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健,趙繼倫
(1.東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吉林長春130024;2.東北師范大學 政法學院,吉林 長春130024)
當前我國社會已進入一個深刻的社會轉型時期,這是一個社會變遷中利益重新分配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社會弱勢群體的大量出現(xiàn)已成為我們必須妥善解決的重大現(xiàn)實問題。怎樣認識弱勢群體、了解其負面心態(tài)的變化,防止他們偏差行為的產(chǎn)生,直接關系著未來我國的社會穩(wěn)定。一個社會如果不能有效地防止弱勢群體偏差行為的產(chǎn)生,整個社會的良性運行和發(fā)展會遇到巨大的阻礙。
弱勢群體是由那些在社會資源的分配過程中處于不利地位的人們所形成的社會群體。在任何國家、任何社會,弱勢群體都以一定的比例存在著,而且都是作為邊緣性的社會群體而存在。2002年3月在九屆全國人大5次會議上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朱镕基總理使用了“弱勢群體”這個詞,從而使得弱勢群體成為我國社會廣泛使用的概念,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
弱勢群體,也叫社會脆弱群體、社會弱者群體,在英文中稱social vulnerable groups。它主要是一個用來分析現(xiàn)代社會經(jīng)濟利益和社會權力分配不公平、社會結構不協(xié)調、不合理的概念。我國學術界一般把弱勢群體分為兩類:生理性弱勢群體和社會性弱勢群體。前者主要指的是弱勢群體的生理原因,如年齡、疾病等;后者則指的是社會原因造成的弱勢,如下崗、失業(yè)、受排斥等。從我國弱勢群體的整體情況上看,弱勢群體的主體是社會性弱勢群體,主要是由于社會原因導致其陷于弱勢地位的。弱勢群體一般包括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農民工、婦女、失業(yè)人員等。他們主要面臨三種困境,一是生存困境,即缺少生存條件,以至生活絕對貧困、朝不保夕。二是機會困境,沒有個人發(fā)展機會。最后是權利困境,各方面權利得不到應有的保障。弱勢群體所面臨的困境使他們具有經(jīng)濟收入低、政治影響力低、社會邊緣化、心理壓力大等特征。
鄭杭生從社會學角度指出:“弱勢群體是指那些僅依靠自身力量或能力無法保持個人及家庭成員最基本的生活條件、急需要國家和社會給予支持和幫助的社會群體。社會上利益被相對剝奪的群體可能對剝奪他們的群體懷有仇恨心理。當弱勢群體將自己的不如意境遇歸結為獲益群體的剝奪時,社會中就潛伏著沖突的危險,甚至他們的敵視和仇視指向也可能擴散。”[1]猶如經(jīng)濟學上的“水桶效應”,水流的外溢取決于水桶上最短的一塊木板,社會風險最容易在承受力最低的社會群體身上爆發(fā),從而構成危及社會穩(wěn)定、影響社會發(fā)展的一個巨大社會隱患。因此,幫助社會弱勢群體減輕來自經(jīng)濟、社會和心理的巨大壓力,不僅是各級政府部門的責任,而且也是全社會的義務,其中社會強者應盡更多的義務。
吳鵬森教授認為“從廣義上說有政治上的弱勢、法律上的弱勢、經(jīng)濟上的弱勢、文化上的弱勢。從狹義上說,所謂弱勢群體主要是指在社會的經(jīng)濟生活中處于一種無助狀態(tài)的人群,他們無法與社會上其他人群進行正常的社會競爭,遭受社會排擠的幾率比正常群體高得多,他們不得不退出主流,日益被邊緣化,從而形成具有共同特征的底層社會群體。”[2]從我國弱勢群體的整體情況看,主體是社會性弱勢群體,主要是由于社會原因導致其陷于弱勢地位,因此,應當側重從社會支持的角度考慮問題。
