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翠蘭
摘 要:由于特殊教育所面對的群體相比普通教育更為特殊,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了解學生的生理情況、思想水平、心理狀態(tài)、學習基礎等方面,采取相應策略有意識地將關愛教育融入特殊教育之中。
關鍵詞:關愛教育;因材施教;尊重人格
由于每個兒童具有自身獨特的特征、志趣、能力和學習需要,這就要求教育制度的設計和實施應體現(xiàn)這類兒童的特殊性和需求廣泛性。通常來說,針對不同的特殊兒童,特殊教育又可分為盲童教育、聾童教育、智力落后兒童教育、語言障礙兒童教育、情緒和行為障礙兒童教育等幾大方面,無論何種特殊教育,最終目的和任務都在于最大限度滿足特殊兒童的教育需求,發(fā)展其能力和潛能,增強其社會適應能力。特殊教育與普通教育相比具有共通性,因此關愛教育在特殊教育中同樣適用,同時由于特殊教育強調進行補償缺陷和發(fā)展優(yōu)勢的教育,因此關愛教育更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當前我國特殊教育現(xiàn)狀
當前,我國特殊教育無論在理論還是實踐層面都尚未成熟。首先,從特殊教育學的學科建設角度來看,理論概括度不高,不少成果還滯留于經(jīng)驗層面。再從學科定位的角度分析,學科理論分化程度較低,并沒有突出反映特殊教育活動各主要方面及其關系。再次,關愛教育在特殊教育中落實不到位,教師往往將普通教育的模式和方法挪用到特殊教育之中,忽視了學生之間的個人差異以及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培養(yǎng)。
二、關愛教育在特殊教育中的體現(xiàn)
(一)應一視同仁地對待學生
特殊教育是衡量一個國家與社會的政治、教育、文化、經(jīng)濟、福利等水平的重要標志,是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窗口,因此特殊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特殊兒童同樣具備接受教育的權力。首先,教師對所有的學生都應同等對待。特殊教育的根本目標在于幫助特殊兒童逐步適應社會環(huán)境,幫助學生最大限度地享受與正常兒童同等的校園生活。小學階段是兒童個體神經(jīng)系統(tǒng)結構發(fā)展的重要時期,也是個體心理發(fā)展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的兒童個體神經(jīng)系統(tǒng)可塑性大,對外界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較強,可以這樣說,小學教育是特殊教育中最重要的內容,因此教師不能因為學生智力或身體的先天缺陷就輕視教育培養(yǎng)工作的價值。其次,教師應針對特殊兒童的實際情況給予更多的關愛。例如,在教盲童學習盲文和定向行走時,對聾童進行聽力培養(yǎng)時,對弱智兒童進行感知和動作能力的教育訓練時,都應表現(xiàn)出同樣的耐心和關愛。
(二)落實因材施教教育理念
特殊教育相對于普通教育來說,更重視個別教育,更強調教育中實施因材施教來滿足不同學生的特殊需求。首先,教師要認識到教育對象之間的差異性,在教學內容上根據(jù)差異性做調整和補充,同時在教育目標、教學方式、教學過程、教學實踐、評價方法上根據(jù)兒童的個別化需求做相應的調整。其次,教師以關愛教育為前提實施因材施教時要同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相結合,通過大教育的觀點完善特殊教育的整體性和系統(tǒng)性。
(三)應尊重學生的人格
教師在教育中應尊重學生的人格,具體可從兩方面做起。(1)尊重學生的自尊心。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自我意識也隨之成長,由于學生自身的特殊性帶來的在生活學習和人際交往中的種種問題,容易給學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教師若在教學過程中忽視對學生自尊心的保護,極易誘使學生產(chǎn)生不健康的心理,進而產(chǎn)生抵觸情緒和逆反心理。因此教師要理解學生處境的特殊性,在教學中多給予關愛和鼓勵,即使學生犯了錯誤,也應講求解決策略,既要幫助學生認識到錯誤所在,又要在嚴格教育的同時保護學生的自尊。(2)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教師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平等的氛圍,給學生提供一個自由展示的舞臺,為學生個性特長的挖掘創(chuàng)造必要的條件。當學生的興趣愛好得到尊重時,其人格也得到尊重,學生在關愛尊重的環(huán)境下更能實現(xiàn)多維度、全方位的發(fā)展。
關愛教育是特殊教育順利開展的前提,作為特殊教育中的主導力量,教師要以平等和發(fā)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學生,真正將因材施教落實到日常教學之中。
參考文獻:
張佐香.談特殊教育中的關愛教育.學生之友:小學版,2010(09).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