本主義的墮落。
簡·愛和苔絲是維多利亞時代的新女性,她們都是婦女解放的先驅。她們都勇于反抗傳統,追求自尊、自立,以及真愛。然而,由于她們對世界的不同認知,以及相異的家庭背景,還有她們所遇到的不同的愛人,導致了她們截然相反的命運。簡最終過上了幸福的生活,然而苔絲卻以絞刑結束了她那年輕的生命。雖然兩位作者給了各自的主人公相反的結局,但他們卻都向讀者傳達了他們的心聲,激發(fā)那個時代的女性勇敢為自己的權利而戰(zhàn)。直到現在,簡·愛和苔絲的故事仍感動著千千萬萬個讀者,她們在讀者們心中永垂不朽。
[1]周志高,王曉.父權制文化語境中的女性吶喊[J].山東文學,2007,(5):85—86.
[2]夏洛特·勃朗特.簡·愛[M].祝慶英,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0.
[3]Phillips,B.Today's Most Popular Study Guides on Jane Eyre[M].Tianjin:Tianjin Technology Translation Publish Company,2003.
[4]趙艷梅.《簡·愛》中羅切斯特的愛情觀解讀[J].長江大學學報,2012,(1):37—38.
[5]陳淑婷.獻給簡·愛的一朵玫瑰——簡·愛和苔絲的人物對比[J].文學界,2010,(7):14—15.
[6]托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絲[M].張谷若,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
[7]宋麗香.The Four Stages Tess Is Ruined by Her Admirers[J].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2010,(21):192.
[8]林丹.夏洛蒂·勃朗特《簡·愛》與托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絲》之比較[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0,(12):99—102.
[9]常耀信.英國文學簡史[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
[10]劉欣.從“奮斗——和諧”到“奮斗——失敗”,簡·愛苔絲比較談[J].泰安師專學報,1998,(1):51—61.
[11]丁世忠.哈代小說倫理思想研究[M].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