偏差行為是指背離了既定的社會道德和法律規(guī)范,并因此受到社會批評和否定性評價的行為。當一個人產(chǎn)生了某種偏差行為以后,便會受到社會其他成員的歧視、譴責,直到被法律懲處,成為與“正常人”不一樣的人。正如著名社會學家歐文·戈夫曼在《污記》一書中所說:“在我們的頭腦中,他(她)從一個正常而完美的人降到了一個有污點而不可信賴的人”。[3]嚴重的偏差行為對社會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致命的。
我國弱勢群體的偏差行為主要是指一些弱勢群體在社會活動中所實施的違反法律規(guī)范、道德規(guī)范、社會公共秩序等行為,這些行為都具有一定社會危害性。而且這些行為很多都是由于他們的負面心態(tài)造成的。
一般而言,偏差行為是對社會主流文化的背離行為,并對現(xiàn)存的社會秩序、社會規(guī)范構成了輕重不等的威脅和挑戰(zhàn),因而往往成為社會矯正的對象。在當前,我國弱勢群體的偏差行為主要是通過以下幾種方式表現(xiàn)出來的:一是行為表現(xiàn)與社會的道德規(guī)范和紀律規(guī)范明顯不符,如仇富心理、冷漠心態(tài)。二是行為直接妨害公共秩序與公共安全并對社會和他人造成明顯危害,如暴力抗法、偷竊、搶劫殺人、放火等犯罪行為。
總之,當前我國弱勢群體偏差行為的表現(xiàn)是多種多樣的,而且由于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情況比較復雜。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弱勢群體出現(xiàn)如此嚴重的偏差行為呢?如何對這種偏差行為進行社會矯正?這些問題已經(jīng)引起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高度重視。
所謂弱勢群體偏差行為是由于改革過程中社會轉型期的保障制度滯后以及不公正的社會現(xiàn)實導致,弱勢群體的生存條件或應得利益遭受損失,使弱勢群體通過另外一些社會非法渠道或方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弱勢群體的偏差行為通常有兩種類型,一種是主動的方式對待社會,如個體的或有組織的暴力抗法等行為;另一種是消極的方式對待社會,主要是自暴自棄、邊緣化、底層化,對社會抱有一種漠視的心理。
當前社會人們都很關注社會公平的問題,社會各階層各群體普遍對社會公平的訴求比較強烈,這種不公平感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社會各種資源和利益分配的不公,二是社會各種利益沖突在解決上的不公。社會不公看起來是近些年的事情,但實際上我國社會長期發(fā)展過程中積累下來的問題,比如計劃經(jīng)濟時代就開始形成的城鄉(xiāng)二元經(jīng)濟結構導致了城鄉(xiāng)的差異,導致城鎮(zhèn)居民與農村居民在享有公共服務方面的不公平;公有制單位編制內、外身份不同導致的待遇不同;腐敗分子利用公共權力和資源搞權錢交易,少數(shù)官員目中無人、欺壓百姓等造成社會民眾的不公平心態(tài)。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弱勢群體的產(chǎn)生和地位的變化幾乎是在一夜之間內發(fā)生的,這種巨大的反差使得人們難以適應,負面心態(tài)油然而生,弱勢化心理強烈。面臨著比其他階層大得多的生存和生活壓力,貧窮貧困的他們易產(chǎn)生挫折感,形成壓抑、浮躁、煩悶、消極厭世的社會心理,特別是容易產(chǎn)生各種攻擊性和報復性心理,以及其他反社會心理。新舊觀念的碰撞,社會競爭的嚴酷,打破了人們弱勢群體心態(tài)的平衡,弱勢化心態(tài)問題成為當今社會的一個普遍現(xiàn)象。這種心態(tài)對構建和諧社會,產(chǎn)生了一些負面的影響,不利于中國又好又快地發(fā)展。
弱勢群體與犯罪行為之間并不存在必然的聯(lián)系,弱勢群體在處于弱勢境遇后的種種窘迫感導致心態(tài)失衡,并不是必然犯罪的理由。但當弱勢群體在正常的社會環(huán)境中無助時,往往容易走向非正常的生存道路。自古以來,思想家們就認為貧窮并不必然導致犯罪,但貧窮無疑是導致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當貧窮與種種社會不公正結合在一起時,更是如此。馬克思、恩格斯曾經(jīng)深刻地指出,犯罪是孤立的個人反抗社會統(tǒng)治關系的一種形式,“蔑視社會秩序的最明顯、最極端的表現(xiàn)就是犯罪?!痹谔厥馇闆r下,偷盜、搶劫、賣淫等,成了弱勢群體生存的一種無奈選擇。在當代中國,弱勢群體的犯罪率一直居高不下,特別是在城市犯罪主體中,外來人口已經(jīng)成為城市刑事犯罪的主要部分。
近年來,我國弱勢群體自發(fā)的或有組織的群體性事件和暴力抗法事件,呈現(xiàn)快速增長趨勢,集體上訪、罷市事件增多,暴力抗拆遷事件上升,對社會穩(wěn)定造成嚴重的威脅。近些年來,我國帶有黑社會色彩的犯罪團伙數(shù)量不斷上升,在這些惡勢力團伙中,社會弱勢群體成員占有很大的比重?,F(xiàn)階段我國有組織的暴力抗法案件的上升態(tài)勢,已引起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
弱勢群體由于向上流社會流動的機遇渺茫,很多人加入了邪教組織、傳銷組織、丐幫部落、賣淫團伙等等。他們沒有了人格,拋棄了尊嚴,自暴自棄、自甘墮落,報復社會的行為時有發(fā)生。近些年來我國刑事案件呈現(xiàn)上升趨勢,在這其中弱勢群體占有很大的比重,被害者和害人者往往都出自于這一特殊群體,形成社會某一局部的惡性循環(huán)。
以上可以看出,弱勢群體的偏差行為,已成為影響轉型期社會穩(wěn)定與發(fā)展的風險因素之一。
弱勢群體是易導致偏差行為的群體。從社會權力結構和社會利益分配的角度看,弱勢群體由于長期的弱勢體驗,對造就弱勢狀態(tài)的原因和過程,以及因弱勢而導致的種種結果的不滿,使他們在無奈和絕望中醞釀出一種“對抗”社會的能量,往往這種能量所具有的破壞力和沖擊力非常強大。
目前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相對滯后,弱勢群體所得到社會的救助有限,他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渴望得到關懷與保障。提高經(jīng)濟安全感已成為該群體主要的政治要求。我國還處在體制改革和社會轉型的過程中,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機制還有待進一步完善,體制的不健全必然造成分配的不公平。同時由于不同地區(qū)、領域、行業(yè)改革推進的先后和力度不同,因而享有的機會、占有的資源也不盡相同,往往導致利益分配的差異。另外有關政策的不完善,使公平問題涉及領域眾多,如戶籍制度和公共服務政策的限制,農民工在融入城市的過程中仍然面臨諸多問題,勞動權益得不到充分保障,社會基本保障欠缺等。
弱勢群體對社會權威存在不認同感,社會穩(wěn)定狀況說到底反映了社會權威結構的狀況。當社會上的弱勢群體以非法抗爭手段向社會權威結構挑戰(zhàn)時候,就會出現(xiàn)社會不穩(wěn)定狀況。如果社會權威結構中失去被支配者的認同,而不論是否存在強制力,權威結構就會失去它應有的穩(wěn)定性,甚至是趨于瓦解。被支配者是否參加社會非法抗爭,由他或他們行動的預期收益與預期成本的比較來決定,而這兩者又受很多復雜因素的影響。往往弱勢群體因他們弱勢而“抗爭”強烈,弱勢群體的“抗爭”就是他們對社會權威的一種不認同感,法律的約束是以權利與義務的共享為制衡手段,而對那些本來就談不上擁有各種權利的弱勢群體而言,法律形成不了約束力,這是法制社會所不期望出現(xiàn)的一種可怕狀態(tài)。
弱勢群體的生存狀態(tài),其主要特征是貧困,既有絕對的貧困,也有相對的貧困。一方面弱勢群體的基本生活需求得不到一定的滿足,而瀕臨生存困境的邊緣;另一方面弱勢群體基本生活的滿足程度以及發(fā)展機會遠低于社會平均值。雖然貧困并不必然導致犯罪,但貧困與犯罪之間存在密切聯(lián)系。貧困作為引起犯罪的直接原因,還是客觀存在的。絕對貧困的生活狀況除了帶來物質生活非常匱乏之外,還會使貧困者社會活動減少、產(chǎn)生孤立、壓抑和浮躁,以致他們抱有和政府對立的情緒。相對貧困,雖然不至于無法滿足最低生活需要,但也由于其主要根源是經(jīng)濟與社會資源分配的不公平,因而容易使人在更大程度上失去心理平衡,產(chǎn)生相對被剝奪感。不滿與失望在特定條件下會演化成一種社會離心力,甚至反社會傾向。
經(jīng)濟安全感的缺乏是轉型期弱勢群體的一個非常明顯的生存狀態(tài),許多弱勢者在為生存和改善自身境遇而奮斗,但也有些人無論怎么努力,仍然無法擺脫弱勢的地位。由于個人無力進行自身的改變,當他們對現(xiàn)實感到痛苦不堪時,為了尋求精神的解脫、宣泄生活所造成的壓力,很容易轉向非理性的宗教情結,繼而形成宿命論的觀點,以逃避現(xiàn)實。這就使得一些非法組織和邪教組織獲得欺騙的機會和空間,挑撥這些弱勢群體群眾與黨、政府的關系,從而不斷地建立和擴大自己的非法組織。這些非法組織打著救世旗號,以陰暗的心理、極端敵對的立場,肆意夸大社會問題的嚴重性,對社會和政府進行攻擊,以此煽動弱勢群體與社會的敵對情緒。
柯武剛、史漫飛在《制度經(jīng)濟學》里指出,制度的穩(wěn)定性減少了制度的執(zhí)行成本,提高了制度的可信賴性,并因此而促進著人際交往。鑒于當前弱勢群體的狀況,解決弱勢群體問題從根本上說應從制度層面入手,致力于各項社會制度整合與創(chuàng)新,通過制度安排,使得弱勢群體的生活狀況能夠隨著社會的進步而不斷改善,以期真正實現(xiàn)社會公正、公平,保證社會正常運轉。
杜爾凱姆認為“一個規(guī)范只有當人們認為公正時才有真正的效力。舊的標準被打破了,新標準又不能建立。只要這種失控的社會動力沒有達到新的平衡,這段時間各種價值觀都無一定,規(guī)則標準也無從說起??赡芘c不可能之間的界限模糊不清,人們很難區(qū)分什么是公正的,什么是不公正的,什么是合情合理的,什么是非分之想?!保?]鑒于當前的弱勢群體的狀況及扶助弱勢群體的進展情況,解決弱勢群體問題從根本上說應從制度層面入手,致力于各項社會制度整合與創(chuàng)新,通過制度安排,使得弱勢群體的生活狀況,能夠隨著社會的進步而不斷改善,以期真正實現(xiàn)社會公正,保證社會正常運轉。
通過制度的調整、政策實施機制的改革及公共政策的調整,通過社會矯治的方式來減緩或消除社會成員偏差行為的產(chǎn)生。盡快完善我國就業(yè)制度與民生保障制度,夯實制度基礎,避免和消除消極的社會心態(tài),在社會各個層面建立健全順暢的社會溝通機制,有效解決就業(yè)問題,讓全體社會成員能有穩(wěn)定的生活來源,緩解社會焦慮。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減少人們的后顧之憂,引導人們科學理性的去看待社會體制改革地問題。以科學合理政策設計和實施調節(jié)社會心態(tài)。轉變工作作風,深入群眾做好心理疏導工作。建立嚴格的監(jiān)督制度,公開“三公支出”,推進各項社會事務透明公開,落實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
人們判斷一個國家的制度是否有效,除了看這個國家的正式規(guī)則與非正式規(guī)則是否完善外,更主要的是看這個國家制度的實施機制是否健全。離開了實施機制,那么任何制度就形同虛設。[5]
要加強弱勢群體的社會組織程度,使弱勢群體有合理、合法的利益表達機制和表達渠道,一項政策是否能夠得到落實,運行是否成功,政府的精心設計固然重要,但建立與完善溝通機制,傾聽弱勢群體的聲音、了解弱勢群體的急需也不能忽視。在社會政策的制定過程中,弱勢群體的利益常常因為其“弱勢”即所掌握的經(jīng)濟資源、權力資源、信息資源不夠而被忽視。在政策的貫徹落實過程中,他們又常常因為找不到與政府及相關部門溝通的渠道,因而無法反映政策實施的真實情況及政策中可能存在的不完善之處,容易造成彼此之間矛盾積壓。
因此我們現(xiàn)在要面對的一個現(xiàn)實問題是,一方面要使弱勢群體的要求能夠得到正常的表達,另一方面又不能使這種表達對社會穩(wěn)定造成負面影響。建立社會各種信息反饋、疏導機制,了解公眾的心理訴求,為社會群體的交流搭建有效的平臺,社會情緒疏導機制不僅是社會穩(wěn)定與發(fā)展的需要,也是促進社會心態(tài)良好發(fā)展的內在需要,如可以建立各種心理熱線、信訪機構、公眾聽證、媒體公示,變“堵”為“疏”,讓人們的消極情緒得到釋放。弱勢群體偏差行為的社會矯正有助于從根本上降低弱勢群體形成的規(guī)模和速度,化解弱勢群體與社會、政府之間的矛盾,同時為現(xiàn)有的弱勢群體擺脫弱勢地位創(chuàng)造條件和渠道。
腐敗問題是對社會心態(tài)很容易造成惡劣影響的問題。它嚴重損害黨的形象,形成大眾性的強烈逆反心理,所以在反腐敗問題上要不斷加大力度,建立適應新形勢下反腐倡廉要求的法律法規(guī)體系,使法規(guī)制度與相應的配套細化措施有機結合,盡快制定出臺比較規(guī)范的、可操作性強的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實施細則和相應的程序。多在見實效上用功夫,盡可能推進各項社會事務公開透明,落實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讓人們真正找到清廉的感覺。
目前我國反腐方面的法律還不多,缺少反腐倡廉的基礎性法律、法規(guī)。為此,結合當前和今后反腐敗的工作實踐,應該加強建立健全防范性的法律,如財產(chǎn)收入申報法、懲戒性法律和公民舉報法等。根據(jù)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需要,建立健全監(jiān)督制約機制,制定各種監(jiān)督性法規(guī)。
要避免弱勢群體偏差行為的產(chǎn)生,就必須要幫助弱勢群體走出困境,使他們的正常社會訴求與社會權利得到滿足。幫助弱勢群體走出困境,是我國一項長期而復雜的社會工程。在這一工程中,政府與社會各界的物質援助以及公開式的扶持(如提供就業(yè)機會,增收減負等)是必不可少的。但治本之策還是要提高弱勢群體的自強意識、提高自身素質,理順其思想情緒,激活其精神動力,這就要求我們把思想政治工作擺在首位,充分發(fā)揮其社會教化功能,使社會扶助和弱者自救相結合,一方面要充分激發(fā)弱者的自信心,調動弱者的潛能,使他們立足自身,經(jīng)過艱苦奮斗,擺脫暫時的困境;另一方面,社會支持要側重于形成造血機制,教給弱勢群體戰(zhàn)勝困難的方法和手段,創(chuàng)造擺脫困境的各種有利條件和機會。減少弱勢群體自身依賴性,增強自立能力;要克服自卑感,培養(yǎng)自強精神,引導弱勢群體切實轉變就業(yè)觀念,增強艱苦創(chuàng)業(yè)和自立自強意識,提高社會參與度,努力提高弱勢群體的綜合素質。樹立起自主自強意識和競爭意識,提高個體的競爭力,才能真正地持久地實現(xiàn)對弱勢群體的社會保護。
[1] 鄭杭生,李迎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與弱勢群體的社會救助[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3(01).
[2] 吳鵬森.論弱勢群體的“社會報復”[J].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3(01).
[3] (美)克特·W·巴克.社會心理學[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87:132.
[4] (法)杜爾凱姆.自殺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210.
[5] 盧現(xiàn)祥.西方新制度經(jīng)濟學[M].北京:中國發(fā)展出版社,1996:20-28.